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春晓, 杨颜慈, 谭骁喆, 黄笑, 李冰冰
(1.河南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2.河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2; 3.中国社会科学院郑州研究院,河南 郑州 450015)
目前,全球正在经历以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过去100年间(1906—2005)全球地表温度上升了0.56~0.92 ℃,在未来100年内气候变暖将持续发生[1]。同样,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中国急剧增暖现象尤为明显,近半个世纪以来的增温速度和幅度均显著超出全球平均水平。2020年全国年平均气温比往年偏高0.7 ℃,预计到2100年平均地表气温将升2~4 ℃[2]。
气候变化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类生计和社会经济发展。尤其是农业,作为与气候密切相关的人类活动,气候变化导致农业成为最脆弱的生产部门。研究预测显示,通过模拟气候变化情景方案,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仅气候变暖会导致中国大部分地区小麦和玉米产量下降;仅降水量增加会导致南方地区水稻产量整体下降,相反,仅降水量减少会导致西北地区小麦产量下降[3]。1950—2016年,中国因旱灾和涝灾造成年均粮食产量损失分别达到1 630.2、650.2万t,粮食损失率分别为4.59%和1.83%[4]。同时,未来的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将严重影响中国的粮食生产。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强调了2项基本应对气候变化的策略:减排和适应。减排旨在通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增加碳汇机会来限制气候变化,而适应旨在通过一系列政策和行动来降低气候变化带来的脆弱性与不利影响。然而,由于碳排放造成的气候变化在短期内难以逆转致使减排政策的效果具有较大的时滞性,同时各国对应承担的减排义务存在较大争议以及全球减排机制尚未建立和完善等原因[5],全球气候变化机制越来越转向关注适应问题,适应政策已经成为对气候变化采取行动谈判的优先事项。因此,适应政策应该作为重点纳入国家计划与发展进程的一部分[6]。
中国近年来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和措施,努力控制和减缓温室气体排放,不断提高适应气候变化能力。例如,中国从2008年起每年都会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和行动”政府白皮书。在2013年和2014年分别发布了《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和《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均明确提出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国家重大战略,坚持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同步推动的基本原则,并强调了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大幅提升等目标,同时也罗列了关于农业方面应对气候变化措施和政策[7-8]。除了国家气候变化方案,一些其他农业政策,如“一免三补”政策,不仅可以保证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同时也提高了农业适应气候变化能力[9]。
