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璐璐
(中国教育报 北京 100088)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提出,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建设智能化校园、利用现代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教育服务业态、推进教育治理方式变革。2020年新冠疫情下的“停课不停学”,进一步推动了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大发展。与此同时,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深刻影响推动了教育教学的变革,智慧教育发展日新月异。这对教育信息化的传播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主流媒体需要及时改进传播和报道的方式方法,主动适应智能时代教育信息化传播的新形势新要求。
从2021年2月开始,中国教育报结合教育信息化及媒体发展实际,迎接挑战,以纸媒《信息化》专刊改版为突破口,充分发挥全天候中国教育报的报、网、端、微深度融合的优势,全方位、立体化强化教育信息化的传播。结合一年来的实践,我们认为要做好教育信息化的传播,应从专度、效度、温度、鲜度四个方面发力。
信息化是当下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领域,主流媒体做好教育信息化报道,必须提升对这一领域的深刻认识,只有如此才能让报道更专业。如何以专业眼光捕捉教育信息化报道的主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下功夫:
2021年初,中国教育报对原先的《信息化》专刊进行改版,推出了全新的《信息化·智慧教育》专刊,提出立足教育行业自身的专业优势,聚焦智慧教育这个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打造深度优质的内容,提升传播的影响力。《信息化·智慧教育》专刊敏锐捕捉到“信息化技术与课堂教学改革深度融合”的趋势,也发现如何用好新技术构建新型教与学模式成为很多教育者关注的热点。围绕该主题,《信息化·智慧教育》专刊开设“智慧观察”栏目,特邀专家学者展开深入讨论。6月刊登的《智慧课堂核心是促进深度学习》一文,指出了目前智慧课堂浅层学习存在四大误区,并针对误区提出从四个方面进行智慧课堂深度学习设计。9月,该文章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再比如,在专刊推出的《智能技术如何支撑构建新型教与学模式》一文中,记者专访了相关专家,结合全国调研情况揭示了目前一线教学普遍存在的“重技术、轻内涵”的现实问题,提出“围绕人的发展,推进教学模式重构”的观点,用思辨的语言指出如何用信息化技术做好技术与学科核心素养的融合。一系列报道不仅限于展示信息化与教学融合的现状,而且在现状中发现规律性问题,在当前信息化技术与课堂教学不断深入融合的背景下,这样的报道具有权威性和不可替代性。
作为主流媒体,导向性是必然要求,这就要求我们立足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政策部署进行选题策划。作为教育战线最权威的媒体,教育部的重点工作就是我们选题策划的重要着力点和突破口。中国教育报《信息化·智慧教育》专刊团队结合2018年到2021年教育部教育信息化相关政策、工作部署发现,2020年本是全国首批“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验收年,但受新冠疫情影响导致工作延后,2021年验收工作才得以推进。团队由此决定将全国首批“智慧教育示范区”的报道作为2021年上半年的宣传重点,深入挖掘示范区在教育信息化方面的实践探索以及形成的宝贵经验,策划推出“聚焦首批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系列报道,得到了教育部科技与信息化司的大力支持。从3月初开始,这组报道启动,至今已完成首批8 个示范区报道,并且都在专刊重要条位刊发。其中,《北京东城:为“教与学”插上智慧翅膀》《长沙:网络空间重构教育新生态》等稿件,充分反映了地区在获批示范区后的积极作为和取得的显著成效,有深度、有跨度、有高度。推出的《成都武侯区:智慧引擎催生教育“新三态”》报道,不仅着眼于信息化助推构建教学新生态,而且从教育服务、教育治理方面,展现了信息化催生整个教育生态转变的力量。
