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月光
闽南石雕,融中原文化、闽越文化、海洋文化于一体,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艺术魅力。它既是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又是传统文化艺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闽南石雕当下仍为人津津乐道,是因为它是在完成了对文化、物质和生存需求的调适后而产生的定性模式,是闽南人集体对理想生活、空间、环境的共同憧憬,为集体所认同和尊崇。改革开放之后,闽南石雕迎来黄金大发展时期,在这一过程中闽南石雕世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职业的分工更细致,社会流动性的加速扩展,以血统为基础的石雕家族传承逐渐衰落,而以职业为基础的技艺传承有所加强。闽南石雕世家的特点是“世”,它的文化传承、发展维度值得深入剖析。
闽南石雕世家,是指有不少从事石材雕刻的人才和产生诸多石雕成果,从而形成了一定文化和技艺传统的大家族。据不完全统计,闽南石雕世家有23 家,主要集中在泉州市惠安县,尤以崇武镇为行业聚集地。闽南石雕,源远流长,有着突出的民族地域文化特点和传统艺术特色。改革开放以来,闽南石雕形成了巨大的文化产业规模。地处闽南的惠安县被誉为“石雕之都”,“惠安石雕”于2006 年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城市化浪潮中,作为非遗传承,闽南石雕逆流而上,艺术创新和产业规模持续向前,奇迹般地充满蓬勃生气,延续着闽南人的地域乡土信仰,维系着家族血脉。闽南石雕世家将他们精湛的雕刻技艺与人工智能技术结合,使石雕成为一个载体,把闽南人不愿割舍的宗族信仰、谱系传续、习俗礼法投注其中,使闽南石雕成为福建地方一个关于民间的“文化样本”,延伸闽南城市与乡村的文化维度和文化保护。
古代闽南石雕常用于桥梁建设,更多用于建筑,成为建筑的主要构件、装饰图案,如泉州洛阳桥的桥面石板和船型石墩、开元寺东西石塔、施琅墓的石翁仲和碑亭等。这些闽南石雕历史遗迹借由建筑不仅向世人展现了闽南工匠精湛的雕刻技术,其内容题材的选择也值得人们细细品味。石雕匠人雕刻日常喜闻乐见的吉祥花卉、神兽家珍、戏剧人物,师徒口传身授的雕刻题材随着岁月更替变为经典程式化的闽南石雕视觉语言符号,在古建筑遗迹中比比皆是。闽南石雕的传统雕刻注重人文内涵,以敬畏生命和自然的视觉符号呈现叙事功能。
如今崇武镇石雕艺术馆林立,如问石艺术馆、丰盈·耕石艺术馆、日晟艺术馆等。鳞次栉比、气势宏大的现代建筑展示空间落成,标志着闽南石雕世家后代精英们的突破性创作实践,吸引着全国乃至海外的客商。历经千年,闽南石雕不仅保持着完整的延续性,闽南石雕世家谱系亦传承有序,至今未被西方外来文化所异化,世家亦未在现代浪潮中消失,反而作为闽南民间文化与技艺的传承者,肩负起家族延续、地方文化保护、经济繁荣建设的使命,成为中国传统艺术与闽南文化样本的守艺群体。
厦门、泉州现有国家级非遗石雕传承人2 名,省级非遗石雕代表传承人 4 名,市级非遗石雕代表传承人18 名。这些传承人背后是以闽南石雕世家为基石,历经几代人的传承与努力,形成闽南地方石雕产业集群,成为地方经济的支柱性产业。闽南石雕世家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除了以血脉连接,在近现代多以技艺为系而不殆,如第四代、第五代传承人中有诸多外姓同村人或外省徒弟等。闽南石雕世家的传承,表面上以“世”为血缘纽带,实际上则是以闽南民间“文化”认同、雕刻“技艺”为维系世家精神的纽带。他们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接触石雕,认同信仰,并传承技艺。石雕文化得以传承不替,根源在于它以民众的日常生活为基础,来自家庭和宗族内部的“耳濡目染”。
