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电子票据应用探讨

2022-02-06 13:01:57孔梅英山东省体育彩票管理中心
品牌研究 2022年7期
关键词:票据纸质财政

文/孔梅英 (山东省体育彩票管理中心)

一、财政电子票据的概念

电子票据一般包括两种概念,即纸质票据的电子化和电子形式的票据。纸质票据电子化是将票据的各种信息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储于计算机或者其他存储设备中,通过互联网进行传输、保存并且完成相应的收付、结算等财务功能,是传统票据的电子存在形式,是实物票据电子化的处理方式。而电子票据脱离于实物票据,从票据申领到票据消灭均以电子形式独立存在,并以电子签章代替实物签章。根据《山东省财政电子票据管理暂行办法》,财政电子票据是指由财政部门监管,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具有公共管理或者公共服务职能的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依法收取政府非税收入或者从事非营利性活动收取财物时,运用计算机和信息网络技术开具、存储、传输和接收的数字电文形式的凭证,是以电子数据形式表现的财政票据,与纸质财政票据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二、财政电子票据与传统票据的比较优势

传统财政票据印刷浪费纸质资源,印刷成本较高;票据申领程序烦琐,交通和时间成本较大;票据开具需人工填写、核验,容易出错;票据交验需当面交付或快递邮寄,运输成本较高且容易遗失或毁损;储存方式为人工整理保管,占用空间,成本高且易遗失毁损;共享能力差,不易管理;统计、查找工作量大,费时费力;存在假票、克隆票的风险,安全性较差。与传统财政票据相比,财政电子票据则更加环保,节省印刷成本;通过网络核定票种、领购,节省大量精力;线上开票部分信息可自动填充,不易出错;可通过短信、邮件、网站、APP等多种方式下载、查验,方便不易遗失;云端存储,节省空间;随时查找、下载、打印,共享性能突出;便于精细化、集中化管理;能够全国统一编码和统一防伪技术,确保真实性和有效性等优点。

三、财政电子票据的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完整的财政电子票据体系尚未建立,真正意义上的电子票据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一)发展财政电子票据在国家层面的法规依据

自2013年起,我国先后印发《关于推进财政票据电子化改革的方案》《关于中央部门和单位开展财政票据电子化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关于稳步推进财政电子票据管理改革的试点方案》《关于做好财政电子票据管理改革第二批试点有关工作的通知》以及《关于全面推开财政电子票据管理改革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办法,对推动财政电子票据改革工作进行部署、试点、推动。2020年11月26日,财政部第二次部务会议审议通过《财政部关于修改〈财政票据管理办法〉的决定》,明确提出“财政票据是财务收支和会计核算的原始凭证,包括电子和纸质两种形式,财政电子票据和纸质票据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是财会监督、审计监督等的重要依据”,首次对财政电子票据的法律效力进行了界定;同时要求各级财政部门积极推进财政电子票据管理改革,以数字信息代替纸质文件、以电子签名代替手工签章,依托计算机和信息网络技术开具、存储、传输和接收财政电子票据,实现电子开票、自动核销、全程跟踪、源头控制;并明确财政票据实行全国统一的式样、编码规则和电子票据数据标准,要求财政票据使用单位和付款单位应当准确、完整、有效接收和读取财政电子票据,并按照会计信息化和会计档案等有关管理要求归档入账。修改后的《财政票据管理办法》为财政电子票据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各地在推进财政电子票据的有益探索

自2020年底,杭州17类电子票据改革全部完成,杭州正式进入“财政电子票据”无纸化时代,市财政局依托城市大脑,构建了“电子票据”应用场景,实现掌上办、网上办、随时办,全程“零跑腿”。从票据申请、开具、核销、记账至归档,市财政局“电子票据”应用场景均实现了全流程电子化闭环体系,还率先在全省实现财政电子票据用票单位和票据种类两个全覆盖。截至2021年11月底,全市6791家用票单位已完成全部17类财政电子票据改革,累计开具电子票据1.93亿份,总金额5331亿元,服务群众1.15亿人次,节约群众办事时间约14.9万小时。海南省积极探索用区块链技术为财政电子票据管理赋能,通过区块链财政电子票据应用管理平台,打破各级民生领域数据壁垒,打通50多个业务系统,把财政部门、行政事业单位、财政电子票据接收单位、政务服务平台,以及医保、卫生、税务、档案、审计等相关职能部门链成一张网。用区块链技术赋能财政电子票据业务,是海南省财政电子票据改革的一大创举,是海南自由贸易港第十三批制度创新的成功典范。山东省于2020年底印发《山东省财政电子票据管理暂行办法》,对推动财政电子票据工作的职责分工和管理流程进行了详细规定,并开发上线了“山东省财政电子票据管理系统”,对财政电子票据的申领、入库、开具、查询、真伪核验、核销、数据传输以及电子缴款等进行闭环管理。

四、财政电子票据面临的主要问题和风险

近些年来,财政电子票据应用取得较大发展,但总体来看,财政电子票据的推广和普及还面临诸多难题。

(一)认知度和接受度不高

财政电子票据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长期使用纸质票据,对纸质票据的管理规定和处理流程都形成了固有习惯,工作惯性大,在财政电子票据推广过程中形成较大阻力。同时,部分中小机构对电子票据缺乏深刻的了解和认知,仍习惯于接受传统纸质票据,对电子票据的开立和支付并不放心,甚至经常出现电子票据难报销的情况,制约了财政电子票据的流通和发展。

