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媒体融合背景下广播新闻编辑的“变”与“不变”

2022-02-08 07:57
西部广播电视 2022年14期
关键词:传统媒体广播受众

邢 梁

(作者单位:文昌市融媒体中心)

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相互融合、共同发展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主流媒体面临着新的挑战。挑战带来机遇,首先,传统媒体需要在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应势而动,发挥自身的媒体优势和专业优势,整合多方资源,牢牢占据舆论引导阵地,用心做好新闻传播工作。其次,广播新闻编辑作为广播媒体不可或缺的一员,需要坚守岗位原则,坚持严守政治纪律底线,坚持新闻真实性和时效性原则,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能力,推动宣传思想工作与时俱进,服务好党和国家事业全局。

1 媒体融合背景下广播新闻编辑应该坚持宣传舆论工作原则不变

1.1 严守政治纪律底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宣传思想工作就是政治工作,大事小情都要讲政治。每一位新闻工作者都需要明确自身的政治站位,时刻把讲政治、守纪律作为舆论宣传工作的底线,牢记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职责使命,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随着时代和科技的发展、媒体平台数量的增多和普及使得新闻的传播范围越来越广,各类应用软件、各类平台都在以不同的形式传播新闻信息,无形中形成了新的舆论场所,在吸引用户的同时也使得舆论监管、舆论引导的难度不断加大。广播是为党和国家事业全局服务的媒体,是党的舆论工作阵地之一,编辑新闻稿件既是一项严肃的媒体工作,也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所以广播新闻编辑必须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底线,在编辑新闻稿件过程中牢牢把握宣传舆论工作的“红线”,自觉以党的政治主张为指引方向,在一些重大事件的报道或者重大的是非问题上,都应当向受众明确地表示党的观点和态度,突显正确、明确的政治立场。

1.2 坚持新闻舆论导向正确

在融媒体迅速发展的时代,一些媒体为了自身的经济效益而不顾新闻底线和原则,产生了不良后果。广播新闻编辑在追求收听率的同时,一方面需要注意新闻本身具有的舆论导向性和思想引导作用,另一方面要兼顾受众对传统媒体的信任度。同时,广播新闻编辑在编辑新闻素材时,需要牢记坚持新闻舆论导向正确这一原则,必须杜绝虚假、色情的内容,坚持团结稳定鼓劲的正面宣传报道为主,坚持向受众传达党的政策,让党的政策成为宣传阵地的指引明灯。并且要把凝心聚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作为基本要求,确保在广播新闻节目中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使新闻报道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

1.3 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

《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2009年11月9日修订)第三条提到:“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要把真实作为新闻的生命,坚持深入调查研究,报道做到真实,准确、全面、客观。”真实性原则是新闻的生命。不管是传统媒体节目还是新媒体产品,真实性原则都贯穿其中。简单来说,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客观、实际,即新闻报道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原因和经过都应该确保真实。然而,有些媒体为了引来流量或增加点击率,会通过夸大其词、断章取义等使新闻“变了味”,并产生了不利影响。鉴于此,广播新闻编辑更应该注重新闻声音素材的收集和编辑,配合新闻内容最大限度还原新闻事件的真实过程,确保新闻事件的真实性,不能为了追求新闻的简洁和内容的丰富而压缩新闻本身的基本要素,更不能以偏概全,混淆视听。

1.4 确保新闻时效性原则

新闻的时效性就是体现出其时新性和时宜性,即事件新、内容新、时机对、思考新。新闻信息发布的越快速,就越具有时效性,越能够突显出新闻的价值[1]。媒体融合背景下,更快、更全面地传播新闻事件,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新闻信息需求,是不少媒体的“兵家必争之地”,而新闻的时效性是保证广播节目的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究其原因,保证新闻的时效性,意味着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媒体市场中占据优势地位,所以,广播新闻编辑在编辑稿件和现场声音素材的过程中,应保留能够体现时效性的素材,以提高收听率。

