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时减少背景下《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探究

2022-02-06 19:11:28周娟兰詹其伟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9期
关键词:道路设计勘测工科

□周娟兰 詹其伟

一、引言

《道路勘测设计》是道路桥梁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程,重要性不言而喻。讲授的内容主要包括:道路等级与标准,道路设计的选线、定线、平、纵、横和总体设计,以及道路平面交叉和立体交叉设计。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道路线形几何设计及道路勘测设计的方法。课程实践性强,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课程,要求学生了解公路基本建设程序,掌握路线平、纵、横设计的基本理论、实用方法和技能,掌握国家现行的有关道路设计的标准,结合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使学生系统了解和掌握道路设计的主要内容和方法,能够独立完成各种等级道路的线性设计。

随着我国公路和城市道路的迅猛发展,道路勘测设计的理念和方法不断更新。且在新工科和以工程认证成果导向的(OBE)课程建设背景下,要求高校减少理论教学时间,增强实践教育,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的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且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人才[1]。而大四毕业班学生面临找工作考研问题,导致出勤率较低。学生的出勤率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计划的实施。课程面临着内容多课时少,内容抽象专业性强,学生面临大四毕业学习动力不足等问题。因此,如何在学时少的情况下,保证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出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的新工科人才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一)教材的选择。目前《道路勘测设计》教材版本众多,但大多内容体系庞大复杂,没有针对当前学时的减少进行对应的精简。为了适应学时的压缩,在教授过程中尽量选择重点突出,脉络清晰的教材。在选择教材时,有的教材内容还是沿用旧的废弃的规范,所以还要重点关注教材内容是否与最新的标准和规范相配套,并且能充分反映目前道路设计新理念、新技术和新方法。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公路和城市道路建设也得到了迅猛发展,道路勘测设计的相关理念和方法也在不断的更新,部分版本的教材已经不太适用。此外,“道路勘测设计”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在新工科背景下要求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而目前的教材普遍注重理论,缺乏最新的工程项目案例。因此,教师除了要选择最新的教材,还要针对教材中的重点内容增加最新的工程项目案例,让学生了解道路勘测设计的最前沿的技术水平和项目运用,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堂内容和授课方式的优化。《道路勘测设计》内容比较繁杂,对应的规范较多,在学时被压缩的情况下,课程教学难度明显增大。在课堂内容的选择上,要明确教学目标,将教学目标转换为课程目标,从而指导教学方向。对重点掌握的知识点讲细讲透,对于一些需要学生大致了解的内容比如汽车的动力及运行特性,可以少讲甚至不讲,让学生在课外进行自学,课堂内容重点难点突出。对于课堂内容的讲授顺序与道路路线设计的顺序相对应,更有利于学生对设计理念的理解。

在教学环节中,备课至关重要,在上课前要仔细研究教学大纲,对整个教学内容和顺序了然于心,这样教师才能有的放矢。另外备课不是简单的背课,要深挖教材内容、精心进行教学设计。包括知识结构的设计、板书的设计、课堂互动的设计、作业的设计和教师语言的设计等。所以,备课往往要投入很大的精力,一堂课重要的不是教师讲了多少,而是学生学到了多少,要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这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

在课堂教学方式上,为了解决学生积极性不高,参与性不足的问题,尽可能以学生为主体。在授课过程中采用提问的方式,增强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课堂氛围既活泼又紧张。一方面在提问过程中,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通过互相交流,激发学生思考与学习的热情,也是反馈教学成果的重要方式;另一方面教师通过提问,可以有效地掌握学生的理解程度,从而不断改进和优化教学方式。所以,设计有效的提问,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方式。

通过翻转课堂的方式,将同学们分成几组,布置作业,比如在教授路线方案选择的时候,给每组不同的地形图给出路线设计的起终点,让每组设计自己的路线方案,并提出不同的必选方案,课堂进行讲解选线和优选方案的依据。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使同学们通过案例更深刻地理解路线方案选取的依据,也增强同学的实践动手能力,更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