2014年8月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四次就媒体融合发展发表重要讲话。以“四全”媒体(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为标志的全媒体时代已然来临,并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深刻改变了媒体的传播格局。在媒体深度融合的现实环境下,专业门槛相对较高的教育信息化传播,如何顺势而为,把握好“时、度、效”,提升传播力。这是教育新闻宣传工作者面临的新挑战。
“内容为王”一直被传统媒体奉为圭臬,全媒体时代仍具有高度的适用性。现在虽然说人人都可以获取信息,借助一部手机就可以编辑并传播信息,但在面对海量的类同质化信息中,纸媒专业性和权威性则更加突显。同时,教育信息化报道要想做出影响力,还要注重观察社会,体察民生,以问题导向抓难点。同时事实证明,越是和师生日常教学活动关联度高的选题,其辐射面就越广,影响力也就越大。
为此,我们在选题取材、思想立意和内容精度上下功夫,尽可能从报道对象最有优势和最具特色的视角出发,力求报道内容的差异化。2021年4月,中国教育报《信息化·智慧教育》专刊策划推出“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系列报道,引发了读者的广泛关注。这组报道特色视角是关键,聚焦信息技术下的课堂教学变革,契合当前教育工作者最关心的话题与难题。比如,《人工智能普及教育的“潍坊探索”》,既回应了中小学人工智能课到底如何开课的社会关切,又从课程体系、师资培训、资源配置的角度对人工智能教育做了深刻的剖析和解释,让原本看似普通的科技课程话题,有了深度、广度。
在一些教育类热点报道中,我们不难发现,它们大都经历了“发布相关报道——引起网民关注讨论——成为网络热点——多方媒体跟进报道”的过程。而在此过程中,一方面,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密切配合,明显打破了传播平台界限。另一方面,读者不再仅仅是信息的接受者、反馈者,而在很大程度上扮演着发布者、参与者、推动者的角色。可见,新媒体平台不仅是信息发布的平台,更是传播效果的倍增器。
做好教育信息化报道,就需要用好这个倍增器。根据受众的关切点不断调整报道方向,引导舆论。
9月,专刊围绕“教师信息化素养提升”主题,精心策划并完成了“教师信息化素养·大家谈”融媒体系列报道。记者深入基层采访,先后刊登了《以新技术开辟教师队伍建设新路子——专访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北京外国语大学试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从“试验者”到“倡议者”》《弥合教师数字素养鸿沟——全域教师信息化素养提升的“宁夏探索”》3篇稿件,分别从国家政策、高等教育、基础教育三个层面,多角度呈现、深入剖析了我国各地各校的典型做法和有益经验。同时,邀请专家就智能时代教师信息素养的挑战与提升策略,撰写了《教师信息素养怎样与时俱进》《信息化课堂教学行为发展趋势》等文章。
新媒体方面,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互动性强、传播范围广的优势,面向广大读者展开征集,共收到读者来稿1000 多篇。在中国教育新闻网“教师信息化素养·大家谈”栏目、中国教育报客户端“教师信息化素养”专题,陆续刊登专家学者、局长、校长、一线教师、网友等来稿60余篇,20余天持续跟进报道,专题阅读量3万+。这是一次“融媒联动”的成功案例,传统媒体+新媒体“组合拳”出击,突出体现了教育主流媒体在报道中的专业性。
教育的主体是人。教育信息化是智能时代的产物,早期的教育信息化报道多以理论研究为主,被很多读者认为冷冰冰、干巴巴,只有专业人士才会关注。主流媒体需要扭转这一刻板印象,重新树立教育信息化报道的新风格。这就要求,把人放在报道的中心,在报道中注入动人的情感、描述生动的细节、讲好鲜活的故事,让报道散发出绚丽的人文之光,也让广大读者感受到其中的温度。
教育信息化领域不同于其他教育领域,记者采访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与采访对象对话专业性强。因此,记者要加强专业学习、长期跟踪,积蓄储备信息化知识,以备在采访时能跟得上专家的思路,彰显出专业化的采访能力。采访要专业,而写作则要平实,要能将深奥的专业化问题通过自己的加工,转化为受众容易接受的通俗易懂的新闻语言。
