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新军
每天下午五点,在光谷的最东边、与鄂州葛店一桥之隔的武汉市光谷左岭第一初级中学的运动场上,已然是一片热闹景象,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随处可见学生奔跑、跳跃的身影。随着新学期“双减”政策在校园的落地推行,这个秋冬季,似乎也像在应和着“双减”的热度,一直暖阳相伴。和煦的阳光下,学生分组练习着篮球对抗,组队进行足球盘带训练。风雨操场里,羽毛球在欢快地飞舞,夹杂着指导老师们的训练口号声,还有不时传来的阵阵欢声笑语,好一派生机勃勃的运动景象!
与此同时,在教学区的教室和各功能室里,同样也在开展着丰富多彩的课后延时服务活动。新学期初,學校最大化开放各类功能室,在已开设的足球、篮球、羽毛球、田径等体育活动课基础上又新增了舞蹈、器乐、声乐、书法、绘画、棋艺、阅读等社团活动,大多数课程都是聘请校外专业教师入校指导。学生跟随着老师们的动作示范,神情专注,认真练习,兴趣十足。这些都是“双减”政策落地前学生课后所不曾有过的模样。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强调要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近些年,武汉东湖高新区整体升学率逐年攀升,一方面体现出光谷教育的高质量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也对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教育教学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学生往往面临着来自教师和家长的双重高压,学习被不断“加码”。然而,长此以往,很大一部分学生在巨大的升学压力下,不堪重负,身心疲惫,甚至出现学习困难、厌学等诸多问题,亲子关系也状况频出。
伴随着学校的快速发展,区域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社会各界对学校发展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学校也面临着亟须突破发展瓶颈的巨大挑战。学校有许多学生在学习上或多或少存在着困难,还有一些让老师深感棘手的“调皮”学生。对于这部分学生,一味地强行进行知识“灌输”,往往收效甚微。他们找不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在校园内各种漫无目的式地游荡、惹是生非,放学后聚众闹事、打架斗殴,一度对学校的校风学风和办学声誉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对此,我常常在思考,学校的作用在于育人,作为一名校长,我的职责是什么?教育的本质又是什么?升学率固然重要,但是绝不能只关注升学率,更不可只顾眼前。在“双减”形势下,势必要打破单一的靠时间和任务量加码的学科辅导方式,要转变到因人而异、因地制宜的德育渗透、文化引领上来。目光不能只停留在优秀学生身上,一味盲干、苦干,而是要着眼更远的将来,挖掘更广大学生内生发展的驱动力,实现学校的可持续性发展。
乘着“双减”政策的东风,新学期伊始,学校便致力于打造校园文化新生态。希望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活动,因人而异,因势利导,多方面进行德育渗透。在“双减”的大背景下,减轻学生身心负担,鼓励部分“学困生”充分利用课后延时服务时间,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实现多方面发展。通过改变学生的思想面貌,改善学生的精神风貌,真正做到“减负”“增效”,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减负”的目的实则是为了“增效”。基于这一根本理念,学校秉承“幸福教育”办学理念,以“诚善、睿智、强健、幸福”为宗旨,把培育德性好、智力行、身心健、幸福感强的新时代公民作为育人目标,注重德育的广泛渗透,通过统筹协调、分层管理,逐级落实、责任到人,确保“双减”有效落地。
结合校情,充分利用学校运动场地、体育馆、功能室等优势,制订了“1+X”的课后服务模式。“1”是指导学生完成作业,进行答疑辅导;“X”是指开展体艺社团活动,并通过各方统筹协调,稳步推进,形成常态。
学校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打破班级、年级的界限,将“幸福教育”理念融入课后服务,构建了以“三类课程”为载体的课后服务课程:第一类为学科类,主要是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及教师答疑解惑;第二类为艺术类,主要是以声乐、舞蹈和美术为主题的社团课程;第三类为运动类,主要以球类、田径为主题的社团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和兴趣爱好,选择适合的课后服务项目。
为了求“实”出“效”,学校不是一味地搞“一刀切”,或松散、放任式管理,而是基于学生不同的特点,由班主任酌情考量,结合学生意愿制订出符合不同学生的“个性化服务菜单”。对学习有困难或仍需提高的学生进行补习辅导与答疑,鼓励学生充分用好课后服务时间,进行当天知识的回顾与反思,寻求老师的辅导与答疑。对学有余力或实在困难的学生,学校帮助其拓展学习空间,鼓励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参加各种艺术类或体育类社团活动,以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减负”与“增效”,要两手一起抓。学校严把作业关,积极推动高效教研,激励教师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通过分层布置、精选作业、教师先做等形式,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同时,挖掘作业的德育功能,在周末学科类作业的基础上布置每周“主题式德育作业”,鼓励学生向生活学习,在生活中发现并创造美。在周末德育作业中表现优异的同学,学校会精心制作美篇,在班级群、家长群进行宣传,每周三举行的“周末德育之星”颁奖典礼,已经成为很多学生最期待的时刻。不仅如此,学校党总支、学生成长中心积极动员广大党员和教师认领“微心愿”,开展一对一帮扶行动。通过周末家访活动,了解学生真实信息,对症下药,开展切实有效地帮扶,进一步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
如今学校各类社团活动、教学活动的开展井然有序。运动场上是挥汗如雨与洒脱恣意,体艺场馆里是团结协作与拼搏竞技。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落大地,校园里早已是书声琅琅;课间时分,办公室里人头攒动,同学们都在争先恐后地找班级老师答疑;走道上,同学们见到老师礼貌问好;荣誉墙上,时时更新的“文明之星”“学习之星”“进步之星”照片引来不少同学驻足凝望,心想着,下一次自己也要榜上有名……这些在不断成长的孩子们终于一点点找到了目标与方向,找回了自信与乐趣。随着学生文明素养的显著提升,学校精神风貌变得昂扬向上,教学质量也稳步前行,校园呈现出健康有序、百花齐放的良好局面。
道阻且长,行且将至。在不断地摸索与实践中,学校将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遵循教育规律,积极探索“减负”与“提质”并举的教育教学机制,不断构建良好教育生态,真正实现“为学生减负,促学生发展”的重要目标,为学生长远发展而不懈努力。
责任编辑/李慕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