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嘉骏
(黑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哈尔滨 150080)
汶川地震发生后,有官方平台的媒体进行权威报道,还有许多当地的群众在网络上表达自己对这片土地的记忆,各方一起努力将这片废墟重建成了记忆中的和平之地。有一位国外的著名学者说过:对集体来说,记忆通常是由某个人员进行分享普及给群体的内容,当它被特定群体广泛共享后,就成为了群体的记忆。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造成了大量的公私财产损坏和大量群众的伤亡,灾难发生后无论是否经历过的人们都应该以特别的方式来纪念过去。
通常来说,令人愉快的记忆更容易被人们记住,而伤痛则会随着时间被冲淡。但像汶川大地震这样的苦难已经深深地铭刻在了人们心里。地震带来的不只是财产的损失,更是无数家庭的破碎,面对如此巨大的自然灾害,我们沉痛哀悼之外,就要积极做好灾后重建。
距离汶川大地震的发生已经过去了14年,历史由于时间的陈旧而逐渐蒙上尘埃,但悲惨的历史不应被埋没在时代的洪流之中。因此通过每年反复的纪念报道,可以使得不同时代的人们能够最直观的感受到中国历史上发生过的重大灾难,与当时的人们共情,激发群众的凝聚力。
每年的许多报道基本上着眼于地震发生时的场景和灾后重建的过程,其中既包含有纪实类的对现场的描绘,也有救援人员在抗震救灾时辛苦的身影。这些报道包括许多图文,图片中既含有场景化的实地拍摄;还有人物图像,包括遇难者和救援人员,生动地展示了汶川大地震发生时现场的情况。通过这些生动的图像,受众在观看时被代入到当时的场景中产生更多的共情。对许多人来说,汶川大地震只是一次历史上的灾难,因时间的流转而被蒙上了一层尘埃,而通过这种生动的建构可以迅速调动人们的记忆。
对过去悲痛的灾难进行回忆和重现之后,社交媒体着眼于未来鼓励经历过灾难的人们不要失去对生活的信心和对美好未来的期盼。在这种叙述方式下,不仅着眼于实际发生的苦难,而是从精神层面鼓励人们追求美好生活。
在这种过程中,社交媒体一直在充当凝结共同认知的角色,从情感上引领着中国人民在面对灾难时,保持勇敢和奋斗的决心。困境只是暂时的,人们总要迎来更美好的明天。在这里,“认同”一词被多次提到,它主要指的是社会中的个体对于群体价值观的一种依赖。通过每一个个体对事件的情感表达,逐渐发掘出在社会公众认知上的共同点,凝聚成社会共识,如此凝结出来的民族精神更容易被人们所铭记,而社交媒体正是通过对公众记忆的引导,来达到普遍认同这样的效果。
社交媒体对过往和现在的状况进行描述,使得人们对抗震救灾中所体现出来的民族凝聚力和民族精神铭记在心,体现出中国人万众一心干大事的本领,也鼓励人们未来遇到任何苦难时都要保持团结、勇敢面对,这极大地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精神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支撑民族发展的重要源泉和动力。中国精神和时代精神相互交融,共同构成了当前中国人的精神。这种精神使得每一个中国人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困难,都可以勇敢面对,并且团结一心。
通过对汶川大地震等相关事件的报道,并结合图文进行场景再现,众多媒体多侧面多角度的公开传播,使得人们对地震中的场景以及相关的人物事迹有了普遍的共识以及价值评判,这有利于树立社会整体的统一价值观念。
在汶川大地震发生以前,5月12日是个再平常不过的一天,但由于这场灾难的发生自上而下都对这个日子铭记在心。国家从地震发生的第二年起,就将这一天定为防灾减灾日,而民间也纷纷在这一天哀悼纪念。14年过去了,人们没有忘记历史,没有忘记为了地震而牺牲的人们和英雄烈士,他们会永远得到纪念。
随着每年的纪念逐渐成为习惯,便构成了社会群体共同的历史记忆。纪念性新闻是有一个特殊的日期作为引导,而表示对过去的人和事的怀念,对过往事情的纪念也会逐渐延伸到现在和未来,而体现出它的现实意义。媒体通过纪念性新闻,不仅可以唤起人们对历史事件的记忆,也是在有意识的引导大众情感,掌握大众的话语权,正是因为官方媒体和民间媒体的存在,重要的历史才不会被遗忘。
在这一天,无论是否经历过地震的人们都会相聚,在此表达对灾难的哀悼和事件的追忆,大量媒体纷纷聚集到此地进行采访报道,而人们的声音也通过媒体被广泛传播。通过这种方式,媒体引导了大众的话语权,激发了民族情感。通过一系列仪式的举行,人们有了抒发自己情感的方式,而媒体也将这些画面和场景记录下来传播出去。
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得传统的媒介传播方式发生了变化,因此在记录历史事件上,媒体的传播方式也在不断迭代更新。传统媒体记忆的空间和时间是有限的,而新形式的媒体记录可以留存更久,格式也发生了变化。既然作为记忆传承的重要媒介之一,留存的时间应是重要的指标之一。而新媒体正是以这种优势突破传统媒体的限制,实现了长时间的留存。在新媒体尚未出现时,人们对历史的记忆通常要去往各种纪念馆和博物馆进行实地的参观和展览,不仅耗费时间费力,承载的资源也十分有限。而进入了互联网时代,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而媒体也可以大容量的进行记载。
在社交媒体的信息表现形式上,传统的报纸和更早期的大字报等均是通过文字为主、图片为辅的方式来进行表达,版面有限且耗费时间长。而当前以互联网为媒介所存在的信息公开平台,可以通过视频、交互等方式来更加生动的展示地震的场景和更多细节,并可以进行自主的下载、保存与复制,还可以与朋友分享。通过分享这一功能,信息的受众再也不局限于关注的用户,一篇好的文章甚至可能扩大几十倍的播放量,从而获得很好的传播效果。