有人的地方,必然有故事。一方面要聚焦区域内优秀的教育信息化探索实践的教育管理部门和各类学校,挖掘教育教学改革成果背后的故事;另一方面也要特别关注教育者主体,无论是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学校校长,还是一线教师,他们身上都有鲜活动人的故事。中国教育报记者在上海闵行区采访时,发现区教育局局长对教育信息化有明确的定位:智慧教育是技术驱动,更多的是对问题的解决。围绕这一核心观念,记者深入采访,描绘了智慧教育在该区幼儿园、小学、高中三个不同教育阶段发生的3个故事,生动形象地展示了闵行区智慧教育的亮点。报道推出后,教育部有关部门的领导和很多读者表示,读后记忆深刻,说明报道实现了“技术如何赋能教育浮于眼前”的效果,产生了直抵人心的力量。
教育信息化报道既需要厚重的“大块头”深度报道,也需要一线教师参与的“轻微小”作品,从而拉进与读者的距离。围绕校长、教师关心的教育信息化问题,精心打造实操性强的报道,切实将内容优势转化为传播优势。中国教育报《信息化·智慧教育》专刊推出的“智慧课堂”栏目,重在展示一线教师的数字化教学实践,报道大多短而精,将真实的智慧教育课程案例呈现给读者。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提出,“好的新闻报道,要靠好的作风文风来完成,靠好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得来。”“四力”中,“脚力”是最基础的,“脚力”所到之处才是“眼力”所及。然而,如今信息碎片化现象日趋严重,新媒体一味追求“短平快”,不少媒体以整合、转载为新闻内容生产的主要方式,在这种反差下,靠“脚力”得到的真正第一手资料成为“稀有”资源。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记者深入一线采写的鲜活的原创性报道就显得弥足珍贵。
教育信息化报道尤为需要深入现场,体验采访,很多新技术如何在教育教学中发挥作用,若不亲身体验就无法真正理解,更无从报道。扎根一线、跟踪报道,记者才能拓展报道视角,保证报道的新鲜度,增强报道的吸引力,才能“讲准确、讲明白、讲生动”。教育信息化不同于其他教育新闻报道,涉及众多新技术,因此,首要的也是基本的要求是“讲准确”;其次是“讲明白”,就是要将大众不熟悉的技术讲得清清楚楚,这更需要记者自己先看透、搞清楚;最后是“讲生动”,就是要善于讲故事,让读者爱看想看,引发情感共鸣。2021年6月,中国教育报记者走进四川深山的乡村小学,在一间简陋但干净明亮的“录播教室”中与乡村娃一起上了城市送来的名师课,与校长、教师聊天时,感受到了他们使用信息化的热情与高度认可。带着这样的感受,记者完成了《乡村教师信息化素养提升的“阆中实践”》,这篇报道不仅记录了乡村教师努力学习信息化技术的工作状态,而且展现了信息化为乡村教育带来的希望和乡村教师守护大山里的孩子的可贵品质。因为报道中渗透着记者直接的情感体验,读后让人有所感、有所思。
要见人所未见、想人所未想,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当前,教育信息化在不断发展、迭代升级中,记者要善于“静下来”,用全面、辩证、客观的眼光观察分析,勇于直面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痛点,敢于坚持真理,善于提出建议。
经验世界的体验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观察到体验到的现象,第二个层次是不易直接观察体验的现象背后的事实,如果报道只实现第一个层次,可能内容丰富、真实,但是缺乏思辨性,文章不耐读。中国教育报记者在参加“大数据时代的未来教育”论坛采访时了解到,很多学校校长提到新技术赋能学生评价,实现增值评价,但在采访中,记者发现校长们的理解与自己对增值评价的理解不同,那么,增值评价的科学含义究竟是什么?在助推学生评价改革中,智能技术是如何发挥作用的?为此,记者深入采访与会专家学者、教育管理者和一线教师,完成了《智能技术如何牵动学生评价改革》一文。这篇报道展现了智能技术在助推学生评价改革中的具体做法、取得的成效,更为重要的是通过生动的案例揭示了什么是“增值评价”。
综上所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为教育信息化记者,扎实做好教育信息化报道,从专度、效度、温度、鲜度四方面发力,将更利于做好教育信息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