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课程思政改革困境与应对策略

2022-02-07 01:36张彩云
福建商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三全育人专业课育人

张彩云

(福建江夏学院 党委宣传部,福建 福州,350108)

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事关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事业。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时强调,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即“三全育人”)。2020年6月,教育部颁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我国高校纷纷践行“三全育人”理念,积极探索课程思政建设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学者们对“三全育人”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路径进行了探讨。余嘉云[1]从生态主义的视角对“三全育人”的理论进行阐释,并在实践层面进行探索;刘润和王小莉[2]认为“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应坚持问题导向,形成一体贯通的工作机制,打通育人“最后一公里”;车辉[3]分析“三全育人”的学理基础,指出当前高校思想教育的“三全育人”保障机制不完善。还有很多学者关注课程思政的历史逻辑和行动路向。伍醒和顾建民[4]在比较视野下分析课程思政“学以进德”的逻辑理路,认为课程思政需要完善“立德树人”系统化落实机制,并走向深度教学;唐德海[5]等认为课程思政的要义在于育人与育才的辩证统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和非思政课程皆需落实“课程思政”,形成育人和育才的协同效应。部分学者聚焦具体课程的课程思政改革实践,总结课程思政改革的个案经验。如黄贤文[6]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对体育类高职院校英语课程的思政元素进行挖掘,构建体育职业英语课程思政体系。也有一些研究在“三全育人”的视角下探讨课程思政的建设,但大多集中于具体个案的总结。如毛静和李瑞琴[7]通过《国际贸易学》课程的案例分析,提出“三全育人”背景下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实践路径。

目前“三全育人”与课程思政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还较为独立,都从自身的视角出发进行理论溯源和路径设计,少数将两者结合起来的研究也停留在具体案例的实践经验总结方面,没有在“三全育人”视域下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改革进行理性审视,影响了“三全育人”与课程思政建设的推进效果。因此,本文对“三全育人”与课程思政的理论逻辑和现实困境进行探究,既有利于思政育人理论的深化,又有助于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的实践。

一、逻辑起点:“三全育人”与课程思政的内在关联

(一)课程思政是实现“三全育人”的重要载体

课程思政是实现教师“全员”育人的必然选择。课程思政要求教师把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各门课程的课堂教学中,这既要求思政课教师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结合不同专业的理论知识载体,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又要求通识课和专业课教师在传授通识知识和专业理论技能时,注重对学生思想和道德的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培养优良品质;还要求辅导员、教学管理和服务人员为学生提供良好平台,锻炼创新创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课程思政是实现教学“全程”育人的内在要求。课程思政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连续性和系统性,做到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实现了思政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全程覆盖。课堂是课程教学的主导渠道,课程思政要求课堂教学挖掘课程内容中的思政元素,改变专业课程只教书不育人的状况,摒弃“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政课任务”的片面思想,有效填补大学高年级课程与低年级思政课程无法对接的鸿沟,保证学生在校期间能够全程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课程思政是实现学校“全方位”育人的有效途径。课程思政需要高校做好顶层设计和具体方案,并充分运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不仅包括理论课程,也包括实践活动。课程思政要做到“润物无声”,就必须充分融合理论与实践、线上与线下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多元的教学活动和潜移默化的校园环境中成长成才。这就需要高校的学科专业、教学科研、服务管理以及文化宣传各领域之间加强观念互通和方法互用,取得课程思政的教学共识。

(二)“三全育人”蕴含课程思政建设的学理基础

首先,“三全育人”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内在规律。马克思认为社会是一个由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层次关系组成的有机整体,社会整体不是由个体简单叠加而成,而是和个体之间存在相互依存又相互影响的关系,如同自然界的生态有机体一样,社会有机体也处于动态的变化之中。“三全育人”理念将高校看成一个社会有机体,强调要将校内外资源整合起来,形成立德树人的有机整体,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课程思政建设遵循“三全育人”的社会有机体思想,将高校的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教学服务管理人员等育人主体融合起来,激发积极主动性,实现高校课程教学和育人功能的有机统一。

