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五育融合的“多彩”体验活动的探索与思考
——以漳州市芗城第三实验小学为例

2022-02-09 02:31福建省漳州市芗城第三实验小学余月华
亚太教育 2022年23期
关键词:五育垃圾分类

福建省漳州市芗城第三实验小学 余月华

我国基础教育正在高举“立德树人”的伟大旗帜,并在教育教学模式上已经开始注重课程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尤其是国家出台“双减”政策以后,呼吁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和绿色发展的评价体系,创新课后服务载体,让教育回归本真。五育并举是落实“立德树人”教学理念,实现学生全方位发展的内在要求。在素质教育的当下,相关教育部门明确指出,要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开展“五育融合”,并强调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占据主导地位,推动学生的发展,这五种教育需要互相促进,互相发展。五育之间既内在统一又独立关联,落实五育并举整体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要把“德、智、体、美、劳”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弥补五育教育体系中缺失的短板。对于五育应同等重视,探究五育并举、共美的契合策略——促进五育融合的真实体验活动策略,避免五育失衡,实现整体育人功能。

一、三实小开展促进五育融合的“多彩”体验活动的研究内容

(一)“多彩”课程

通过探究挖掘本地的特色活动资源,创建一套具有三实小特色和闽南传统文化特色的校本活动课程。融合中高年级语文、数学、美术、体育、科学、劳动、音乐、道德与法治、综合实践等各学科相关、相通的活动素材,利用“环保银行”“劳动实践基地”“大课间”“社团活动”等渠道倡导全校师生进行垃圾分类、农业劳作、闽南童玩、综合实践等活动,探索活动教育与研究性学习有效融合的“多彩”课堂的活动方式,创建校本活动课程,设立活动必修课和活动周。

(二)“多彩”课堂

以“主题—活动探究—表达”的方式,以活动性、协同性、反思性来组织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体验活动,探索活动教育与研究性学习有效融合的途径和策略。各种体验活动由校园作为起点,推广到家园、田园、社园,四园携手联合,教师、学生、家长在诸多活动中共同打造“学习共同体”,构建互教互学、智慧成长的活动模式,促进师生角色的转型。

(三)“多彩”作业

探索跨学科、覆盖五育的实践性作业,优化设计富有弹性、个性、层次性、综合性的实践作业。

(四)“多元”评价

将学业成绩、活动体验、劳作技能等情况科学记录,反映学生成长轨迹,探索用各种“多彩”体验活动来多元评价学生成长的模式。以“银行”的运作模式创建三实小“多彩银行”,发行“多彩币”。学生每项活动都制作奖励机制,针对学生参与各种活动的效果,以虚拟银行货币形式对学生的多元发展进行奖励评价。

二、三实小开展促进五育融合的“多彩”体验活动的具体措施

(一)专题调研,形成报告

针对三实小以及本地市学生参与垃圾分类、劳作实践、阳光运动的现状,学校组织调查问卷,了解了目前学校及不同家庭、社区周边关于垃圾分类、劳作实践、运动等方面存在问题,通过调查分析了解当前学生物质充盈、活动缺乏的现状,提高学生和家长对实践体验的认识,为后期活动的开展提出可行性、建设性意见。

(二)创建“环保银行”,搭建平台

为了让全校学生体会进行垃圾分类和资源再生的好处,从而使其自觉参与生活垃圾分类,体验“举手之劳”是一种美,学校成立“环保银行”,招聘“银行职员”,制定“银行章程”,选举“银行行长”。通过职业体验的方式调动了全校师生的热情,将环保教育在学校真正贯彻落实。“环保银行”的具体工作流程如下。

第一,每周开展专场回收活动1次,要求每班学生固定在每周五下午第三节将本周校园内收集的可回收的垃圾搬到固定回收处——“环保银行”,“银行”的工作人员将可回收垃圾进行回收、称重、登记,再存入“环保银行”专用“存折”里,给每个存垃圾的班级开具“存单”,注明垃圾的名称、种类、重量等信息。

第二,每月“环保银行”的“职员们”负责将回收的垃圾进行分类整理,并联系废品回收人员上门回收,将收购废品所得按各班级“存折”记录回拨给各班级。

第三,班级将回收废品所得的资金,根据学校统一安排用于资助本班困难学生。开展活动一年多来,“环保银行”累计收益8千多元,已组织慰问了30多名家庭困难学生。

第四,为激励全校学生持续参与垃圾分类,采取积分累计叠加奖励的方式。以一学期为单位,在全校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班评选活动,依据班级一学期生活垃圾分类积分,评选出垃圾分类文明班级,并由学校少先队授予奖状。通过表彰树立榜样,激励全校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垃圾分类中。

(三)家校合力,社区延伸

为了更好地多管齐下,引导家长积极支持和参与各种实践活动,通过家校合力、社区共建的方式,把体验活动由校园向家园、田园和社园延伸。将学校的外延拓展至广阔的社会与自然,将劳力与劳心相结合,实现教学做合一的目标。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通过各班家长委员会,设立家长接待日,定期接待热心家长,围绕如何进行垃圾处理、劳作体验、闽南童玩、职业体验等问题及时交流、沟通,达成共识,形成家校合力。

第二,利用家访、学校公众号、微信与家长进行定期动态探讨,了解学生校外的实践体验活动情况,并回收反馈信息,使学校与家庭密切配合,形成“教育共同体”。

第三,鼓励学生阅读国内外关于垃圾分类的新闻或者文章,定期在学校展开宣传并加以推广。

第四,联系周边社区、养老院、福利院等公共资源,通过学雷锋志愿服务或者职业体验、社会服务等方式,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奉献爱心等实践体验。