(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对于实践性很强的《道路勘测设计》,如何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灵活地将其应用到实践中,是评价教学成果的重要方面。但是很多教师都是从本科、硕士到博士毕业后直接进入教师队伍,虽然理论知识非常扎实,科研能力较强,但是接触实际工程较少,真正有过实践工作经验的更少之又少。因为实践经验的缺乏,导致很多教师上课照本宣科,很难与实际项目相结合,通常课程结束,学生对道路设计往往还是一头雾水。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发现很多学生很难理解很多概念,希望教师能在课堂上通过设计案例更有助于他们的理解。因此,这就要求教师本身具有一定的工程实践能力。因此,要多鼓励教师到企业去参与到具体的实体工程中,学校也应给出相应的政策,鼓励教师到企业参与工作。这种参与不仅仅是简单的形式化,要想达到提高实践能力的目的,最好能够脱产到企业进行一定时间的工作。只有真正完整地参与到项目的全过程,才能系统地理解道路设计的流程和每个环节,在授课时有的放矢。此外,增加课程实训环节也必不可少。通过学校和教师在各种不同性质的单位,特别是设计院,设立实训教学基地。学生可以通过实训基地的参观学习,加上教师的讲解,更好地理解道路勘测设计方法,以及各种指标和标准设立,将抽象的理论与实际工程相结合。从而满足新工科建设要求,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一定实操能力的道路设计专业人才。

(四)构建课程思政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对于《道路勘测设计》是一门实践性较强,更强调技术的掌握和实操性,但育“人”先育“德”,在进行专业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增强思政教育,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社会和国家情怀,实现协同育人。在课程教授过程中,要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避免生搬硬套。一是专业伦理教育是工科教师必须重视的,因为相比掌握技术,如何运用在何处运用专业技术更加重要,这就需要对专业的虔诚和敬畏。对于道路建设者,经常需要到一些偏远地区,道路在哪里我们就要奔赴哪里。因此,要让学生通过重大工程和匠人事迹,以境触人,以情感人,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勇于奉献的精神。二是科学技术是为人服务的,要正确地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观念,以人为本。综合而言,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家国情怀,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加强学生对专业与社会进步关系的理解,让学生学以致用。专业知识学习的过程,不仅是掌握知识和技术的过程,也是学生思想行为和思维观念塑造的过程。

(五)毕业班专业课应对策略。大四学生面临择业、考研和考公,因此专业课出勤率很低,课堂上很多同学在复习考研、考公等时心不在焉,学习动力不足,而很多非常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往往安排在大四。如何提高大四学生学习质量是毕业班教师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课程安排要合理化,避免大三轻松,大四课程太满的状况发生,应把一些重要的课程适当安排在大三进行学习。教师不能对对毕业班放松要求,让学生觉得专业课不会挂科,应付了事。应针对毕业班学生特点,将教学内容与就业相结合,让学生认识到课程知识对于以后工作的重要性,从而增强学习兴趣。还可以针对毕业班学生特点,利用自身的经验给与学生就业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不仅能够让师生关系更融洽,也能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应不断学习和充实自己,给与学生正确的指导和帮助。二是道路勘测设计与学生的毕业设计息息相关,可以将知识点与毕业设计过程内容相结合,既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后期开展毕业设计奠定基础。

三、结语

在新工科和以工程认证成果导向的(OBE)课程建设背景下,要求高校减少理论教学时间,《道路勘测设计》课程从课本的选择、讲授内容的调整、实训环节的增加以及课程思政的融入,都需要教师进行相应的改革。以期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的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且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人才。

猜你喜欢
道路设计勘测工科
87年工科“学霸”成都追梦记
先锋(2022年9期)2022-05-30 10:48:04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中国市场(2021年34期)2021-08-29 03:25:40
小型无人机在水利工程勘测中的应用研究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勘测设计
某码头大件运输道路设计浅析
工程与建设(2019年5期)2020-01-19 06:22:34
基于道路设计中的选线优化设计研究
中华建设(2019年4期)2019-07-10 11:51:00
轨道交通疏解道路设计研究
水利勘测
勘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