其次,“三全育人”蕴含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内在理念。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从感性的主体角度对一切社会活动进行认知和理解,认为主体的实践是检验一切认知的基础,认知反过来又指导了主体实践。“三全育人”理念将思政教育作为一项实践来开展,强调要将思政教育与高校其他工作环节结合起来,在更深更广的层面上提升思政教育的绩效。课程思政为思政课与其他专业课搭建了对接和融合的桥梁,让学生的专业实训和社会实践活动成为职业素养和崇高理想的培育载体,彰显了“三全育人”的实践理念。

最后,“三全育人”蕴含的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内在价值。马克思指出共产主义就是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帮助人提升全面的个人素质,建立积极向上的社会关系,极大地释放人的个性自由[8]。“三全育人”理念契合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全员育人就是要让学生能够与所有育人主体建立积极社会关系,全程育人就是要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全方位育人就是要实现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课程思政建设要求教师改变纯粹的专业知识灌输,通过对课程内容的提炼和萃取将学生的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联系起来,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在家国情怀中积极作为,从而实现“三全育人”提倡的个人全面发展。

二、概念界定:“三全育人”赋予课程思政的科学内涵

(一)课程思政概念的代表观点

第一种观点把课程思政看成是一种与思政课程相联系的课程类型,并形成了“包含论”和“补充论”两种主要论调。包含论认为课程思政是涉及思政教育的所有课程,包含了思政课程,内容比思政课程广泛,数量比思政课程繁多[9];补充论认为课程思政是涉及思政教育的非思政类课程,这类课程不是思政课程,但蕴涵了思政教育知识点,是对思政课程的有效补充,与思政课程一起构成了有机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10]。这类观点的形成源于上海高校对课程思政的初期探索,上海高校通过增设《大国方略》等品牌课程的方式开启课程思政的建设热潮,期间很多高校都通过增加思政课程来开展课程思政。

第二种观点认为课程思政是一种理念,是指导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念。这种观点也包括“课程理念”和“思政理念”两种主要论调。课程理念落脚在课程的设置上,认为课程思政的重心在于课程建设,关键在于教师发展,并以教材建设为基础,充分挖掘所有课程中的思政资源[11];思政理念落脚在思政的映射上,认为课程思政的重心在于提升认识,关键在于深化实践,并在制度机制上持续改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教育体系。

第三种观点将视角转向课程思政途径,认为课程思政是一种教育方法。针对课程思政是教育理念的看法,有学者认为是正确的,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但仅仅把课程思政的理解停留在理念上,对具体实践指导意义不大[12]。因此,应将课程思政看成一种在科学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教学方法,其区别于一般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具有隐性和柔性特征。

(二)课程思政的本质内涵

如果单一从理念或方法层面来理解课程思政较为片面,但总归是一种正确的视角。如果理解成课程类型,不管是包含论还是补充论,都在一定程度上误解了课程思政的本质。这一认识误区的根源可能来自对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这一表述的错误解读,认为“各类课程”就是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相对应的“课程思政”类型,并受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在词序、词义上的搭配影响,直接将课程思政理解为增加与思政课程相对应的政治思想类课程,进而走入了课程思政的实践误区,将课程思政简单化为增设含有思政元素的通识课或专业课,亦或形式化为举办具有红色意义的专家时政讲座或实践活动。

