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益铭 谢小燕 王 蕾
(中山大学图书馆 广东广州 510275)
2019年4月,教育部、科技部等13个部门正式联合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和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1],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新文科建设逐渐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引发学界的热烈讨论。2020年11月3日,由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主办的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召开,发布了《新文科建设宣言》,标志着新文科建设进入全面启动的新阶段。会议强调推进新文科建设要遵循守正创新、价值引领、分类推进“三个基本原则”,要把握专业优化、课程提质、模式创新“三大重要抓手”,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应用型复合型文科人才[2]。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参与者。新文科建设的提出,是高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体系的一次重大创新,也是图书馆实现转型升级和融合创新的一次重要探索。
“新文科是相对传统文科而言的,是以全球新科技革命、新经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背景,突破传统文科的思维模式,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同与共享为主要发展建设途径,促进多学科交叉与深度融合,推动传统文科的更新升级,从学科导向转向以需求为导向,从专业分割转向交叉融合,从适应服务转向支撑引领。”[3]其内涵是战略性、创新性和融合性。
在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新文科承担着人才培养、文化传承创新、服务社会和国家交流合作的职责与使命[4]。一方面,新文科建设要以满足国家发展需求,服务经济社会,解决重大理论及实践问题为建设导向,加快文科理论体系创新[5];另一方面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成效为导向的理念,打破传统的学科壁垒和学术研究范式的局限,探索文科人才培养新路径,为各学科人才培养、知识体系创新和发展注入活力[6]。同时,有效服务其他学科,发挥文科对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和人文素养的各类人才应有的作用。
中山大学学术文脉久远,文化底蕴厚重,学术积淀深厚。经过多年的持续发展和实践,学校已逐步构建了德育与智育、学科与专业、科研与教学、本科生培养与研究生培养、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相融合的“五个融合”为特征的卓越人才培养体系,形成并强化了“通识教育、大类教学、复合创新”的本科人才培养教育观念,成效显著。依托“三校区五校园”的办学支撑,中山大学进一步完善“文理医工农艺”综合发展的学科布局,大力推进海洋学科群、生命医学学科群、人工智能学科群、电子信息学科群、基础前沿学科群、国家治理学科群等六大重点学科集群及空天科技、医药健康、电子信息、极地—海洋—地球等九大重点领域建设,凸显了新工科、新文科、新医科等前沿跨学科交叉融合特色。基于“大学科思路”,学校在人才培养、教学等方面也作了全新的布局和调整。中山大学通过大类招生、新生一年级集中在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广州校区南校园集中培养的方式,训练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增进学科间的交流与协作[7]。
新文科建设目标是培养跨学科创新复合型卓越人才、构建中国特色新文科体系、重构新文科研究学术共同体[8]。为此,要在现有文科专业基础上把新技术融入哲学、文学、历史、语言等专业和课程中,通过课程体系的创新设计等方式将数字技术课程、通识课程融入专业课程学习,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解决综合复杂问题的能力、对数字化工具的运用能力及综合人文素养,突破现有人才培养的学科专业限制,为学生提供系统化、综合性的跨专业学习,实现人才培养内容的更新、升级和改造[9]。同时,通过人文社会科学内部的学科融合和创新,文科与理、医、工、农等多学科交叉,联合不同学科研究人员,促进各学科研究人员沟通,实现多学科相互渗透和协同攻关,促进多学科、跨学科研究,促使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的诞生与发展,以更广博的学术视野和深厚的学术积累培养更契合现代社会需求的新型人才。
