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从+X+中”的认知研究

2022-02-07 07:20鲁志杰
语文学刊 2022年6期
关键词:缺省方位词句法

鲁志杰

(浙江师范大学 国际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4)

汉语缺乏形态标记,名词本身不具有“格”的形态变化,因此,表达事物之间的关系需借助语序和虚词等句法手段。介词,又名关系词,是虚词中的一种,标示了语言结构中实词与实词之间的关系,马建忠指出“介字也者,凡实字有维系相关之情,介于其间以联之耳”[1],认为介词在实体词之间起介绍、联结的作用。介词与介词短语是语法研究的热点问题,金昌吉[2]、陈昌来[3]、张赪[4]等人都作了专著的研究,框式介词常由前置词和后置词组配而成,亦是汉语较为突出的特征。

根据汉语句法特点,刘丹青将框式介词分为了四类,即双重赋元框式介词、词汇性框式介词、强化式框式介词和连接式框式介词[5]。“从……中”的介词框架是由介词“从”和方位词“中”构成的结构,学者们在讨论与“从”搭配构成框架格式的词语时,普遍关注“起、至、开始、以来”等,少有对“中”的讨论。

本文主要关注“从+X+中”的特征及方位词“中”的隐现,对其缺省条件进行较为详细地分析,以汉语“从+X+中”的双重赋元框式结构为研究对象,探讨介词框架与方位词“中”组合的结构,分析归纳X的缺省条件及结构所表现的句法语义特征。

一、“从+X+中”的句法语义特征分析

句法结构与语义结构的对应关系是语言学研究中较为核心的问题。陆俭明指出“汉语是无形态标志和形态变化的语言,同一种语法关系可以隐含较大的语义容量和复杂的语义关系”[6],对介词“从”语义理解的不同,将直接影响到对“从+X+中”结构句法功能的认识。

(一)结构内介词“从”的标记功能

作为定位附着词,介词不能单独作句法成分,通常置于名词、代词之前,现代汉语中的介词往往可以与方位词、名词等构成介词短语。介词“从”在“从+X+中”结构的核心功能是定位作用,用以标记处所和范围,表达动作、行为等信息来自何方或始于何处。Langacker指出“一个具体的语言表达式可以有多种解释,取决于它使用的场合和情景”[7],“从+X+中”结构的介词“从”的语法意义常借助于语言环境来表达,因此,我们有必要在具体的情景中对 “从”的语义功能进行探讨。

从语义关系上看,可以分为几种情况:1)标记起点、人或物经由的处所,如“他从队伍中走出”和“从窗中可以望到山”①。2)标记人或物所在的场所、状态,如“他经常从我的作品中挑毛病”和“他从狂怒中冷静下来”。3)标记信息的来源或依据,如“从比较中可以知道谁好谁坏”和“我们应该从他们的实践中汲取经验”。4)引介时间概念,如“我从这四年中学习到了很多”。

人类的认知能力首先来自于对空间的感知,较为抽象的时间概念是在空间概念的基础之上而建立的,通过空间隐喻得以表达,由具体的概念向抽象概念进行投射,最后产生出标记所处状态的语义,结构“从+X+中”内介词“从”的语义-功能序列表现为:标记经由位置/起始之处>标记空间处所>标记来源依据>引介时间概念>标记所处状态。“从+X+中”结构整体与谓语的核心语义关系为“处所—动作”,介词“从”的主要功能是协助方位词“中”进行定位,通常不能省略。

(二)“从+X+中”结构的句法特征

在句法位置上,“从+X+中”可单独用于句首的位置,主要表示行为所作用的范围,或所获信息的来源、事理认知的依据。例如:

(1)从不同的方案中,我们选出了一个最优方案。

(2)从我跟他的接触中,我发现他是个很好的人。

“从+X+中”在句中时,常出现于动词性成分之前,结构内的X除了名词外,还可由形容词充当,如:

(3)他飞快地从人群中穿过。

(4)她从昏迷中醒了过来。

“从+X+中”内的X为名词时,结构表达的是人所经过的位置,如例句(3),X为形容词时,表示人所处的状态,其后的谓语成分通常描述的是状态的变化,如例句(4)中“醒来”就表示状态的改变。

