刘菊蕾
(济南市历城区幼安小学 山东济南 250100)
自2017年9月,全国统一使用部编版教材,至今已有五年时间。我清楚地记得我在刚刚接触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时,心中有一个疑问,什么是"语文要素"?今后的语文怎样教?要解决这一疑问,陈先云在《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能力体系的构建》中也提到:所谓语文要素就是语文训练的基本元素,包括:基本方法、基本能力、基本学习内容和学习习惯。语文要素是小学语文教材编写中提出的一个核心概念。是指语文教学中需要培养的基本要素,包括基本方法、基本能力、基本学习内容和学习习惯。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落实这些要素,真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需要广大一线语文教师进行不断的实践和探索。笔者认为当今语文教学应该这样开展:教师首先要在充分解读教材的前提下,深入挖掘教材中的语文要素,明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从而确定每一课的教学目标,然后根据教学目标合理设计教学过程,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习得语文要素,并在教学过程中有效的进行逐一落实,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提高语文素养的教学目的。
明确了“语文要素”的概念,那么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如何有效解读课文深入挖掘语文要素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统编教材中,每个单元设有导语,在单元导语中都明确出示了该单元的语文要素。这一最显著的变化,解决了长期困扰语文教师“教什么”的难题,让小学语文教学有了方向。课堂教学研究一定程度上也由原来的“怎么教”,开始逐步转为“教什么”,“如何教”。在教学中,想要让学生更好的落实语文要素,就要围绕这一单元的导语,在课堂教学中由浅入深地设计语用训练,实现语文要素的迁移与运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应该研究“单元导引”的内容,从而把握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并在本单元教学中引导学生实践落实。如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单元导读说到:背上行装出发吧,去触摸山川湖海的心跳。告诉我们阅读要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重在发挥想象,触摸自然,感受作者所写。开始课文学习前带领学生解读单元导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本单元的学习指明方向。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通过一节节语文课落实语文要素呢?首先需要教师精心研读教材,读懂单元导语中蕴含的信息。统编教材把每单元语文要素分解成若干个知识或能力训练的“点”,由浅入深,由易及难,分布在单元导语、课后习题、语文园地、习作设计之中,贯穿学法的学习运用,引导学生梳理、总结、提炼学习方法。单元各部分内容环环相扣,相互配合,形成一个系统。在教学时,我们要牢牢抓住单元导语这根主线,找到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有效组织课堂教学。
如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的单元导语明确提出,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1.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2.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写一次活动。教材编写者围绕这一语文要素由浅入深的安排了课后练习题。《狼牙山五壮士》课后题第3题:课文第2自然段既关注了人物群体,也写了每一位战士,结合相关内容说一说这样写的好处。题目旨在让学生初步了解点面结合及其好处。《开国大典》课后题第2题:读读写阅兵式的部分,说说课文是怎样描写这个场面的。题目旨在让学生在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感悟分析。习作指导中第二条:写活动的场面时,既要关注整个场景,也要注意同学的表现,写一写他们的动作、语言、神态,旨在让学生在习作中尝试运用点面结合,交流平台更是总结了点面结合的好处。
在教学中,想要让学生更好的落实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就要围绕这一单元的单元导语,深入挖掘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在课堂教学中由浅入深地设计练习,实现语文要素的迁移与运用。例如:在处理《狼牙山五壮士》第二自然段教学时,作为学生第一次接触点面结合这一写作手法,重在发现与感知,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语用训练教学环节:自主朗读,聚焦作者的描写对象——区分群像描写和个体描摹——朗读指导,理清群像描写和个体描摹的不同(一个是聚焦整体,一个是聚焦个人)——分析点面结合描写“痛击敌人”这一环节的好处。
语文园地中的语文要素主要侧重于语文知识的实践与运用。例如:在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中的“交流平台”这一板块,教材中让学生交流发现《北京的春节》这篇课文重点写了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这几天,其他的日子则一笔带过。目的就是引导学生明白读文章的时候,要分清文章的主次,领会作者要表达的主要意思,语文要素指向的就是单元导语中提到的分清内容的主次,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还有在接下来的“词句段运用”这个板块中,让学生读句子,说说自己的发现,教材中出现了两组句子,里面含有“一律、清一色、都”这样的词语,让学生在读句子的过程中发现,同样的意思可以有不同的说法这个语文要素,在实际的教学中,这些语文要素教师必须提前备课挖掘出来并结合相应的练习有效的拓展运用,加以落实。再比如,在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六》的“字词句运用”这一板块,题目要求是连一连,把结构相同的字连起来。例如:“星”和“花”都是上下结构的字。这一练习题的训练目的是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汉字的结构,能正确判断汉字的结构,并将汉字的结构进行分类。可见,语文园地中的语文要素指向都非常明确,有的是引导学生积累生字新词,有的是引导学生掌握书写规律,还有的是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语言。
在低年级语文教材中,有的课文旁边或课后题会出现泡泡语,有些语文要素就藏在泡泡语中。例如:在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姓氏歌》中,课后题有一个泡泡语提示:介绍自己姓什么,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这一泡泡语意在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使学生在交流中认识到原来介绍自己的姓名可以有不同的说法,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将介绍姓名的方法运用于生活实践,这一内容指向的是语文学习的方法。通过解读泡泡语,教师可以发现每课需要落实的“语文要素”,为教学指明了方向。
