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背景下新闻的多维表达与内容建设

2022-02-09 00:24周伟民
传播力研究 2022年9期
关键词:新闻报道内容过程

◎周伟民

(烟台市福山广播电视中心,山东 烟台 265500)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与新旧媒体之间充分融合相互作用,使新闻信息表达传递出更多全新的特征。这种特征主要体现在从专营到大众,从传播内容量有限到无限,传播范围从固定区域到全球化,传播方式从被动逐渐变为主动,而传播手段也从一维度到多维度发展,传播时效更加具有即时性,可以让新闻不管从内容上还是质量上均能全面满足当前人们的新闻需求,这也是目前“硬新闻”向“软新闻”的有效过渡。基于此加强新闻内容挖掘,实现新闻表达多维性对于新闻发展极具重要性,笔者结合自身经验以及文献查找,对全媒体时代下新闻的表达方法进行分析,同时对未来新闻发展中内容建设进行探索,希望对从业者有所帮助。

一、新闻维度“三核心”

新闻报道是具有全面性的新闻事件叙述表达重要途径,通常新闻报道中通常包含重大主题报道以及大规模新闻报道。而该种新闻报道与一般的新闻报道存在重大区别,这种区别主要体现在重大主题报道往往是围绕着政府中心工作以及相应的决策部署和开展相应大型活动进行了报道。这类新闻报道主张通过新闻信息传播,对政府主张决策进行下达,进而对社会发展变化进行体现,了解人民的精神风貌。因此,新闻在发展过程中不仅仅是信息的宣传方式,更加是现阶段主流媒体价值融合的重要体现[1]。笔者以河北广播电视制作的《了不起的70年》栏目进行分析,该栏目通过真实的,生动饱满的语言形象展示了当地的真实风貌,创作者通过脱贫攻坚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等主题内容开展报道,利用新闻媒体,从点—线—面充分体现了共和国成立的新闻报道,为当前融媒体发展新闻表达以发展奠定有效基础。

(一)以新闻故事化,实现内容优质表达

故事是现阶段从传统艺术到现代艺术的重要转变形式,同时已经成为新闻内容表达以及传达过程中的重要方式。人们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故事,可以更加感受生活的意义,同时获得生活中情感需求。而现阶段融媒体的发展下,使新闻在开展内容表达以及信息传播过程中,故事化发展逐渐凸显优势,通过新闻表达故事话,可以让观众更好地对社会内容了解,更好地审视生活中新闻事件,将新闻事件与自身生活紧密关联,更好地实现情感输出[2]。以“唐山篇”为例,吴国栋作为新中国发展过程中第一代专业技术人员,在新闻采访中吴国栋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后直到现在公司的发展以及变迁历史,由老旧厂房逐渐形成了现在具有机械化特点,并且由原来的人力逐渐转变为机械控制生产的全新生产模式,更加充分地表达了要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工业发展的先进性与快速性。如果采取单一的叙述方式对现阶段新中国发展后对工业生产的影响,很难体现出其工业转型升级的特点,更加无法体现出时代发展下个体人物的现状。因此,在新闻制作过程中,新闻制作者以吴国栋家庭背景为基础,将老人三代都努力扎根在该企业内发展,该故事与时代背景与新闻事件进行融合,更能体现出时代背景下小人物的奉献以及社会发展之间关系,更好地体现出了“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新闻主题。

(二)以新闻资讯化实现新闻价值传播

随着现阶段信息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的有效发展,使人们在信息获取上更加快速高效。而目前人们在大量的资讯内容传播时代,生活节奏加快以及人们的工作状态,生活习惯发生改变,新闻内容在发展过程中很难对人们进行吸引。而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于新闻的需求,主要是从新闻中获取信息,除了上传内容讲解需要满足群众的情感需求之外,仍然需要做到“受众本位”[3]。

新闻叙事在发展过程中重点体现在具有综合性系统展现,而在新闻事件展现过程中必须要保证新闻内容具有文化输出、价值输出、内容输出。在内容输出过程中结合信息技术可以更好地对新闻内容进行解说,表达出观众无法理解的深层含义,减少受众理解难度。

(三)以新闻平民化促进新闻发展蜕变

在新闻内容表达过程中,不同的新闻视角可以呈现出不同的社会发展面貌,而如何选择新闻视角是县级的新闻制作者需要重点考虑问题,同时也是不可回避的重要因素。这种情况下新闻事件的发展更加体现出新闻创作者对待事物的想法。同样以河北广播电视台为例,在制作《了不起的70年》节目中,摒弃了宏大的主体内容,而是选择了从平民视角出发结合情感为人们进行新闻内容制作。例如,“承德篇”中,赵宇作为塞罕坝阴河林场的技术人员,大学毕业后放弃了在城市内的高薪工作进而回到了林场,他是“林三代”祖辈都在林场工作,在采访过程中,他与记者说“当树苗长到10m多高的时候,树就成林了”而这一举动,也会使塞罕坝阴河林场成为最大的人工林场,且森林的覆盖面积超过86%。这样的人物背景以及人物发展其实在生活中有许多,他们坚守在自己的家庭、工作岗位,不断地奉献自己,共同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可以说新闻在发展过程中使用平民化的表达方式可以使新闻内容情感更加地丰富,同时消除新闻与受众的边界感,更加利于新闻的内容表达。