有效的适应策略可以降低气候变化对农业产生的风险,提高农户可持续生计能力[1]。深入了解农业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机制以及适应过程是制定科学合理的适应政策的必要前提。因此,系统化、全面化的总结归纳现有的对气候适应性行为的研究,对于减少农业脆弱性风险、提高农户适应气候变化能力以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农业适应气候变化,但是对整体的适应机制和适应过程缺乏系统地分析和总结。本研究基于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的理论研究进展,在适应机制和适应性效果方面做了更为系统的梳理。为此,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总结:一是理解气候变化适应性的概念,强调其重要性,进而引出气候变化适应性分析框架;二是从行动主体、采用动机、采用形式、实施对象、行为特征等5个方面对农业的气候变化适应性行为进行分类讨论;三是从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约束条件2个方面讨论气候变化下农业适应性行为的影响机制;四是从降低气候风险、保证粮食安全、增加农民福利、改善生态系统等4个方面评估气候变化适应性的有效性。最后,提出了未来可能存在的研究方向,以期能够丰富气候变化下农业适应性行为领域的研究。
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过程中,适应的重要性日益彰显。首先,由于历史排放和气候系统的惯性,即使减排政策落实到位、温室气体排放减少,全球气温仍将上升,极端气候事件发生次数也仍会有所增加。其次,减排效果可能需要几十年的时间才能生效,但是大多数的适应活动可以立即生效。最后,相比于减缓策略,适应性措施的实施很少依赖于他人的活动。此外,适应性措施除了可以解决未来气候变化风险,同时可以降低当前气候变化风险[10]。因此,制定适应性策略是除减排之外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补充,适应的重要性不言而喻[1]。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性协定中也不断地强调适应的关键性支柱作用。其中,《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要求缔约方制定和实施措施以促进充分适应气候变化;《京都议定书》要求缔约方部署适应技术以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要求所有缔约方通过国家计划、气候信息系统、预警与保护措施和对绿色未来的投资等方式实施适应措施。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指出,适应是生态、社会或经济系统对实际或预期的气候刺激及其效应或影响作出的调整。而调整可以是对已发生事件的反应,也可以是对已发生事件的预期对未来事件或条件的反应[10]。NGANGA等[11]更强调了适应是为弱势群体提供应对气候变化风险和冲击的潜力的长期措施,适应气候变化对家庭和社区确保生计和增强抵御洪水和干旱等灾害的能力至关重要。适应在过程、实践和结构方面的变化,目的是减缓潜在损害或从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机会中获益。因此,适应包括调整以减少农户、区域和国家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并促进可持续发展。
所谓适应能力是指适应主体采取有效适应措施所需要具备的能力、资源和机构的总和[1]。这种能力体现在不同的地理尺度(个人、地区、国家)和时间尺度(短期应对、长期调整)等方面[11]。首先,在人类系统中,适应是由私人决策者和公共机构或政府进行,适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地区或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和风险的适应能力。各国家、区域的适应能力差异很大,经常受气候变化威胁且适应能力有限的地区或国家将最为脆弱,其中适应能力的有限包括国家资源有限、技术水平低、信息贫乏、基础设施薄弱等。其次,适应能力从时间维度来讲包括短期应对和长期调整。提高适应能力应该从对短期极端天气的反应能力和对长期气候变化的调整能力着手,以减少脆弱性促进可持续发展。
