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

2022-02-09 02:59:52徐润军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古城镇东河小学甘肃武威733000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2年33期
关键词:数学教师素养探究

◎徐润军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古城镇东河小学,甘肃 武威 733000)

一、前 言

全面发展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并不是单一化的教育目标,需要以多角度进行分析,强调综合素质水平的培养元素,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提升学习能力及知识应用能力.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就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具备的一种有助于自身发展,并且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自身品格.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主要表现在学生的逻辑性思维发展和创新能力发展等方面.良好的核心素养培养,有助于学生提高综合能力,帮助学生对小学数学内容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在以核心素养为核心教育目标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科学化的教学方案,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学习的丰富性特点.同时,在拓展化数学教学内容的辅助作用下,教师能促使学生充分掌握多元化的数学内容,全面提升数学学习效果和效率,实现学生学习和发展的目标.

二、设计多元问题,发展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自主探究能力是数学核心素养中的重要发展方向所在.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工作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是教师十分重要的教学目标.数学教师应将多项教学方案运用到实践教学过程中,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模式进行不断更新和完善,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全面体会自主探究的方法,掌握正确的数学学习方式,从而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学习体验中理解全面性的数学知识.教师通过对多元化数学问题的设计和运用,可以有效促进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数学问题的设计对于学生而言十分重要,教师提出科学及合理化的数学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充分体会数学学习的重要意义,全面性地发展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教师根据发展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这一教育目标进行分析,为学生设计丰富、多元化的数学问题,可以有效促使学生在对知识及问题探究的过程中实现核心素养发展的目标,全面强化学生的数学综合水平.例如,小学数学课程“运算定律”中的主要教学发展目标为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乘法交换律和结合率以及乘法分配律的运算定律,使学生可以结合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及算法运用意识.在本课教学的过程中,为了充分发展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数学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多元化的数学问题,对其进行引导和启发.教师通过多角度探究抽象化数学运算定律的应用方法,能帮助学生全面理解运算定律知识的相对集中性特点.同时,在多元化的数学问题创设过程中,学生可以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世界之间的联系,发展感性认知,提升知识理解及应用水平.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想全面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教师需要以多元化的数学问题为核心,从而为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挖掘生活资源,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核心素养发展目标中知识应用能力及迁移能力的目标培养十分重要.很多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虽然掌握其根本概念,但是并不擅长将数学知识灵活合理地运用到实践生活等多项内容中,无法达到学以致用的学习目标.为了全面改善这一问题并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数学教师可以充分挖掘生活资源,为学生设计数学教学方案,帮助学生在生活背景的作用下感受数学知识的迁移及应用方法,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水平.例如,在教学“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这一内容的过程中,数学教师可以结合核心素养发展目标中的知识迁移能力作为主要教育发展目标,帮助学生设计完善化的教学方案,使学生全面掌握三个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同时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感受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数学思想元素.在此过程中,数学教师可以充分挖掘生活资源,为学生设计教学方案,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应用能力,同时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及自主探究等学习方式,在生活的角度获取更加全面的数学知识.比如,数学教师可以为学生构建生活中超市购物或市场采购等生活情境,帮助学生在实际生活背景的作用下,进一步理解生活背景中小数加法与减法的体现形式,全面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及数学知识应用能力.同时,在生活化教学情境营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体会数学知识应用的普遍性,能够在实践应用的过程中探究更加全面、具体的数学内容.因此,教师充分挖掘生活资源,为学生设计数学教学方案,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拓展探究能力.

四、拓展教学方法,强化学生的多元学习能力

在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这一教育目标的过程中,数学教师应当在教学方法的角度进行全面化分析,为学生构建丰富新颖的教学方式,避免学生在传统单一化的学习模式中影响学习效果.在拓展教学方法具体运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特点进行分析,保障新颖、科学教学方法的拓展效果,全面强化学生的多元学习能力.如果教师在课堂中依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的思维就很容易形成思维惯性,从长期来看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拓展新颖的教学方法,针对学生具体情况的不同而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例如,在教学“多边形的面积”这一内容的过程中,为了实现发展学生多元学习能力的这一教育目标,数学教师可以利用拓展性教学方法为学生设计教学方案,帮助学生在多元化、新颖化的学习模式中全面掌握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提升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数学教师可以加强利用合作交流的形式,帮助学生强化重点知识的学习效果.为了突破固化教学模式对学生产生的不良影响,数学教师在设计合作性交流教学方案的过程中,要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合作过程中,成为学生的合作伙伴,利用自身的启发及引导性作用,促使学生在与教师的合作交流过程中逐渐提升学习水平,掌握多方面的学习方法.此外,在拓展数学教学方法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兴趣方向进行分析,强调趣味性及针对性教学方法的运用,从而为发展学生的多元学习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构建教学情境,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学生必备的基础学习能力,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会通过多角度分析、思考数学问题,而且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强化学生的综合数学应用水平.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想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就需要以构建完善化的教学情境作为主要方法,引导学生在完善的学习情境下进行创新思考,使学生在教学情境中对某一问题或某一知识点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主动分析多元化的数学学习形式,掌握更加全面的数学学习内容.例如,在教学“数学广角——植树问题”这一内容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植树问题模型,掌握种树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同时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操作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教师可以通过情境创设的教学方式对其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全面强化创新思维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多个角度分析植树问题,从而实现根本教学发展目标.在情境创设教学模式运用的过程中,数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播放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内容,使学生在多媒体课件上能清晰直观地探究植树问题,掌握本节课的主要学习目标.情境创设教学模式的优势比较全面,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有着极强的辅助性作用,因此,数学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任务化情境创设方式及故事性情境创设方式等多元化的形式设计教学方案,使学生在丰富的学习体验中逐渐发展创新思维水平,实现数学学习的根本目标.

