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南京是一座充满韵味的城市,红色文化更是其中一昧独特的风景线。南京市浦口区拥有众多红色革命遗址,红色革命文化氛围尤其浓厚,但部分现存状况不容乐观。本篇将以侵华日军浦口战俘营旧址“抗日蒙难将士纪念碑”这一具有代表性的红色文化地为例,从区域概况、现状分析、价值评估三个维度对红色文化地的保护规划研究进行分析,浅谈对其的保护设想,并分析该研究存在的部分问题及后续展望。
关键词:区域概况;现状分析;价值评估;保护设想
1.研究区域概况
1.1南京市浦口区历史文化环境
浦口区位于南京市西北部,是国家重要医药基地,华东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科教基地,辐射苏北、皖东等地区的城市副中心,与六合区共同构成南京江北新城。浦口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河姆渡时代”,2300多年的文明史孕育了多样而又独特的地方文化,古来即是文人墨客汇聚之地。建区始于民国22年(1933年)3月,源于民国时期的南京市第八区。
浦口区地势错落有致,山秀水清,静谧秀丽,旅游产业发达,老山南北,长江环绕其前,滁河逶迤其后,江滁平原坦荡低平,“一代草圣、十里温泉、百里老山、千年银杏、万只白鹭、十万亩国家级森林公园”是对浦口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的生动概括。
文化环境的蕴育离不开自然环境的熏陶。在南京孕育形成的“雨花英烈精神”“渡江精神”“梅园精神”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一脉相承,是中国共产党人宝贵的精神财富。[1]浦口区文化资源丰富,有以下几个鲜明特征。一,类型全,时间跨度完整,浦口区红色文化资源横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全过程,在各个重要的历史阶段,均有重要的红色文化资源保留至今。二,地域聚集度明显,浦口区是三大红色文化板块之一,以工人、学生爱国运动和地下斗争为特色,有著名红色文化地点,如求雨山纪念碑、抗日蒙难将士纪念碑等。三,价值高,南京是最早成立中共党组织的城市之一,是中国近现代史诸多重大事件的发生地,南京的红色文化资源集中反映了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国民党统治覆灭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可谓是中国共产党革命斗争光辉历程的缩影。
1.2抗日蒙难将士纪念碑概况
1.2.1纪念碑区域历史概况
抗日蒙难将士纪念碑位于南京市浦口区新炭场新华街顺河里。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南京政府为了纪念侵华日军浦口战俘集中营死难将士,在将士殉难处(新炭场与坝子窑交界点)修建了“抗日蒙难同志纪念塔”和纪念碑,1954年毁于民间。1989年,为了纪念在抗日战争时期,被侵华日军关押在浦口集中营而死难的抗日将士,南京市浦口区人民政府决定,在浦口新炭场新华街顺河里重建“抗日蒙难将士纪念碑”。现被定为区级保护文物单位、区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2.2纪念碑区域现状
经本团队两次实地调查,纪念碑区域现状与预期差异较大,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引起有关部门和大众高度重视。
首先,抗日蒙难将士纪念碑位置偏僻。周围无明显指示牌,仅能根据导航大致定位,较难发现此处。
其次,对抗日蒙难将士纪念碑的重视、保护程度不够。现存状况亟待改善,围栏墙壁已有明显的破损,碑前卫生状况不容乐观。
2.抗日蒙难将士纪念碑的现状分析
我们搜集资料发现,2017年纪念碑仍出于较好的状态,且多方平台均可以查询到关于纪念碑的相关报道。我们第一次调研时刚好遇见工人在对纪念碑进行修缮,可是我们回访时却发现状况不容乐观。