(三)“从+X+中”结构的语义特征

在语义关系上,“从+X+中”后的动词可分为两类,即获取、结果义动词(如“取出、得到、看到”等)和去除、位移义动词(如“消失、解脱、走出”等),前者的“从+X+中”表示范围和来源、依据,“从+X+中”在后者主要表示引发变化的方位、状态或位移的起点位置。例如:

(5)我们从失败中得到了教训。

(6)她从悲伤的情绪中解脱了出来。

例句(5)的“得到”是获取类动词,“从失败中”是所获得“教训”的来源,例句(6)的“解脱”可视为抽象性的位移动词,表示情状的变化,“从悲伤的情绪中”是“她”所处的位移起点位置。

二、“从+X+中”结构内“X”的缺省条件

吕叔湘指出“在方位词方面,内、中、旁都不常和介词组合,‘从中’、‘从旁’材料里(陈士和评书和老舍的《骆驼祥子》)没有出现”[8]。通过语料的检索,我们发现了一些“从中”的例句。下面是对部分作品使用“从中”情况的考察。

表1 “从+X+中”结构“X”缺省现象在部分文学作品的统计

在文学作品中,结构“从+X+中”的使用数量虽远多于“从中”,但整体而言,“从中”的使用频次是呈上升的趋势,“从中”的高频使用,为其词汇化的产生创造了条件。在古代汉语里,“从中”最初表示“从内、在里面”的意思,常与“外”的概念相对,如:

(7)仁从中出,义从外作。

(战国《管子·戒》)

(8)赏赐决于外。不从中覆也。

(汉《汉书·冯唐传》)

在此基础之上,“从中”逐渐演化为副词,在句中作状语,义为“在其间、在其中”。

(9)乱阶之徒,从中相应。

(唐《全唐文》卷二百三十七)

(10)今世间人与那人说话,那人正说得好,自家便从中截断,如云已自理会得,不消说之类。

(宋《朱子语类》)

“从中”所修饰的谓语成分为非趋向动词,如例(9)的“相应”和例句(10)所示的动补结构“截断”等时,“从中”彻底词汇化为副词,表示“在其中”的语义。

“X”空缺对“从+X+中”的功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从中”凸显的是标记范围内的含义,由于使用频率的增高和内部语义的稳固性,X很难补出,如“从中渔利、从中作梗”等词,又如:

(11)多亏了我从中说和,你们俩才不打对仗,彼此都得了好处。

(老舍《茶馆》)

(12)最后还是小林从中斡旋,才又把她留下。

(刘震云《一地鸡毛》)

上述两个例句的“从中”表示“在其中”的含义,凸显的是内里的概念。汉语是语用强势的语言,只要语境允许,不影响语义理解的条件下,句法成分有时可以省略。现代汉语“从+X+中”结构内X的缺省条件有几点:

第一,X为已知信息。“从+X+中”结构的X为已知信息时,受语言经济原则的影响,为避免语义上的重复,X常常可以省略。

(13)他尽力不让自己的目光和拴牛的目光相遇,何必让孩子从自己的目光中看出什么是危险跟灾难,什么是生离和死别!

(杜鹏程《保卫延安》)

(14)商场到处都是大镜子,李小兰从中看见自己又娇小苗条了。

(池莉《让梦穿越你的心》)

例句(13)的划线部分“自己的目光”在前文已经提及,属于已知信息,因此被省略依然不影响语义的完整性,例句(14)的“从中”可以补充隐含的X成分,X为前文所述的“镜子”,这两个例句的X均为后面“看出、看见”等内容的依据。

第二,X为话题成分。当X为谈论的话题时,“从+X+中”的X也是可以缺省的。

(15)旅游就是寻求欢悦的方式。有人从中挣钱。有人为此花钱。

(梁晓声《京华闻见录》)

(16)这起案件发人深省,很值得广大税务干部深思,从中吸取深刻的教训。

(《1994年报刊精选》)

例句(15)和(16)的话题分别是“旅游”和“这起案件”,若补出“从+X+中”的X则为“有人从旅游中挣钱”和“从这起案件中吸取深刻的教训”,X为贯穿始终的谈及对象,因此也可以缺省,而不影响语义表达。

第三,结构“从+X+中”的X能否省略还同句子的谓语有关。当“从+X+中”后的谓语部分由动词的光杆形式充当时,X通常不可省略。如:

(17)轰隆一声巨响,一切都从记忆中消失了。

(杜鹏程《保卫延安》)