RISBEY等[12]认为适应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并将其分为4个阶段。第一,信号检测阶段。对于任何决策者来说,需要判断什么应该适应(信号),什么应该忽略(噪声)。第二,评估阶段。决策者对检测到的信号进行解释,并对可预见的后果或影响进行评估。第三,决策与反应阶段。即行为或行为中可观察到的变化系统的性能是决策的直接结果。决策风格也会有较大差异,包括风险厌恶型、风险偏好型等。第四,反馈阶段。评估决策的结果是否符合预期,如果有效,可以将其作为适应选择策略,如果无效,则需要探究适应无效的原因。
SMIT等[13]指出关于气候变化适应性的分析框架应包含以下5个方面(图1):适应对象、适应主体、适应过程、适应对策和适应效果。
图1 气候变化适应性分析框架Fig.1 Analysis framework of climate change adaptability
农业气候变化适应性行为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最大限度地减少因气候变化导致的农业脆弱性风险。许多文献根据不同的概念、属性和表现形式等对适应性行为和措施进行分类。本研究将分别从行动主体、采用动机、采用形式、实施对象、行为特征5个方面对相关文献进行总结。
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行为按照行动主体的不同,可以划分为计划适应和自主适应,或者称为公共适应和私人适应[14]。计划适应通常是公共机构的政策决定,主要是由国家或地方政府等公共机构主导,通过自上而下采取措施降低气候变化对自然系统和人类系统的负面影响。而自主适应是“自然”发生的,通常由市场引发而非公共干预,农民在面临气候变化时在现有系统内进行管理变革或调整生产实践。例如,在不同的农作物和牲畜之间重新分配土地和其他资源,或者在农业和非农活动之间重新分配时间和劳动力[14]。
根据行动主体的划分,学者对不同的适应性措施进行归类。UNDP[15]认为计划适应包括有效信息、气候防护性设施、社会风险管理和减贫保险、灾害风险管理制度4个方面。AGRAWAL等[16]认为有效的计划性适应机制应该包括提供信息收集和传播、推动技术创新和发展、提供财政支持和提供领导能力等。CISCAR等[17]和FAO[14]提出计划适应主要集中在增加对新产品和品种的研究和开发、实施间作或轮作制度和战略,以及如基于指数保险的风险管理;自主适应措施包括调整作物品种、改变耕作方式等。SMIT等[13]将农业适应气候变化措施划分为四种类型,其中适应技术发展和政府适应策略属于政府层面,而农户的生产实践和农户的金融管理属于农户层面。WANG等[18]认为政府(公共机构)应该从提高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低产田改造、节水灌溉工程配套设施和蓄水工程等)、加强新技术研发力度、增强公共投资以及对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等方面适应气候变化;农户(私人部门)应该从种植选择、增加灌溉基础设施的投资、采用节水技术、采用新作物品种等方面减少气候风险。ANGOM等[19]总结出印度政府应该制定相关的气候弹性农业政策、水资源政策和保护机制、国家农林复合经营政策等国家政策以适应气候变化;而小农户采取的适应性措施有作物管理、水资源管理、土地管理和家畜管理等。
根据采用动机角度的不同,适应性行为可划分为主动适应(预防适应)和被动适应(补救适应)[13]。主动适应或预防适应是指在自然灾害发生前或气候变化对农业产生影响之前所采取的应对行为。被动适应或补救适应是指在自然灾害发生后所采取的临时性补救行为。例如,更换作物品种、修建机井、水池等基础设施、优化农田周围的生态环境、采用新的种植技术或者灌溉技术、购买自然灾害损失保险等农业保险以及直接退出农业等行为都属于主动预防。而通过调整农时、补救性灌溉、追肥等方式将损失降低等行为更多的是被动补救[20-21]。
以采用形式为依据,气候变化适应性措施可划分为工程类措施(如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非工程类措施(如农田管理)[4,22-23]。前者主要以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维修为主,这类措施工程量大且需要投入资金成本高。例如,新建或维修水库、打井或购买水泵等。由于成本高且工程量大得特点,农户采用工程类适应措施的概率普遍较低[24-25]。后者则通过调整生产方式、采纳新的生产技术以及重新配置投入要素来降低气候变化风险。这类措施具有成本较低、实施方便等特点。具体包括改变农作物类型、调整作物品种、调整生产要素投入数量、调整播种或收获的时间等[26]。