(四)成果展示,营造氛围

学校利用寒暑假期间,开展“多彩”寒假、“多彩”暑假等一系列主题实践活动,注重生活、社会教育,践行垃圾分类,有效带动废物资源回流,变废为宝,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已探索的具有本校特色的“多彩”体验活动系列如下。

1.校本地方教材,“多彩”手册系列

《多彩梦》校刊、《多彩梦》校本活动教材、《多彩寒假》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手册、《多彩暑假》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手册。例如,“多彩寒假”的实践体验活动主题有“一心跟着共产党”“最美风景在家乡”“我是美食小当家”“红红火火过大年”;“多彩暑假”的实践体验活动主题有“多彩书签”“多彩体验”“红色之旅——绘本润童心,共抒爱国情”“多彩阅读”“多彩运动”等。

2.设立“环保银行”,践行垃圾分类

垃圾分类实践操作方法:“环保银行”工作人员负责将回收的垃圾进行分类整理,联系废品回收人员上门回收,将废品回收所得按各班级“存折”记录回拨给各班级。班级又将这些收购废品所得的资金用于资助班级困难的学生,或者向孤儿院、养老院、贫困山区献爱心。环保观念、爱心助困观念已经深深植入学生的心田,学生能每天积极主动对垃圾进行分类,充分利用废物,让资源回流。学生树立了美化校园环境、美化家园的意识和慈善爱心意识,还形成了节约勤俭之风和热心公益、乐于奉献爱心的良好学校风气和社会风气。

3.创建“多彩银行”,发行“多彩币”

学校已经创建了具有我校特色的“多彩银行”,发行了“多彩币”。学生在各项活动中先争章,再利用各班的奖章兑换“多彩币”,学校则注重学生表现性、过程性评价,对学生进行多维、多元评价。

4.开垦“知行园”研究性学习基地

以中高年级学生为实践对象,在学校开辟出一块“知行园”劳动基地,供中高年级学生参与劳作实践。

(1)主要活动形式:查阅资料、共同规划、实践种植、实地测量、观察记录、讨论交流、处理信息、总结经验、交流心得等。

(2)活动步骤如下:学校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活动的规划安排;班主任负责班级地块的种植管理、人员组织;中高年级承担种植研究,在种植过程中接受劳动教育,开展研究活动;劳动教师每周及时对学生进行现场种植知识教育,组织学生设立种植研究小组(建议每组一个组长和五个成员,班主任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安排),学生每周利用课余时间进行2至3次田间作业;科学农作物成熟后,组织学生开展相关活动,分享劳动成果—— 举行义卖,将义卖所得存入学校“环保银行”,用于慰问困难学生。

5.规划闽南童玩,丰富课后服务内容

充分利用课后延时时间,在校园体育馆、一楼架空层划出闽南童玩各种活动项目,如丢沙包、踢毽子、过五关、滚铁环、跳房子等。学生在闽南童玩中不仅收获健康和喜悦,还传承了闽南非遗传统文化。

三、三实小开展促进五育融合的“多彩”体验活动的深远意义

(一)全面育人

回归学生本位,从整体上把握学校课程的结构,走向跨学科的融合,实现学科内外、课堂内外、校园内外的整合,充分挖掘各学科的综合育人因素。五育扎根于实践活动中,让五育融合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二)以行立德

以学生的个性自由和全面发展为本,因材施教,学生的活动体验从教室的小课堂到校园活动基地的中课堂,再到社会的大课堂。校园、家园、田园、社园都是课堂无法替代的教育场所和教育资源,弥补了课堂教学之不足。活动树人,以“多彩”体验活动健全学生品格。

(三)知行合一

让教育回归到生活本位,以协同方式主动参与“多彩”体验的活动,主动尝试、创新,在实践中求知,从行到知,再从知到行,追寻知行合一全面发展。

(四)文化传承

将农业劳作和富有地域特色的闽南传统童玩引进校园,不仅可以抵挡电子产品对学生的诱惑,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还可以守护和传承农业劳作技能和闽南非遗文化。

这些真实体验的“多彩”活动与学校教学工作紧密相连,符合教师、家长、学生的共同意愿,是人心所向、形势所趋,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教师的专业成长、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都有深远影响。

四、进一步做好促进五育融合的真实体验活动的思索

(一)小手拉大手,建立长效机制

实践活动在校园虽已深入学生心底,但许多家长还存在重智轻德、重脑力轻体力的陈旧观念,未能积极支持各种活动的开展。由校园作为起点,以点带面,小手拉大手,推广到家园、田园、社园,四园携手联合,一个人影响一个家庭,带动社区。教师、学生、家长在诸多活动中共同打造“学习共同体”,互教互学、智慧成长。

(二)创新方法,拓宽多种教育渠道

一年来,“多彩”体验活动的范畴还非常有限,需继续加以延续并推广。还有很多丰富多彩的活动学生不能逐一接触,还需继续探讨研究,努力扩大活动覆盖范围。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导向下促进五育融合的“多彩”体验活动探究是三实小坚守教育初心,落实立德树人的举措;是三实小贯彻“双减”精神,奏响“五育”华章的探索;是三实小紧扣“多彩三实,快乐童年”办学理念的践行。“寻五育融合之本,筑多彩三实之梦”,踔厉奋发,步履不停,赓续前行!

猜你喜欢
五育垃圾分类
五育并举,协同育人
坚持五育并举,引领学校未来发展
五育并举 德润童心
垃圾去哪了
分类算一算
“五育并举”下家校社资源整合的价值意义
那一双“分拣垃圾”的手
分类讨论求坐标
数据分析中的分类讨论
倒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