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荜蓝
(中国石化审计部(党组审计办),北京 100728)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审计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审计监督的功能定位不断提升,大力开展研究型审计对于提高审计理论研究成效、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审计队伍、不断提升审计质量和水平、切实担负起新时代审计使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对于研究型审计,目前仍没有统一的概念。审计署驻南京特派员办事处于2009年首先提出研究型审计。他们认为,研究型审计是一种调查研究,不是纯理论的学术型研究,也不是一事一议的课题式研究,而是建立在审计实践基础上,与审计实践高度融合的应用型研究,把审计项目当成课题进行调研、分析、求证,从研究的视角,用研究的思维和方法开展审计工作,实现审计观念、思维方式、审计内容、技术方法和审计管理等方面的创新。
开展研究型审计是实现审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研究型审计是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审计部门和审计人员坚持系统观念、运用研究思维,以问题为导向,对审计对象、审计环境及审计项目全过程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旨在提出高质量审计建议,提升审计质量,推进审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一种审计工作模式,包括审计策略、审计思维、审计工作方式方法等。从广义上讲,研究型审计是在审计工作中更加注重调查、分析、研究,探求审计事项的真相、性质、发展规律等;从狭义上讲,研究型审计是在完成审计项目特别是重大审计项目任务过程中嵌入专题理论研究,把促进体制机制制度健全完善作为重要内容和目标的审计工作模式。
开展研究型审计的先决条件是要先摸清内部审计工作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突破当前影响审计工作质量发展的瓶颈,从而更好地找准“对症良药”,促进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笔者认为目前中国石化内部审计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一是审计体制机制仍需持续优化。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加强审计监督,改革审计管理体制,不断赋予审计工作新内涵。对照《关于开展中央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质量评估的通知》中内部审计工作质量评估的33个评估要点,中国石化在审计体制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审计部门与其他部门差异化考核的内部审计考核体系等还需进一步探索完善,企业层面加强党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完善一级审计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工作还不到位。
二是充分发挥审计监督效能的环境尚需完善和改进。近年来,中国石化党组为审计工作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良好环境和条件,但在为审计部门开通业务信息系统和获取数据资源方面依然受到诸多限制,个别部门虽然开通系统但权限不完整、不充分,有的承诺提供数据但内部审批流程复杂,协调难度较大,影响了大数据审计平台建设和日常审计监督质量。
三是审计队伍作用发挥仍需提升和加强。审计队伍在开展审计工作时与中国石化党组提出的从政治角度看问题还存在差距,“政治三力”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在推进审计转型升级过程中,一些审计人员仍然存在“思维定式、路径依赖、自我局限”,还习惯于就事论事,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政治站位有待进一步提高、政治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从政治角度发现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四是从传统审计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审计转变亟待破题。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审计信息的存储介质已由以纸质为主转变为以电子数据为主,中国石化的物资采购、生产建设、经营管理、产品销售等各项业务数据都已进入各类信息系统,迫切要求审计工作转型升级。然而尚未能充分利用中国石化的各类业务信息系统和庞大的数据资源来构建审计数据集市,实现审计数据的灵活分析。中国石化的海量数据资源共享共用不够,各类业务信息系统查询权限开通的广度和力度仍待加强。
五是审计成果应用需要进一步加强。内部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和审计成果应用,需要多个部门配合协调才能实现。审计发现问题整改的督查机制和通报机制尚未完全落实到位,审计发现问题推送机制和复审机制等落实力度不够;专业职能部门推动本专业领域同类问题整改的管理责任未完全落地;被审计单位虽然配合内部审计工作,但不重视问题整改和审计成果应用等,都容易导致内部审计的实际效果不尽如人意,问题屡查屡犯、屡禁不止。
《“十四五”国家审计工作发展规划》强调,要创新审计理念思路,积极开展研究型审计,系统深入研究和把握党中央、国务院重大经济决策部署的出台背景、战略意图、改革目标等根本性、方向性问题。根据审计实践需要,强化审计理论研究,推动审计理论、审计实践和审计制度创新。
