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秋
在教学工作开展中,心理健康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模式,可以推动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的全面发展,还能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发展理念,突出二者融合和教育的价值。二者融合教育中存在差异性、相似性,需要充分挖掘其融合的内涵和价值,探索未来融合教育的路径。
目前理论基础方面存在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差异性现状,思政教育工作在深入贯彻党和国家教育路线时,需要构建完善的思政教育体系,还要结合和谐社会建设的相关思想和要求,推动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工作开展。并且还要以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目标,加强对优秀接班人才的培养。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理论基础内容是结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相关知识,提升思政教育工作的科学性、严谨性,还会根据社会主义的相关特点,促进思政教育工作步入正轨。心理健康教育在开展中,是结合科学性、严谨性的教育知识,避免学生受到唯心主义和伪科学等相关知识的影响,增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时效性。心理健康教育是以解决学生心理问题为出发点,不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和形态意识,从而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在思政教育工作开展中,是采用强化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让其拥有正确世界观、价值观等形式,推动教学工作开展,虽然思政教育中包含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但是其教学的本质上,还是以学生的思想和内涵为主,忽略学生心理健康行为和心理健康发展的关注。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采用帮助学生彻底消除和清除心理障碍的方式,提升学生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社会生存能力,进而推动学生个人和个体的良好发展。从理论基础上来看,二者存在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差异性,加强二者之间的融合,可以达到知识相互补充、互相进步的有效目标。
在教育目标方面,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存在一致性,二者都是在发展学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之外,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社会责任感,强化学生的多元化能力和学习水平。同时,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政教育知识中都包含与学生学习和成长有关的非智力因素,在培养学生期间,其共同目标和特点就是强化大学生处理思想、心理、行为等多样化能力,进而促进学生提升学习能力,将学生培养成综合能力全面发展的建设性人才。在德育教育工作中,思政和心理健康教育是其主要组成部分,加强二者之间的有机协调和融合,也是帮助学生提升学习能力和水平的首要条件。二者教育融合工作,也为学生形成良好心理背景和心理素养奠定基础。学生在学习和成长期间,一些思想问题可能引发学生产生心理方面的问题,而且思想与心理问题之间是存在关系性的,为有效解决学生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就必须将思政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手段应用到人才培养工作中,还要根据学生思想和心理的特定因素,提升二者结合的针对性和发展质量。此外,二者在教学资源、教学内容等方面存在针对学生价值观和文化素养培育的相似性知识,还会通过开拓学生学习视野范围等形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合格的接班人。
(一)强化二者理论教育的先导。基于哲学的角度来看,二者理论教育教学的先导作为开展实践活动的前提,需要学生掌握科学的理论先导知识和理论内容,这样才能提升实践活动的科学性和真实性。二者作为思想意识层面的教育,对于推动学生思想道德健康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同时,将二者紧密结合,也能为学生提供科学的思想政治内容,促进二者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并且二者有机融合,也可以为人才培养和育人工作提供保障。这种教学手段也可以满足学生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让学生在了解多样化思政教育内容的基础上,将所学知识与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有机结合,确保二者教育的时效性,为推动教育教学合理开展提供先进的基础。两种教学模式和方法的结合,也是立足于当前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以培养学生多元化能力为目标,充分将学生思想、心理等健康的教育工作落实。在思政与心理健康教育之中,分开的教育形式和教育内容,不利于发展学生在思想和心理意识方面的多元化能力,也会造成学生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学习与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和学习相分离,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不理想,认为思政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缺乏明确的关系和内涵。
