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书本走向大自然

2022-02-08 15:11左军娥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22年1期
关键词:龙泉乡土校本

左军娥

“双减”政策之下,为了更好地减负增效,做好课后托管服务,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龙泉小学充分挖掘乡土资源,回归儿童本真,开发了具有龙泉地域特色的乡土项目式课后托管校本教材《我爱我的家乡——龙泉》系列课程。利用课后托管时间带领孩子们从校内走向校外,从书本走向大自然。让教育变成“活”的教育,让孩子变成活泼的人。

顶层创新设计,构建乡土课后托管校本课程框架

在充分了解龙泉小学89年的历史,走访了学校营泉、福利等教学点后,学校成立了龙泉小学乡土项目式课后托管校本课程研发教师团队,编写并制订出一套详细的龙泉小学《我爱我的家乡——龙泉》系列乡土项目式课程校本教材实施方案。

2021年9月底开始课程实施,学校每周五16:10—17:30这个课后托管时间,为学生践行校本课程的固定时间段。据学校整体学期教学规划,“乡土项目式课后托管课程”计划开设12期。教材分为“龙泉的风俗”“龙泉的风景”“龙泉的风味”“龙泉的风尚”“龙泉的农耕”五大板块编写实施并真正纳入课程表,利用课后托管服务时间实践校本课程。为了将课程有效辐射到每一位学生,学校将每个年级的校本课程课后托管作了明确的内容安排,并在各班门口挂有相关托管课程牌名。如一年级是龙泉的风景课后托管班;二年级是龙泉的风俗风尚课后托管班;三年级是龙泉的诗文课后托管班;四年级是龙泉的农耕课后托管班;五年级是龙泉的方言课后托管班;六年级是龙泉的风味课后托管班。

参观龙泉山、走访牛山湖、捡拾龙泉落叶、制作树叶贴画与簸箕画……各年级在明确的校本课程框架下充分展现其内涵,学生将课桌“搬”到户外,从校内走向校外,从课本走向大自然,将相关知识学习变成探寻人文历史、学习传统技艺、领略自然风光、了解龙泉小镇风情的过程,将课本知识变成“活的教育”,让坐在教室的儿童变成活泼的人。

学校推倒教室的“围墙”,将乡土资源引进课堂,丰富學校课程拓宽学生视野。通过乡土项目式课后托管课程学习让孩子们了解家乡,喜爱家乡,推广和建设自己的家乡,做一个有根、有乡愁、有归属感的龙泉小镇新居民。

借助本土资源,银龄教师成为乡土课后托管课程导师

推动校本课程的科学实施,需要多方面的投入与支持。学校积极与龙泉街道文化站、龙泉山风景区进行良好沟通,并获得了区教育局的大力支持。

在乡土项目式课后有托管校本课程教材的编写过程中,作为校长,我深度参与并亲自指导各组的研发与内容编写,在教材开发之前为他们作《校本教材的开发与运用》专题报告。为了推动课程的资料收集与顺利编写,我号召即将退休的十二位“银龄教师”作为课程顾问兼导师,指导全体教师编写校本教材。整个校本课程研发都充满了蓬勃的生气和干劲,银龄教师对此投入了空前的热情与极大的支持。

生在龙泉、学在龙泉、工作在龙泉近20余年的周棉芬感慨万千:“这项校本课程的践行勾起了一位土生土长龙泉人的家乡情结!学校将把这个乡土校本课程挖掘出来,可以很好地帮助龙泉孩子找到自己的根,不忘自己的本土文化。”

最终,学校在山上开办了“课堂”,这背后是许多人的付出,区教育局鼓励学校大胆去试,龙泉街道文化站、龙泉山风景区等给予学校智力支持,学校教师积极参加,做学校课程的顾问和导师,以最大的热忱投入,拓展课程的广度和深度。通过这项户外乡土课程,让孩子们了解家乡、热爱家乡。

寄托美好乡愁,乡土课后托管课程点亮乡村孩子玲珑心灯

龙泉小学在山上开办课后托管的事迹受到家长、学生的高度好评,也受到《湖北日报》《楚天都市报》、光明网、人民网、《中国教育报》的争相报道及广泛宣传。

学校开发并实践的《我爱我的家乡——龙泉》乡土项目式课后托管课程都设有行动与分享环节,培植孩子从小热爱自己的家乡,让孩子从小参与改变家乡的行动并大声分享自己的行动。

李思阳同学在她的日记里写道: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龙泉孩子,我的家就住在龙泉风景区楚天名山脚下。我的学校是一所有着89年悠久历史的乡村小学。就像著名教育家李镇西老师为我们学校亲笔题词写的那样,是一所诗意而美好的学校。这学期,学校开展了《我爱我的家乡——龙泉》系列乡土项目式课后托管课程,我们觉得太有意思啦!

今天,我们又来到大自然上户外托管课啦!那里有670年的婆婆树、706年的灵泉寺。瞧,我和同学们在龙泉山上诵读龙泉古诗呢! “翠玉镶嵌水一汪,梁湖潋滟碧波扬。”龙泉在梁子湖三大湖汊之一的牛山湖怀抱里。老师带着我们来到牛山湖,讲解淡水资源保护常识,教我们认识各种鱼类。以湖为书,以大地为桌,学习变得更有意思了! 我还喜欢龙泉的风尚,像树叶贴画,簸箕画,老师告诉我们说要用“童画”留住乡愁,从小要热爱自己的家乡,长大了要建设自己的家乡。龙泉的风味我也特别喜欢。“金豆入磨转蟹黄,坡仙知味流涎长。俯见维雉牵衣儿,指说雷家圆子香。”说的就是我们龙泉鼎鼎有名的豆腐圆子。我和同学们一起到龙泉农民特色豆腐圆子作坊,学着老师傅的模样,在碎豆腐里加入肉末、鸡蛋、葱、姜等搅拌,再搓成圆子放到电锅炉里蒸。特别香,我吃了好几个,回家后我还教爸爸妈妈做呢!

因为我们学校的这项乡土课后托管课程,我和同学们走进了大自然,才知道原来生我、养我的家乡这么美!这次活动让我了解了我家乡的人文历史,风土人情,我更加喜爱我的家乡啦!

在乡村校园里,自然教育应该成为乡村教育的特色,让儿童在大自然中亲近土地、植物、动物,学习如何与环境相处,成为健康快乐的人。乡村孩子不仅要有乡土观、自然观,还要有世界观。因为教育是为世界培养人。走向世界的乡村孩子不仅要学好基础课,学会合作,学会生活,还要掌握走向世界的技能。我们要利用网络资源,开好计算机课并开设编程课,让每一位乡村孩子拥有一把打开世界大门的金钥匙。对于新科技的学习及掌握,城乡孩子并无明显差异,而这些能力及课程的掌握很有可能增加乡村孩子“弯道超车”的机会。

在上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学校根据学生实际开展富有特色的乡土课、农耕课、生活课和自然课,让乡村孩子拥有好的视力、身体、睡眠、性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长此以往,做好乡土项目式课后托管课程,点亮乡村孩子玲珑心灯将不会是梦。

龙泉小学是一所承载着历史与荣光,也寄托着无数人乡愁与美好的童年。不管是过去还是未来,龙泉小学的明天一定是奔向诗意、奔向美好、奔向更远的远方。

责任编辑/周小益

猜你喜欢
龙泉乡土校本
话说齐缘堂龙泉铁壶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乡土中国
美从极致简中来——浅析“龙泉”紫砂壶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龙泉铁壶 文化传承中的一抹惊艳
芬芳乡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