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探究

2022-02-09 02:31福建省大田县第六中学郑见端
亚太教育 2022年23期
关键词:物理核心素养

福建省大田县第六中学 郑见端

在核心素养视角下,物理教师不能仅沿用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不能将目光仅停留在学生的物理成绩上,要结合新时期对学生的培养方向,探索适合的教学方法,将学生从沉重的学习任务中解放出来,将核心素养当作课堂教学的重心,关注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同时,为其各项能力的发展创设有利的条件。但是,在实际的课堂中,仍有部分物理教师沿用陈旧的教学模式,只关注班级中学生的物理成绩是否提升,丝毫不关心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此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学生思维比较局限,虽然其掌握大量的应试技巧,但是一旦涉及与生活相关、需要动手操作的内容就会一筹莫展,没有任何思路。在核心素养理念指导下,物理教师必须设计新的课堂模式,增加实验操作环节,并将知识与生活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呈现出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物理学习的重要性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无论是机械还是科技都需要数理化方面的知识作为支持,因此现代社会更加看重学生数理化等学科的学习,这也是世界发展的潮流。面对科技发展迅速的社会,更应该从学生抓起,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中学阶段正是学生刚刚接触物理的时期,在核心素养的支持下,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得到了保障。为此,教师应该立足于生活实际,借助生活当中的物理现象来加深学生的理解,让学生能够在知识学习当中感悟其原理,进而逐渐提升学习能力,全面提升核心素养,逐渐成长为国家的发展型人才。

二、初中物理课程特点及物理核心素养的启示

为使物理教学顺利进行,广大教师应认清这门课程的特点。初学物理的初中生有很强的求知欲,教师要运用好物理知识,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物理的价值与意义。物理学知识逻辑性强,对于部分学生来说或许难以理解。因此,教师要通过恰当的引导,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寻找最适合自己的方法,以确保物理教学效果。

当前,随着人文科学的迅速发展,物理学的重要作用越来越突出。毋庸置疑,那些在物理学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的物理学家都具有强大的核心能力,这种关键性的能力强有力地推动着他们对物理学的研究。中学教育中,物理学也越来越重要,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自觉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使学生逐步形成探究精神。物理对于人类社会有重大影响,它可以揭示事物的本质。要使学生积极地参与物理学习,教师应通过有效途径引导学生发现物理的价值,培养其学术素养。教育活动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理论知识,更要重视学生科学思维和学术研究能力的培养。

三、初中物理教学的现状

在小学阶段,学生接触到的科目都比较简单,教师不会留很多的作业,学生也不会面临很大的升学压力。他们平时面对的考试压力也不是很大,只有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从小学升到初中之后,学生就要去学习一些没有接触过的知识,比如物理、化学、生物等。物理是一门比较难的学科,既有语文中的理解性知识,又有数学中的计算性内容。很多学生第一次接触物理,都会觉得物理这门课程非常有趣,同时心里也充满了好奇。但正是因为第一次接触物理知识,他们不能够很好地去熟悉物理中的各类知识点和学习物理的方法,也不理解应该用怎么样的思维去学习物理。有些学生会从日常的学习中体会到物理知识给人带来的乐趣,从而越来越努力地去学习物理;还有些学生则会在遇到困难之后就不想坚持下去,心里会不自觉地打退堂鼓。

四、核心素养下的物理课堂教学策略

(一)灵活的教学方式,激发学习兴趣

用传统的教学法对中学物理课程进行讲授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学生丧失兴趣,甚至产生厌恶感。在新课标要求下,广大教师应转变现行的教学方法,寻求更为合适的教学模式。初中生对一些事情充满了好奇心,渴望探索。物理学知识虽较为抽象,但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教师若能在课堂上运用某些生活现象,不仅可以揭示物理规律,而且可以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并赋予其特殊的探究意愿。笔者认为,核心素养的培养要从实际生活出发,采取合适的实验手段,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激发他们的探索热情。例如“凸透镜成像”教学中,教师就可采用协同教学方式。教师给学生提供凸透镜、蜡烛、幕布等工具,引导学生分组做实验,反复调节物距和像距,观察其具体成像情况。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了凸透镜成像规律,从而使得学习效果得到了很好的保证。自然,教师在批改作业时也要密切注意学生,当学生有困难时要给予适当的帮助。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从而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并以小组讨论为基础,通过代表使学生能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逐步提高学生的探究表达能力。