早期的闽南石雕匠人,如今不知其人名。明末清初,闽南石雕的经典之作龙柱、石狮等圆雕相继成熟,艺术风格由质朴粗犷趋向精雕细琢,并注重线雕和形态之美,石雕世家的先祖在此时开始留名。改革开放之后,闽南石雕迈向世界雕艺,全球化浪潮的艺术互动与文化交流,艺术的多元和文化的丰富拓展着这门地方传统的技艺。从私人作坊到国有企业经营模式,再到民营企业的个体经营,闽南石雕完成现代产业转型。随着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引入,企业品牌形象塑造,此时“闽南石雕世家”纷纷凸显,如王经民家族、王文生家族、王向荣家族、吴德强家族、蒋惠民家族、蒋杰雄家族、张建奎家族,这些石雕世家多半子承父业,并将私家作坊转变为机械化操作,使之规模化、产业化。过去打石雕成为惠安县大多数人的首选谋生行业,随着城市化加快,谋生选择日趋多样,原本工作环境恶劣、条件艰苦的石雕产业日渐淡出新一代青年人的选择视线,因此诸多雕刻世家也面临着人手短缺与传承问题。
闽南人的文化基因有着大海般开放包容的精神,石雕世家的传承不以血缘为唯一标准,而是在宗族之间吸纳亲友,立足地域广泛招收徒弟,面向全国培训与招募雕刻艺术人才,以传承技艺为导向,为闽南石雕世家的传承不断储蓄人才后备军。惠安石雕匠人蒋丙丁于1953 年接受陈嘉庚先生邀请,参加集美鳌园的建设,设计与雕刻的作品成为闽南石雕的典范之作。蒋丙丁先生后来去往上海美术设计公司,成绩斐然。但在1962 年他毅然回乡投身村办五峰石雕厂,成为一名技术员。他广收学徒,传授精湛的技艺,为闽南培养了一批石雕继承人。如今的石雕世家后代精英,很多都受到蒋丙丁先生的口传身授,如吴德强传承谱系、蒋惠民传承谱系。随着东西方文化冲突的加剧,民族传统艺术的价值标准受到质疑,闽南石雕独立存在与发展空间受到现实的挤压。闽南石雕世家以敢闯敢拼的精神,开始走上个性化、差异化、品牌化发展之路,从粗放型向创意型、追求艺术美学的方向发展。子承父业,也开始转向了现代师徒制度。闽南石雕世家正因为有了世代相传的文化、技艺,才能得到清晰的传承,在文化上更加坚韧和从容。闽南石雕的文化传承与艺术美学在此应运而生,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一,被赋予诸多当代意义。
闽南石雕在每个不同的历史时期都留下了蕴含特定历史信息的石雕精品,如宋代的桥、塔,明清的龙柱、石狮、民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闽南石雕的表现题材和创作内容大大丰富,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随着文化自信的觉醒,闽南石雕世家的后代精英不再满足于先人、前辈专注的传统宗祠、家庙龙柱、石狮等程式化的创作,他们开始游走于国内外美术学院、当代艺术展,与全球艺术家、设计师和建筑师交流、对话。通过政府优惠及奖励政策,他们积极联络知名艺术院所合作办学,建设雕塑实习基地,教授国内青年学习闽南石雕技艺,与雕塑艺术家共创大型雕塑与公共景观作品。如石雕非遗传承人吴德强于20 世纪90 年代初成为浙江美院洪世清教授大地岩雕“鱼龙窟”的助手,他表示通过此项目,跟随洪老先生进行艺术创作学习,不仅对事物状态的分析、选择、想象和作品存在于自然之间的残缺美、含蓄美有了全新的认知,还体悟到艺术追求自然天成、人工与环境和谐共生的理念。
石雕世家后代精英们运用解构法则、品牌营销策略,将现代设计观念、城市公共景观、当代艺术美学兼收并蓄,融入自己的石雕艺术创作中。现代闽南石雕作品遍布世界各地,展现了中国雕刻艺术的魅力。如美国的马丁·路德·金的雕像、新加坡的敦煌飞天沉雕、泰国曼谷的四大天王雕像等。近年来,红色主题系列雕刻的需求日渐凸显,闽南石雕世家的后代精英们以敏锐的嗅觉,积极地运作拿下一个又一个大型项目的制作权,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与传统石雕不同,红色题材从整体造型到人物面部细节刻画,对艺术的写实功底和再现历史场景的把控能力要求较高,往往在同一个主题性群雕中采用圆雕、高浮雕、浅浮雕、线刻等多种手法。