二、新闻表达方法多样化

新闻表达方法是新闻在报道过程中的故事体现方式,有效的新闻表达可以对新闻事件深度延伸,进而滋润人们的精神,实现新闻启迪。

(一)诗意表达

新闻表达的客观性需求以及新闻表达手法优化,是现阶段新闻制作者在融媒体发展情况下对新闻创新性要求的重要体现。如何用优美的文笔表达出“诗意新闻”对新时期新闻发展至关重要[4]。例如,《穿越时空的呼唤――焦裕禄精神启示录》该新闻主要以焦裕禄为镜,对焦裕禄精神赋予时代化特性,通过该种新闻表达方式,可以更加让人们形成有思想、有棱角、有激情的精神面貌,通过该新的内容制作,可以进一步凝聚民心,使社会群众对于弘扬焦裕禄精神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并且响应。除此之外,该种新闻表现方式更加具有艺术感染力的特点,通过内在情感保证了新闻事件与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结合。

(二)媒体表达

融媒体背景发展下信息技术逐渐成了现代新闻传播重要途径以及驱动,而且目前微博微信等媒体平台逐渐凸显其信息传播价值,传统媒体报道逐渐借助信息技术进行报道转型,仍然以焦裕禄逝世50周年报道为例,上述部分主要讲解新闻报道中的诗意表达,除此之外,新华社在新闻报道过程中利用“用脚采访”以及“接地气”的新闻表达,更好地展现了焦裕禄的故事魅力。而在该新闻报道中摒弃了传统典型人物报道思维模式框架,利用全新的视角切入,对焦裕禄作为普通人的魅力人格进行挖掘,通过全方位立体化的精神进行传递,为人们展现了一个具有丰富人物形象以及有血有肉的焦裕禄实体刻画。借助互联网思维以及丰富的素材挖掘形成了更加具有良好传播效果的新闻。

(三)集成表达

新华社社长李从军指出网络技术的逐渐优化以及新兴媒体的逐渐涌出已经成为现阶段新闻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阻挡的潮流趋势。这种背景下新闻的发展以及制作,如果仍然使用传统的方式必然会停滞不前,求新求速速度不缓慢,难以保证新闻发展立足传媒竞争不败之地。新闻集成服务是现阶段新闻在发展过程中的新挑战,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新闻信息生产模式转变。利用新媒体发展势态形成新闻传播体系创新构建,将单一产品逐渐转变为多媒体产品,以传统新闻的单向发布逐渐变为以群众为基础,以新闻制作为导向的双向互动。实现单一维度新闻播放逐渐转变为全媒体、全方位新闻覆盖,同样以“焦裕禄精神”新闻报道为例,为了更好地实现新闻的展示以及传播,在新闻制作过程中利用集成页面形成可视化智能化,移动化新闻特点,使新闻既可以在移动端,同时还可以在PC端呈现,将传统媒体更好地与移动互联媒介进行结合,使受众可以利用不同的信息获取媒介,识别二维码进而更好地浏览新闻内容,为读者提供新闻阅读的便捷性。

三、如何做好新闻意态多维度选择

新闻意态通常情况下是指新闻事实其中包含的思想同时也是对外在事物以及情感的客观表达。对于新闻报道来讲,除了需要对新闻的事实本身进行还原,使受众可以有效对事件内信息进行掌握,同时还更加深度对新闻意义的深层次挖掘。而新闻意态具备多维性、多角度性,不同新闻立场对新闻报道意态体现不同,进而挖掘深度也具有层次性不同。笔者以打击“伊斯兰国”这一新闻报道内容为主。该国制造恐怖虐囚惨案以及恐怖事件,因此,各个国家均对其进行报道。

金华网在新闻事件报道过程中,只选择了某个场景进行重现,进而为观众提供基本的新闻事实,仅此缺乏有效的新闻意态构建。在报道中其立场更在于观察媒体,缺乏对“伊斯兰国”真正的报道。新华网作为我党的舌喉,存在着自身的政治立场以及新闻立场,因此,在对该新闻事件报道过程中,将美方与“伊斯兰国”报道中进行分离,将美国对待该时间与俄方对待态度以及处理方法进行比较,这种情况极大程度地弱化了美国在新闻事件中的影响力。总的来说,在新闻报道过程中,不能够单一地依据立场以及目的对新闻内容展开分析,而是要深度挖掘新闻本身以及内部存在信息价值,将深层次信息以及新闻事实充分结合,进而制作出更加具有全面性的新闻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地、正确地实现新闻意态构建,通过新闻事件把握新闻事件间的关联,结合有效的认知、判断、分析进而能够真正地从正确的角度出发,制作有价值的内容[5]。