2.1自然因素造成的物理性损坏
抗日蒙难将士纪念碑位于南京市浦口区新炭场新华街顺河里,而浦口新炭场坝子窑和顶山街道大新村交界处就是当年日寇埋葬战俘的乱葬岗。纪念碑所处的周遭环境并不适宜,同样纪念碑上也存在些许腐蚀现象,环顾纪念碑的围石更是布满青苔。顯然,这些应该是由自然因素造成的物理性损坏。浦口区地处南京市长江北岸,前临长江,后有滁河,水资源相对丰富。浦口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雨量丰富,但是降雨时时空分布并不均匀,汛期即每年的5月到9月为降雨集中期,降雨占全年的65%左右。纪念碑附近全是草地,每逢汛期,接连几天的雨水就会导致土地松软,长此以往就会形成小河,造成雨期纪念碑被水包围、碑体布满青苔的情况。
2.2维护意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造成的消极修缮
2021年7月实地调研过程中,我们刚好遇见工人在对纪念碑进行修缮;可是当我们同年11月回访时却发现现状不容乐观,纪念碑周围布满杂草,碑体也存在腐蚀现象,虽然我们没有近距离观察纪念碑,但我们还是能够通过拍摄的照片发现碑体有一块地方存在明显的缺失。
经查阅:2017年纪念碑仍处于一个较好的状态。2017年的12月13日,荔枝新闻有关于抗日蒙难将士纪念碑的相关报道,由此可见当时纪念碑还是一个被高度保护的状态。2017年4月4日,“文旅浦口”微信公众号也有相关推文。通过照片我们不难发现,当时的纪念碑存在状况较佳,现如今的纪念碑与当初相去甚远。
查阅的意外发现:随着抗日蒙难英雄纪念碑报道的消失,随之接替的是位于浦口区求雨山的革命烈士纪念碑。结合两者所处的地理位置进行大胆分析。革命烈士纪念碑,存在一个非常显著的优势——位于求雨山顶,且林散之纪念馆同在求雨山,书法大家的书香气息与革命先烈的铿锵气势叠加,加之旅客服务中心的设立,求雨山更加成为人们心中的圣地。相比之下,抗日蒙难英雄纪念碑亟需改善。
2.3经济发展导致修缮有所疏忽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纵观南京市,浦口区的经济条件较为落后。如今,浦口兴建各类经济开发区,旅游是其带动经济发展的一大动力,而这种经济发展方式与浦口本身的地理环境和人文风光也又很大的关系。以凤凰山公园、珍珠泉风景区为例,成块状的旅游景点则是政府开发的重点对象,这些景点环境优美,可以吸引大量的游客以带动浦口区经济的发展。但全区倾力打造旅游产业,在经济链上可能存在一定供给不足的情况,纪念碑的维护经费也稍显逊色。
2.4宣传意识薄弱造成知名度不高
2017年,抗日蒙难将士纪念碑仍活跃在各大平台上。而近几年网络更加发达,纪念碑却没有乘上这辆“快车”,在公众的视野中逐渐隐匿,它的修缮状况也大不如前,由此形成一个闭环的恶性循环,大众对于纪念碑的了解越来越少,对于纪念碑的保护也大不如前,宣传也越来越少。如果没有外力强加进来,纪念碑的发展可能会越来越差,而这个外力就可以是加大对纪念碑的宣传。
3.抗日蒙难将士纪念碑价值评估
3.1价值评估模型简述
基于实地调研法,加之文献综述法,对侵华日军浦口战俘营旧址“抗日蒙难将士纪念碑”进行整体价值评估。从情怀(历史价值、精神情感价值)、生态(生态价值、环境价值)、社会(社会价值、经济价值)、文化(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四个方面深入。
3.2价值评估的目的
深入了解侵华日军浦口战俘营旧址“抗日蒙难将士纪念碑”,并对症下药对其提出建设性整改建议。尤其在房地产热、开发区热的今天,各类“拆迁”层出不穷,城市内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2018年12月29日下午,中国共产党南京市浦口区第四届委員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举行。全会总结2018年工作,部署2019年任务,动员全区上下解放思想、凝聚共识,提振精神、创新实干,全面开启“江北明珠”建设新征程,生动展现高质量发展新面貌。[2]这无疑是浦口区新发展的一座里程碑。如火如荼的发展建设背景之下,这对于纪念碑此类红色文化地的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相关的价值评估体系亟待完善,本团队正是针对此方面空白进行综合性讨论与研究,结合文献综述法和实地调研法,对于抗日蒙难将士纪念碑的修缮与保护进行浅析。
