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提升高校思政教育效果的策略探讨
——以高校辅导员为切入点

2022-02-06 16:45□邱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5期
关键词:职级辅导员政治

□邱 爽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以后,高质量发展成为了各行各业未来规划的主旋律。国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越高越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2020年八部门颁布的《意见》也对高校思政教师的职业发展提出了明确的方向,因此打造高质量的辅导员团队也就成为了必然趋势。同时,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也说明了辅导员队伍在青年大学生成长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推动高校教师立德树人、践行初心使命的中坚力量。因此,打造高质量的高校辅导员团队,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也就成了时下学界研究的重点课题。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弱化的原因

(一)思想政治教育不到位。思想政治教育是当代青少年学生的必修课,从小学到大学,从思想品德到政治理论,从共青团员到中共党员,无论人生的哪一个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都不言而喻。国内外青年大学生网络不当言论时有发生,客观反映出其就读过的高校对其思想政治教育的确存在不到位的情况,但在其可塑性最强的少年时期,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他们的影响才是更加深远和根深蒂固的。因此,一味地将思想政治教育不到位的责任归咎于高校,未免有失公允。但目前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化和不到位的情况依然存在,尤其是在高校中,对思想政治辅导员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如任课教师,学校更重视学生的学习能力,而对学生思想政治方面的考量力度还不够深入和系统。因此,在信息化时代和国民素质日益提高的今天,思想政治教育更应该摆在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上,成为一切的评优选先前提标准。

(二)家庭教育不负责。家庭教育对健康人格的养成至关重要。孩子从出生到入学这段时间可以说是无时无刻不与自己的父母或家人生活在一起,也正是因为这种朝夕相处的生活方式,才会对孩子的影响更加深刻。正如不当言论学生所认知的一样,自己之所以有今天的成绩是因为父母的人脉和平台,庆幸自己生在了一个比全国大多数地方都要有钱的城市和家庭。这种思想的形成与其父母和家人的教育是分不开的,一方面说明了其父母对其思想引导并不重视,导致了歪曲的人生观、价值观。另一方面也客观地说明了其父母和家人在日常的生活中也存在着诸如此类的言论和行为,对学生产生了负面影响,最终导致了其歪曲观念的根深蒂固。所以,无论是家长对孩子的正向思想引导不够重视还是家长本身没有为孩子树立一个标杆,都是对孩子家庭教育不负责的一种外在表现。

(三)立场意志不坚定。外部因素对正确三观的树立极其关键。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属于外部施加的影响,归根结底起绝对作用的还是自身的内在因素。不当言论学生在出国之前已经在国内学校学习生活了20多年,是什么原因让其出国短短几年的时间,就让这个在国内被称为人才的好学生成为了今天别人口中的“祖国黑”?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外在因素对其影响固然重要,但能让她主动在网络上公开抹黑自己的祖国,侮辱自己的同胞,只能说明她内心上已经开始认同她自己所表达的思想,这种思想观念在其头脑中的固化才导致了其做出了这种令举国愤怒的行为。仅仅出国几年的时间就被外部不良思想侵蚀,足可以说明其爱国主义思想不够深刻,自身意志不够坚定。

二、改革高校辅导员管理制度的必要性

(一)制度改革符合趋势。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力量,对大学生的培养关乎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与前途,因此明确为谁培养成为了一切工作的前提。大学期间是开拓学生思维和眼界的重要节点,同时也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和政治意识养成的关键环节,尤其是在当今波云诡谲的国际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愈发的凸显出来。而疫情期间,一些留学生在网络上的不良言论使我们将目光重新聚焦到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理想信念不坚定,思想政治不过关成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突出问题。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代青年大学生肩负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重任,培养广大青年学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固树立为党、为国家和人民奉献青春的志向。因此,实行高校辅导员参公管理,即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有助于进一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师的政治素养,同时也更有利于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具有现实意义的举措。

(二)科学分工刻不容缓。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作为我国特有的职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1951年高校辅导员首次被提出,一直到今天已经有70多年的历史。虽然辅导员制度一直沿用至今,但具体工作内容、职业定位都已经发生了很大改变。1980年,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印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规定了政治辅导员不仅要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也要坚持业务学习,有的还要担负了一部分教学任务。尤其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师越来越受到重视,与此同时工作负担也越来越重,待遇低、工作量大且杂成为了辅导员工作的代名词。特别是来自多头管理所带来的压力更是让辅导员力不从心。近些年虽然有大量的辅导员入职,但同时因辅导员的工作量和工作性质所导致的流失率也在逐年提高,严重影响了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应该更有针对性,真正做到“术业有专攻”,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其他工作与相关职能部门协调配合完成,减轻辅导员的现实压力。

