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 玲,李景芝
(海南大学 图书馆,海南 海口 570228)
吕祖谦(公元1137年—1181年),字伯恭,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南宋著名学者。曾祖吕好问曾封东莱郡侯,吕祖谦博学多识,世称东莱先生。吕祖谦一生著述甚丰,《东莱吕太史集》是其传世的几十种著作之一,也是后世研究吕祖谦的最主要的资料。
吕祖谦去世后,书坊间即有《东莱先生集》刻本流传,因错误甚多,其弟吕祖俭及从子吕乔年于是重新编辑其诗文为40卷,于宋宁宗嘉泰四年(公元1204年)付梓。吕乔年有跋,略曰:“乔年追惟先绪之不可坠,因遂刊补是正,以定此本。凡家范、尺牍、读书杂记之类,皆总之《别集》;策问、宏辞之类,为世所传者,皆总之《外集》;年谱、遗事与凡可参考者,皆总之《附录》,大凡四十卷。其他成书已传、草具之未定者,皆不著,著其目于《附录》之末。”[1]由此可知,《东莱吕太史集》在当时即为40卷:《文集》15卷,《别集》16卷,《外集》5卷,《附录》3卷,《附录拾遗》1卷。四十卷本的《东莱吕太史集》遂成为传世的主要版本。元、明以后多次递修,且将《丽泽论说集录》10卷附于《外集》之后,共为50卷。明代嘉靖间另有一种40卷本全集,内容与此本基本相同,但编排顺序有异。清代《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将《外集》第5卷分为2卷,而将《附录》及《附录拾遗》合为3卷,仍为40卷。黄灵庚先生指出:宋刻本、元明递修本、《四库全书》本及《续金华丛书》本都是比较容易看到的本子,也是目前能见到的最全的吕祖谦文集[2]。
笔者自2010年开始进行儒藏精华本吕祖谦《东莱集》的整理校勘工作,当时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了黄灵庚先生等主编的《吕祖谦全集》,其中的《东莱吕太史集》以胡宗楙《续金华丛书》本为底本,对校或参校了宋吕乔年刻、元明递修《东莱吕太史集》五十卷本、明嘉靖年间刻《东莱吕太史集》四十卷本及清文渊阁《四库全书》钞《东莱吕太史集》四十卷本等8个版本,并于疑义之处参校20种著作[3]。该版本的校对工作做得十分细致扎实,对笔者的校对整理有很大裨益。
笔者在底本和校本的选择上颇费了一番踌躇,最终北京大学儒藏中心给予了指导性的意见,指出中华再造善本是据宋嘉泰四年吕乔年刊元明递修本影印,影印规范,字迹清晰,可与黄灵庚先生整理《吕祖谦全集》中《东莱吕太史集》的底本相区别,为读者提供另一有价值的文本,提升《东莱集》的整理价值。基于以上因素,笔者以中华再造善本影印宋吕乔年刻元明递修《东莱吕太史集》作为底本。
《儒藏》体例规定,《儒藏》(精华编)旨在为读者提供简明可靠的校点本,可选择在版本系统中具有代表性和校勘价值的两三个版本作为校本,同出一源的版本原则上应该选用祖本或最早的本子,但也可以采用经过后人精校的翻刻本。基于以上规定,笔者本次校勘主要选择了以下两个校本:
其一是据《续金华丛书本》刻的《东莱吕太史集》[4],后面简称为续金华本。该版本由胡宗楙于民国甲子春(公元1924年)据宋本重刻,用皕宋楼所藏宋本及从傅沅叔处借得宋刊足本互相参校,其后有胡氏撰考异四卷,附于书后,卷首有吕乔年跋,关于宋本为四十卷的信息即由此跋得知。