3.3价值评估结果
此处将历史价值与精神情感价值进行合并分析:历史是过往的见证,这看似小小的碑体却承载着当时候、一定空间范围内的特定信息,精神层面上来说,它更是无数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见证。身为子孙后代的我们,必当铭记!生态价值、环境价值:纪念碑所处地势低洼,现排水不畅,另附近拆迁房屋的砖瓦等建筑废物未清理干净……周边有占地相当面积的草地对于改善地表植被、净化城市空气具有一定作用。社会价值、经济价值:此地毗邻扬子江国际会议中心(在建),届时必定有各界乃至国际人士前往,此地将会是一处弘扬中国军人铿锵精神的圣地,同时也可彰显南京市浦口区的红色文化底蕴。若将此处修缮完善,也可借助这一地理位置优势,联合周边的浦口火车站旧址、渡江胜利纪念馆等红色文化地,形成一条红色旅游链。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南京是一座充满韵味的城市,而红色文化更是其中独特的一缕芬芳,刚强紧握着的拳头,昭示着中华儿女永不言败的抗敌士气,更寓意“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依托扬子江国际会议中心,一新一旧,对比鲜明,更叫人感怀先烈、赓续前人精神。
综合以上,侵华日军浦口战俘营旧址“抗日蒙难将士纪念碑”具极高价值,它的修缮保护势在必行!
4.抗日蒙难将士纪念碑的保护设想
4.1碑体及周边区域的修缮
考虑到自然因素,借鉴工运纪念馆,大胆设想:以纪念碑为主体,建设侵华日军浦口战俘营旧址“抗日蒙难将士纪念碑”展览馆。一是纪念碑碑身并不是很高,体积也不大,建设小型纪念展览馆不会消耗过多的人力物力。二是可以有效避免一些不可抗的天气因素对碑身造成的损害。
另外,纪念碑周边区域的环境问题也不容忽视,碑身附近的杂草及烂水沟与不远处的大型建筑物和公路围栏上的鲜花形成鲜明对比。从公路两旁的绿化的保养程度来看,政府部门并不是完全忽视这一块的发展,有关部门可以安排人员在修理公路两旁绿化的同时兼顾一下纪念碑附近的大块草皮,做好定期培护和枯枝回收,将房屋拆除后余留的建筑垃圾进行清理,并建造科学的排水系统,防止出现雨后污水堆积侵蚀碑身的情况。在2021年7月实地调研时,我们曾碰巧遇到过清扫纪念碑的人员,通过交谈我们了解到是某街道社区安排的工作人员。这是社区对于红色文化的保护,但同时红色文化地也离不开专业人士的定期检查及修缮,只有社会各界都重视起来,红色文化地才能得到更好的保护。
4.2纪念碑入口处设计优化和外部区域景观
基于上述展览馆的假想,我们初步建议采取开放式设计,将纪念碑与四周草地融为一体。同时,考虑到纪念碑的位置并不明确,故纪念碑入口处设计需要优化。有关部门可以在纪念碑附近设立指引标牌及红色故事宣传墙进行引导,这也更能突显出周边的红色氛围。此外如今生活水平提升,小汽车已成为大多数人的交通工具,入口处或附近可开辟一定面积的停车场以供来宾停放车辆。如何将停车场、展览馆以及草皮进行三者的有效结合,仍待商榷。
4.3构建红色文化链
抗日蒙难纪念碑临近浦口火车站旧址、浦口码头,河对岸有渡江胜利纪念馆等,这几处红色文化地可以有机结合,构建红色文化链和红色学习路线,一来有效宣传,增强灵活性;二来也为各单位党性修炼、党史学习提供党史教育基地;三来双向奔赴,前往此地进行党史教育的来宾,对于此处也必定起到一定宣传作用。
4.4强化保护及宣传意识
红色文化地的保护不仅仅在一朝一夕,而是需要我们长久的重视与强化。一个城市在向前发展的同时不能丢失它的历史故事和红色精神,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是我辈义不容辞的责任。红色文化的保护也不能仅仅停留于口头,需要我们用实际行动去贯彻落实。
先烈的尸骨长眠于此,作为后辈,应该时刻牢记他们的付出,永远以一颗感恩以及敬畏的心踏上这片曾经洒满鲜血的地方。因此,对于红色文化和革命旧址的保护,道阻且长,需要我们大家的重视和共同努力!
