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大数据时代广播媒体创新发展

2022-02-08 13:10:34禹冠鑫
新闻传播 2022年5期
关键词:广播节目听众广播

禹冠鑫

(哈尔滨广播电视台 黑龙江 150036)

信息时代,每个人都不得不面对海量数据并感受伴随而来的巨大冲击。本质上,当今社会经过新媒体时代的洗礼,正在逐步迈入新媒体时代与大数据时代并存的历史阶段。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最早提出了大数据时代到来的观点,认为:“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因此,对于海量数据的挖掘和运用,预示着新一波生产率增长和消费者盈余浪潮的到来。”广播媒介作为一个具有大众传播职能的特殊行业,在发展过程中也不得不面对甚至适应大数据时代带来的挑战并享受与之伴随而来的红利。

一、大数据时代媒介受众的角色变化

大数据时代媒介受众的角色在发展中实现了自我进化,体现出了若干特征。处于大数据时代的广播媒体需要深入把握角色变化,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大数据时代的广播节目听众。

(一)从有限选择信息者到海量选择信息者

在传统媒体时代,媒介的主要形式包括报纸、广播与电视。以广播为例,其作为媒介信息的发布方,节目的具体内容形式是相对固定的。听众只能在收音机一端获取收听内容,其选择的范围仅限于不同的广播频率。新媒体时代来临后,媒介的形式扩展到了网络媒体与手机媒体等。在内容选择上,媒介受众可以通过电脑上网或手机上网获得大量的信息。在新媒体最初阶段,内容体量较传统媒体所能够提供的内容体量有了较大的提高。当大数据时代形成后,生产媒介内容的主体不断丰富,于是海量信息也随之出现,媒介受众便从有限选择信息者逐步转变为海量选择信息者。作为媒介受众集合的一部分,广播媒介听众也处于这样的历史阶段,如何在海量信息中提高广播节目的听众选择率便成为广播媒介行业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二)从信息获取被动者到信息推送主动者

从传统媒体时代到新媒体时代,大量信息层出不穷,媒介工具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因此,媒介受众从单一的被动获得媒介信息已经转变为能够主动寻找信息,实现的是从信息被动获取者到信息主动获取者角色地位的转变。这一转变要求媒介主体具有提供高质量节目内容的能力,只有高质量的节目内容才能实现广播媒体生产的节目能够被听众利用搜索引擎(或网络链接)有效检索。在新媒体时代与大数据时代并存后,节目创作主体如雨后春笋般大量出现,使节目中的信息爆炸而形成海量信息。当听众利用网络媒体或手机媒体搜索节目时,其搜索行为会被捕捉并建立听众喜好列表。因此,在后续收听过程中,网络媒体或手机媒体不断推送听众喜欢的节目,使得听众仅能“重复”收听所喜好的节目(或节目类型),成为稳定的信息推送主动接受者,最终容易发展成广播节目信息茧房。因此,在大数据时代如何突破信息茧房,提高广播节目的定向推送率便成为广播媒介行业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三)从广播内容消费者到广播内容生产者

媒介内容消费者的主体是媒介受众个体,在广播媒介中主要体现为听众。媒介内容消费者因个体不同而产生不同需求并需要有限资源维持存在。在媒介的生产、流通、消费和再生产的循环运动中,媒介消费者占据着主体性的位置。传统媒体时代,由于听众是处于有限信息选择者与信息获取被动者的角色地位,因此仅仅具有广播内容消费者一个身份认同。在新媒体时代,部分新媒体用户逐步成为了信息发现者和挖掘者,并随着对技术的掌握与网络地位的提高成为了广播节目内容的生产者。部分听众利用蜻蜓FM、喜马拉雅、阿基米德等APP彻底完成了内容挖掘、编辑与上传,消解了传统广播媒介的中心地位。而在大数据时代,随着部分听众(如网络大V 等)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其生产的广播节目收听率居高不下,抢占了原有广播媒体的听众资源。因此,在大数据时代如何提高广播节目的听众占有率便成为广播媒介行业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二、大数据时代广播节目的模式创新

在大数据时代,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高广播节目的听众选择率、内容被推送率以及听众占有率,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模式创新。

(一)广播节目的生产模式创新

广播节目需要不断推陈出新才能获得长久的生命力。在大数据时代,部分听众已经从媒介内容消费者到媒介内容生产者,所以广播内容的生产者就包括广播主体与细分用户。

1.利用广播主体生产内容

广播媒体作为广播主体原本是广播节目生产的核心领导者,因新媒体与大数据的冲击,其核心领导地位受到影响。但新闻事业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广播节目的主体要体现新闻性,因此,广播主体是新闻事业的重要组成,需要体现鲜明的社会功能。部分广播主体仍然是广播节目内容的主要生产者,但却需要把关人和创作者的节目创新意识的不断提高,深度捕捉当下听众的角色特征,有针对性地开展节目生产,才能建立符合听众行为习惯的内容生产模式,提高节目曝光的可能性。