以新科技、新产业和新问题为驱动,重塑教育形态,全方位改革文科教育教学理念、内容、手段、方法、知识获取方式、教学关系和学生考察标准,实现跨专业的突破,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人文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以突显其综合性、实用性及交叉性。高校不仅要注重学习过程和学习的融合,将教师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社会实践相融合,课内学习、课外学习实践相结合,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10];还要加强互联网+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融合、在线教学和线下学习的融合创新;以情景式教学、专业课程实验、综合实训、技能竞赛等方式代替传统课堂讲授,激发学生参与技能学习和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为重要的是,建立师生间的良性互动,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和愿望的激发、对知识体系形成过程的探索和思考[11],引领学生超越现有的专业局限与学科局限。
新文科强调学科交叉融合,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和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新文科建设要通过更新学科理念,创新学科方法,用新技术推进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创新知识获取方式,推进人文社会科学与医学、生物科学、信息科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不断完善学科组织方式,推动跨界协同的复合型研究和跨学科平台建设,创设新的学术领域和新兴学科,推进人文学科学术研究范式创新,真正实现新文科内涵式发展。数字人文就是近年来学科交叉与学科融合的实践探索,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等多学科背景的研究人员与人文领域的研究者深度合作,使数字仓储、文本挖掘、数字图书馆、虚拟现实、信息可视化等信息技术在人文领域得到应用,逐步形成学术研究共同体,为传统的人文研究和教学提供新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式[12]。
“图书馆的主要职能是教育职能和信息服务职能,图书馆应充分发挥在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中的作用。”[13]高校图书馆是集信息与知识服务、文化与素质培养、科研创新与文化传承等于一身的综合服务体,在新文科的建设背景下,其教育职能和服务职能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深化和拓展。
首先,构建面向学科建设的智慧图书馆服务体系。为适应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形势,配合学校建设有学术特色的学科资源保障体系,高校图书馆应构建和提升对应的资源保障体系及服务体系,协助学校教学科研队伍探索、挖掘新的研究主题和领域,为教学科研、学科发展提供精准化、个性化的多元知识服务和科研支持服务,促进图书馆对学科建设的核心支撑作用,搭建学科交流互通的桥梁,形成跨学科学术网络,助力人才培养与优化新文科评价。
其次,加强综合素养教育和课程思政建设,充分发挥图书馆第二课堂功能。高校图书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合理利用、充分挖掘本馆资源,增强馆际合作,利用丰富的馆藏打造第二课堂,主动嵌入读者日常科研学习,以巩固完善读者专业知识结构、拓展专业视野,引导读者以关注交叉学科、前沿学科发展为动力和目标,通过举办文化沙龙、学术讨论会等多种形式,为读者提供课内外知识学习平台,提升读者综合素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优化读者知识结构。
第三,重视图书馆第三空间建设,拓展图书馆的文化传承功能。高校图书馆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统一,利用图书馆的优势资源,充分发挥场所及文化服务的功能,有序推进文化活动,创建文化品牌[14],以时事讲座、悦读沙龙、文化展览等形式,推动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通过思想的碰撞,引导读者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从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方面积极引导读者树立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专业核心价值观,促进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坚定文化自信,逐渐形成一个紧密的文化、学术共同体。
