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班四坊”工匠精神培育路径研究

2022-02-06 19:11□蔡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9期
关键词:鲁班工匠培育

□蔡 婵

国家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产物。当一个国家将传统文化的传承作为这个国家发展的重要理念时,这个国家便有了灵魂,有了精神力量。而注有鲁班文化的工匠精神是劳动者该拥有的,是该一代又一代薪火相传的。鲁班四坊即古坊、绿坊、乡坊、工坊四项内容,构建“鲁班四坊”是传承和发扬该工匠精神的培育途径。

一、鲁班文化与工匠精神两者之间的“源承”关联

鲁班(约公元前507年~公元前444年),我国古代优秀的工匠和杰出发明家,其集匠心、师道、圣德于一身,被尊为巧圣先师,是中国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象征,是工匠精神的具体体现。对于鲁班这种拥有持之以恒、精益求精且具有创新意识的人群统一称为具有工匠精神的劳动者。将鲁班文化融入工匠精神中,创造了符合现代化主义的工匠精神。现代化主义的工匠精神要脚踏实地、爱岗敬业、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水平,使自身成为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的一员。因此,学校应培育有着完美追求和对质量严格把控做到精益求精的学生,在基于“鲁班四坊”的育人模式下,培育新时代青年工匠。

二、构建“鲁班四坊”的意义

(一)通过构建鲁班古坊,营造传统文化氛围。“鲁班古坊”工匠精神主要是指不忘本来,弘扬中国传统古建文化。发挥建筑专业特色、优势,在专业教育中融入传统古建筑元素,寻找传统建筑文化和专业教育的契合点,促进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实现专业知识学习和文化素质提升的统一,构建“鲁班古坊”,使得土建类学生了解、认识到中华传统古建筑文化的独特魅力,并在今后的建筑设计过程中尽力营造传统文化氛围。

(二)通过构建鲁班绿坊,营造和谐共存之美氛围。“鲁班绿坊”主要是指将鲁班文化融入工匠精神中,努力践行生态文明,通过绿色建筑知识的运用,如绿色建筑知识竞赛、绿色建筑专题讲座、绿色建筑课程的渗透,让学生了解更多绿色建筑的新技术、新知识、新理念,构建“鲁班绿坊”。使得学生们认识到在进行作品创作时除了造型美观、有实用价值外,也要追求与自然和谐共生,要能够践行生态文明的要求,要为人民创造更加环保、绿色的生活。

(三)通过构建鲁班乡坊,营造美丽乡村文化氛围。“鲁班乡坊”主要是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进的时代背景下,引导大学生做“设计下乡”先行者,走进农村,充分发挥建筑专业学科优势,激励同学们在实践过程中积极开展“推动乡村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设计下乡,厚植爱国情怀,汇聚青春合力,服务乡村振兴,贡献年轻力量,助力构建“鲁班乡坊”。使得学生们能够更加了解当前乡村建设现状,学生们通过对“鲁班乡坊”工匠精神的学习,更够树立起为乡村振兴、乡村发展的理想。

(四)通过构建鲁班工坊,营造建筑匠心文化氛围。“鲁班工坊”主要是指学校教授学生如何叙述、应用、建设工匠精神,为学生讲解工匠精神的内涵以及重要意义。学生通过对“鲁班工坊”工匠精神的学习,更够对工匠精神有更深的理解,并进一步培养自己的“匠心”,使得学生进一步向大国工匠靠近,营造匠心文化氛围。

三、“鲁班四坊”工匠精神培育路径

(一)注重文化+传承,构建“鲁班古坊”,培养学生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一个民族,之所以在世界文明之林享誉千年,在于它独特而充满魅力的文化与精神。几千年的历史中,中华民族文化创造了一个巨大的精神宝库,这精神宝库不断滋养着中华儿女,使其茁壮成长。因此,在培育新一代的青年必须要注重弘扬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文化,并继承与传承几千年优秀的精神文明。基于鲁班文化的工匠精神培育首先应从职业技能培养入手,其需遵循古代传统文化,由古籍中记载的鲁班故事启示学生职业技能学习上应具备的优秀精神和品质。令学生在自己专业上发挥这种优秀精神和品质,激发创新思想和创造学生自身价值。而最重要的还是工科学校应注重传统文化的培育及传承,建造院校自身的文化古坊,培养学生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注重文化的传承是激发中华民族的工匠精神和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素养及思想道德素养的一大助力,其为各行各业的人们提供思想道德教育和精神动力。古时候,人们注重制作工艺的技能培养,而鲁班创造的众多工具和流传下的故事吸引人们,当时也需要这种创造能力,便建立了鲁班学堂,以学徒的方式传承文化与手艺。而现代社会同样需求拥有高技能的专业人才,通过构建“鲁班古坊”,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鲁班文化、鲁班精神、学好自身的知识技能。