其二是据雍正敬胜堂本刻的《吕东莱先生遗集》,简称为敬胜堂本。该本为雍正时东阳王崇炳编次,卷次内容与嘉泰吕乔年刻本多有不同。据王崇炳《叙》,其底本“购于叶老人之子”[5],疑为一清以前的传抄本。后《金华丛书》又据其重刻,《丛书集成初编》又据《金华丛书》本排印。因此敬胜堂本是一个嘉泰本之外较有代表性的刻本。
本次校勘,总体情况如下:从目录而言,续金华本与底本较为接近,而敬胜堂本卷次内容与底本多有不同;从正文而言,无论是文集、别集、外集还是附录,续金华本收录的内容都更多地与底本接近,而敬胜堂本则表现出篇章及内容的差异性。
具体说来,文字的校勘情况体现在3个方面:①大部分校勘结果均是涉及异写字形和底本、校本之间体式的问题。异写字形有些较为常见,未做牵改,有些较为生僻,便牵改为正字。体式问题,一律依从底本体式。如底本文集部分有“二首”“三首”等题下小字注,校本无,皆从底本,不出校,亦不依校本改。②发现底本目录与正文出入较大,尤其是文集部分的目录,且目录题下多有系年,而正文中大多数没有。目录的修改,总的原则是改从正文,但目录中有系年而正文中无的情况,正文要据目录补,并补写校记。③发现了底本当中版刻混用字的情况,如“己”“已”“巳”三字,版刻完全是混乱的,本次校对,全部标识清楚。还有一部分为通假字或近义字,经过慎重考虑,未出校。对底本误字或俗体字,则进行了校改。
在校勘的过程中,发现3个版本的多处差异。具体说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个版本中,中华再造善本(以下简称“中华本”)与续金华本较为接近,中华本共40卷,分《文集》15卷、《别集》16卷、《外集》5卷、《附录》3卷、《附录拾遗》1卷。续金华本亦为40卷,内容一样,两个版本大致相同,而敬胜堂本刻《吕东莱先生遗集》仅为20卷,卷次内容与中华本多有不同。
底本的《东莱吕太史文集》15卷主要包括吕著诗、表、奏状札子、启、策问、记、序、铭、赞、辞、题跋、祭文、行状、墓志铭等。
卷一为诗,续金华本同,敬胜堂本则置于卷十一。经校勘,3个版本的内容一致,续金华本与中华本同处为多,仅3处有异,1处中华本原文缺,据续金华本补。而敬胜堂本与中华本有20处不同。
卷二为表,续金华本同此,敬胜堂本则置于卷一,且与札子同为第一卷。经校勘,续金华本同底本,仅9处文字不同,底本有12处漫漶不清,据续金华本补。1处缺,据续金华本补。本卷中华本所收录的表文,敬胜堂本未收录者达17篇之多,包括:《代仓部知池州谢表》《代叔父知南安军谢太上皇表》《为张严州作谢免丁钱表》《为虞丞相作辞册宝进封增邑表》《为虞丞相作辞郊恩表》《为宰臣作端诚殿贺南郊礼成笏记》《为芮直讲作庆王辞增邑表》《为汪尚书作知平江府谢表》《代宰臣以下贺车贺幸秘书省表》《代宰臣以下冬至贺表》《代宰臣以下贺太上皇帝表》《代宰臣以下贺雪表》《代宰臣以下贺太上皇帝雪表》《代宰臣以下谢赐喜雪晏表》《代宰臣以下会庆节祝圣道场开启疏》《满散疏》《进功德疏》。
卷三为奏状札子,续金华本同底本,有几处文字小异。敬胜堂本将奏状札子置于卷一,收录文章同底本,偶有文字小异,其中较大的出入是《为张严州作乞免丁钱奏状》一文,在论述六个县的丁税时,自“建德县第一等至第四等户计”至“通计六县”前的一段文字,敬胜堂本无。
卷四为启,卷五为策问,卷七为题跋,3个版本内容同,仅有几处文字小异。
卷六包括记、序、铭、赞、辞,续金华本同底本,敬胜堂本的卷六除以上内容外,还有题跋。具体而言,记的内容方面,比底本多出3篇,即《隆儒殿记》《横山吴君佚老庵记》《入越录》,其他内容一样,仅文字小有差异;序方面,比中华本多出《送张孟远序》;赞、铭、辞方面,3个版本内容都很少,且一致,仅文字小有出入。