六、引导学生做好课堂笔记,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想保证自身的学习效果,高效的课后复习是十分重要的前提条件,而学生在进行课后复习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依据就是做课堂笔记.因此,学生课堂笔记的质量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课后复习的效果.对于这一问题,很多学生都表示认可,因此,多数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十分重视课堂笔记的记录.对于教师在课堂上的所有板书,学生往往都会记录在本子上.有些学生在课堂上恨不得把自己转化成录音机,一字不漏地将教师说过的话记录下来,但是如果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过度关注课堂笔记的记录,就非常容易漏听教师对某些重点知识的讲解,导致其在课堂上思考的空间被进一步压缩,影响其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热情.学生虽然在课堂学习中投入很多的精力,但是能够收获的学习效果十分有限.另外一个问题是学生在记录课堂笔记的过程中往往不会对自己所记录的内容进行整合,课后也不会及时整理和补充自己所记录的课堂笔记,导致课堂笔记具有杂乱无章的特点,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后续复习的困难.对于这一问题,教师要有足够的认识,通过教学引导使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的特点以及课堂笔记的记录方法有正确的了解.教师不仅需要指导学生进行课堂笔记的记录,还需要引导学生在课下对自己的课堂笔记进行整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课堂笔记记录习惯.除此之外,教师还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以减轻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记笔记的负担,要简明扼要地对重点的知识进行讲解,尽可能地避免过多的板书,经常组织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促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能够将主要的精力由笔记的记录转移到课堂的活动中,在实际的操练中深化、领会本节课所要学习的知识,进而达到优化学习效果的目的.对于学生来说,做课堂笔记是一种十分重要的习惯,而学生在进行课堂笔记记录以及整理的过程中也是针对自身学习到的知识进行复习和整理的过程,能够使自身的知识结构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及优化.但是从现实课堂教学的情况来看,由于一部分学生存在懒于动笔记笔记的习惯,也有一些学生自认为有一些小聪明,认为自己能够完全记住教师讲解的知识,这就导致他们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不具备记笔记的意识,在课下学习的过程中缺乏复习的素材,无一例外都会影响核心素养的形成.因此,教师需要培养学生养成记笔记的良好习惯,首先要使学生能够认识到在课堂上记笔记的重要意义,使学生在课堂上记笔记的意识能够得到有效强化.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前告知学生下节课需要针对哪些部分的知识进行提问,提醒那些自认为存在一些小聪明的学生随手进行记录,利用课下时间对课本中的相关知识点进行系统化的处理,增强他们记笔记的意识.然而,在下一节课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说到做到,着重对这部分学生进行提问,进而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七、组织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发展

在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这一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实践活动的组织方式帮助学生进一步强化合作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水平.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数学教师不仅可以在实践活动中设计发展学生基础认知能力的教育目标,而且可以将更加全面、多元化的教育目标渗透其中,帮助学生在实践活动探究的过程中实现数学核心素养发展的目标.合作学习能力的发展目标是当前阶段小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发展方向所在.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实践活动的组织开展方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合作学习情境,全面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例如,在教学“可能性”这一内容的过程中,数学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实践活动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及动手实践,从而帮助学生在此学习模式中体验数学学习及知识应用的乐趣,全面发展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合作能力.同时,在数学实践活动组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全面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引导学生结合多角度探究数学知识与数学问题.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实践活动的组织方式是发展学生合作学习能力及综合学习效果的重要根本.

八、结 语

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比较全面,为了全面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率及教学质量,数学教师应当将核心素养教学目标进行充分的分解,将其体现在数学教学的不同课程和教学内容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学习过程中逐渐掌握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目标.

猜你喜欢
数学教师素养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中等数学(2021年11期)2021-02-12 05:11:46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活力(2019年17期)2019-11-26 00:42:48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快乐语文(2018年13期)2018-06-11 01:18:16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数学大世界(2018年1期)2018-04-12 05:3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