2.利用细分用户生产内容

由于部分听众已经具备生产广播节目内容的能力,所以,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带来的便捷,鼓励细分用户在广播主体的指导与建议下开展听觉类节目创作实践,逐步建立“广播+”的概念。广播媒介行业充分利用细分用户的创作热情,将细分用户创作的听觉类节目内容作为广播节目内容的有效补充,建立细分用户内容采用评价标准。对于符合标准的内容,将允许其在广播媒介行业进行播出,从而进一步提高广播节目内容的互动性,拉近广播主体与听众的距离。

(二)广播节目的层次模式创新

为提高广播节目内容的利用率,降低节目制作成本,提高节目内容质量,避免同类同质节目重复生产,广播媒介行业应该引入索引机制提高节目播出的社会效益。

1.建立频率内节目索引机制

广播媒介行业主体通常以频率为单位进行内容生产,频率内各时段节目的播出内容不同,相互之间关联度不密切。但为了提高节目内容的曝光率,可以考虑在各时段节目中相互分享其他时段节目内容(或部分节目内容)的引用机制。建立不同节目内容的索引,通过索引快速查询具有高关联度的相关节目,利用智能化创作平台完成引用内容与时段主体内容的有机融合,挖掘融合后的节目内容深度,满足不同听众的节目欣赏要求。

2.建立频率外节目索引机制

当细分用户具备节目内容生产能力时,细分用户的联合体在政策允许前提下便可形成节目内容创作工作室。相对于本频率之外,其他频率也同步进行广播节目生产,所以,细分用户、创作工作室、其他频率可以在广义层面界定为引进型的广播电视节目生产者。因此,应打通频率内与频率外节目引用壁垒,建立频率外节目索引机制,利用大数据反馈有效挖掘高质量广播节目,加大高质量广播节目重用率,从而提高频率节目整体水平。

(三)广播节目的营销模式创新

为提高广播电视节目的营销水平,顺应大数据时代数据量大、类型繁多、时效快、价值密度低的特点,广播媒介行业应该从不同角度创新营销模式,拓宽广播电视节目生存之路。

1.建立跨品牌节目营销模式

在新媒体和大数据的框架内,挖掘各节目内容特点及关联程度,高度凝练核心题材,开辟对应的节目专栏,充分调动主播积极性,建立具有激励功能的合理分配机制,不断打造频率品牌、主持人品牌、栏目品牌及活动品牌,将品牌意识融入到节目创作的各个方面。不断挖掘频率内各品牌节目之间的层次性,基于内容精致程度建立品牌的主辅关系(或从属关系),形成整体品牌效应,形成一专多能、一主多辅的频率建设模式,逐渐形成跨品牌的节目营销模式。

2.建立跨平台节目营销模式

微信平台、抖音平台、今日头条等各类新媒体平台层出不穷,如果不及时在新媒体平台中占领宣传阵地,那么广播媒介的社会价值就会受到其他媒介的冲击。因此,广播媒体应该借助微信、抖音、今日头条等平台与听众互动,利用平台收集广播节目的点播率、完播率、点赞数、评论数等大数据信息,深度挖掘各类广播节目内在价值,在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下,完善节目类型、增加节目亮点、提高节目亲和力,建立浅咨询与深咨询、碎片化与整体化、新闻性与娱乐性相结合的跨平台节目营销模式,加强广播节目的推广力度。

结语

大数据时代的广播媒介行业要把握听众角色的变化,节目内容与形式要在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下满足听众的不同需求。因此,广播媒介需要创新发展模式。只有不断发挥广播主体与细分用户的内容创作能力,建立索引机制共享频率内与频率外的高质量节目,完善跨品牌与跨平台的营销模式,才能逐步实现广播媒介的创新发展。■

猜你喜欢
广播节目听众广播
让听众“秒睡”的有声书
STK及IGS广播星历在BDS仿真中的应用
航天控制(2020年5期)2020-03-29 02:10:28
好太太都是好听众
好日子(2019年4期)2019-05-11 08:48:04
论微博、微信在广播节目中的作用
新闻传播(2018年14期)2018-11-13 01:13:08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电子制作(2018年10期)2018-08-04 03:24:48
广播节目创优策划探析
新闻传播(2018年5期)2018-05-30 07:02:57
网络在现代广播中的应用
老年听众需要电台长篇连播
新闻传播(2015年8期)2015-07-18 11:08:25
广播节目主持人的正确舆论引导
声屏世界(2015年5期)2015-02-28 15:19:41
最早的无线电广播
河北遥感(2014年4期)2014-07-10 13:5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