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群 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铁煤总医院普外一科 (辽宁 调兵山 112700)
内容提要:目的:探究腹腔镜手术在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时间抽取2019年1月1日~2020年6月30日在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铁煤总医院接受结直肠癌根治术的5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严格依照治疗方案抽样分组,即58例对照组与58例观察组,前者实行传统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者实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对两组的手术相关指标及炎症反应、并发症率指标。结果:术中出血量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而肛门排气、肠鸣音恢复、首次进食及住院等时间组间比较,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炎症因子及并发症率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临床效果显著,既能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又能减少炎症反应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对促使患者病情尽快康复具有积极作用。
目前,因人们生活状态、饮食习惯的不断变化,增加了结直肠癌发生率。结直肠癌发病因素较为复杂,临床认为,其的出现与不良的生活习惯、遗传等有关,早期症状不明显,随着病灶的增大,会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如便血、腹痛、腹部包块等,如治疗不及时,还会使肿瘤出现转移,危害其生命安全[1]。因此,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案非常重要。目前,手术是结直肠癌最常用的一种根治手术,以往应用到的传统开腹手术虽能有效清除病灶,但整个手术创伤大,且易引发术后切口感染、切口血肿等并发症[2]。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日渐进步,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LCS)因其创伤小、出血量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深受临床医师及患者的青睐;但其操作步骤较为复杂,对手术操作的要求较高,根治性争议也一直存在[3]。基于此,本文取58例患者,探究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正文内容如下。
2019年1月1日~2020年6月30日,取58例在本院接受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展开回顾性分析,等比分组,将58例患者等比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19例男、10例女,年龄40~70岁,平均(55.53±5.25)岁,肿瘤直径4~7cm,平均(5.24±1.20)cm;观察组18例男、12例女,年龄41~71岁,平均(56.03±5.20)岁,肿瘤直径4~6cm,平均(5.04±1.10)cm。观察组间资料差异小,P>0.05。研究符合伦理委员会审核。
纳入指标:①术前经CT、MRI、结肠镜检查等明确确诊为结直肠癌疾病,且术后病理得到证实[4];②未出现远处转移者;③术前肿瘤TNM分期为Ⅱ期、Ⅲ期,肿瘤直径<6mm;临床资料齐全。
排除指标:①合并出血性疾病、急性肠梗阻、穿孔等患者;②合并凝血功能障碍、严重心、肺、肝、肾功能等疾病;③存在精神病史者。
对照组行传统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取截石位,气管插管,麻醉成功后,切开肿瘤所在部位,对病灶情况进行观察,制定相应的根治术方案,同时将肿瘤组织切除,术中实施快速病理检查,保证切缘阴性,行结肠、肛管、直肠吻合。
观察组采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行全麻,取膀胱截石位,建立CO2气腹,找到脐孔处,置入腹腔镜,在腹部左右处、脐部水平处、麦氏点处进行操作,根据腹腔镜技术,明确肿瘤的具体情况,形态、部位,并在回盲肠处,切开腹腔膜,游离结肠,对结肠的上下肠管作结扎处理,同时对结扎周围处的淋巴结进行清作,并将胃结肠韧带、结肠韧带切除,保护十二指肠。拉出肿瘤,切除,行人工吻合术,肠管的两端实施吻合处理,之后放入腹腔,做冲洗、缝合处理。直肠癌取截石位,全麻后操作相同,位置为左右麦氏点,右下腹脐耳,将乙状结肠膜切开,沿着此处血管的走形,切除淋巴,处理肠下的血管,并做好肠系膜夹闭,对乙状结肠细末、直肠癌侧壁做分离,断离侧壁韧带,最后做缝合。
比较手术指标、炎症因子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情况。①手术指标:术中出血量、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进食时间、住院时间。②炎症反应:白介素-6、白介素-8、C反应蛋白。③并发症发生率:切口感染、吻合口瘘、尿潴留和皮下气肿。
选用SPSS24.0软件分析,计量采取±s表示,组间用t检验,计数采用[n/(%)]表示,组间用χ2检验,结果P<0.05即为统计学有意义。
术中出血量比较,观察组少于对照组,其余指标比较,观察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s);n=29]