(二)支持电子收据系统的信息技术平台有待完善

显然,电子票据的普及,需要一个完善的、稳定的、安全的系统环境支持,目前很多技术层面的局限性制约了电子数据信息的有效传输,统一的系统平台的缺失导致了财政电子票据不能顺畅流通,大大限制了电子票据的传输速度,使得电子票据无法实时到达客户手中。此外,传输路径安全性也是电子票据系统一个重要问题,电子票据是依赖于计算机进行储存的,如果计算机遭受病毒或者恶意攻击,很可能导致客户信息资料的泄密。

(三)对财务人员提出更高要求

财政电子票据的申领、开具和使用,都是基于现代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这对于部分年龄较大的财会人员来说,还有一个理解、接受、学习的过程。由于部分服务对象即使接受财政电子票据,也同步要求打印纸质票据,反而增加了财务人员票据处理的工作量。在纸质财政票据报销制度下,单位只需要对纸质票据的真伪及业务真实性进行评估,但随着财政电子票据的应用,对票据精细化管理提出更高要求,增加了查重、细节验真等校验工作,以防止重复打印报销和票据内容的二次编辑,增加了财务人员的工作量。

(四)未健全高效严密的执行体系

因财政电子票据工作尚处于初级阶段,尚未建立健全一套高效科学严密的执行体系,再加上实际工作中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的协调沟通存在时间差,导致电子票据系统的应用仍存在缺乏规范的管理流程及业务分工等问题。同时,在实际财务核算工作过程中,由于信息系统建设不完备,确实可能存在电子票据真假难辨、重复打印重复报销的乱象,这些都对单位的管理制度和内控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五)给审计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电子票据的出现,同样要求单位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的审计软件发挥更大的作用。尤其是在“抽查”升级至“全查”的新要求下,审计软件要有合同、银行凭单、出入库等所有单据的电子化能力,并且与电子发票自动核对明细,严格做到单单匹配。

五、财政电子票据管理应对措施

(一)加大宣传推广和培训力度

充分利用媒体、网络等宣传渠道,加强对财政电子票据在安全、便捷、有效等方面优势的宣传,逐步改变传统纸质票据观念,提高对财政电子票据的认同度和接受度。同时,各级财政部门要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的培训,逐步提高票据管理人员业务素质、操作技能和风险防范意识。

(二)规范财政电子票据管理制度

财政电子票据作为电子票据的一种,应严格按照《会计准则》《票据法》《财政票据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构建和完善相应的财政电子票据的管理制度,并对财政电子票据的申领、登记、开具、使用、管理以及财务报账等流程进一步细化,并建立健全财政电子票据的领用、审核和回收制度,确保财政电子票据使用的安全性和规范性。

(三)完善财政电子票据内部制度

传统的纸质财政票据从开具、记账、留存、保管均由不同人员进行操作,用于内部相互监督和制约,财政电子票据作为智慧化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从数据传输的各节点上进行各部门人员之间的权限设置,明确职责分工,加强审核管理。财务人员作为其他各部门之间的重要连接点,对财政电子票据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和正确性进行审核监督管理,同时加强与各部门的沟通交流,从而促进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制约和监督。

(四)优化财政电子票据管理系统

由于财政电子票据系统的公开化程度高,相关人员干预机会较多,因此在财政电子票据系统开发时,应更加注重财政电子票据的收款、退款、换开、作废、查看等方面的权限设置,优化系统管理流程,做好定期检查、数据维护以及软件系统的升级及加密,确保各个传输节点数据的完整性、安全性和合法合规性,形成高效的内控联动机制,从而助推智慧化财务的不断发展和优化升级。规模较小的单位可以优化财务管理软件电子票据管理模块,规模较大的单位可以结合单位财务管理模式和内部控制机制,单独开发电子票据管理系统,全面提升财政电子票据处理效率。

(五)加强财政电子票据安全管理

财政电子票据完全依赖于网络和计算机管理系统,数据管理、系统管理、网络管理等潜在风险较大,各级财政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必须高度重视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可定期委托专业机构进行安全评估,制定安全预案,确保财政电子票据得到安全推广和应用。日常工作中除及时做好数据备份外,还应特别注意防范数据传输风险,如山东省体育彩票管理中心开发上线的电子票据管理系统,实行了三条道并行制,一是通过“山东体彩服务号”的微信公众号,二是通过企业微信的该网点账号,三是以短信形式连接发送至该业主预留的手机号,可以准确无误地将收款收据传输到客户的手中,有效避免了系统出现问题时电子收据无法实时传输的问题。

猜你喜欢
票据纸质财政
略论近代中国花捐的开征与演化及其财政-社会形态
近代史学刊(2018年2期)2018-11-16 09:19:42
纸质书与《北京是个好地方》
纸质读物的困境与出路
文学教育(2016年27期)2016-02-28 02:35:24
独立书店浪漫的纸质生活
Coco薇(2016年1期)2016-01-11 03:00:59
医改需适应财政保障新常态
中国卫生(2015年5期)2015-11-08 12:09:42
县财政吃紧 很担忧钱从哪里来
中国卫生(2015年6期)2015-11-08 12:02:36
增强“五种”意识打造“五型”财政
人间(2015年21期)2015-03-11 15:2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