对于课程思政的本质内涵,还是要回归到“三全育人”的视域下,这也是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应有价值。课程思政的本质在于育人,在于着力解决培养什么人以及如何培养人的问题,即从课程主体、过程、体系等方面研究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目标。因此,课程思政应该界定为:由高校所有教职人员实施,贯穿于学生在校所有阶段,通过高校所有思政课、通识课、专业课以及实践活动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法,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育人体系。这一本质内涵的界定具有五个方面的要义:一是提倡“全员育人”的理念,课程思政由高校所有教职人员实施,主体不只是专业课教师;二是体现“全程育人”的理念,课程思政贯穿于学生在校四年,保证学生思政教育在大学前后、课前课后的衔接性;三是遵循“全方位育人”的理念,课程思政的建设对象包括高校思政课、通识课和专业课等显性课程,也覆盖了第二课堂、社会实践、文化活动等隐性课程领域,要对所有课程的思政元素进行挖掘,也要创新教学方法;四是符合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课程思政和“三全育人”都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措施;五是揭示课程思政是一种育人体系的本质,课程思政是高校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理性认识、实施综合改革的理念体系,也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法、工作方式和创新手段组合,还是高校开展“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活动载体。

三、现实省思:“三全育人”视域下课程思政建设的困境

(一)教师意识影响课程思政的全员育人效果

专业课教师是课程思政建设的主力军,需要具备较强的思想政治素质。但很多专业课教师的育人能力还存在“短板”,有些教师认为只要自己的上课内容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即可,思想政治教育是辅导员和学生工作处的责任;有些教师认为不应该过于强调思政理论课的教学内容,甚至给学生以错误的思想引导,没有把握住意识形态的安全导向。影响教师育人意识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繁重的科研任务限制了教师课程思政教育的开展,很多高校为了赶超发展,将工作重心放在教师的科研成果上,要求教师完成大量的科研任务,很多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只完成基本教学工作量,无暇顾及教学创新,更没有时间进行课程思政建设;二是薪酬福利的现实差距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积极性,很多高校为了争夺人才,都加大了引进师资的资金投入,造成自有师资和引进人才薪酬福利的差距较大,很多普通教师的薪酬福利长期得不到改善,没有把心思花在教书育人上,没有时间主动关心学生成长成才,更不会积极思考如何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设计限制课程思政的全程育人实践

做好教学设计是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途径,既包括培养方案的设计,也包括课程教学的开发。很多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存在思政教育脱节的问题,一般都把思政教育课设置在前两年学完,后两年几乎都是专业课程,没有考虑到思政课与专业课的衔接融合,出现思政课的非思政衔接不连贯、非思政课的思政开发不及时等问题。同时,多数高校只注重课程思政的课堂教学,在如何创新教学方法、体现思政元素上进行了大量探索,忽略了备课和课外辅导等环节,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学校部门对学生的服务支持等环节出现思政教育真空,使得课程思政的实践只停留在课堂上。

(三)服务管理制约课程思政的全方位育人功能

课程思政既需要显性课程的思政教育元素融入,也需要校园文化、校园服务或校园管理活动等隐性课程的思政教育功能发挥。在课程思政建设实践中,教务部门既指导二级学院做好教学设计,又直接跟学生保持沟通,征求学生对课程教学的意见,为教师育人做好反馈;科研部门既关注教师的科研指标任务,也关心学生的科研能力,引导学生参与教师课题,为科研育人做好支撑;基建后勤部门既提升教学设施设备的硬件水平,又为学生的校园生活和文化活动提供便利条件,为文化育人做好保障。但很多高校服务管理人员还没有承担起相应的课程思政角色,认为课程思政应该是辅导员、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的工作,在课程思政中没有发挥应有的支撑功能,甚至会对课程思政育人效果产生反作用。

四、应对策略:“三全育人”视域下课程思政建设的长效机制

(一)建立课程思政教师的全员培养体系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要将教师队伍培养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建立起思政课教师、通识课和专业课教师、辅导员队伍、服务管理人员培养的协同机制,形成全员育人格局。首先,要加强思政课教师的培养,建立既能为专业课提供思政理论指导,又能参与课程思政设计实践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其次,要提升通识课和专业课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建立专门培训机制,培训考核合格的教师才能担任教学任务。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师德师风培训,要让教师首先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将思想品德内化为自身的教师素养,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培训,让所有教师真懂会用马克思主义,并具有家国情怀,能够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思考个人发展,将专业知识运用于国家社会的建设需要;三是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培训,要通过教学竞赛、观摩学习、自由研讨等方式,让课程思政教学成为教师普遍掌握的教学技能。最后,加强服务管理人员的培训,使其能够创新工作方法,为课程思政提供坚实保障。如辅导员要具备研究性思维,通过问卷调查等方法把握学生特点,调整工作重点,也要学习网络平台等新型沟通工作,通过微信公众号、易班、微博等渠道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图书馆、后勤管理人员也要学深悟透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打造“一站式”学生社区的校园管理平台,融合学生管理、后勤服务、文化生活等校内资源,开展党史征文、红色物业等文化宣传活动。