(三)职级并行势在必行。职级并行已经在公务员队伍施行了一段时间,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好评。当前大部分高校都面临着机关严重缺人的现实情况,而补充到机关的工作人员通常都是从辅导员岗位抽调,严重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高效开展。当前国家规定辅导员师生比必须达到1∶200,而被抽调到机关的辅导员在一定期限内都不愿意、也不能放弃辅导员身份,尤其是2020年以来,国家鼓励地方设置了辅导员津贴,更让大多数年轻辅导员不愿轻易离开学生工作岗位。一方面由于机关管理岗位职数竞争激烈,且对年限有一定的硬性要求,另一方面辅导员被抽调的数量较多,“两头跑”的工作强度也让大多数辅导员力不从心,同时也会严重影响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因此,在高校推行职级并行不但可以缓解管理岗职数紧张和专技岗评聘难的问题,还能够解决辅导员发展的后顾之忧,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三、高校辅导员发展瓶颈

(一)身份定位尴尬。高校辅导员发展至今,身份定位依然比较尴尬,国家规定高校思政辅导员“两条腿”走路,明确既有管理身份,又有教师身份,但在不同高校中,身份的定位也各不相同。虽然国家考虑到辅导员身份面临的窘境,但政策在推行过程中还是遇到了诸多问题,如:拥有教师身份却因为没有职称而不能授课,同时,职称评聘却需要授课课时作为职称晋升的基础条件,导致辅导员进退两难。有管理身份却因为职数少导致职级晋升难,从而影响未来的职业发展等。即便在2020年4月22日八部委联合下发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了一系列支持思想政治教师发展的措施,但从目前推进情况来看,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依然遇到了不少现实的困境。由此可见,辅导员身份的定位既可以说是管理者又可以说是教师,但同样也可以理解为既不是真正的管理岗,也不是纯粹的教师岗。

(二)工作内容冗繁。高校辅导员经过多年的发展,工作内容逐渐冗杂,从单纯从事思想政治工作,到现在增加了学生党务工作、职业生涯规划、学风考风建设、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征兵、日常生活管理以及行政事务等。同时,多头管理也给辅导员带来了不少压力,学工部、学院是辅导员的直接领导,涉及到学生在校期间的方方面面,而组织部、团委、教务处、档案馆、武装部等一系列的党团工作、教辅工作也需要辅导员处处留心,占用了辅导员的大部分时间。此外,还有宣传、招就等事务类工作也在不断吞噬着辅导员的精力。所以,高校辅导员工作内容亟待进一步明确和规范。

(三)晋升空间受限。辅导员的晋升及发展前景一直以来都是学生工作者备受关注的问题。考博转为专任教师或调到校机关管理岗成为了辅导员的主要发展方向。国家早就明确辅导员可以双向发展,但发展空间依然有限,以一般省属高校为例,由于辅导员序列副高职称数有限,评定难度较大,所以辅导员职称评定到讲师(中级)就会达到一定的瓶颈。2020年国家支持各高校设置一定比例的辅导员正高职称,但前提是因校制宜,不能超职数进行评聘,所以对于解决现实困境仍显得力不从心。同时,管理岗也存在同样情况,初级职称的辅导员转管理岗需要从九级职员起步,这就需要同原本在校机关的科员一同竞争上一职级,上升空间依然十分受限。

四、高校辅导员发展方向的思考

(一)纳入参公管理。高校辅导员参公管理对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第一,高校思政辅导员纳入参公管理身份上更加纯粹,在引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方面更具有说服力,而且参公的身份也给高校辅导员在社会上的认可度带来一定的提升。第二,高校辅导员参公管理可以拓宽辅导员的发展渠道,国家对于公务员实施职级并行,辅导员参公后也可以通过此途径作为职业发展的方向,在提升职级的前提下,也能解决相应的待遇问题。第三,辅导员参公可以更加畅通党政机关与高校党政干部互通渠道。国家八部委出台的《意见》中明确表示,鼓励党政机关领导兼职高校辅导员[1]。如果将高校辅导员纳入参公管理,党政机关和高校的政工干部可以互相交流,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作为国家储备人才库。由于全国各高校辅导员专业背景都各不相同,专业覆盖面较广,所以在适应党政机关各个部门的工作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且专业性更强。同时,在高校辅导员岗位上直接交流到党政机关也保证了干部在专业强的前提下政治过硬。此外,也可建议高校专任教师调任交流到地方党政机关前也必须从事一定期限的思想政治工作,以此作为交流和转岗的前提条件。