(二)点燃学生好奇心,奠定教学基础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物理观念、探究能力等,倘若学生缺乏深入学习、探究、实践热情,培养其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便难以达成。教师首先要应用切实有效的策略培养学生的参与热情,这样才能有效促进其学科核心素养全面提高。热情与好奇心相互依赖,要培养学生产生浓厚的好奇心,教师就需要让其先产生强烈的热情。对此,教师可以从生活的角度出发,引入初中学生常见的但对其中包含的物理知识并不了解的生活现象,有效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或者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积极联想其了解的生活事例,引发其积极参与课堂互动的热情后再深入激发其好奇心,这样也会收获理想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学“牛顿第一定律”这部分知识,引入新课时教师可以先提出生活中的常见并奇妙的现象:“当我们快速跑步时,为何不能马上停下来呢?汽车已经踩了刹车,为何不能直接停止运动呢?”当学生积极回答教师是因为惯性后,教师再追问:“什么是惯性呢?运动和力之间是什么关系呢?运动的物体又为何会停下来呢?”这样就会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此时教师再引入课程教学内容,就会有效帮助学生形成物理观念并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

(三)利用网络视频资源,引导学生更好地完成自主预习

在传统的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往往忽略了预习环节,没有对学生的预习进行科学、合理的指导,使一些学生无法很快地适应课堂,从而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果。在实际操作中,预习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如果能合理地安排好预习,不但可以使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得到改善,而且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养成也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在“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的教学设计中,首先要做好预习的准备工作,要充分考虑到初中生的爱好和容易受新鲜事物影响的特点。通过比较和分析目前常用的预习方式,最后确定了将利用视频资源促进学生自主预习作为主要途径。然后,教师在网上查阅了有关的录像资料,将最适合学生的预习内容与他们共享,为他们的自主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与传统的预习方式相比,网络资源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预习活动达到预期效果。

(四)精讲精练优化学习过程

在新时期,物理教师可以将知识点的学习与习题相结合,借助习题检测学生的掌握程度,并开展针对性的补充。比如在“光的反射”的学习中,这一节的内容若仅凭教师的口头描述,学生难以建立起具体的形象。因此,在课堂中需要借助实验,引导学生通过认真观察实验现象,从实验现象中掌握光的反射的相关内容。教师可以先演示实验,并向学生讲述每一种现象以及从现象中能够提炼出的知识点,第二遍演示时随机提问,让学生来回答,确保学生能够真正掌握。例如教师提出问题:光在反射时遵循什么规律?学生总结出以下答案:(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 (在/不在)同一平面内;(2)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位于法线的 (一侧/两侧);(3)光在反射时,反射角的大小 (等于/不等于)入射角。借助这几道习题,能够检测学生的掌握程度,对学生没有掌握的内容,教师可以再次进行讲解。这样,课堂教学更具有针对性,效率也会得到提升。

(五)选择先进的仪器设备,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形成

科技领域的创新进步给学生带来了许多新型学习仪器设备,教师要将其充分地利用起来,让学生感受到课本之外的知识。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向学生展示图片、视频以及声音,形成动态化教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形成,让学生更加立体地学习知识。例如在“空气的力量”有关的内容学习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观察飞机起飞的视频,在网上搜索飞机飞行时机翼上下方的空气流动的示意图;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制作简单的航模,以开阔学生的眼界,逐渐解放学生的天性、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学习物理知识。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十分有益。同样,教师也会收获不一样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并不仅仅意味着成绩的提高,而是能力的提升,只有学生能力提升了,才会长久地保持学习成绩,这也是核心素养教育当中十分关键的内容。

(六)巧设问题情境,培养科学思维

物理既是初中阶段的一门课程,也是一门科学,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从科学角度思考物理现象、问题,使其更好地学习物理这门课程。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通常是以灌输式教学理念教授物理知识,初中学生要跟随教师的授课思路学习,其主动思考的空间较小,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也较难落实。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教师首先要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思考空间。其次,教师要转变灌输式教学理念,用引导理念展开教学活动。提问是引导学生思考的极佳方式,教师可以借助物理现象、知识精华等巧妙设计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科学的角度深入思考,以此有效培养其科学思维。与此同时,这也会使学生思维的缜密性明显提高。如,“液体的压强”一课,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播放潜水艇潜入水底的视频,同时在视频中标识压强的变化情况,使学生清晰地看到潜水艇潜水越深其承受的压强就越大的视频现象,再提问:“为何随着潜水深度增加,压强会不断增加呢?”接着,教师再利用多媒体技术引入生活中水坝的画面及其平面图,让学生清晰地看到水坝的形状是下宽上窄。之后,教师再次追问:“为何水坝的形状要如此设计呢?”接下来,教师再引入“液体压强”的概念,当学生理解后再让其揣摩之前提出的问题,这样就会有效帮助学生从科学的角度思考实际问题,同时也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