表1.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s);n=29]
组别 术中出血量(mL) 肛门排气时间(h) 肠鸣音恢复时间(d) 进食时间(d) 住院时间(d)观察组 35.2±12.5 24.5±1.0 0.5±0.1 1.4±0.5 13.5±1.3对照组 100.4±18.1 48.3±1.5 1.6±0.4 3.3±0.5 22.5±2.9 t 15.9620 71.0942 14.3670 14.4700 15.2504 P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观察组的炎症反应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两组炎症反应指标比较[(±s);n=29]
表2.两组炎症反应指标比较[(±s);n=29]
组别 白介素-6(ng/L) 白介素-8(ng/L) C反应蛋白(mg/L)观察组 10.3±3.6 8.8±1.5 5.9±1.5对照组 16.4±3.5 14.3±1.6 8.8±1.5 t 6.5425 13.5048 7.3619 P 0.0000 0.0000 0.0000
观察组的切口感染、吻合口瘘、尿潴留、皮下气肿等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n=29]
消化道常见肿瘤结直肠癌,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产生极大的影响。该病好发于男性,随着肿瘤持续发展,患者逐渐存在便血、便秘、排便困难、局部腹痛等临床症状,一旦发展为晚期,患者甚至出现贫血、体重减轻等症状。若不及时采取有效干预,严重将诱发恶性肿瘤,危及患者生命。目前,结直肠癌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临床常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方案,其中常用的是开腹手术,作为临床治疗结直肠癌的一种传统术式,能够起到彻底清除病灶组织的效果,获得临床认可;但该术式是直接开腹操作,对患者创伤较大,不仅加剧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且患者术后住院时间较长、手术出血量较多等因素,对术后恢复产生不良影响[5]。随着微创技术有发展与推广,在临床疾病治疗中,微创技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近年来,结直肠癌根治术临床采用了腹腔镜手术,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腹腔镜下开展结直肠癌根治术,可以不需要长时间暴露腹腔内脏,并在腹腔镜下,提升手术辨识率,消除手术盲区,起到放大效应,有效保证手术安全性[6]。另外,腹腔镜手术只需要在腹壁做几个小切口,创伤小,可有效减少出血量,缩短术后切口愈合时间,且手术瘢痕也小,患者接受度较高。其与常规开腹手术相比,通过腹腔镜,可以直观地了解腹腔内的情况,提升手术操作准确度,有效减少或是避免手术风险。且腹腔镜手术属于无创术式,相对安全,能够尽可能减轻对其他组织损伤,避免机体应激反应,有效降低炎性反应因子水平,提升治疗效果的同时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使患者在短时间内恢复健康[7,8]。
研究结果指出,术中出血量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而肛门排气、肠鸣音恢复、首次进食和住院时间相比,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P<0.05)。由此表明实行腹腔镜根治术,可有效保留结肠系膜的完整性,达到整块切除肿瘤,最大范围清扫区域淋巴结,为临床治疗结肠癌手术提供标准化方式;同时,该术式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再加上切口较小,可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术后镇痛药物的使用率大幅减少。此外,有效缩短患者肠功能恢复时间,减轻患者痛苦,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轻家庭经济负担[9,10]。
炎症因子水平和并发症率相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相比开腹手术的直观操作,采取腹腔镜术式则是依靠腹腔镜开拓手术术野,对腹腔内各个细小间隙加以操作,避免因开腹手术中纱布及术者对腹腔的干扰;此外,针对术后并发症,采取腹腔镜治疗造成的切口感染率显著低于开腹手术,而吻合口漏、尿潴留、皮下气肿等并发症无显著差异,原因在于腹腔镜手术的切口小,对患者创伤较低,术后恢复快,不易出现切口感染。由此可见腹腔镜手术能够可彻底切除肿瘤,有效清扫转移淋巴结,真正达到“微创”治疗的效果[11,12]。
值得注意的是,有临床研究指出,术后复发及生存率则是长期生存率则是评估腹腔镜手术的优劣指标,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其术后存在3~5年的生存率,同开腹手术相当,甚至生存率更优于开腹手术。这一结论当前临床未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腹腔镜手术术后远期预后明显优于开腹手术,但腹腔镜技术实行不会增加对结直肠癌患者损伤这一结果被广泛得到证实,且因其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特点促使临床外科医生后期更多、更广的应用微创术式治疗[13]。
综上所述,在结直肠癌根治术中,腹腔镜手术临床应用效果显著,既能辅助提升治疗效果,还能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减少并发症,促使患者尽快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