2 媒体融合背景下广播新闻编辑面临的挑战与角色转变

2.1 媒体融合背景下广播新闻编辑面临的挑战

笔者认为,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不仅是传统媒体平台的融合,更是舆论宣传阵地的统一。广播新闻编辑身处时代变化其中,既面临挑战,也面临机遇,作为新闻工作者,应该具备敏锐的时代意识和迅速的行动力。一方面,在新媒体发展势头正劲的时代,广播新闻编辑应该客观认识到广播媒体行业中存在的滞后性。另一方面,媒体融合时代,受众接收新闻内容有了更多渠道,对于新闻内容也有了更多的要求,随着受众对新闻时效性要求的提高,新闻采编往往在同时间完成,甚至普通受众也可以通过简单操作新媒体平台在事件第一现场完成新闻内容编辑和发布[2]。这既对广播业务提出了挑战,也对广播新闻编辑的业务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广播新闻编辑应该顺应时代发展需求,正视工作中存在的挑战,顺势而为,在工作中提升专业素质,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提升广播新闻节目质量的有效路径,让广播节目在时代的变化中焕发新的生命力。

2.2 广播新闻编辑角色定位的转变

面对社会发展带来的冲击和新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笔者认为,广播新闻编辑需要了解整个媒体行业处于发展变化阶段,同时应明确自身的传统职业角色定位已不符合时代发展需求,需要进行自我角色定位的转变。具体来说,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广播新闻编辑首先应该反思原有模式中存在的不足和需要提升的部分,“打铁还需自身硬”,应从自身的业务能力和知识积累方面着手,与时俱进,为自己的“硬件”升级,从而更快、更好地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其次,广播新闻编辑作为媒体工作者,除了通过传统媒体了解行业的趋势,也需要通过新媒体平台了解受众的需求,深入挖掘受众的新的需求和兴趣点,变被动传播为主动提供信息,在工作角色转变的过程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思考问题的解决办法,探索广播新闻节目的新方向,以更接地气的方式拉近节目和受众的距离,编排出满足大众需求、更能吸引听众的节目内容。

2.3 广播新闻编辑工作思维的转变

除了正确认识媒体行业面临的挑战和思考自我角色定位转变,广播新闻编辑还需要转变工作思维,把单一的广播受众扩展为多个媒体平台的受众。同时思考媒体融合背景下受众的需求和期望内容,从而根据新的需求对新闻节目内容进行编排,打破原有的传统编辑思维模式,并尝试用新媒体的思维对新闻内容进行编排,探索广播新闻节目的新模式,形成受众和节目之间的良性循环。具体分析,媒体的相互融合推动了整个媒体行业资源的整合,在大数据应用、社交媒体等多种媒体应用技术的推动下,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的边界在不断消融。笔者认为,在多种媒介相互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广播新闻编辑在了解媒体行业的变化和时代发展的需求之外应该与时俱进,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身的业务和广播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另外,广播新闻编辑应打破固有模式,结合平台受众群体的特点、需求及平台信息传播方式合理采编新闻内容,以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呈现内容,增强新闻的可读性和趣味性,保证信息得到有效传播[3]。并且应跳出传统的业务模式和旧思维,思考如何把自身专业与广播优势、时代带来的技术便利相互融合,顺势而为,走出一条属于广播的新路子。

3 媒体融合背景下广播新闻编辑的业务能力提升思考

3.1 提高新闻敏感度

2019年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做大做强主流舆论,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无传播,不新闻。只有传播,新闻才会有价值;而传播的好坏,有赖于新闻敏感的强弱[4]。社会发展瞬息万变,作为新闻媒体工作者,不管时代如何变化,新闻传播方式发生多大变化,应时刻牢记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提高对新闻事件的敏感度。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不少自媒体所发布消息的浏览量大幅度增长,让更多受众群体了解到社会发展的同时,也给舆论宣传工作带来挑战。笔者认为,广播新闻编辑选取新闻素材时,需要以更加谨慎的态度确保新闻的真实性,要以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对待每一个新闻事件,并深入挖掘更有价值的内容。同时,广播新闻编辑要不断扩宽自己的新闻视野,增加自身知识储备,在结合自身的专业知识对新闻素材进行有效整合后,要尽可能把新闻报道最有价值的一面传递给受众。