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构建需要在学科建设的策略下结合用户需求和自身特点开展,应从服务基础、组织模式、技术思想三个模块构建。
3.1.1 文献资源体系的重构与优化
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中山大学图书馆纸质馆藏953万册(件)、电子图书254.7万册、电子期刊14.7万种、数据库1 084 个,为服务中山大学“拓展文科、倍增医科、提升理科、大力发展工科、新增农科和艺术学科,从‘文理医’的优势走向‘文理医工农艺’的综合发展的新格局”起到了巨大的支撑作用。但新文科建设涉及到更深和更广意义上的人文社会科学和医学、生物科学、信息科学等学科的交叉融通,基于大学科思路的跨学科融合更是涉及到整个学科体系的交叉融合。在这种学科建设和发展模式下,中山大学图书馆仅依靠纸本资源通过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分类排架并采用馆藏目录加实体文献借阅、数字资源采用数据库导航加关键词检索获取全文的方式对资源进行组织和揭示已不能适应跨学科融合发展、知识关联的新需求,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读者对资源的利用,降低服务效能。关联数据、人工智能、大数据的应用也使图书馆的资源类型更为丰富,机器学习、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可视化等技术广泛应用于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也革新了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知识生产方式、研究范式和交流模式,对文献资源体系进行重构与优化成为必然。
一方面高校图书馆从学校新文科建设目标、学科发展规划和学术定位出发,以学科为线索,开展学科群文献的建设,将学科群研究、学习所需纸本和电子资源整合,借助信息技术,形成纸电一体化的特色专业资源区,以此带动相关学科和交叉学科的文献资源建设,形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知识资源,呈现学科间的知识延展、联结与交叉融合,为多学科背景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知识拓展与知识储备提供信息资源保障,助力高质量人才培养的“科学性、完备性和竞争性”[15];另一方面高校图书馆通过挖掘本校新文科发展建设的内容特色、专业特色及主要读者群的需求特色,建成特点鲜明、专业优势突出的馆藏资源体系,在此基础上促进图书馆特藏资源体系的优化。通过资源的整合和优化、服务空间的有效组织,依托科技手段和文化品牌活动提升特藏资源的展现力、创作力、感染力,凸显图书馆文化的表现力、传播力,让馆藏文献活起来。
3.1.2 学术空间的重塑与再造
有学者提出“空间即服务”的理念,图书馆的实体馆舍空间从图书馆服务载体转变为图书馆的核心服务之一[16]。“图书馆一直是资源的保存者和文化的传承者, 现在的发展方向将图书馆从资源的保存者转向空间的提供者。”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教学模式的变革带来互动式、合作式学习的转变,加之数字技术、数字工具和数字平台的蓬勃发展,师生们对互动式学习空间的需求也不断变化。高校图书馆应建立为跨学科协作研究提供工具和服务支持的“物理+虚拟”复合式学术空间,深化其内涵与价值,重塑“以人为本、虚实融合”的新型学术空间形态,从需求层面推动高校本科生教育教学向主动和研讨式教学模式转变[17],嵌入到读者学习、科研的全过程。
一方面,为契合学校及学科发展的战略目标与规划,中山大学图书馆在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图书馆建设中一直贯穿鼓励合作和创新的理念,建设和布局多个不同功能的协作及研学空间,在协作与社交空间、安静学习空间、资源服务空间、资源服务支持空间以及校园文化集聚空间等模式上开展馆舍空间的建设或再造[18],推动图书馆成为学术交流、思想碰撞、创意分享的精神文化空间、知识交汇场所和学校的变革中心[19]。
另一方面,在信息共享空间基础上,中山大学图书馆购买沉浸式全息投影、互动投影等全媒体文化展览设备及AR人机交互系统,打造基于新兴技术及用于合作和交流的动态学习空间及人文空间,将知识、技术、学习和工具整合,进一步拓展至学习共享空间、创客空间、联合办公空间等,采集各类空间数据、环境数据和运行数据,实现空间与设备资源的一体化呈现和统一管理,使图书馆空间智能化,以促进交流、鼓励合作、激发灵感。高校图书馆在从信息资源库向学术空间转型的过程中,其重要职能是为师生、科研团队、跨学科数字学术项目提供数字工具及技术的使用指导,利用新媒体技术提供数据密集型的嵌入式科研支持服务、面向虚拟合作与数字出版的科研支持服务、面向用户的数字素养教育,借助关联数据、语义分析、数据可视化工具等为用户提供开放存取、数字出版等专业支撑服务,辅助其更好地完成科学研究,实现信息输出到知识产出的变革,最大化实现高校图书馆支持教学科研的价值[20]。受新冠疫情影响,师生的教学、学习生态也发生了巨大转变。虚实结合理念下学术空间的重塑为教学科研提供了持续性保障,也成为后疫情时代教学科研的新常态。