(18)连电筒光线的扫射,也没有把他们从梦中惊动。

(罗广斌、杨益言《红岩》)

例句(17)和(18)的划线部分“记忆”和“梦”都不可缺失,否则会影响句子表达的完整性,动词“消失、惊动”凸显的是对主语“一切”和“他们”的影响,主要集中于主语所在的位置和方所,由介词“从”标示,因此结构内的X不能省略。

焦点为动宾结构,X可由语境推理而出。当“从+X+中”后的谓语部分为动宾结构时,根据上下文的语境,X有时则可以省略。例如:

(19)a.杨晓冬这时倒很喜爱螃蟹脸,竭力怂恿他多说话,一来不使冷场,二来从他谈话中探听情况。

(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

b.杨晓冬这时倒很喜爱螃蟹脸,竭力怂恿他多说话,一来不使冷场,二来从中探听情况。

根据认知语言学的象似性(iconicity)原则,相对复杂的概念通常会用比较复杂的语言结构表达[9],语言形式复杂,那么在概念的表达上也会相对复杂,“从+X+中”后的动宾结构相较于光杆动词涵盖了较为丰富的内容,由语境可推理和填补出X所要表达的信息,如例句(19b)中的动宾结构“探听情况”和“怂恿他多说话”可推理出“从中”之间省略的成分为“他的话语”。

三、“从+X+中”结构内“中”的缺省条件

在这一部分,我们所关心的是“从+X+中”结构的“中”什么时候必须出现、什么时候可用可不用。

(20)a.从上述分析中不难看出,亚洲各国选手在明年的第三届亚冬会上的争夺更趋激烈,亚洲冬季运动格局将产生微妙变化。

(《人民日报》1995-03-03)

b.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对房地产业进行的宏观调控,实质是治“乱”,是为了让其尽快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人民日报》1994-10-01)

(21)a.这支英雄部队以忘我的英勇战斗,帮助我国人民把我国从危急中挽救了出来。

(《人民日报》1952-10-24)

b.*这支英雄部队以忘我的英勇战斗,帮助我国人民把我国从危急挽救了出来。

例句(20b)的“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没有出现“中”也可表达完整的语义,不存在任何问题;(21b)省去“中”后变为了不合法的句子,“从+X+中”与“从X”具有怎样的关系?为什么有时候“中”可以缺省,有时又必须出现?“从+X+中”与“从X”有何异同?

(一)强调空间、处所的内里义

内部义是“中”较早引申出的意义,“中”可以指范围内,表达空间上的“内、里面”,凸显内部义时,“从+X+中”结构的“中”不能省略。如:

(22)a.秦氏因听见宝玉从梦中唤他的乳名,心中自是纳闷,又不好细问。

(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回)

b.*秦氏因听见宝玉从梦唤他的乳名,心中自是纳闷,又不好细问。

(23)a.周大勇他们终于杀开一条血路,从浓烈的烟火中冲出去了。

(杜鹏程《保卫延安》)

b.*周大勇他们终于杀开一条血路,从浓烈的烟火冲出去了。

例句(22)的划线部分,凸显的是梦境里面的含义,是一种抽象的空间内部,例句(23)表达的位置关系为“周大勇”处于烟火内,描述了由烟火里冲到烟火外的位移路径,两个例句的“中”均不可缺省,否则语句会不通畅。

(二)描述人或事物所处的状态

“从+X+中”结构的X为形容词时,表示人或事物处于某种状态内,表达某种情状义,“中”不可缺省。例如:

(24)a.天色青悠悠的,大地从朦胧中苏醒了。

(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

b.*天色青悠悠的,大地从朦胧苏醒了。

(25)a.那女子从惊吓中醒来,向前挣扎着叫喊。

(冯德英《迎春花》)

b.*那女子从惊吓醒来,向前挣扎着叫喊。

例句(24a)和(25a)的“朦胧”“惊吓”分别描述的是“大地”与“那女子”所处的状态,若省略“中”则变得不合法。

(三)特殊句式的要求

“从+X+中”结构的方位词“中”在把字句和被动句里是必须出现的成分。例如:

(26)a.杜平从那战士手中把鞋取过来。

(李晓明、韩安庆《平原枪声》)

b.*杜平从那战士手把鞋取过来。

(27)a.一个中国老头子举杯向日本军官连连点头称谢的声音,把李槐英从胡乱的思索中惊醒了。

(杨沫《青春之歌》)

b.*一个中国老头子举杯向日本军官连连点头称谢的声音,把李槐英从胡乱的思索惊醒了。

崔希亮曾指出,把字句可表示某一行动致使某人或物的位置发生位移[10]。在此研究基础上,张旺熹认为把字句是“用来凸显一个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空间位移的典型句法形式”[11]。位移涉及方位的变化,因此把字句内“从+X+中”结构的方位词“中”均不可缺省。

在讨论介词框架②[12]的层次分析时,陈昌来指出汉语的介词框架是有结构层次之分的,主要取决于介词框架的后部是方位词还是准助词,“当介词框架的后部是方位词或名词时,介词处在外层,方位词或名词处在内层,即后部词先与中部成分组合,再做介词的宾语,形成介词短语。”[13]

(28)a.从那两次以后,我对你的印象完全变了。

(杨沫《青春之歌》)

b.那两次以后,我对你的印象完全变了。

c.*从那两次,我对你的印象完全变了。

例句(28)的划线部分,是由介词“从”和方位词“以后”构成的介词框架,二者分别位于“从……以后”框架的外层和内层,如例(28a)所示,省略介词“从”后并不影响句子的表达,而例句(28b)的方位词“以后”处于框架的内层,则不可省略,否则将会变为不合法的语句。同理,“从+X+中”的介词“从”处在外层,方位词“中”则在内层,X先与“中”组合,之后再和“从”构成介词短语,既然这样,X与“中”的关系应更为紧密,为什么还会出现可以省略“中”,却不能缺省“从”的情况呢?值得深入研究。

(四)结构语义因素的影响

(29)a.他从呼吸声中听出是白茹来了。

(曲波《林海雪原》)

b.他从呼吸声听出是白茹来了。

(30)a.群众已从实际经验中体会到要想减轻负担,必须努力生产。

(《人民日报》1949-01-04)

b.许多农民从切身的经验体会到:“造林不护林,等于白费劲。”这话说得十分正确。

(《人民日报》1963-06-23)

表达依据和信息的来源时,“从+X+中”结构方位词“中”的有无有时并不影响语义的理解,如例句(29)和(30)所示,“中”表示范围内的语义并非是凸显的、必不可少的主要信息,因此省去后(29b)和(30b)两个例句也是成立的。“从+X+中”结构的产生,仍符合“介词+X+方位词”组配的规律,即X先与方位词“中”组合,之后“X中”再与介词“从”组合,形成介词短语,但由于引介对象X凸显的侧面不同,X后的“中”在不强调范围内和位移变化时,可以缺省。

四、结 语

本文主要讨论“从+X+中”的句法语义特征,从认知的角度探讨了“从+X+中”结构内成分缺省的条件。人类的认知能力首先来自于对空间的感知,“从+X+中”结构整体与谓语的核心语义关系为“处所—动作”,介词“从”的主要功能是协助方位词“中”进行定位,通常不能省略。

要论证句法成分的必要性,可使用反证法,设想没有这个成分会怎样。“从+X+中”结构内成分X的缺省条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X为已知信息、X为话题成分和X可由语境推知。“从+X+中”结构内方位词“中”的缺省,受以下几个因素的制约:第一,是否强调空间、处所的内里义,凸显内部义时,“从+X+中”结构的“中”不能省略;第二,能否描述所处的状态,表示人或事物处于某种状态内时,方位词“中”不可缺省;第三,特殊句式的要求,“从+X+中”结构的方位词“中”在把字句和被动句里是必须出现的成分。第四,结构语义因素的影响,表达依据和信息的来源时,“从+X+中”内的中并非必不可少的主要信息。

【注 释】

①结构内介词“从”引介的成分“窗中”是视线经过的处所,表示“透过窗户”的意思。

②介词框架指的是“介词+引介对象+其他词语”所构成的一个框架,在线性的语序上较为固定。

猜你喜欢
缺省方位词句法
述谓结构与英语句法配置
有讲究的方位词
基于“缺省模式”设计平台的控制系统研发模式重塑
动物们的聚会
句法二题
诗词联句句法梳理
基于条件随机场的评价对象缺省项识别
汉语方位词研究
观点句中评价对象/属性的缺省项识别方法研究
信息结构与句法异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