根据实施对象的不同,可以将适应行为归纳为作物管理、风险管理、土地管理、水资源管理、家畜管理5个方面[27]。作物管理策略的实施对象是各种农作物,包括引进农作物品种、轮作和间作;风险管理策略主要包括购买农业保险;土地管理策略针对土地进行免耕少耕、地面覆盖、采取农林复合经营、建石堤土堤、采用有机肥或农家肥;水资源管理策略主要包括蓄水和灌溉;畜牧管理策略主要包括培育耐气候牲畜品种、合理放牧、改变饲料数量和品种、购买牲畜保险等。
一些学者按照农户行为特征的不同对其适应性行为进行分类。WHEELER等[28]将农户采取的适应行为分为扩张型行为、调节型行为及收紧型行为。扩张型行为主要包括扩大土地种植面积、增加灌溉面积等;调节型行为主要是完善灌溉设施、更改作物组合等;收紧型行为包括售卖土地或水权、缩减灌溉范围等。童庆蒙等[29]按照农户行为偏好将适应性行为划分为资本偏向型、劳动偏向型和技术偏向型。资本偏向型是指农户更愿意付出经济成本,如参与水利基础设施的投资、购买农业保险等;劳动偏向型包括调整灌溉或排水、调整农耕时间等;技术偏向型包括调整作物品种、选择新技术等。宋臻等[30]将农户的适应性行为归纳为技术性行为(如使用保墒技术、改变种植结构等)、经济性行为(如购买农业保险和外出打工等)、转移性行为(迁移外地)。魏国茹等[31]将适应行为分为基础型适应行为和发展型适应行为。前者主要包括提高灌溉频次、采纳保墒技术、扩大或缩减地膜覆盖面积、改变农药使用量,调整作物品种和种植结构、调整种植或收获时间等。后者指农户积极寻求二、三产业就业机会,外出打工或迁移。CRADOCK-HENRY等[32]将适应行为归为管理做法的变化、品种的变化以及土地利用的变化。
人们对技术的采用决策受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和影响,其中包括技术自身属性特点、采用群体特征、外界推广和使用环境等。因此,农户在采用气候变化适应性行为时也同样会受到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约束条件的综合影响[33]。其中,外部环境因素包括气候本身、土地特征、政策支持与区域经济;而内部约束包括对气候变化的感知与认知、风险偏好以及农户个人的社会经济特征等。
3.1.1 气候因素 气候变化是人们采取适应性措施最关键的影响因素之一[34]。为了反映气候因素在时间上的变化趋势,一些学者采用时间跨度长的气候指标分析气候变化对适应性行为的影响。例如,FALCO等[35]通过计算意大利21年(1990—2010)的平均降水量数据,发现农户适应性行为和降水量之间存在显著的“U”型 关系。FACLO[36]研究发现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 31 年(1970—2000)的平均降雨量提高对农户风险规避起着抑制性作用。冯晓龙等[37]则利用陕西省2014年气温和降水量与过去5年(2010—2014)平均水平的偏差来衡量气候变化,并发现气温和降水量的变化是苹果种植户是否采取适应性行为的主要影响因子,而且气温变化还会对农户适应性行为的采用强度产生显著影响。
也有研究利用截面数据,分析当年的温度和降水对农户适应性行为决策产生的影响。MADDISON[38]指出温度的变化会导致农户更换作物品种、采用节水和遮阳等适应性措施。DERESSA等[39]利用2004—2005年的温度和降水数据得出,当温度上升降水量下降时农户更倾向于采取多种适应措施。ASFAW等[34]和FALCO等[40]研究结果发现,当农作物生长季节内最高温度和降水量变动幅度扩大时,农户将会更倾向于采取降低风险的措施。然而,有学者认为当年的气温、降水只能反映气候因素的地区差异,而无法反映气候因素的时间差异[33]。
然而,还有很多学者认为相比于平均温度和降水的长期变化,农户的适应性行为更多取决于极端天气事件[41-45]。例如, HUANG等[42]研究发现,旱灾和涝灾的发生会导致水稻产量显著降低,进而刺激农户采用更多的农田管理措施。杨宇等[44]认为极端干旱事件的发生显著促进农户增加农田管理的实施强度。宋春晓[4]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农户在遭受自然灾害时,采取的工程类适应措施和风险管理适应措施的比例均比正常年份要高。朱红根[45]发现易洪易涝面积占耕种面积比重的增加对农户采取农田水利建设等措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另外,有诸多学者研究表明经历过重大气候事件的农户更有可能采取应对措施[46-47]。