3.1.3 加快推进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
以智慧学术空间为发展目标,RFID、自助借还、智能分拣与传送、智慧大屏等智能化设施设备,以及物联网传感器和三维导航技术的应用使高校图书馆的资源组织和空间管理更加智能高效,读者获取服务也更加便捷;人脸识别系统、红外探测技术等应用为高校图书馆积累了大量用户行为数据,为高校图书馆构建用户画像,为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提供重要支撑[21]。为提升高校图书馆科学治理水平和服务能力,一方面,配备可辅助用户实现从学术发现到知识产出的相关技术设备,如视频会议设备、高性能计算机、3D打印机、数字视频和影像设备(摄像机等)、其他可供用户交互的设备等;另一方面,提供各类辅助数据分析(Matlab、SPSS等)、图像识别、影像分析、声像编辑、数据统计、数据可视化软件与数字出版等软件工具。通过空间加资源、技术、软件与服务,夯实服务保障[22]。
3.2.1 重构新型管理机制
针对新文科建设形势下的学校院系合并调整、新增院系专业和研究机构等情况及学科大类招生联合培养机制,对高校图书馆提出与学科专业相关的信息资源与数据资源方面的新需求,以学科发展为导向的数据分析服务、以学术科研为导向的知识情报服务成为高校图书馆的核心业务[23]。高校图书馆应根据新文科人才培养的要求,结合图书馆整体的核心价值提升、服务效果,重组和改革业务架构、业务内容和服务流程,围绕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等方面重组相应的服务支持部门,构建知识服务分工、分组和协作的新体系,搭建从服务定位、知识服务生产团队、技术支持与监管等层面自上而下的一套完整架构。由此建成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纵向双向流动,业务体系和行政体系交叉的服务支持与协同工作组的多方向信息交互,弥补垂直式工作体系和矩阵式业务管理的不足。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精细化梳理资源,实现跨学科信息资源的配置、整合、共享和利用,以“技术+资源”为重点学科集群、为多学科交叉创新提供资源与知识信息层面的支撑和保障,推动图书馆服务向智慧服务转型,突出以读者为中心。
3.2.2 重塑新型服务能力
高校图书馆组建包括专业技术研发人才队伍、学科服务团队、数据服务团队、采访团队、智库专家、研究团队、应用推广团队等在内的新型人才队伍,围绕学校专业设置学科馆员发展规划,分析、挖掘、激发和超越用户的需求,通过从资源建设到知识组织、从馆内服务到嵌入式服务、从参考咨询到知识咨询、从文献检索到情报分析、从阅读推广到知识发现、从信息素质教育到创新素质教育、从文献服务到出版服务、从文献管理到数据管理、从图书馆服务到智库服务、从人工服务到智慧服务[24]的转变,实现高校图书馆从资源能力到服务能力的体系重构,进而完成新型服务能力的重塑[25]。高校图书馆可根据业务或项目需要,随时组建跨机构团队,长时期跟踪某一专业领域,参与学科研究、探讨,灵活、高效、快速完成任务,充分实现图书馆的价值。
高校图书馆坚持人文价值新导向,注重对馆员人文素质和智慧服务能力的培养,充分利用数字人文技术,发挥人文智慧优势为读者提供智慧服务,强化对用户技术能力的指导、读者大数据的挖掘分析、数据知识的创新和再利用以及团队协助服务等方面的专业技能,促进服务的智能型智慧化发展,体现图书馆知识中心、科研服务中心地位,承担起传承文明、带动社会进步的社会责任[26]。
高校图书馆在服务转型的过程中,应不断感知新技术、智能化革新的趋势,捕捉各类技术发展的前沿动态,预判其在图书馆的适用性。
3.3.1 技术环境构建
近年来,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使得数据态的知识世界成为人文研究的对象,形成了跨时空数字孪生世界,在技术层面引发了众多前沿技术问题,如跨模态数据的采集、融合、组织、检索、交互、挖掘分析以及可视化表示等[27]。另一方面,技术环境的构建需要与通信技术、信息加工、存储、命令响应技术、现有的网络接口与传输技术等方面实现完全协调。另外,重复建设与盲目建设使图书馆信息化体系越来越复杂,严重制约了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和资源管控的发展与进步。因此,高校图书馆系统平台的建立基础和标准是构建一体化的元数据结构仓储标准规范;构建标准化的数据交换接口规范应成为下一阶段技术环境的构建重点。
3.3.2 数字人文平台搭建
数字人文研究与实践的快速发展,转变了人文学科研究范式,是人文学科发展的前沿与机遇。高校图书馆应将数字人文作为推动新文科发展的突破口和支撑点,建设集知识服务、文档分析、众包服务、资源管理和开放服务于一体的数字人文服务平台,充分发挥数字人文在人文学科领域学术创新发展、教学科研成果提升、学科交叉融合等方面的独特优势,推动人文学科高水平学术研究,为人才培养、学科发展规划、学科评价优化提供实践探索。高校图书馆不仅要在数字人文基础理论和方法、数字人文相关技术与标准、数字人文学科理论框架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找准数字人文的介入点;还要依托学校计算机类工科院系、图书与情报学院系、图书馆技术部门,根据不同领域、学科人文学者的研究需求将数字人文基础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计算机语言及技术实现,进而开展数字人文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工具的设计与研发,以提高数字人文的适用性。同时,借助学校数字人文学术共同体的力量,开展数字人文本科、研究生课程教育,建立数字人文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理论体系,提高人文学科学生和学者的文献检索与利用能力,开拓思维,拓宽学术视野,促进学术创新,助力跨学科专业人才的培养。数字人文为高校图书馆变革提供了实践契机,主要以数字人文平台与数字人文工作坊的形式开展。