石雕世家的精英们从民宅、宗祠的个人化、地域化空间创作,转到现代社会公共空间,以政治事件、社会问题、人类命运纪念碑性的典范创作为母题,为闽南石雕艺术开辟更为广阔、追求更高美学层次的转型之路。王向荣《几何空间学》系列、王向明《一脉相承》、蒋杰雄《福在眼前》、张建奎《石破天惊》,这些作品既不是纯粹想象与激情的产物,也不是客观模仿的结果,更多是体察人情物理、时代社会、文化语法。他们的作品更多关注的是人的生存状态,捕捉人与物的空间的互动,注重自由性灵的抒发。闽南石雕世家的崛起,为当代中国文化景观留下一座座具有纪念意义的作品,闽南石雕也从建筑构件的从属地位走向艺术创作与自由表达的舞台中央。
闽南匠人大多初高中毕业后,进入本地石雕厂学习雕刻技术。匠人们普遍存在文化水平和艺术修养的欠缺,这亦限制了闽南石雕艺术审美的高水平发展。当前闽南石雕大多还停留在制作与技术层面上,缺乏造型创作能力。市面上多半石雕作品大师们只能标注制作、承制,这也从侧面反映出闽南石雕企业普遍扮演加工、代工的角色。新一代的闽南石雕世家精英们拓宽思路,与知名美院合作,投身到国内外美术学院,抑或设计学院学习深造,提升艺术创作意趣,走品牌高附加值的产业路。闽南石雕经过1600 多年的石文化积淀,广泛吸收诗词歌赋、戏剧的养分,终于在新时代里焕发艺术的青春,进入艺术与美的自由表达境界。
闽南石雕自古以来多以手工操作的方式加工,通常使用的工具有铁锤、钢凿、剁斧等。进入20世纪80 年代,石雕行业引进和使用现代机械工具,如电动切割机、抛光机、磨石机、电刨等,大大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也能制作更多大件作品,抑或极精细雕刻。闽南石雕作为一种地方民间传统手工技艺,不但雕刻技艺精湛,而且设计施工工艺高超,不管多复杂,难度多高的石雕项目安装工程,闽南匠人都可以完成得很好。例如,在1989年,石雕世家王文生先生开创了“大型雕塑立体放大和放射三点定位安装法”,为之后的超大型石雕造像施工开辟了新天地。闽南石雕世家的精英们凭借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对自然科学技术的熟练掌握运用,吸收了数字雕刻技术、人工智能、3D 镂空技术、柔性制造装备等,并将其作为改革的内生力量。实力雄厚的石雕世家已引入德国库卡智能机械臂、全新数控雕刻机等先进设备,将科技、技术与艺术完美地结合在大型雕刻中。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广场上的《攻坚》《追梦》大型雕塑在制作中就同时使用了6 台库卡智能机械臂,其由机器和150 多位石雕匠人共同完成制作。同时,他们充分运用电商模式,挖掘当代家居石雕艺术市场的全新领域,拓展国内外小型石雕需求市场,推动雕艺产业创新转型。
闽南地处沿海一带的地理气候环境,决定了居住所用的材料,因此传统石雕与建筑、建筑构件相伴而行。闽南是典型的南方多神崇拜地域,闽地最早的民间信仰是图腾崇拜、自然崇拜,后来发展为先祖崇拜及人神崇拜。传统的闽南石雕艺术形式因为与现代生活不适应而逐渐被淡化,但从其存在状态可见,传统形式仍能满足潜在需求。由此可见,某些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中存在着恒常或者变化缓慢的因素。
闽南石雕世家投身于石雕创作,不是对传统形制的简单复制,其重点关注闽南当代的生活方式,从中寻求恒常或变化缓慢的因素,并对生活方式和空间形态之间调适互动规律加以探索,将此作为闽南石雕转型的创新方法。闽南石雕世家的后代精英们在当下成就了闽南在时间维度上的完整和空间维度的遗迹,在追求几何、秩序、效率的现代城市生活背景下不断雕琢出闽南石雕的文化新篇章。闽南石雕是一种具体可感的艺术形式,它融入社会生活,演化成我们的传统与文化,成就了石雕世家的兴盛与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