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媒体时政新闻联动传播的路径探索

2022-02-06 13:01:57马芳青岛日报社
品牌研究 2022年7期
关键词:时政政务传统媒体

文/马芳(青岛日报社)

传统媒体的时政新闻传播具有更强的公信力,“内容为王”的创作理念让传统媒体获得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并进行层层审核和监督,确保了新闻源的准确性和内容的高质量,长期以来受到新闻受众的关注。新媒体的发展导致新闻传播渠道发生了重大变化,并能够提供海量的信息,但网络内容的公信力较低,且真伪难辨,在娱乐至上的互联网思维之下,传统媒体的时政新闻传播面临极大的困难和挑战。为扭转时政新闻传播率降低的形势,以地方党报为核心的传统媒体应该充分认识自身的缺点,积极开展媒体融合与媒体联动,确保时政新闻的传播渠道畅通,推动团队建设和平台建设,为新媒体传播领域的舆论环境打下坚实的基础,进一步巩固传统媒体的传播地位及公信力。

一、联动传播和融媒体传播

(一)融媒体传播

2015年被称为媒体融合年,从中央媒体到地方媒体,陆续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媒体融合工作,传统媒体和互联网之间架起了一道道融媒体的桥梁。报纸和广播电视的内容不仅在传统媒体平台上进行呈现,同时还通过开通新媒体传播账号、自媒体平台以及自建新闻客户端等方式,将内容转化到互联网平台中进行传播。对大部分传统媒体来说,这种内容的转移并不是生硬的,而是打造了专业的融媒体传播团队,针对互联网环境中新闻受众的特殊需求,创作有针对性的传播内容。在融媒体过程中,网络新闻直播、短视频新闻、互动传播等传播理念和方式得以充分利用,在微博、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以及各类社交平台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传统主流媒体在网络中的声音越来越响亮,为媒体转型站稳脚跟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联动传播

相比于融媒体传播,专注于自身建设的融合模式,联动传播则是“融和”理念的另一个层面,更偏向于外部合作,是一种跨机构、跨领域的合作式融合,共同实现新闻信息在互联网环境中的高效率传播,这与社交媒体和自媒体的高度发展有密切关联。

就时政新闻而言,其特殊的属性主要是由新闻源决定的。从概念上来说,时政新闻是由政府官方机构或其下属单位正式发布的新闻信息,覆盖社会的各个领域,关系到国计民生多个方面。时政新闻的主要特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官方属性,时政新闻主要由官方机构正式发布,包括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部分国有企业,其他任何单位无权发布;二是重要性,时政新闻的影响力一般比较广泛,涉及内容十分重要,并且普遍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部分时政新闻甚至能够在全国范围内产生重大的影响;三是公信力强,这是由其发布单位特点决定的,并且能够对不实信息进行辟谣,一定程度上消除社会和公众的质疑。

在新媒体环境下,随着社交媒体的高度发展,微博、微信公众号和短视频平台等为时政新闻的发布创造了有利条件。在信息的源头,官方机构不再依赖传统媒体的发布渠道,而是通过注册新媒体号的方式,打造具有自主发布权的政务新媒体。作为一种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普遍存在于社交媒体平台,从诞生之初便具备了强大的影响力。传统媒体在融媒体发展的过程中,应该与政务新媒体产生联动,这种联动传播是对融媒体的重要补充。所谓联动传播,是指传统媒体的新媒体平台与政务新媒体产生内在的关联。一是对政务新媒体发布的信息及时转载,并进行一定程度的评论和拓展报道,把政务新闻更充实,更加浅显易懂,提高受众对时政新闻的精准认识;二是提前介入时政新闻的发布,以此提高融媒体的传播效率。在新闻发布活动发生之前,传统媒体的融媒体运营团队应该与政务新媒体进行内容的交流互动,提前准备好相关报道的内容,并在拓展采访和短视频等方面做好精心准备,这样可以在政务新媒体发布信息之后的第一时间迅速发布信息,基本上实现信息发布的同步,抢得信息传播的先机,尤其是在短视频领域的提前筹备,对融媒体传播十分重要。