3.1.2 土地因素 土地因素中的土地规模、地形地貌、土壤质量、产权归属等自然资本也会显著影响农户适应性行为。
第一,土地规模的大小显著影响农户的适应性行为,且结论不一。ABDULAI等[48]、WONGNAA等[49]以及WONGNAA等[50]研究发现农场规模的增加可以显著促进农户采取适应性措施。冯晓龙等[51]研究发现,人均苹果种植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越大,农户适应性行为的采用强度越高。然而,ASFAW等[34]认为土地面积和地块数量对有机肥投入等适应措施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KHAN等[52]发现,土地规模除了与化肥、农药投入呈负相关关系以外,还会使农户减少农作物多样性以及覆盖种植等措施的采用。
第二,不同的地形地貌也会影响农户应对自然灾害。陈煌[53]研究表明,当干旱发生时,相对于丘陵等地区而言,农户更倾向于在平原地区采取打井等工程类适应措施。然而,ABDULAI等[48]却发现农户为减缓水流量和土壤侵蚀,更有可能在非平原地区(如山地和山坡等)上采取工程类适应措施。吴春雅等[54]也发现,当发生洪涝时,在山地上实施开沟、修理排水渠等工程类措施带来的排水效果更突出。彭俊杰[26]研究发现非工程类措施在非平原地区更容易被采纳。除了同一地区的地形地质不同导致农户采取的适应性行为存在差异以外,地区之间的地貌差异也会导致农户在措施采取上的不同。例如,在应对旱灾时,除了增加灌溉、更换作物品种等,东北春播玉米区更多会选择使用地膜,而黄淮海夏播玉米区更多会调节种植规模[55]。
第三,由于各种土壤的生产力存在差异,因此需要考虑哪些类型的土壤值得投资排灌基础设施[34]。FOSU-MENSAH等[56]和童庆蒙等[29]研究均得出拥有较好肥力土地的农户采取气候变化适应性措施的可能性更大。
第四,明确土地产权会促进农户采取适应策略以应对气候变化。例如,HABIBA等[41]研究表明,与土地租赁户相比,土地自有农户更有可能采用新技术去应对干旱带来的负面影响。FOSU-MENSAH等[56]研究得出农户拥有土地使用权对采取适应策略(如改变种植日期、作物多样化等)产生了显著的积极影响。KHAN等[52]发现土地使用权制度的明确会促使农户调整化肥、农药的投入以应对气候变化。
3.1.3 政策支持与区域经济 由于政策外部性特征,许多学者把政府的政策支持作为工具变量,将其作为研究适应性行为的重点。这些研究一致表明政策支持可以显著减少农户群体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障碍,帮助农户消除适应中存在的制约因素,提高农户的适应能力,从而政府支持的有效性也得到了大体提升[57]。政府的政策支持可以体现在很多方面。首先,政府可以提供灾害预警防治信息,相比于缺乏气候信息的农户,获得信息的农户更愿意积极采取适应行动,因此需要政府加强提供公共气候信息能力[40,42,58-59]。农作物生产顾问作为气候信息的提供者,其更有能力为美国的农场主提供科学准确的气候信息[60]。其次,政府可以提供资金支持、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等,当农户获得物质、技术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后,采取适应性行为的概率明显增加[34,39,46-47,61]。吴春雅等[54]研究认为,相对技术和物资,农户更需要资金上的扶持。最后,CASTELLS-QUINTANA等[62]通过文献回顾,总结出政府应该在基础设施建设、提供金融服务、完善现金转移支付和社会安全网络等方面着手,以提高贫困农民的适应能力。
地区区域内的经济潜能、基础设施完善程度以及文化结构,对采用适应性行为也起着重要作用。地区经济潜能越大,采取适应性措施的成功概率就越高[63]。公共水利基础设施越完善,农户自己采取打井、购买水泵等工程类措施的可能性就越小,原因是公共排灌设施的拥有数量和完善程度与农户采取工程类适应措施之间存在显著的替代关系[59,64]。村庄距离公路、市场的远近,也会影响农户的适应性行为。距离越远,农户采取适应性措施的可能性或者强度就会越低[21,65-66]。此外,文化障碍也会阻碍农民适应气候变化,不平等的文化结构可能阻碍最弱势的群体获得必要的适应策略[67]。