2011年武汉大学成立国内首家数字人文研究中心,之后南京大学、北京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国内其他高校相继成立了数字人文中心。还有很多高校扎根于数字人文领域多年。清华大学的数字人文团队在开展数字人文相关科研项目的同时还创办了《数字人文》刊物,经常举办数字人文讲座和各种主题的工作坊,培养对数字人文方面感兴趣的学生。数字人文中心的建立正形成一股浪潮,逐步席卷并落地于各个高校科研单位,仅2020一年就有4所高校相继成立数字人文中心。这些数字人文中心多是依托院系设立的虚体机构,并没有凸显出图书馆的引领功能和资源优势。美国常春藤盟校的数字人文中心都是挂靠图书馆,可见图书馆在数字人文中心成立和发展中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山大学图书馆借鉴国内外同行的实践经验,以数字人文为跨学科研究驱动,规划建设数字人文服务平台及跨学科知识服务平台,通过汇聚校内多学科资源,促进校内跨学科合作,面向国内外科研及文化机构搭建国际化交流与合作平台,推动数字时代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生产与传播转型,以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在高校教学和科研中的功能和作用,为数字人文及跨学科研究提供必要的服务和支撑。
(1)数字人文平台
高校图书馆通过实体馆藏资源的不断富集与优化,推动数字化资源平台的融合,深入开展文本分析和文本挖掘,拓展资源的使用价值。整理、汇聚数字人文前沿信息和工具,建设专业性的、有针对性的数字人文信息专题平台,根据数字人文研究的应用场景构建面向科研人员的各类应用平台,包括知识服务平台、文档分析平台、众包服务平台、资源管理平台、开放服务平台等。同时,建立面向科学研究和科研管理的精准型机构库,集科研人员的学术成果、科研数据等学术资源与学科服务、团队协作于一体,打造一站式学术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实现科研数据的共建共享,提高学术成果的利用率,促进知识的传播与再利用。
在此基础上,以数字人文为跨学科研究驱动,高校图书馆搭建人文学科研究资源平台和数字人文研究中心,汇聚校内多学科资源,促进校内跨学科、国内外科研及文化机构的交流与合作,推动数字时代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生产与传播转型。
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的“数字人文研究支撑平台”联合该校的社会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创新创业开放数据平台、数字人文研究支撑平台和数字人文人工智能平台,打造学者、资源、调研、教学科研和学术交流五位一体的人文社会科学综合性服务平台,为党政决策、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数据资源、数据应用和决策支持服务,全面助力学校的新文科建设[28]。
(2)数字人文工作坊
高校图书馆应致力于向普通读者普及数字人文的理念,通过组织数字人文项目培训系列活动,让更多的读者了解数字人文,帮助读者梳理数字人文的内在资源和学习资源检索等相关知识,学会利用数字人文获取更多的资源和信息。高校数字人文服务平台的培训服务,可通过文档说明、图文操作教程、视频讲解、动画演示等形式开展数字人文入门学习、数字人文专题课程、数字人文工具应用等培训,也可以开展线下活动[29]。对人文研究者而言,技术欠缺是短板,高校图书馆应学习国外高校已建立起来的健全数字人文培训模式,综合考虑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培训对象等方面[30],面向人文研究者开展相应的培训,快速提高其数字人文素养,帮助其掌握一定的数字人文工具,这同时也提升了图书馆的地位,拉近了人文学者和图书馆人文服务的距离。
以数字人文平台为依托,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开展了数字人文素质培训和数字人文沙龙多种形式的“数字人文工作坊”,向师生介绍数字人文工具[31]。北京大学图书馆“数字人文工作坊”组织了系列关于人文与技术方面的专题讨论和常用数字人文方法和工具的教授活动,在扩展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师生的数字技术知识和兴趣、扩展计算机等信息科学领域师生的人文研究兴趣的同时促进二者的互动与跨界融合[32]。