如果说泡泡语是语文要素学习的一个重要提示,那么课后练习题指向的“语文要素”就更明确了。例如: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的语文要素有一项是“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而14课《穷人》的课后练习题第二大题则是这样设计的:从课文中找出描写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的句子,有感情的读一读。说说从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出桑娜和渔夫是怎样的人。很明显该练习题的设计就是落实本单元语文要素的完美体现,是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重点进行语言训练的知识点。从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部编教材中的泡泡语和课后练习题指向的语文要素非常明确,教师只要用心解读教材,就能找准语文要素的训练点。
我们在教材中找到了语文要素,那么,如何在教学中有效的落实语文要素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根据我十几年的语文教学实践,我发现部编版教材最大的优点就是解决了语文教师“教什么,如何教”的难题,课后题的编排为课堂教学的设计指明了方向,这在低年级学段的课文中体现得尤为明显。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环节时,应充分挖掘课后题的编排意图,从而拓展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过程中训练语文核心素养。
例如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咕咚》一课课后题第一题为“在课文中找出不认识的字,猜猜它们的读音。”而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为“借助图画阅读课文。”教学时可充分挖掘本课课后题与语文要素之间的联系,设计多种有趣的课堂教学内容。本课是继一年级上册《小蜗牛》一课之后,再一次出现的没有全文注音的连环画课文,一年级下学期学生已经积累了不少识字方法,这篇课文可以充分利用插图,引导学生大胆去猜猜字的读音。比如在学习第四自然段时,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插图中小动物们的顺序,结合课文内容“狐狸呀,山羊啊,小鹿哇,一个跟着一个跑起来”,引导学生猜出“鹿”这个生字的读音,图文结合,也是识字的一种好办法。再比如第五自然段中“拦”这个生字,我们可以结合插图中野牛的动作去猜测这个字的读音,接着让学生做阻拦的动作,直观地了解到“拦”这个字的意思,借助图画,不仅可以猜出字的读音,还能了解字义,进而理解课文内容,学生也在课堂上掌握了“借助图画阅读课文”的方法,使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得到提升。
学生要真正习得语文要素,需要完成知识点从输入到输出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选取恰当的读写结合训练点,让学生在阅读上习得的语文要素,通过片段描写等形式,及时进行输出描写,以读带写,以写促读,可以让学生对语文要素有更深入的认知。
如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单元安排了四篇课文,《观潮》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画面、声音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走月亮》引导学生在想象画面、声音的基础上,加上想象描写的气味。另外两篇文章亦是如此。在课文的学习中,学生能够在老师引导下调动多种感官,品味文字,想象画面。但该单元语文要素的习得还可以通过读写结合更加深入。在设计读写结合训练点时,完全可以仿照这一写法,可以结合单元语文要素进行训练。读写结合的设计以下有几个环节:1.选取最想推荐的地方;2.介绍在游览过程中的所见所听所闻所想,同时借鉴课文中运用到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3.理清写作思路,将游览过程的感受提炼出景点特点;4.完成读写结合片段;5.读出自己作品的美。这样学生在习作过程中,将自己在单元课文中习得的语文要素“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转化为“感受自然之美,通过描写所听所看所闻所想描绘出画面”,既降低了写作的难度,同时提升了学生的习作水平。
由此,我们在教学中将语文要素很好的融入习作教学中,读写结合,设计恰当的语用训练,实现学生对语文要素的输入到输出的过程,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这就决定了语文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还要实现由课内向课外的延伸、转变,语文要素的落实也绝不仅仅只存在学生的课本上,作为知识点的呈现,而更应该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设计合适的语言训练点,打通课本与生活的关联,进而训练学生的多种语文技能,通过课后题设计适当的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语文要素的同时,打通课本与生活的关联,更好地运用语文要素,提升表达能力,最终达到有效落实语文要素的目的。
例如一年级下册《端午粽》一课,课后第二题为“你知道关于端午节或粽子的故事吗?和同学说一说。”这一练习题的设计目的是通过介绍端午粽,引导学生初步感受端午节的传统文化,体会浓浓的亲情。我们可以根据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根据课文信息做简单推断,并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表达,”结合课后题设计“了解端午节或粽子的故事”这一实践活动,通过多种途径了解这一传统节日,学生可以和同学说一说自己在生活中是如何过端午节的,家人是如何包粽子的,也可以搜集端午节的来历以及端午节吃粽子习俗的由来,在课堂上来给同学们做介绍。将课堂所学延伸到生活中,又把生活中的拓展所得带回课堂,这样处理该练习题,既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真可谓是一举两得。
再如,六下第四单元语文要素中提到:“关注外貌、神态、言行的描写,体会人物品质。”学生通过《十六年前的回忆》中对李大钊的语言、动作、外貌的描写感受他忠于革命的品质,通过《金色的鱼钩》中对老班长的言行、外貌描写,体会老班长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精神。当学生逐步习得这一语文要素后,可以设计一个有趣的“职业猜猜看”游戏——请学生写一段文字,文字中包括描写对象的外貌、神态、言行等特征,请其他同学猜描写对象的职业。引导学生抓住主要特征进行表述,如风雨无阻屹立于路口,身姿挺拔,不停挥动着双臂进行指挥等。听众学生可以根据外貌、言行判断是交警,从而进一步体会交警尽职尽责、不惧艰辛的精神品质。让课堂练习链接生活实际,让语文要素的学习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契合学生生活实际和已有生活经验,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保障了语文要素的习得效果。
要想让语文要素在课堂中得到落实,就要根据教学内容与语文要素的联系,把要素转化为教学内容,让学生从中习得学习方法,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在课堂上,教师要让学生从学会一篇到学会一组、一本。因此,在学完《童年的水墨画》一课以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学习作者张继楼的《街头》和《树上》,以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需要从部编版教材的设计特点和优势出发,聚焦语文要素,紧扣人文主题。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围绕单元汉语元素设计丰富的语言训练,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统一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优化教学设计策略,进一步帮助学生学习汉语元素,提高汉语素养。最后建立“有思想、有质量、有温度、有感情”的小学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