3.2.1 主观感知 农户对气候变化的感知和认知是其适应性行为选择的前提。GROTHMANN等[68]和赵雪雁[69]通过梳理和构造农户气候变化感知与适应行为的关系分析框架,强调了认知对适应气候变化的重要性。一些学者发现农户对当地的气候条件和环境变化具有较强的感知,并通过实证研究得出农户的气候变化感知和认知能够对其适应性行为的采取起促进作用,这也就意味着农户对气候变化感知越强,认知越充分,其适应性行为越突出[20,58,70]。此外,还有一些研究从气候变化的实际客观数据与农户主观感知之间是否一致入手,得出农户对气温或降水变化的感知与实际气象数据一致的结论[71-73]。也有农户感知出现较大偏差的情况,原因归结在农户的主观感知受到经济、社会、心理等诸多异质性因素的影响[74-75]。
3.2.2 经济能力 一些农户由于没有其他来源收入以及缺乏资金,在面对气候变化影响尤其是自然灾害时,极度缺乏适应能力[62]。因此,经济限制是导致农户采取适应性措施的直接障碍。无论是家庭财富[53,64],还是家庭收入[76],都会对农户的适应性行为起到正向作用。这表明经济能力强的农户更有可能采取适应性行为去应对和减少气候变化对农作物带来的风险和损失[41-42,52,59]。不同收入比例也同样会影响农户的适应行为。有学者认为,农业收入比例越高的农户,越愿意采取措施降低气候变化风险以确保农作物产量[48,65]。相反,有学者研究得出非农收入比例越高的家庭,越有可能投资或采用气候变化适应策略[50,77]。
3.2.3 社会资本 社会资本主要包括社会网络、社会信任和社会规范3个方面[78]。首先,良好的社会网络是农户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从而可以弥补农户的认知缺失,提高其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79]。例如,吴婷婷[61]和彭俊杰[26]通过研究发现,亲戚在政府部门工作、农忙季节邻里相互帮忙等都对农户采取合适的适应性措施起着促进作用。TRAN等[80]认为,农户可以通过向亲戚借钱的方式获取资金,以适应气候变化。其次,社会信任度往往决定了个人愿意在多大程度上提供信用或依赖他人的建议,从而采取适应性行动[81]。因此,它是影响农户风险感知和适应行为的关键因素[82]。也就是说,农户的社会信任度越高,越容易采用适应行为。SAPTUTYNINGSIH等[83]研究得出信任他人的农民更容易接受使用新技术应对气候变化的建议。最后,社会规范是指生活在同一关系网络中的全部成员互相作用从而产生的社会契约。它有效地限制和规范了个人或群体的行为,促进了农民之间的社会信任和相互合作[84]。社会规范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农户采取符合集体理性选择的决策[85]。同时,农户对气候变化政策的可接受度也会提高[86]。
3.2.4 文化水平 文化水平或者受教育程度是农户采取适应性技术的驱动因素[87]。受教育程度与灌溉用水倾向[88]、改变投入要素使用强度[89]、生计多样化[46]等措施之间呈正相关关系。魏国茹等[31]研究结果表明文化程度与适应行为多样性指数之间呈正相关。此外,ABDULAI等[48]研究发现教育不仅能够对农户采用适应性措施产生推动作用,还能够提高农户适应之后的农业生产力。
参加相关生产技术培训能够使农户获取先进技术、提升生产技能,从而提高农民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DECHASSA等[90]和黄泽颖等[21]通过研究发现,参加过培训的农户对适应性行为的采用起着明显的积极作用。SONG等[91]提出为了解决旱灾导致的缺水和用水效率低下的问题,应该给农户提供相关的节水技术培训以提高灌溉用水效率。
分析适应性行为的根本目的是验证气候变化影响下适应性行为的效果。其有效性可以从降低气候风险、保证粮食安全、增加农民福利、改善生态系统等4个方面考虑。
OWEN[92]通过回顾以往关于适应性行为效果的相关文献,总结出有60.9%的文献证实了适应性行为可以有效降低气候风险,减少气候变化的脆弱性。一些学者利用矩估计法,通过计算产出方差和偏态值来衡量农作物的产出风险和下行风险,并根据实证模型得出不同类型的适应性行为可以有效降低农作物风险。FALCO等[93]通过分析作物遗传多样性对埃塞俄比亚高原农业生产风险的影响,结果发现农户使用多样化农作物品种可以有效降低产出风险和下行风险。FALCO等[94]考察得出改变作物品种、采取水土保持等适应性措施能有效降低粮食产出方差。HUANG等[42]、杨宇[44]和WANG等[95]认为当极端天气事件发生时,农户农田管理措施的采用能够对降低粮食的产出风险和下行风险产生积极影响。冯晓龙等[37]指出农户采用覆盖和灌溉措施能降低苹果的产出风险。一些学者认为水资源的可得性和高效利用,可以有效减少气候变化对农作物带来的风险。LI 等[96]的研究表明,政府对水库和其他灌溉系统的补贴可以保证农业用水,并有效减少干旱带来的损失。宋春晓等[97]和SONG等[91]实证结果表明,在极端天气事件发生时,虽然工程类措施的灌溉效率有所下降,但是仍提供相对有效的灌溉以降低风险。还有学者认为气候适应可以更大程度地缓解农业产出损失,使长期内生产要素的投入包括劳动力、肥料和机械等方面的调整更为灵活[9]。
