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画的艺术特色解析

2022-02-09 03:22□游
艺术家 2022年11期
关键词:画家建筑艺术

□游 思

中国的绘画源远流长,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分工,像山水、花鸟、人物等。明代陶宗仪曾把中国画分为十三科,界画就是其中一科。它主要以楼阁亭台、舟船桥梁等建筑为表现对象,作画时需要借助界尺画线,是中国画中十分独特的画法,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但自元代以来,画界画的人越来越少。因此,加强对界画艺术特点、表现手法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十分有必要,我们应让界画这个中国绘画艺术的瑰宝,在新时代得到传承与发展。

界画在漫长发展过程中,经历了由秦汉的雏形、隋唐的独立、五代的发展、宋朝鼎盛,以及元、明、清的衰败等阶段,直至今日,画界画的作者仍十分少见。界画作为一个独具特色的画种,衰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发展的原因、文艺思潮变化的原因、界画技法难度的原因,以及界画家自身缺少创新突破的原因等。但是,这些都不能让我们放弃对界画的热爱,不放弃对界画传承与发展的信心。开展对界画艺术特色的研究,深入挖掘其各个发展阶段的文化与艺术价值,推动界画的传承与发展,是当下一项极具挑战和吸引力且有意义的工作。

一、界画是从古代建筑工匠画演变而来

界画最初产生的原因与建筑相关,主要是为了让人看到更加美观和多样的建筑。从纯绘画角度来看,东晋开始有了界画的雏形,大画家顾恺之对界画有比较详细的论述——台榭一定器耳,难成易好,不待迁想妙得。意思是说画界画楼阁是有固定造型的,不需要费脑筋,就能获得较好的效果。由于历史久远的原因,早期的绢素上的界画已经看不到了,我们只能在一些文字与壁画中寻觅它们的踪迹。

随着建筑和绘画技艺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界画在隋朝已接近成熟,并逐渐从山水画中独立出来。画家展子虔,擅长山水,后有人称其为“触物留情,备皆妙绝,尤善台阁。”他与晋代顾恺之、南朝陆探微、梁代张僧繇等大家齐名,可见其艺术造诣及影响力。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游春图》传是他的作品,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山水画作品。作品其右上角,有一组界画院落,工整秀丽,展示了早期界画的艺术水平。

而唐代身为皇家宗室的山水画家李思训、李昭道父子沿袭了其画风,并发扬光大。从他们存世《江帆楼阁图》《湖亭游骑图》等界画作品中,我们能体会到悠闲的达官显贵生活、华美瑰丽的亭台楼阁、金碧辉煌的青绿山水和大唐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在经济、文化繁荣昌盛的宋代,界画进入了最鼎盛的发展时期。界画在东晋到隋唐被称为“台阁”“台榭”“楼阁”“宫观”等,到北宋郭若虚的《图画见闻志》中第一次出现了“界画”一词。至此,界画成为中国画中一种独特而完全成熟的技法,同时也是中国画中一个相对独立的画种。在宋朝时期,最高统治者大都酷爱绘画,他们建立皇家画院,并把界画作为考入画院的必备条件之一,加以极力推崇。如宋徽宗赵佶时期,界画已成为画院中学生的必修课。由于帝王的推崇,界画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出现了如郭忠恕、张择端、任安、王士元等界画名家。

在元朝,由于界面创作受到亡国和文人画思潮的影响,界画发展出现了停滞的迹象。王振鹏是当时最有名气的宫廷界画家,他学习继承了宋代名家李公麟的白描技法,运用于界画创作。他的《龙池竞渡图》,工整细密地描绘了帝宫观看龙池竞渡时欢悦的情景。而夏永、孙君泽的《岳阳楼图》《莲塘避暑图》,水墨设色,继承了细致匀整、清雅逸致的宋代院体界画风格,形成了元代界画的典型特征。

进入了明朝,界画发展趋势已缓,出现衰落趋势。清人徐沁撰文曰:“有明以此(界画)擅长者益少,近人喜尚玄笔,目界画都鄙为匠气,此派日就澌灭矣。”但在当时还是出现了界画名家,如仇英、安正文、杜堇等。尤其是出身于漆工的仇英,他的《仙山楼阁图》《人物故事图册》等作品的水平不逊于宋代名家。

