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妍 陆 朋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旅游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因此,旅游业对旅游相关人才的需求数量越来越大,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高等院校旅游类专业来说,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等方面迎来了更大的挑战,学生除了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外,过硬的动手实践能力则更加重要。现今很多高校在培养学生时,教学重点更加偏重于理论教学,实践应用则较为缺乏,学生掌握的专业技能较少,无法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这就使得学生社会认可度低,就业困难。从目前的就业形势来看,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应成为教学重点。因此,高校应转变现有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教学,以培养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生为教学目标,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以此更好地适应旅游行业的发展,增强社会竞争力。
(一)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实践是检验理论知识的重要工具,是将理论付诸行动的途径,学生通过在校期间的学习,积累了丰富的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相关理论知识,但因缺少在实践中的运用,不能将理论知识很好地转化为实际成果[1]。因此,实践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实践教学是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之间的桥梁,可以将学生所学的各科知识相互融合,在实践中发现问题,以便将来可以更好地步入社会,胜任旅游相关企业的实际工作。
(二)实践教学的教学方向。
1.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所包含的理论与实践知识都很繁多,所传授的专业理论知识最终要付诸于实践之中,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同时注重两者的衔接与互相转化,本着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是认知的来源原则,以此推进更加有效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同时具备成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过硬的实践本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满足新时代旅游行业对人才的更高要求[2]。
2.加强实训教育。在高校进行理论教学后,学生会对专业知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只停留在理论层面上,此时需要学校为学生加强实践教学,提供专业的实训平台,让学生在实际动手中感知和应用所学知识,这样做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检验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发现哪些地方存在问题,及时改正;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更加全面地将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做到学以致用。
3.提高跨学科教学。旅游行业涉及到社会中的方方面面,这就需要学生掌握多种知识才能更好地胜任实际工作,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因此,旅游管理类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其他学科的教学,例如:将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等基础学科知识教授给学生,实现多学科知识的融合,让学生做到多方面都有所涉猎,成为一名全面型人才[3]。这样可以使学生形成更加丰富的知识体系,更好地促进旅游专业知识的应用,以适应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
(一)教学观念落后。现如今是互联网时代,大数据技术已经深入应用到各行各业中,旅游行业也已将大数据技术充分利用在运营、营销等模式中,但目前高校旅游管理类专业的教学观念相对落后,未能根据新时代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及时更新,这就使得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的专业知识相对落后,无法学到最新的前沿知识,未来进入行业工作时不利于自身以及旅游行业的发展。
(二)实践教学内容较少。目前我国多数高校设立的旅游管理类专业中,实践教学所占比例大多在10%~30%,教学内容更多的是理论教学和研究,而且实践教学的内容相对陈旧,教学效果不理想,这就使得学生无法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4]。高校旅游管理类专业在实践教学内容的设置上较少,学生更多的是在校内实训,实践基地等场地设置类型较少,学生只能通过参观等形式学习,无法全面覆盖所学知识,整体实践效果欠佳。
(三)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多数高校在实际教学中,仍以传统教学方法为主,依照教学大纲讲授理论知识,实践教学更多的也是课堂讲授,学生实践操作比较少,这就使得学生即使掌握了丰富的理论知识,也无法转化到实践操作中,最终导致在未来就业时只会“纸上谈兵”,实践动手能力差,无法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在实际工作中,不能成为一名应用型人才。
(四)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实践教学设置的占比和内容比较少,同时对学生实践的评价体系也不完善,考核内容和方式单一,这就使得学生通过考试无法真正检验自身的实践能力,无法根据评分充分了解自身的优势和问题所在,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一)课程的地位与任务。《旅游创新创意创业训练》是旅游管理与服务专业实践必修课程。该课程以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为抓手,促进教育思想观念转变,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训练,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潜力,构建并完善大学生创新教育体系,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加大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投入,营造良好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的氛围,进一步推动本科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课程项目内容。该课程以师生共同体的形式进行,其中项目主题必须与旅游、酒店、会展、餐饮、烹饪相关。项目类别主要分为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三大类。
1.创新训练项目。创新训练项目必须是实验研究、产品研发、发明创造、调查研究等形式;要求团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完成项目设计、研究条件准备和项目实施、研究报告撰写、成果(学术)交流等工作。
2.创业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必须要具有创新性、可行性,不能是已有研究成果、工艺、方法、技术和产品的简单重复,要有新思维、新探索;要求本科生团队在导师指导下,通过开展可行性研究,编制商业计划书、进行一定程度的验证实验、模拟企业运行、参加企业实践、撰写创业报告等。
3.创业实践项目。创业实践项目不宜过大,要保证有限目标,重点突破,切实可行,根据条件、经费、时间和能力等统筹考虑。要求团队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下,结合前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成果,提出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创新性产品或者服务,并以此为基础,开展创业实践活动。
(三)主要教学环节和方法。
1.项目小组构建。本科二年级第二学期结束前,各班内学生自由结组,每组学生4~5人,其中1名学生为小组长,及时联系指导教师,形成若干师生共同体。每位教师至少指导1个小组,最多指导2个小组(尽量在1个班内),每班指导教师组成一个导师组,由其中1名教师作为本班课程负责人,组织本班项目的评比及成绩录入。指导教师每个项目6个课时,导师组组长另加2课时。
2.项目申报。本科三年级第一学期第2周前,项目小组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自主选题,填写《旅游创新创意创业训练课程项目申请书》。申请表的内容必须实事求是,禁止弄虚作假,抄袭拼凑等学术不端现象,不得照搬或节选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
3.项目实施。本科三年级第一学期第3~14周,坚持“兴趣驱动、自主实践、重在过程”的原则,以小组讨论、师生互动、案例分析、社会调查等方式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
4.项目评选及成绩评定。本科三年级第一学期第15~16周,各小组填写《旅游创新创意创业训练课程项目结项报告书》。
以班为单位,由导师负责对本班项目进行初审和评选。其中《旅游创新创业创意训练课程项目申请书》40分,重点审查项目题目和简介、项目是否可行、是否具有创新性;《旅游创新创意创业训练课程项目结项报告书》40分;平时参与活动考勤20分。
课程成绩按比赛获奖等级评定,一等奖15名,小组成绩90~95分;二等奖20名,小组成绩80~89分,三等奖10名,小组成绩70~79分,没有获奖的69分以下,指导教师可根据本小组每个学生的具体表现在所获奖等级内给分,不参加者0分。
比赛成绩为一、二等奖的项目,推荐申报河北师范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没有入选校级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项目,若想继续深入研究,经申请可自动转入学院师生共同体项目。
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作用非常重要,是连接理论教学和实践工作的桥梁,是检验理论知识教学成果的重要工具。因此,高校在日常教学中,一定要提升实践教学的地位,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并重,坚持正确合理的教学方向,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学生的实训教育,为学生提供更完善的实践场地和设施,加强多学科的融合教学,培养出更加优秀全面的旅游行业人才。针对现存问题,要针对性地进行改革,河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在取得现有教学成果的同时,还应看到不足之处,将实践教学落实得更加到位,提出更多有效的课程改革方案,不断完善教学模式,将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作为最终目标,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学生步入社会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理论实践基础,完善学生参与的实训和项目评分体系,鼓励学生多从实践中锻炼自身。高校也要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工作一以贯之,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为旅游行业源源不断地输送知识型与实践型相结合的优秀人才,促进旅游行业走向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