(二)优化思政教育教学片面性。在二者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科学性、针对性的教育中,可以帮助学生做好心理、思想等方面的分析工作,还可以采用两者紧密结合的教育模式,弥补传统教育教学和课程中的弊端,促进思政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外延,达到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同步进行的发展目的。两种教育内容的融合,也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从学生学习特点和实际情况出发,优化学生人际关系、与社会的关系等,通过多样化的教育手段,强化课程教育的育人效用和育人水平。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学生的心理也呈现出多元性、丰富性的特点,单一的心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已经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的学习需求。并且基于学生学习行为和特征来看,学生普遍喜欢通过信息化、智能化的方法来学习知识。思政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也可以通过创建共同性教学平台、网络平台等形式,达到资源实时更新和有机互动的教育目的。
(一)结合心理健康教育的代入法。在课堂教学中和学生相处期间,很容易出现思想、心理等方面的摩擦问题,大学是学生学习和人生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加强思政和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在以往的教学工作中,通常采用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形式,向学生普及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基础内容,进而也使得学生的学习过于表面化。同时在思政教育工作中,也没有通过带入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等形式,发挥二者结合教育的明显作用和价值。在两种教育内容和教育模式的融合中,教师必须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将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带入到课堂中,还要通过解决针对性问题、教学实际问题等形式,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认知思政和心理健康知识,从而达到最终的育人目标。在带入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可以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通过教学视频、教学课件向学生分享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从而营造一种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氛围,让学生从侧面的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并且明确二者教育在内容和方式等方面存在的共同性。此外,在各种教育内容的融合中,还必须以学生本身学习特点和行为为出发点,追踪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思想行为和学习行为等。并通过切实解决学生思想问题、心理问题等形式,达到二者互动教育、融合教育的目标。
(二)合理分配二者相互教育队伍。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教学,需要合理分配思政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队伍,还要通过教育队伍之间相互配合、相互发展等形式,为两种教育模式的融合发展工作提供保障。在教育教学中,思政和心理健康教育是存在差异性的队伍,为达到二者队伍有效配合、协和发展的目的。还需要加大对两支队伍的配合、培训力度,使心理健康教师和思政健康教师提升对融合教育工作的重视,并且采用共同分析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思政学习问题等形式,推动心理辅导培训、思政教育工作的协同发展。学校需要加大对教学队伍的培训力度,而且这种培训是其提升教学质量的必然方式。在培训的过程中,可以丰富思政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和内涵,拓宽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教育技能等,还可以采用将思政和心理健康教育与其他学科结合的方式,达到多元化发展、互相发展的目标。在合理分配二者相互教育的队伍中,还要突破传统的教育观念,采用循序渐进的教育模式,适当地加强两种教育知识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二者的教育教学团队也可以通过定期开展讲座、班级会议等形式,提升学生对融合教育的认知,不断将二者相互教育和融合教育队伍的教育作用发挥出来。
(三)采用优势互补教育教学方式。目前在大学生培养中,思政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方法包含很多,为将基本的教育途径和优势发挥出来,还需要采用优势互补的教育教学方式,达到二者循序渐进融合、发展的目的。思想和心理问题是很多学生在大学阶段所要面临的困惑,为强化学生心理素质和思想素质,就必须通过教学资源互补、教学方式互补的形式,对于学生健康发展提供有效帮助。在优势互补的教育教学方式中,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采用制定课堂教学视频的方式,为学生讲解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并且在教学视频的制定中,也可以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案例,让学生通过思想和心理的角度来分析学习遇到的困惑和思想问题以及心理问题。学校教师可以构建针对思政教学和心理辅导的网络平台,让学生采用网络平台互动、沟通等形式,及时解决自我存在的思想和心理问题,在日常教学中,也可以开展二者优势互补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思政和心理健康知识,让学生获得更多自我发展和自我能力提升的机会,这样才能更好地与二者融合教育的工作产生认同。
目前二者在教育教学中普遍存在枯燥、照本宣科的教学现象,而且学生所学的思想和心理教育知识过于形式化、理论化,这对强化思政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效果产生不利影响。所以结合新时代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加强两种教育方式的有机结合,可以优化思政教育教学的片面性,也能弥补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单一化。还要结合心理健康教育的代入法、采用优势互补教育教学方式,提升融合教育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