界画到了清朝已经很衰落了,只有清朝中早期为数不多的画家擅长。其代表画家为生活在江南富庶之地扬州的袁江、袁耀,以及居住在北京,为皇帝服务的如意馆中的冷枚、徐扬等画家。他们通常应山西、扬州富商和宫廷的要求而创作,以现实生活或传说中的仙境为题材,境界宏阔,描画细腻,风格通常明艳富丽。界画历经2000 多年,到清末、民国已是无人问津,令人惋惜。

二、界画是以表现各种建筑物为主的画种

世界建筑主要分三大类,如东方的中国建筑、中亚的伊斯兰建筑、欧洲的西方建筑。从造型上来说,中国古代建筑与西方古典建筑完全不同。中国建筑基本以木构为主,由庭院组成。而西方建筑则以石块建设,多为单体造型。

西方建筑大都为宗教庙堂建筑。它们周围都有高高矗立、直指天穹的塔楼,树立了一种不易接近、居高临下的神秘感和威慑感。中国古代建筑则不同,即便是宗教建筑也是在神秘感和威慑感下,希冀与众生之间建立密切联系,拉近距离。建筑更多的功能是以居住、议事等为主,所以对造型、空间的要求十分明确。建筑是美丽的、精致的、宽敞的、私密的,而不是某些丑陋的、粗糙的、狭小的。中国的建筑也强调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这也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天人合一”的精神追求,也使以表现中国建筑为主导的界画有了独特的视角。从最开始的只是在山水画中点缀建筑,逐渐演变成以亭台楼阁为表现主体,成为中国画独立的门类。

宋代著名的山水画家郭熙认为,山水画中要有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内容。他的名作《早春图》就是以此观点创作的。他充分吸取前人的绘画技巧,同时也勇于探索创新。峰峦重叠,密林层层,虽然看似轻描淡写,略着笔墨,却让群峰具有十足的远近层次感。在画中的山后,他还画了一组亭台楼阁,优美的造型、空蒙的意境,把界画带到了一个崭新的境界。宋朝郭忠恕是古代最有名的界画家,后人称他的界画自成一家,有俊伟奇特之气,最为高妙。而且他在创作时十分重视白描与淡墨之间的对应关系,从他的仅存的《雪霁江行图》就可以看出。这幅画所展现的每个栀索都十分笔直沉实,尤其是伸向画外自然垂下的长索,线条刚劲有力,其弧线是恰到好处的。船帮的线条描绘与绳索处也迥然不同,用笔灵动却不显刻板,木头的质感被一一体现出来,穿插弯曲,可错落有致。整个画面运用白描手法十分轻灵,阴暗处用淡墨晕染,展示了非常逼真的物体形象。

三、界画是艺术与科学融合的体现

中国古建筑的结构基本上都是以木质为主的,而木质很容易损坏,几千年过去了,曾经在书本上出现的琼楼玉宇早已灰飞烟灭。幸运的是界画艺术表现能够记录描绘历代建筑的形象,使我们能够从界画的风采中欣赏到古代建筑雕梁画栋、琼楼玉宇、鳞次栉比的宏大与精美。

作为一个界画家要想画好界画,不仅要有很深厚的艺术修养,还需拥有丰富的建筑学知识。我们只有了解建筑结构、技术、形式等功能,并将其与界画技巧充分地融合在一起,才能使界画建筑的精准性得到完美的表达。有人认为界画绘画形式是独特的,只有它能让科学技术与绘画艺术充分融合。但是,界画又是“难成”的,明代徐沁在其所著的《明画录》里强调,画屋木者,胸中需先有一部《木经》,否则不能落笔。徐沁要求绘画者心中先要有一部木经,也就是要了解或掌握相关的建筑科学知识。对于以创作宫廷建筑为主要表现对象的界画,则要求以毫计寸,折算无亏,“画家宫室最难为工,谓须折算无差,乃为合作。盖束于绳矩笔墨不可以逞;稍涉畦畛,便入庸匠。”便是《莆田集》里对界画的要求。这种论调在古代还有不少,可见中国古代对界画要求十分严格。