(七)开展课堂实验教学

实验对于物理课程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对于新课程的引入、难点的突破、学生兴趣的激发都有着极大的帮助,可以说是渗透到了整个物理课程当中。课堂实验教学模式可以凭借更低的实验成本、更高的实验效率以及更精准的实验成果来达到更好的实验效果,更加贴合实际生活,对于进行实验的条件也没有很硬性的要求,学生会更加有兴趣参与其中。例如在进行“摩擦力”的学习时,可以让学生自行进行实验:将两本书的每一页都分开并交叉到一起,将其紧紧地贴合在一起,学生尝试将两本书在平行的状态下拉开。简单的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对摩擦力的抽象概念形象化,以直观的方式观察到摩擦力,使学生降低对物理课程的难度认知。同时,学生在进行实验前会充满好奇心,那么在进行实验过程中以及在教师讲解知识时会将自身都投入学习之中,以此来达到更高的学习质量。再比如在“杠杆”相关内容的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准备镊子、秤、扳手、起子、订书机等工具,让学生亲自动手体验每件工具的区别,去体会阿基米德的“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这句话的含义。通过试验不同教具,引到学生认识杠杆相关概念,区分省力杠杆和费力杆杆;让学生观察生活中有哪些杠杆,并试着分析它们的支点、动力臂、阻力臂等。

(八)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物理核心素养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良好的科学态度不容忽略,这一点直接关乎学生的物理学习成效。新课改之后的物理教材反复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学习情况以及进度,积极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及氛围,关注对物理实验步骤的深入分析以及有效优化,了解学生的真实收获。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参与不同的实验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以及科学态度,逐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这一点对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有重要的影响。另外,教师还需要摆脱传统的教育理念,意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采取多种创造性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九)划分学习小组,保障学生共同发展

现阶段,很多学校都划分了“尖子班”“普通班”,这种教学模式很容易出现极端倾向。因此,学校要注重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借助优生的力量来推动普通学生的积极性;教师也要更多地关注学习能力稍差的学生,在教学的过程当中为学生制定学习框架,为今后的物理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为了更好地调和学生之间的能力差距,可以利用划分学习小组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这样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让学生形成了团结互助的优秀品质,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育人目标相符。同样,物理教学也可以参与到生活实践当中,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课,教师可以利用课前时间将课程讲解过程、小实验等制作成生动的微视频,让学生三人一组在自主学习、实验的同时解答“声音是如何产生和传播的?传播介质有哪些?”等问题。在自主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探究时间。通过自主探究活动,不仅会使学生对不同问题有良好的认知,还会让其探究能力明显提升。

(十)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物理是一门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核心素养下的初中物理教学不能忽视生活与学科之间的联系。教师应为学生建立一座桥梁,将物理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连接在一起,让学生在“过桥”的过程中发现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学会用物理知识突破生活中难点;在行进过程中捕捉到物理在生活中的闪点,也感受到生活到处都充满物理知识所散发的芬芳。在“物态变化”的相关知识一课学习中,教师可就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如大雾在太阳升起后散去、夏天水缸外面会出汗、冬天玻璃上会形成冰花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生活中常见的事例属于什么物理现象,从而导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物态变化。学习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分组讨论的形式,针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无论是太阳下还是阴凉下湿衣服都会变干、将湿衣服弄成一团后外面要比里面干得快,引导学生就蒸发的特点以及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进行讨论,并总结讨论结果。

总而言之,对于物理这门学科来说,其注重学习者思维能力的培养,旨在引导学习者从更细微、更多层次的角度去观察世界并改变世界。核心素养则在这一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否具备系统而完善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日后是否能够更深入地探究此科目的决定因素。物理学核心素养的内涵是多方面的,这就要求教师应基于教材内容,从多层次、多角度去设计与应用,以确保学生能够在持续性的学习中能够学以致用,由此切实发挥出物理这门学科经世致用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物理核心素养
只因是物理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我不是教物理的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