(二)构建课程思政教学的全程开发模式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要以培养方案的顶层设计和课程课堂的开发组织为核心任务,打造贯穿学生在校四年的全程育人模式。高校要重视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要在充分调研后拟定,并进行全校范围内的研讨,包括专业教师、辅导员、思政课和通识课教师、教务科研部门、学生工作和团委部门等都要对人才培养方案提出建设性意见,尤其要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中的参谋作用。人才培养方案要将思政教育课、通识课与专业课有机衔接起来,注意课程思政建设在大学四年间的统筹设置,贯穿于学生的所有在学阶段。倡导所有教师和服务管理人员通过“讲课、沟通、互动、支持”四阶段模式对课程思政进行全程开发,先通过显性课程的课堂讲授让学生理解课程中的思政内容,再通过与学生的对话沟通来引导他们从自身角度进行反思,然后借助隐性课程的师生互动在学生心中内化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最后由学校所有部门为学生提供教育服务支持,让学生能真切地感受到尊重,并心平气和地接纳思政教育。为此,高校要把好教师备课阶段的质量关,对教师开课前的教学大纲、教案、教材进行全面审核。同时,要增加课外辅导、学科竞赛、志愿服务等第二课堂的学分设置,加强人事、财务、资产公司、校办企业等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和社区乡镇、行业协会、产业园区等校外创新创业平台的建设,通过工作量认定、创新创业学分认定等形式激励师生开展丰富的隐性课程思政教育。

(三)制定课程思政评价的全方位奖惩机制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要以科学合理的评价奖惩机制为激励保障,构建科研、教学、服务、管理等一体化的全方位育人体系。课程思政建设的评价要以师德师风作为首要标准,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对于师德师风不合格或出现师德师风问题的教师,要暂停课程教学任务,参加课程思政培训并考核合格后再承担教学工作量,培训后仍然不能胜任课程思政教学的,要通过转岗、降级等措施退出课程思政教学队伍。对于教学效果的考核,要摒弃唯专业的量化考核方式,以课程思政教学效果为核心,评价教师挖掘思政资源、融合思政元素的教学能力,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提升与专业知识技能掌握要并重,将客观量化与主观效验、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多维度评价教师的教学业绩;对于科研能力的考核,也要与课程思政的促进效果结合起来,科研评价不唯论文和课题的数量,以科研成果是否有效促进思政教学实践为标准,考核教师以科研反哺教学的能力。对于从事服务管理岗位的行政人员评价则摒弃单纯考核工作量的做法,以是否有效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服务和支持为标准,将相关教师和学生的满意度评价作为服务管理人员的重要绩效考核指标。奖惩机制的建立要向承担课程思政建设任务的一线教师倾斜,通过构筑人性化的办公环境和条件、提升竞争性的薪酬福利和待遇、给予荣誉感的精神奖励与表彰等措施,形成“人人主动育人,门门课程思政”的校园氛围。

五、结语

“三全育人”和课程思政建设具有一定的内在关联,在“三全育人”的视域下,课程思政是一个包含科学理念和创新方法的育人体系,覆盖了包括思政课、通识课、专业课等显性课程和物质、精神、行为、制度等层面隐性课程的所有领域。课程思政建设是遵循“三全育人”理念的一项系统工程,当前还面临很多难点和痛点问题,高校要建立起课程思政建设的长效机制,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猜你喜欢
三全育人专业课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中职《医护英语》与专业课的结合教学探索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