四、新闻内容建设

(一)结合全媒体,实现新闻技术优化

现阶段新闻内容在制作过程中需要保证其时效性以及具有社会发展性以及文化传递性。在新媒体发展背景下,人们对于信息的获取以及需求从来没有停止,而技术辅助使新闻表达方式增多。单一的文字与图片无法满足人们的阅读需求,因此,在新闻内容建设过程中,需要针对受众需求进行深入挖掘[6]。除此之外,结合信息技术,例如,VR技术、大数据技术、三维跟踪技术等,可以更加全面地实现新闻内容传递,更加让读者接受。在内容制作过程中,需尝试利用VR技术实现新闻内容软化。VR技术在2014年已经逐渐在全球使用,直至发展至2019年,实现了虚拟现实以及增强现实和混合现实等三部分,而5G网络的普及对于VR技术新闻报道中应用更加全面。通过三维跟踪技术可以更好地实现新闻主题,内容凸显。利用人们对新闻的需求以及新闻内容兴趣进行信息技术使用,对新闻场景实现地名匹配,更好地融入观众视角,提高新闻制作过程中的画面冲击感,可以让观众再不对文字进行观看就可以了解其中内容;除此之外,在新闻作品制作过程中,需要对其内部数据进行精炼,以此保证观众在通过新闻数据读取可以更加快速。

(二)结合时事,实现新闻发展创新

新闻内容在制作过程中,不仅仅需要单一地对信息进行传播,除此之外,还需要借助传播项目以及信息媒体产品矩阵,建立与读者间交流渠道,使新闻成为政府与读者间有效关联的重要方法,使社会群众在发展过程中可以更加直接高频地与社会发展建设进行连接。因此,新闻内容制作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创新,并且重视新产品打造,结合渠道思维,用户思维以及运营思维实现新闻发展新业态。首先,建立新闻立体传播项目,项目进行过程中除了需要由新闻生产部门积极辅助外,更加应该实现新闻群众作用,积极挖掘以及“问诊”人们日常生活中存在问题[7]。媒体在发展过程中,可以通过对专栏进行开设以此更好地对大众新闻内容需求提供线索。针对日常生活中典型的新闻案例及时报道,制作“指尖互动”产品,例如,人民日报以及央视新闻公众号对新冠疫情进行报道,在公众号中发布“抗疫”新闻,使新闻阅读者可以对新闻内容进行转发点赞,这种新闻报道和有效形成“抗疫”暖流,既能让当前人们了解疫情发展情况,同时又可以积极鼓励大众参与到抗议过程中,有效提升了新闻的公信力、引导力。除此之外,新闻在内容制作过程中更加需要与科技设备进行关联,例如,当前“抖音”等媒介,新闻制作可以拓展形式,以直播方式进行新闻内容传递,不断地深入挖掘社会新闻题材,保证全媒体语境下对新闻有更加充分理解,这种情况下更加利于新闻产品以及新闻采访记者的共同转型。

(三)讲好故事,实现新闻多元化策划

新闻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例如,媒体格局、受众形象传播技术以及舆论生态等等,融媒体发展背景下对于新闻建设起到重要影响。可以说新闻的价值体现,是站在平民视角,以平民思想作为新闻制作基础,以新闻故事为背景,对新闻内容进行选题以及策划,保证新闻表达更加具有多元化特点,从而推动新闻信息传播水平提升[8]。首先,需要对新闻标题进行制定,新闻标题是吸引观众的第一部分也是重要部分,通过新闻标题制作,可以更加吸引观众阅读观看。其次,还需要保证新闻话语具体化发展,除此之外,新闻制作过程中减少使用高姿态的抽象内容,立足于新闻细节,实现新闻更加“接地气”,保证精准挖掘新闻事件背后的信息价值,为人们提供更好的新闻产品。

五、结语

以服务导向为新闻内容生产关键,结合现阶段信息技术发展,立足于新闻建设中多方面,全角度发展是当前新闻建设重要内容。笔者以《了不起的70年》为例,分析了新闻“故事化”“资讯化”“平民化”三维度发展内容,并对目前新闻表达方式进行说明,同时指出新闻在建设过程中需要不断优化新闻技术,创新新闻表现形式,加强新闻策划多元性。以此更好地实现传统新闻向全媒体新闻转变,推动新闻建设不断发展。

猜你喜欢
新闻报道内容过程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她时代”新闻报道中的“时代精神”呈现
论新闻报道中的流行语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新媒体不当新闻报道的影响
主要内容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