4.5完善区域协调发展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的发展必定利于红色文化地的保护和宣传。而南京总体经济发展态势良好,浦口区经济仍处于较低发展水平,故应完善区域协调发展。一是要加强区域协调发展的顶层设计,[3]同时还应因地制宜有效发展经济。二是要加强区域政策的立法建设,提高区域政策的执行保障。[4]三是“开源”,发展红色旅游,提供一定工作岗位,在一定程度上也可带动就业,为经济发展增加新脉络。
5.研究存在问题及后续展望
对于抗日蒙难将士纪念碑的保护规划研究,主要通过查阅文献、实地调研等方式,在研究的过程中,遇到了主观与客观双向上的问题,对此我们进行浅析并提出后续展望。
5.1研究存在问题
我们对于抗日蒙难将士纪念碑地研究主要通过查阅文献、实地调研等方式。但在研究的过程仍存在问题:抗日蒙难将士纪念碑的网络资料较少,没有专门运营的网站或公众号等平台,文献方面记录与介绍缺乏等,我们在研究抗日蒙难将士纪念碑时在很多细节方面有所欠缺。同时,在实地调研时,我们发现抗日蒙难将士纪念碑交通不便利,其位于一片草地之中,GPS信号弱。在二次走访时,我们发现:雨天纪念碑附近的道路泥泞,积水成“溪”;拆迁房屋的建筑垃圾相比上次有所减少,但仍有相当一部分留在原地,希望相关部门引起重视。
本研究在前期准备阶段对抗日蒙难将士纪念碑的价值评估和实地调研与分析整理阶段的数据分析等方面花费了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对于如何保护抗日蒙难将士纪念碑红色革命文化旧址和打造抗日蒙难将士纪念碑红色文化品牌仅提出了文字性的想法和策略,但没有形成一套成熟、细致的方案。另外,本文缺少深入对其政策的动态影响和机制的分析,[5]了解范围不够全面。
5.2研究的后续展望
我们项目的目的是致力于通过人物访谈、问卷调查、实地勘察等方式找寻红色记忆、挖掘红色故事,运用SPSS技术进行统计并绘制红色文化地图,结合“BOT商业模式”打造南京市浦口区专属的红色文化品牌。本次研究我们对抗日蒙难将士纪念碑进行了历史追溯、现状分析、价值评估和保护设想,而提出的价值保护体系并不适用于南京市浦口区的所有红色革命文化旧址,需要在此基础上根据各革命文化旧址的情况、特点进行调整改动。
在后续的研究中,我们提出如下的研究展望:对于南京市浦口区的红色革命文化遗址的评估和保护,可以借鉴本次对抗日蒙难将士纪念碑的研究思路,根据各个红色革命文化遗址的历史、情况和特点等方面,进行全面、细致地规划。对于其他区域的红色革命文化旧址,尤其是没有被完全开发,需要进行合理保护和开发的红色革命文化单位,可以借鉴相同的思路与模型。
参考文献:
[1]童本勤,吴伟.南京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利用[J].唯实:2019,07:1.
[2]搜狐焦点.《浦口区全面开启 “江北明珠”建设新征程》[N].
[3]刘耀斌,彭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形成逻辑与时代特征[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3(02):141-147.
[4]刘乃全,郑秀君,贾彦利.中国区域发展战略政策演变及整体效应研究[J].财经研究,2005(01):25-37.
[5]搜狐焦点.《浦口区全面开启 “江北明珠”建设新征程》[N].
[6]曾令铭.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政策效应研究——来自准自然实验的经验证据[D].江西:万方数据,2020.
作者简介:
何诗琪(2000-),女,汉族,浙江衢州人,南京审计大学本科在读,会计学方向
基金項目:
2021年江苏省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建党百年背景下绘制红色文化地图——以南京浦口区为例”(202111287018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