四、界画记录了建筑发展的历程

在唐代的界画作品里,描绘的基本都是宫殿楼观、皇家宫苑,留给人雍容华贵、美轮美奂的印记。这些界画作品中,所有建筑物都气象宏大,展示了时代兴盛和繁荣。宋代皇家画院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在中国美术史上具有很高的历史与文献价值,同时这幅作品也是古代界画杰出的代表。作品描绘了北宋都城汴梁的繁荣景象,作者用精准、细致的笔触对汴梁宽阔的街道、威严的城墙,以至于船上的铆钉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刻画。在界画的表现手法上更显示出张择端的功力,尤其对虹桥的描绘,使桥的整体结构与细微部分精准到可以按照画中的造型仿造,相当于古代一幅桥梁施工图。虹桥的造型也正好与孟元老著《东京梦华录》中描述的虹桥完全吻合。在东京汴梁地区,虹桥只是众多桥梁中的一座,而张择端描绘的虹桥可以按照各部尺寸比例,得到相关具体的尺寸数据:净跨20m,总跨25m,水面净高5.5m~6m,拱矢约5m。正是这些精准的数据让这幅画同时拥有了十分重要的文献价值。

从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可以看出,北宋市井文化的兴起,艺术开始向着世俗化、平民化方向流动,不受贵族、宗教的限制,也不是只在上流社会才可见,而下层社会难以见到的稀罕物,已经变成民间十分流行的、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五、装饰性的表现手法

中国画在构图上有着属于自身的特性。大多数的传统构图采取的都是散点透视,这是属于传统中国画的独有透视法。这样能脱离焦点透视的束缚,让画家有更大的创作自由。在绘画中使用散点透视,通常没有三维存在,这样能得到平面性的画面,可以更好地呈现装饰的美观。这样的表现特点与西方绘画截然不同。在实际的创作过程中,画家也不会特意关注空间远近的透视变化,而是普遍会运用夸张或变形的方式来进行画面的构图,有着很强的装饰性。例如,晋代的名画《洛神赋》,顾恺之在创作过程中,对人物的勾勒并没有进行完全的写实,显然是借鉴了传统的壁画特点,对画中的山石用淡墨做了一些渲染,用密集而排列整齐的线条表示了水的波纹,富有很强的装饰性。隋朝的展子虔同样如此,他的《游春图》对人物和山水的勾勒简洁单纯,都表现出很强的装饰性,有十足的趣味性。描绘唐太宗接见使节的《步辇图》也采取了类似展子虔的手法,绘制的过程中,画家不是一一勾勒人物,而是特意将唐太宗的形象给予夸大,这样就和周围的人物有了十分强烈的对比,也达到了充满趣味的装饰效果。同时,界画展示的精准度是对理性的崇拜和追求,反映了宋代理性的美。

《清明上河图》里,在河岸两边普通房屋屋顶的线条普遍是弯曲的,这样的线条表现形式让画面显得更加自然流畅、丰富。在现实生活中,一些普通房屋的屋顶使用时间长了,也都会有弯曲或坍塌的情况出现。张择端简洁夸张的处理,增加了审美的趣味,与现实生活更加贴近。房屋上的瓦片并没有采取精准的线条描绘与勾勒,先用浓墨将背景面铺设出来,再在空余处画上瓦片,随后使用浓墨实施涂覆,最后再借助界尺勾画出楼阁样式,这也是张择端与其他界画家的不同之处。

中国画是用笔墨来塑造形象的。中国画家对线条有着超乎寻常的敏感和把控能力,勾勒出完美的线条,使其具有写实性,又有装饰性,可以是画家的终身追求。同样,界画建筑的造型具有很强的写实性,但画家在匠心独运中,也赋予它很强的装饰性。界画家的内心与构思不受自然物象的约束,他们要摆脱物象的外形束缚,追求夸张且有装饰性的造型,为作品带来新意趣、生命的律动。正是有了这种追求,我们在欣赏界画作品时,将带着一种崇高的、超凡的、趣味性的状态去捕捉其内在的美感。

总之,通过对界画这门古老并具有独特艺术的回顾与总结,我们对其发展历程与独有的艺术魅力有了更深的了解。通过对界画艺术特色进行分析,我们能感受到其特有的内涵与气质。如何对界画进行学习、研究,如何对界画进行传承与发展,都是当代画家应尽的责任。只要大家有责任、有担当,界画艺术一定能结出更加美丽的硕果,不断发扬光大。

猜你喜欢
画家建筑艺术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酷炫小画家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