(二)注重文化+生活,构建“鲁班绿坊”,培养学生成为生态文明的践行者。注重文化与生活的结合,将文化融合到生活中去不仅可以使文化具象化,还可以使文化应用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就鲁班文化的工匠精神举例来说:鲁班造锯的故事给人启示创意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的点滴,可以构成无限的创造。由此许多相关的小故事可以看出文化融入生活中,改善了生活,提升了生活质量。因此,生活融入校园文化培养,使学生的重心整体化一起来,其是将学习与生活精神追求联系起来,在学习中体验生活的自由性和轻松性,使学生更加容易进入文化的学习内容中去。在这种模式中加强文化的熏陶和工匠精神的建设培育是再完美不过的了。

对于工匠精神的培育应注重文化融入生活,构建“鲁班绿坊”,培养学生成为生态文明的践行者。“鲁班绿坊”是字面意思也是暗有含义的,字面上来说使将鲁班文化融入工匠精神中,坚持不懈地研究新型节能环保的理念创建绿色生态环境,运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工业化对于环境的迫害,通过构建“鲁班绿坊”真正培养学生成为生态文明的践行者,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真正培养一颗赤诚的匠心。

(三)注重文化+生态,构建“鲁班乡坊”,培养学生成为美丽乡村的建设者。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构建文化生态建设,就是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系。注重生态文明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保障人类居住环境的重要依据。因此,学校应注重文化与生态的关系,通过构建“鲁班乡坊”,培养学生成为美丽乡村的建设者。要使学生成为美丽乡村的建设者就要充分发扬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的鲁班工匠精神,抓好生态环境的构建,奋力走出一条质量更高、品质更好的建设美丽乡村的道路。还要构建文化生态环境要求学生以鲁班工匠精神的精细化的工作态度去完成,进一步提高生态乡村规划振兴,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改善行动,送技下乡,设计下乡志愿服务,充分发挥建筑专业学科优势。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稳扎稳打的落实到位,实行到位,为美丽乡村的构建学校应构建“鲁班乡坊”模拟乡村环境和情况,推进学生对于乡村生态的认知,令同学们成为美丽乡村的建设者。在注重文化与生态文明中,学校应是先行者,学校应放弃教育理念和传统的限制,正确的认识到鲁班文化与工匠精神的内在价值和其提供的优质教育方式,应用工匠精神的教育方式培育学生的文化与生态意识,促使同学们积极努力地构建美丽和谐的生态家园。

(四)注重文化+校园,构建“鲁班工坊”,培养学生成为大国工匠的继承者。注重文化在校园中的力量,学校应树立学生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应用鲁班文化融入工匠精神的方式唤醒学生的文化意识和匠心意识,引导学生构建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体系。善用精神文化的力量,指引学生找寻正确的人生道路,使其成为大国工匠的继承者。学校还应改变精神文化单一路径的培养,构建“鲁班工坊”,开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文化活动,在基于鲁班文化引导的工匠精神下带领学生感受文化的力量。通过多彩的校园方式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其成为大国工匠的继承者。例如:学校可以举办“鲁班赛”,通过开展校园活动,指引学生对于鲁班式工匠精神的学习和应用,加强学生们创新意识的同时还可以考核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构建“鲁班工坊”是可以将叙述、应用、建设工匠精神为一体的全方位的培育学生,营造工匠精神氛围的同时增添同学间的交流沟通,提升人才质量和激励学生向鲁班看齐,向拥有大国工匠风范靠齐,使学生理解工匠精神内涵,继承工匠精神实质。

现代的工匠精神已不再是简单的指代某一行业拥有手艺技能的人群,而更多的是指代一些优秀品质,是当今社会对于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一种体现。在校园中,培育学生工匠精神,应加大宣传力度,令工匠精神打动学生,产生一定的教育意义,加强鲁班文化与工匠精神融合的宣讲,使学生充分地了解其内在精神文明和具有的现实意义。因此,构建“鲁班工坊”是为了更好的宣传鲁班文化与工匠精神,使工匠精神在潜移默化的教育中逐渐的生成,使同学们更好的继承工匠精神且在行动上激励同学们追求工匠精神,继承工匠精神。

四、结语

鲁班文化精神是追求精益求精、不懈努力、不断创新的,将鲁班文化与工匠精神相结合是现代社会培育大国工匠的途径。其工匠精神的培育要求学校注重文化与传承、文化与生活、文化与生态、文化与校园之间的关系,善用其内涵,构建“鲁班古坊”、“鲁班绿坊”、“鲁班乡坊”、“鲁班工坊”四个育人模块,最终培育出优秀的文化传承者、生态文明践行者、美丽乡村建设者、大国工匠继承者,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而努力。

猜你喜欢
鲁班工匠培育
90后大工匠
工匠风采
快乐小鲁班
超级『鲁班』
聪明的鲁班
工匠神形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工匠赞
鲁班造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