气候变化适应性行为同样可以增加粮食产量,保证粮食安全。FALCO等[40]研究表明,适应性措施对粮食增产贡献颇大,其可以显著增加粮食产量,提高粮食生产力。具体到不同的适应性措施,SHIFERAW等[98]研究结果显示,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农户采取改良的小麦品种能够提高家庭的粮食安全。MARTEY等[99]研究表明抗旱品种的选择对玉米的产量和商业化强度都有明显的正向影响。DEB等[100]认为,采取合理的农田管理措施,如增加灌溉用水量、更改粮食种植时间等,有利于保障气候变化影响下的粮食产量。WANG等[95]也认为,加强灌溉强度能够有效抵御旱灾造成的粮食损失,保证粮食产量。唐利群[101]则侧重于探讨保护性耕作应对极端天气事件的效果,结果发现当农户采用保护性耕作措施时,水稻单产有所提高。
大多数文献研究表明气候变化适应性行为可以稳定农民收入、增加农民福利。FOUDI等[102]认为在应对干旱灾害时,灌溉行为可以有效减少农户利润波动,采取灌溉措施的农户的平均农业收益相对更高。KHONJE等[103]认为,改良玉米的品种可以显著提高农户的农业收入、降低农户贫困指数。冯晓龙等[107]研究发现适应性行为选择及其空间溢出效应能够对苹果种植户的生产性收入产生显著的积极影响。WONGNAA等[50]利用倾向评分匹配法分析了采用至少一种气候变化适应技术对可可(cacao)生产率和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采取措施能够提高可可生产率和可可种植户的收入。然而,一些文献却认为适应措施对农户的收益影响不大。田素妍等[105]根据可持续生计框架,研究了气候变化应对策略和养殖户利润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规模较大的养殖户会因为在气候变化应对策略方面的过多投入导致养殖利润受损。SONG等[59]认为,在应对极端天气事件时,农户采取适应措施虽然可以增加粮食产量,但高成本的投入导致农户的种粮净收益不能有效增加。MARTEY等[99]也通过研究表明,选择使用抗旱品种虽然对玉米产量产生明显的正向影响,但对农户的种粮收入没有明显的影响。
改善生态系统包括防止土地退化、改善土壤质量、恢复生态系统功能、增加生物多样性等方面。KURUKULASURIYA等[106]研究发现,对干燥土壤进行投资(比如种植树木等),能够保障土地的可利用性和土壤湿度。RYAN等[107]研究显示,雨水收集系统可以帮助肯尼亚的植被在遭受干旱灾害后更快地恢复。LUBCHENCO等[108]发现,当采用适应性管理策略时,过度捕捞鱼类的风险明显降低,鱼的种类和数量不断上升。
从上述对相关文献综述可以看出,农业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行为研究已经有了较大的研究进展,并推动了气候变化研究领域由自然科学向社会科学的转变。本文首先阐述了气候变化适应性的概念与意义,进而引出气候变化适应性分析框架;其次从行动主体、采用动机、采用形式、实施对象、行为特征5个方面对气候变化下农业适应性行为进行分类讨论;再次,农业适应性行为受到了外部环境因素(气候、土地、政策支持与区域经济)和内部约束条件(主观感知、经济能力、社会资本与文化水平)的综合影响;最后,气候变化适应性的有效性可以从降低气候风险、保证粮食安全、增加农民福利、改善生态系统等4个方面进行评估。
在未来,为了有效减缓气候变化对农业部门的影响以及提供支持适应策略的科学证据,应优先考虑以下研究领域。第一,对于气候变化有效性的评估,不仅要考虑粮食产量和风险,也要考虑粮食市场价格、农产品贸易、农民收入和贫困问题;第二,应该考虑不同适应性措施之间的关系,综合评估适应措施效果,并对不同适应性措施进行筛选和排序;第三,从经济学角度来看,目前农业适应性行为文献大多选择定量研究,之后应该更多地考虑定性研究以深入分析农民的适应性行为机制,并详细说明农民对适应行为的看法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