卷八为祭文,续金华本与底本同,文字小有差异,但于底本大有补益,如《祭张荆州文》,出6处校记,可补底本之缺。敬胜堂本将祭文放在卷九,包括家传和祭文两部分,其中祭文部分缺《代刘衢州祭赵忠简公文》《祭于悦道文》及《立鄱阳府君后告庙文二首》3篇,其他内容相同,仅文字小有出入。
卷九为行状,敬胜堂本无。行状内容是吕祖谦为王居正所写,笔者注意到一个细节,在谈及王安石时,底本用了“朌”字,而续金华本用了“惑”字;在讲到要廓清王安石的影响时,底本用了“胜”字,而续金华本用了“辟”字,所谓寓褒贬于文字,此文充分地体现了刊刻者的立场。
底本的墓志铭分别置于四卷之中,即卷十至卷十三,每卷各收录10篇,共计40篇,续金华本同底本,仅文字小有异同。敬胜堂本卷七、卷八收墓志铭,其中卷七收录17篇,无《分水王君墓志铭》,且前部分漫漶处较多。尤其是《薛常州墓志铭》1篇,底本与敬胜堂本漫漶不清达25处之多,幸有续金华本非常清晰,可以据以为补。敬胜堂本卷八收18篇墓志铭,无《刘梧州墓志铭》《永康陈君迪功墓志铭》《金华府君德辅墓志铭》《张监镇墓志铭》4篇,且《金华曹君将仕墓志铭》缺数行,幸有续金华本可据以校对。总体说来,底本与续金华本共收录40篇墓志铭,敬胜堂本共收35篇。其他所收内容均一致,仅文字上小有差异。
卷十四为家传,续金华本同,敬胜堂本置于卷九,将家传与祭文合为一卷。底本与两个校本内容一致,文字上小有差异。主要为叙述吕祖谦的曾祖父吕好问的生平,重点为其辩诬:在女真人南下之后,吕好问没有选择死节,而是选择诱导张邦昌,让他归还权力于宋室,并立康王为天子,吕好问含垢忍耻,并非为了苟且偷生,而是因为忠于朝廷,本为成全大义,却因此而被后人误解。这一部分吕祖谦为祖父辩诬的拳拳赤子之心,跃然纸上。
卷十五包括《入越录》《入闽录》及《庚子辛丑日记》三部分内容,敬胜堂本的《入越录》置于卷六的“记”后,且无《入闽录》及《庚子辛丑日记》两部分内容。续金华本与底本基本一致,但是底本的《入闽录》有两部分,其中第一部分是宋本所有的,续金华本则未见其这一部分。另外,底本有关于二十八日的内容,续金华本无。《庚子辛丑日记》,底本与续金华本大同小异。
十五卷文集之后,底本有嘉泰四年吕乔年所写跋,续金华本无。
底本的《东莱吕太史别集》十六卷主要包括家范、学规、官箴、尺牍、读书札记、师友问答等内容。
卷一为家范一,内容包括宗法并图、宗法条目两部分,底本与续金华本内容一致,仅文字几处小异。敬胜堂本将此内容置于卷十,将宗法条目与官箴、学规合为一卷,没有宗法并图这一部分的内容,仅宗法条目部分,所占篇幅很小。
卷二至卷四为家范,包括婚礼的陈设、亲迎及妇见尊长、葬仪、祭礼等内容。敬胜堂本无。续金华本同底本,仅文字小异。底本卷三因刻本为小字,多漫漶处,尤其是亲宾奠、赙赠部分,不仅多处漫漶,而且自“始缚”至“自始死至葬”,整段约135字皆漶漫不清,皆据续金华本以补。
卷五为学规,主要包括5篇学规。敬胜堂本放在卷十,续金华本与底本均放在别集卷五。底本与两个校本无大异。
卷六为官箴。续金华本同底本,敬胜堂本有此内容,但是少了三小段:自“黄允刚中尝为予言”至“无所申诉也”一段,自“当官者难事勿辞”至“则可免”一段,自“华表年二十余为散骑侍郎时”至“然后共奏议”一段。其他内容与底本一致。
卷七至卷十一皆为尺牍一,共包括234封书信。敬胜堂本卷三至卷五为书信。详述之如下:
卷七包括与5个人的通信,共计52封,续金华同,敬胜堂本卷三包括与5个人的通信,但与朱元晦的通信,底本与续金华本有一部分内容放在卷八,而敬胜堂本仍置至卷三,包括与朱熹的40封通信,但其中少了与朱熹的2封书信。其他内容大体一致。
卷八为《与朱侍讲书》,包括吕祖谦写给朱熹的43封书信,续金华本同。敬胜堂本卷四包括与朱嘉的23封书信,内容与底本一致。朱熹与吕祖谦之间有长达十九年的学术交流,二者之间的学术交流为我国古代学术交流之典范[6]。从卷八看吕祖谦写给朱熹的书信可窥一斑。
卷九包括44封书信,续金华本同。 敬胜堂本属卷四,但同时还包括与周丞相子充的20封书信,比底本少2封,与潘侍郎的通信为6封,比底本少1封。答方教授严州的1封书信、与内兄曾提刑致虚的4封书信,比底本少1封。与王侍讲的2封及与张运使的2封放在卷五。
卷十包括82封书信,续金华本同,敬胜堂本放在卷五,但与陈同甫的通信少了2封,与潘叔度的31封通信中,少了2封。此外,敬胜堂本将吕祖谦与潘叔昌、聂与言、乔德瞻、邢邦用、内弟曾德宽、戴在伯的书信置于卷四,在卷次的编排上与底本亦有所不同。
卷十一包括13封书信,续金华本同,敬胜堂本则放于卷四。
总体而言,续金华本与底本所收录的书信完全一致,且卷次亦完全一致。敬胜堂本则不然,不独目录不完全一致,且其中尚有少收录信件的问题。文字方面,小有出入。
卷十二至卷十五均为读书杂记,包括吕祖谦读《易》《春秋》《左传》《史纲》《史记》及读汉代史书后的一些读书笔记。续金华本同底本,但敬胜堂本却大异其趣。其内容似有相仿,却又并不相同,基本上无法拿来作校对。
卷十六为师友问答,主要包括与朱侍讲答问、与张荆州问论语、孟子说所疑及其为博士时答学者所问。续金华本同,敬胜堂本无。
《外集》5卷,主要包括策问、宏词进卷及拾遗。
卷一、卷二为策问。敬胜堂本无,续金华本同,底本的卷一漫漶处较多,幸有续金华本据以为校。
卷三、卷四为宏词进卷。续金华本同,敬胜堂本仅有《隆儒殿记》一篇,置于卷六记中,其他内容皆无。这与底本在内容编排上体现出较大的差异。
卷五为拾遗,包括诗、记、策问、尺牍及杂说。续金华本同,敬胜堂本仅有《横山吴君佚老庵记》《送张孟远序》2篇,置于卷六记中,其他的内容皆无。
《附录》3卷,主要包括年谱、圹记及祭文等。
卷一为年谱、圹记。续金华本同,敬胜堂本无。
卷二为祭文26篇。包括吕祖谦去世后,其师友所写祭文,如朱熹、杨万里、辛弃疾等。续金华本同,敬胜堂本无。
卷三为祭文21篇,画像赞及哀诗19首。祭文主要为吕祖谦的门人及弟子所写。画像赞为朱熹所撰。
另有附录拾遗,有祠堂记1篇、祠堂奉安州郡祭文1篇,祠堂奉安诸生祭文1篇(续金华本无此篇),但诸生祭文未全。另外,在卷次安排上,底本及续金华本均将附录拾遗独立成卷。胡宗楙在附录拾遗后有记称“今重刊四十卷本,庶以慰在天之灵云。”[4]据此,知胡氏亦认可续金华本为四十卷本,但是在卷次排编上,底本及续金华本未明确将附录拾遗标识为卷四。
续金华本虽然晚出,但错误较少,且该本与底本的卷次目录基本一致,是精校精刻的善本,具有较高的参校价值,可据以补充底本多处阙讹漫漶之处,如底本的《外集》卷一为策问,漫漶处较多,而敬胜堂本又无此方面内容,幸有续金华本可据以校对等。敬胜堂本是嘉泰本之外另外一个较有代表性的刻本,与底本在目录及编次内容上均有较大的差异:首先是卷次的总体结构不同,底本分文集、别集、外集、附录及附录拾遗五类,而敬胜堂本无此区分,只以卷一至卷二十排列;其次是具体的 卷次内容亦有差别。但是敬胜堂本同样具有较高的校勘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