2008年在地震发生后,最快发布地震消息的是新华网,随后从官方媒体到地方媒体都争相报道汶川地震的实时情况,并进行滚动播报。一时间,舆情沸腾。全国人民的心被紧紧地拴在了一起,政府和医院各方紧急筹备物资组织抗震救灾,企业和公司积极进行爱心捐款,群众也积极地开展祈福和募捐等力所能及的活动。所有的这些情境都可以在当时的报道中找到痕迹,而媒体也不遗余力地聚焦于这些活动上。随着救灾的不断进行,人们也逐渐开始了对地震外场景的关注,包括生还人员的感想和地震后方的救援情况。
近些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媒体报道的方式也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报纸和电视等方式,在网络上进行了广泛的传播。电脑手机的普及也使得网络信息走进千万家,电视已经不是唯一的视频来源。人们随时随地就可以对汶川大地震的情况进行了解,并且查看历史报道。以及通过不同角度呈现汶川大地震的历史记忆,人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灾难现场。网络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进了人们共同记忆的构建。
报纸等传统媒体对大众历史记忆的建构通常由官方媒体来掌握话语权,但在新时代下,全新的媒介更多将发言的权利交给了大众,由大众参与社会共同记忆的书写。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突破了以往的信息传播方式,也打通了普通群众记录自己记忆的途径。因此,当前我们了解到的关于汶川大地震的很多信息,突破了传统媒体局限,而更多展现出了普通民众对其的感受。现今多数非主流媒体采用创新的交互形式进行排版,给用户带来了全新的感受,他不再是媒体的一家之言,受众占据了更加主动的地位。虽然新闻报导内容的审核仍然要交给媒体,但相较从前而言,社交媒体向大众开放的程度愈加广阔,丰富多样的新闻报导将更为大众所青睐。
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的社交媒体在对历史记忆的建构以及延续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但仍存在一些弊端。正是由于社交媒体发展的迅速,导致信息碎片化程度不断加强,加之每个人的媒介素养不同,这种多元化的构建使得受众有时难辨真假。历史记忆的呈现需要尊重每一个书写者的个性,但需要经过正确的分析与引导,厚重的历史沉淀无法完全被一篇新闻报道所描述,更加不能被断章取义。对于新闻报导而言,真实性和权威性比话题的热度更加重要。与传统媒体相比,社交媒体的公信力有待提高,在深度和质量方面还需要进行加强和监督。在对于地震的描述和还原过程中,社交媒体需要力求进行最真实的记忆重现,避免过分煽情。
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下,网络平台上的信息鱼龙混杂,逐渐体现出了碎片化和多样化的特征,而用户的阅读习惯从仔细精读逐渐转变为观光式跳读。在这种情况下,由主流媒体对重要的事件和节日进行纪念报道唤醒公众的记忆就显得非常必要。
在传统媒体中,官方媒体是一切舆论风向的主导者。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各个平台上公众可以发表自己的想法,并且可以互相进行交流,发表过的内容会留存在平台中,成为个人的历史记忆。因此,在当前是官方和民众二者共同对历史记忆进行书写,如此既体现权威性,又保持多样化。
汶川大地震已经经过了14年,在这10 余年中不断地对现场进行灾后重建。在官方媒体对于汶川大地震的后续报道中,不仅包括其灾后重建的焕然一新,更多提到的是在当年地震发生后,全国人民团结一致、万众一心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这种精神体现了中华儿女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柱,从灾难发生到十几年的重建,每一件事都反复铭记着抗震救灾精神。
在人民网一篇《它代表压不倒、震不垮的精神》的报道中,在北川地震遗址纪念馆中,有一辆轿车在汶川大地震的抗震救灾中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在运输过程中,它经历了严重的损毁,但仍然坚持进行运输,为地震中的人们送去重要的物资救援。这辆车的车主非常骄傲的说,这是压不倒的精神。因此,这辆车作为代表放在了陈列馆中,体现出了勇敢向前的精神,被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当个体对灾难进行叙述时,会形成一个民间记忆场,他们共同体现出了抗震救灾过程中自己所产生的源源不断的力量,14年前的场景历历在目,而中国人在灾难面前表现出的品质则历久弥新。
抗震救灾精神在新时代体现出了更加丰富的内涵,人民网对汶川大地震进行了专题纪念报导,其中有关于灾后重建的报道,深刻体现了地震灾区人们的感恩之心和互相关爱的精神,经历了苦难后的乐观成为了尤为珍贵的品质。这些是汶川在经历大地震后仍能够进行重建和发展的精神动力,也是中华民族在经历磨难后,实现伟大复兴的精神财富。抗震救灾精神是中国精神重要的一部分,它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完善,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奠定基础。汶川大地震所造成的破坏在每一个中国人心里都是一份永远的创伤,不论何时何地每一个中国人都十分关心汶川恢复的情况,并纪念由于灾难而死去的同胞。每年的5月12日,全国各地都会采用不同的方式来纪念汶川大地震,祭奠逝者,而各个媒体也会进行相应的报导来为民众建构历史记忆,相信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可以采用更加多元的方式来进行对记忆的建构,从而塑造中华民族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