3.2 把握受众需求变化,提升新闻传播影响力

在科技手段日新月异的时代,受众和媒体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以往,受众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媒体融合背景下,不少受众从原来的信息被动接收者转变为主动创作者,于是,不少媒体倾向于把受众的兴趣当作突破口,做迎合受众口味的内容。目前,微信、微博、抖音等应用软件已经慢慢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不少融媒体也将广播和手机终端相结合,构建一个四通八达的媒介平台,如通过微信听广播、通过微博围绕广播热点开展留言互动等。基于此,广播新闻编辑应该了解媒体融合背景下受众的新需求,并把新的元素融入广播新闻节目制作中,让广播以更多元化的方式呈现在受众面前,在满足受众需求的同时提升广播新闻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3.3 改变传统编辑模式

在传统的媒体岗位模式中,编辑、记者的岗位职责区分较为明确,新闻编辑只需要根据记者采集到的新闻素材进行后期加工,使之适合广播的播出效果。在新媒体发展迅猛的时代,实现宣传效果的最大化和最优化成为各大媒体追求的目标,而这对广播新闻编辑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播新闻编辑需与时俱进,转变编辑工作思维,把编辑工作前置到新闻采集过程中,主动参与前期策划、与记者保持实时沟通,从而更加全面地掌握新闻素材的内容,更加深入和全面了解新闻事件,更好地处理新闻素材,不断提高新闻的时效性。与此同时,广播新闻编辑还应对传统的新闻编排手法进行调整。例如,对于一件热点新闻的报道,广播新闻编辑可在节目中安排相关嘉宾的采访对话,从多个角度看事件,引导让受众对新闻有多方位的思考。另外,广播新闻编辑和记者的岗位界定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模糊,所以广播新闻编辑要不断进行自我认知更新,提升专业技能,扩宽知识领域,增加知识积累,以此应对全媒体时代带来的挑战。

3.4 广播“跨界”新媒体

融媒体报道要求依据不同平台特点,在人力、内容、宣传等方面进行整合,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因此,媒体融合背景下,除传统的内容把关,传统媒体要发挥主流媒体的议程设置作用,提升新闻选题策划能力,整合不同媒介平台资源[5]。同时,传统媒体应尝试“跨界”新媒体,打破广播原本固定的框架,建设全新的传播格局,让广播的信息传播范围得到扩展,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为传统媒体注入新活力,促进广播媒体行业的发展。

具体来说,传统媒体可尝试“跨界”合作,比如,在微信平台开设直播端口,使受众打开微信就能实时收听广播,打破广播原本需要在相对固定位置收听的局限;在抖音平台开设账号进行直播,让原本只有声音的广播拥有实时画面,让广播同时实现可视化和可移动化。在可视化直播间里,广播主持人和受众可以直接进行交流,这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受众。此外,传统媒体可将镜头对准城市街道、旅游景点等进行广播慢直播,基于此种方式,观众看到的画面没有经过剪辑,都是实时画面,这有利于拉近媒体和受众之间的距离,也能够为城市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4 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数据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广泛,媒体融合的速度越来越快,受众的思想观念随之发生巨大变化。在新闻“五花八门”、信息“鱼龙混杂”的时代,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为受众呈现更多更有价值的新闻报道,是广播新闻编辑面临的新挑战。另外,在媒体融合背景下,广播新闻编辑工作不再是过往的“一支笔、一张纸”,广播新闻编辑需要转变工作意识,不断提升工作能力,从而为受众提供更具价值的新闻内容,促进广播媒体行业实现新发展。

猜你喜欢
传统媒体广播受众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关于传统媒体能否打造“名公号”的思考
周三广播电视
周二广播电视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传统媒体商业模式坍塌的根源
传统媒体记者该如何主动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