(二)明确工作范围。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范围必须更加明确,厘清职责,才能提高工作效率。第一,高校辅导员属于思想政治教师,政治上过硬是辅导员工作的前提条件,所以工作上一定要把思想方向问题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第二,教育部前部长陈宝生在全国高校辅导员培训班上的讲话表明了辅导员的“辅”是辅助、助手的意思,因此在大学生的专业学习、心理辅导、职业规划等方面的工作应该起辅助引导作用而非主导。专业学习方面:专任教师应该起主要引导作用,真正用学术魅力来引领学生,而不仅是靠辅导员日常的耳提面命来督促学生被动学习;心理健康方面:学校和学院配备的心理教师在心理健康方面起主要引导作用,辅导员配合心理教师开展工作,并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时刻关注学生心理动向;就业指导方面:学校招就处主要负责毕业年级以及各年级学生的就业以及职业规划工作,辅导员经过招就处的培训后将国家、地方政策贯彻给学生;日常管理方面:学生日常管理工作虽然是辅导员主要负责,但其他部门应该承担一定的工作内容。如:后勤部门除宿舍基本管理外,也应将查寝工作纳入到宿管工作中,确保学生人身安全。诸如此类的细化分工才能将辅导员的角色定位从“勤杂工”转变为“勤务员”,真正获得工作时间上的解放,从而有充足的时间专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升教育效果。

(三)实施职级并行。公务员队伍实施职级并行以来,得到了社会广泛的正向反响。在高校施行职级并行也同样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同时也具备可实施性。第一,职级并行为常年扎根于基层或年龄较大的工作人员,提供了发展空间,解决了实职得不到晋升而产生职业倦怠的职级晋升的问题。第二,职级并行的实施也给广大工作人员在经济层面上注入了一剂强心针,缓解了工作人员的现实的经济压力,为家庭生活提供了可靠的物质保障。第三,职级并行还重新焕发了广大基层工作者干事创业的斗志和信心,从根本上避免了由于常年原地踏步而失去奋斗的动力。国家提出高校辅导员双线晋升,出发点是为了拓宽辅导员发展渠道,但学校整体职数和职称数量有限,要划分给辅导员序列部分名额势必会增加其他岗位的竞争压力,而且从总体看来,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依然会产生很多问题,且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参照公务员系统实施职级并行是具有现实意义的改革。一方面可以很大程度上缓解实职受限的现实情况,使资历能力达标但因客观原因没有实职的辅导员得到心灵的慰藉和现实的回馈。另一方面也避免从事多年学生工作,但职称评定难度大的辅导员,在平凡岗位上失去奋斗的动力。

五、改革辅导员职业发展途径的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以来,经济社会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待遇提升对广大辅导员队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高校推行辅导员参公管理、职级并行等措施并不意味着加重高校行政化,而是对辅导员职业发展路径的一种新尝试,不但有利于提升思政教育的效果,同时也符合国家的改革方向和发展趋势。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一切都归党领导。所以党务、政工干部在党政机关、高校、科研院所、央企(国企)内流动也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利于取百家之所长,致力于高校立德树人的终极目标。同时,在高校实行职级并行的政策也是参照公务员系统改革,并且在实施过程中取得了显著成效,让常年扎根基层的工作人员重新燃起了干事创业的斗志。此外,科学分工看似简单,实际推行却很难,很多高校都把辅导员看作是机关处室的“预备役”,随时会被调离。所以很多高校也不愿为铁打的营盘,流水的“辅导员”大动干戈去推行改革。所以,以辅导员为切入点探讨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对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职级辅导员政治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政治攀附”
职务职级并行后,科员可以努力到哪个层级
“政治不纯”
中办印发《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规定》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县以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具体是如何规定的
北京街乡公务员职级晋升通道打通了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