面对新时代、新形势对审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挑战,面对中国石化董事会和党组赋予审计战线的新使命、新期待,针对内部审计目前存在的问题,积极开展研究,笔者从工作理念、体制机制、队伍建设、监督领域、组织模式、方式方法等八个方面提出创新思路。
一是创新审计工作理念,推动审计整体水平提升。坚持以管理创新推动审计发展,与时俱进转变审计工作理念思路,不断提高审计的层次和水平。全面把握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对审计工作的新任务、新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以及中国石化党组对审计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积极转变思维定式,革新思想观念,努力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牢固树立正确的审计理念,坚持政治强审、风险导向、“经济卫士”、增值服务“四大理念”,全面推进审计工作转型升级,提升审计工作整体水平,为实现“站排头、争第一”提供坚强保障。
二是创新审计体制机制,推动审计监督权威高效。坚持政治强审,围绕“推动内部审计领导机制建设,保障内部审计领导体制权威高效”,以推进内部审计机构职能优化协同高效为着力点,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把党的领导作为审计工作的政治保障,贯穿审计工作全过程,善于从政治上谋划、部署和推动审计工作,增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敏锐性,在审计过程中坚持从政治的高度把握大局、看待问题、提出建议。
三是创新审计队伍建设,推动打造审计铁军。坚持人才强审,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以审计精神立身、以创新规范立业、以自身建设立信”的要求,深入研究如何建立审计人员职业规划、培养计划和考评机制,畅通审计人才成长通道。同时,应加强作风建设,坚持“执纪者必先守纪,律人者必先律己”,审计人员要以更严标准要求自己,带头遵守廉洁从业各项规定,坚决防止以审谋私、超越权限、跑风漏气等行为,带头纠治“四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减轻基层负担;加强能力建设,持续加强学习型组织建设,全力打造研究型审计,分层级、分类别、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审计业务培训,积极推进开放式审计、审计理论研讨、审计技术方法研讨和优秀审计项目成果共享,深入学习借鉴审计署经济责任审计先进经验做法,从审计查证、审计方法、大数据审计、问题定性、报告撰写等方面,增强“能查、能写、能说”“会查、会写、会说”的“三能三会”能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审计铁军,进而提升审计质量和效率。
四是创新审计监督领域,推动实现审计全覆盖。坚持风险导向,聚焦主责主业、突出审计重点,切实履职尽责,实现审计全覆盖,深入研究如何拓展审计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扎实开展各类审计项目,实现机构和业务审计全覆盖,避免出现监督盲点,当好保障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全科医生”。研究如何严格落实党和国家方针政策,高质量开展政策落实跟踪审计;聚焦重大风险,高质量开展专项审计和风险内控审计;围绕权力运行和责任落实,高质量开展经济责任审计;聚焦境外国有资产安全,高质量开展境外审计; 等等。
五是创新审计方式方法,推动审计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坚持科技强审,围绕审计工作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发展目标,深入研究如何着力破解制约大数据审计发展的短板和瓶颈,优化信息和数字化审计环境,防范远程在线审计风险,实现审计与业务深度融合;深入研究如何提升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的大数据思维,创新大数据审计技术方法,常态化应用数据关联分析,通过实施“远程在线+”审计、联网跟踪平台式审计等数字化审计新模式,提升审计数字化监督能力。
六是创新审计组织模式,推动形成内部监督合力。坚持改革发展,围绕审计项目和审计组织方式“两统筹”,深入研究如何统筹审计资源配置,综合运用“上审下”“同级审”“交叉审”,以及“大兵团”“尖刀连”“突击队”等审计组织方式,积极推动实现中国石化审计工作“一盘棋”,不断提高审计工作效能。发挥审计专员和两级兼职审计专家作用,优化不同类型审计项目的组织实施方式,加强不同监督部门之间的协同联动,形成配置科学、权责协同、运行高效的运行模式,推动从“橄榄型”审计向“哑铃型”审计、从专一审计向融入大监督格局取得实质性转变。
七是创新审计质量管控,推动审计项目规范开展。坚持质量强审,围绕明确质量控制目标、规范审计行为和提升审计成效,对标国家审计,深入研究如何加强审计项目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构建计划立项、组织实施、审理复核、督促整改等既互相分离又互相制约的工作运行机制,进而推动审计计划编制更加科学、审前调查准备更加充分、审计实施重点更加突出、审计作业管理更加规范、审计定性处理更加客观、审计成果运用更加充分、审计整改落实更加到位,当好推动公司依法合规诚信经营的“经济卫士”。
八是创新审计成果应用,推动促进审计价值增值。坚持价值增值,围绕推进审计发现问题整改,促进审计结果转化利用,深入研究如何以审计发现违法违规问题和揭露风险隐患为基础,建立整改标准,夯实整改责任,落实长效机制,提升整改成效,着力研究如何通过分析苗头性、倾向性、典型性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推动解决问题背后的体制性障碍、机制性缺陷、制度性漏洞,切实将审计整改成果转化为治理效能,提升内部审计价值创造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