面向全校师生的信息素养、嵌入科研团队或课题项目的教学科研服务等将是新文科建设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增长点。高校图书馆可借助学科建设与整合契机,把握师生在文献、数据、课程、科研等方面的需求,发挥图书馆在资源检索、信息组织、知识咨询、数据管理等方面的优势与经验[33],开展精准化学科服务。
精准对接读者个人及研究团队,基于大数据的智慧图书馆平台,以智慧服务为依托,通过图书馆资源、空间、平台、服务与读者需求的融合协同,利用可视化工具对读者特征和行为数据进行挖掘、整理和分析,精准对接用户的显性需求,激发隐性需求[34],将图书馆的服务渗透到读者的学习、科研与创新活动中,提高读者对图书馆的粘性。
精准对接教学,开展形式多样的差别化综合信息素养教育,通过新生培训、文献检索课、专题讲座、常用数据库培训、翻转课堂、慕课等形式,开展图书馆资源与利用介绍、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科研立项与投稿、学术规范等贯穿整个学习和学术研究全过程的培训,同时开展对数字化工具、新技术熟练运用的培训,即由传统的信息素养教育扩展至数据素养、科学素养等全方面的综合素养教育培训,实现与课程教学及人才培养体系的深度融合[35]。
精准对接到课题、项目,推出基于科研生命全周期的科研支持服务,打破文科通行的研究机构封闭体制,实行领军教授为主的PI(Principal Investigator,课题组长负责制)制科研组织管理模式,提供课题申报、研究、结题、奖项申报等定制化科研服务,将自主项目、纵向项目、横向项目和图书馆的科研支持四方面融为一体,整体推动科技人文特色研究的学术目标[36]。
精准对接学科和基地、重点实验室、平台、协同创新中心、研究中心等机构,紧跟学科发展热点,通过分析学科发展态势、学科和机构的学术成果、科研绩效评价、出版物影响力评价,追踪学科前沿,为学科建设和机构未来发展提供依据;针对特定学科或交叉领域,整合相关的资源、研究热点、行业动态、研究机构、学术成果等信息,提供一站式学术资源导航和学术知识服务[37]。
精准对接学校学术发展战略,为学科规划评价、人才评估、学科竞争力、文科发展的战略研究和决策部署等提供决策参考,加强咨政建言、服务社会的能力。
高校图书馆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及知识服务的根本,建立一站式知识发现系统及智慧门户,以知识、文献、数据为本,融合服务与科技,从技术和资源两个维度实现纸质、电子、数字资源的知识共享服务;融合“资源”“人”“空间”等智慧要素,借助技术手段,从底层开始构建以图书馆“空间智慧”为核心的“空间感知与构建”,为用户提供舒适的图书馆学习交流环境,并捕获用户行为数据;结合以知识发现、个性化定制知识图谱为核心的“知识网络构建”,依托“智慧环境”开展智慧服务,发挥“知识智慧”作用[38];通过读者行为数据的挖掘分析实现图书馆服务对象精确化、资源精细化和读者服务精准化[39],进而推动知识利用和创新。
实践层面上,重庆大学图书馆的智慧图书馆系统打造了支撑教学的课程图书馆、支撑科研的研究专题图书馆和支撑学科建设的虚拟学科分馆,实现了对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的支持[40],具有前瞻性的探索意义。
高校图书馆通过定制化知识服务提供个性化知识解决方案,能够满足特定群体、特定用户的个性化知识需求。在新文科的建设环境下,除了学科知识服务,高校图书馆要提供高质量、高层次的知识服务能力与情报应对机制,需要进一步开发和建设新型智库服务研究,实现知识服务的根本性转变。当前,高校里越来越多的科研用户希望通过实现科研过程与知识的无缝对接来获取科技资源与服务,在开放的全球科研环境下共享服务,构建满足用户需求的动态知识服务体系。通过开展科研管理与科技创新服务,高校图书馆以个性化定制服务的模式来满足这类用户的需求[41]。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哲学社会科学的“两个不可替代”重要地位,“五个面对”“五个更好发挥作用”的迫切需要,从根本上确定了文科的发展就是要扎根中国大地,立足中国实践,“使基础学科健全扎实、重点学科优势突出、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创新发展、冷门学科代有传承、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辅相成、学术研究和成果应用相互促进”[42]。
新文科的提出是时代赋予的新使命。新文科建设不能将新文科视为新工具和方法的简单应用,而要真正拥抱和融入新技术,借助现代科技重塑文科发展的价值观念和思维体系,更好地回应和阐释科技与人文社会研究之间的逻辑关联[43]。高校图书馆应前瞻性地认识到知识服务和数字技术在传统人文学科学术创新发展、教学科研成果提升、人才培养、学科交叉融合中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抓住转型发展的机遇,在信息服务、教育与文化传承方面开展创新性的服务与引领性的探索,为推动新文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新文科科研建设提供发展动力和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