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云芝
2021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上思政课不能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随着通信技术和互联网在信息传播中的主导地位不断提升,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和纷杂的各种思潮,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将此应用到“大思政”教育中,形成交互共享、跨界融合的新型思政教育模式,可以更好地培养高校青年的政治责任感和民族使命感,引导高校青年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
(一)是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风险挑战的应然要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状态中,国际理论对比深刻调整,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和不确定性明显增加[1]。尤其是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发生后,我国经济、政治和文化在世界上话语权不断提升,与此同时,也带来了风险和挑战。西方发达国家借助影视文化渗透、网络舆情操控等方式,破坏我国网络舆情生态,试图达到意识渗透和政治干扰的目的。一是传统的思政教育环境受到地域限制,而互联网教育没有国界,“互联网+大思政”有利于我们向人民、向世界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讲清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落地生根、创新发展的故事,阐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优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帮助青年从根本上对抗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和攻击。二是“互联网+大思政”教育模式下,可以大大缓解我国思政课专职教师配备不足的情况,缩小“大思政”教育水平上的地域性差异,确保“大思政”教育资源充足。
(二)是培养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实然状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新要求,这一重要的思想观点,深刻阐述了培养全面发展,有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是“互联网+大思政”有机融合,可以让“大思政”工作活起来,推动“大思政”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构建生动灵活的教育环境,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创新力,进而有助于“大思政”教育入脑入心,增强大学生对党的理论认同、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2]。二是“互联网+大思政”有机融合顺应了时代规律,符合青少年离不开手机、离不开互联网这一特点,借助网络碎片化和交互性的属性,改变青年的观念和行为,从而让“大思政”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再者,青年处于拔节孕穗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都没有完全成形,各种错误思潮容易侵蚀,“互联网+大思政”有机融合可以有效占领网络舆论阵地,有助于大学生抵制错误的意识形态侵蚀,帮助他们心智成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抵制错误的思潮。
(三)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之举。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主要矛盾变化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我国“十四五”时期发展做出了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提出我国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思政教育向高质量发展的这一阶段性变化,根本上取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一是“互联网+大思政”可以进一步创新和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体系,在传统被动学习模式的基础上,多维多层次的开发教学形式,如线上互动版块、线上“金课”等,实现线下和线上两个平台的优势互补,保证思政教育的全方位覆盖,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推动思政教育向高质量发展[3]。二是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矛盾引发出意识形态领域的各类思潮,这种思潮的爆发地主要集中在互联网上,引导思潮正确发展、疏导社会心态的功能,亟需“互联网+大思政有机融合。三是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思政教育必须关注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利用互联网获得大数据,进行数据挖掘,可以精准捕捉到被教育者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从而形成精准教育对接模式。
(一)优化“互联网+大思政”顶层设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十大育人体系”的要求决定了高校各个部门都需要全员参与和做好全方位的服务,所以“互联网+大思政”的有效实行离不开高校党委的统一领导。只有优化体制制度建设,做好顶层设计,才能将“互联网+大思政”落到实处、落到细处。一是为“互联网+大思政”提供人力和物力支持。高校应设立专项经费,用于配置互联网思政建设所需要的硬件和软件,为教师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二是为“互联网+大思政”建立考评机制。高校党委应鼓励教师开展相关的科研和实践活动,并将相关成果和获奖纳入年终考核、职称评定范围。从而提升教师开展“互联网+大思政”教育活动,并保证了教育活动的质量。
(二)创新“互联网+大思政”课程建设。一是将大数据运用到思政课程主课堂资源建设中,精准对接受教育对象的需求,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智慧课堂、强化传统教学与新媒体相结合,将数字科技、虚拟仿真、云教学平台等新兴技术融入,让学生得到全方位、多层次、全覆盖的浸润和价值感染。如:云游红色教育基地,VR沉浸式体验等,实境游戏等,从而做好价值引导,结合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面回应学生关心的历史和现实问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同时,运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可以通过其强大的感知系统,敏锐地抓住受教育者的感官变化,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反馈,进而分析存在的问题,帮助教师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4]。二是将互联网运用到课程思政资源建设中,引领其他课程与思政课同向而行。在专业课上,引入互动教材、智能教科书、图谱化学习,找到思政教育的融合点和生长点;还可以运用互联网数据搜集与数据处理了解被教育者的行为模式和元认知,有助于教育者及时捕捉到被教育者的学习动态和教育成效,真正将大思政落实到位。
(三)坚持“互联网+大思政”氛围营造。思想政治教育有三要素,教育者、被教育者和教育环境。每个要素都对思想政治教育成效有极大的影响。将互联网运用到教育环境中,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碎片化、交互性、及时性的特点,丰富教育环境的层次,从而提升教育成效。一是营造物质环境。在传统的媒介载体,如宣传画、标语口号等基础上,融入互联网元素,如网络校园广播、实时投屏宣传栏等载体,加强与被教育者之间的交互性,提高互动频次和共振度,从而得到被教育者的信息认同度,传递人文精神和教育理念。二是营造精神环境。紧跟互联网发展的步伐,建设网络校园文化。利用新媒体,微博、微信等虚拟校园文化空间,营造学习的舆论氛围,把握意识形态的主动权,筑牢这一传播纽带,培养高校青年的思辨能力,正确对待网络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