二、时政新闻联动传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各种类型的新闻传播中,只有时政新闻具备联动传播的基本条件,其根本优势在于政务新媒体的存在,能够帮助传统媒体找到精准的新闻源,在其他的新闻类型中,比如社会新闻、体育新闻、教育新闻等,新闻内容和时间难以预料,无法做到联动传播。但时政新闻的联动传播也存在一系列的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联动传播的理念尚未形成

传统媒体的新闻创作和发布,长期以来存在着主流媒体定向定调的传统思维,由于普遍存在的新闻竞争,新闻发布单位需要一视同仁地发布信息,避免重要新闻的发布成为独家新闻。但新媒体时代的时政新闻传播,尤其对党报而言,“新闻竞争”已经失去了意义,更多时候是为了提高新闻的传播力,让新闻产生更加重大的影响。通过联动传播理念的落地,传统媒体、新媒体以及政务新媒体组合成全媒体传播矩阵,能够让新闻的覆盖面更加全面,产生更强的传播效应。但目前传统媒体尤其是党报媒体,尚未形成这种联动传播的新闻理念,绝大多数时政新闻传播都是在官方发布结束之后,才进入二次创作和传播阶段,明显滞后于政务新媒体的发布,产生的时间延迟,记者编辑的深度采访和创作都受到了影响。

(二)政务新媒体分布零散缺乏凝聚性

联动传播的本质是传统媒体与政务新媒体进行内容的互通互联。官方机构在时政新闻发布之前,一般是由政务新媒体的运营部门负责资料归集和新闻创作,传统媒体与政务新媒体通过提前沟通,做好信息发布的前期筹备,能够缩短新闻发布之后的二次创作时间。但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是每一个机构都有自己的政务新媒体,彼此之间是相互隔离的,政务新媒体的零散分布,覆盖了政府机构的各个领域,仅青岛地区就有数百个政务新媒体账号处于正常运营中,有的影响力辐射全市,有的则只能辐射到个别行业或基层单位,新闻从业人员必须要联系到每一家政务新媒体的工作人员,并做好前期沟通,才能实现时政新闻的联动传播。由于政务新媒体缺乏统一的管理机构,不同的官方单位各自为战,在联动传播的前期筹备和沟通过程中,涉及的单位和人员较多,工作量十分庞大,为联动传播的深入沟通带来许多困难。

(三)全媒体传播能力的不足

联动传播有助于提高时政新闻的传播力,能够为传统媒体尤其是党报媒体吸引受众。但传统媒体在开展融媒体转型中,由于缺乏全媒体运营能力,即便是实现了联动传播,传播形式大多数还局限于图文,既缺少新闻的策划升级,也缺少全媒体的表现形式。通过联动传播而获得的时间优势,仅仅是提升了新闻的时效性,却没有在本质上提高新闻质量和传播能力。对于传统媒体来说,融媒体转型的过程都是跟在新媒体发展的背后,从而缺少自身的原创力。正是因为缺乏全媒体策划和传播能力,传统媒体的转型过程十分被动,目前的转型方式基本上都是以新媒体为蓝本照猫画虎,甚至大部分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依旧依赖社交媒体,自建的新闻客户端严重缺乏影响力,粉丝数量不足以支撑新闻传播的广泛覆盖,尚未形成引领新闻传播的态势。

三、传统媒体实现时政新闻联动传播的建议

正是因为时政新闻的特殊性,将政务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媒体转型相互关联,既能够实现提升政务新媒体信息的广泛影响力,也能够助力传统媒体的转型发展,让时政新闻为新闻受众带来更多的利好。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以及政务新媒体的传播现状,现就时政新闻的联动传播提出以下建议:

(一)打造全媒体运营团队

时政新闻的联动传播,并不仅仅是提高时政新闻在传统媒体中的发布时效性,而是要在尽早获得新闻内容的前提下,对时政新闻进行更好的包装和策划,将文字新闻转化为图片新闻、深度报道以及短视频新闻,并通过延伸采访获得更有深度的内容,从多个角度对新闻进行阐释和解读,体现出传统媒体内容为王的基本特征,以优质的内容推动新媒体信息传播的持续升级。为此,传统媒体在融媒体转型过程中,必须要打造优秀的全媒体运营团队,团队中不仅有优秀的资深文字记者,还要全面覆盖新媒体传播的各个环节,比如摄影记者、摄像记者、剪辑人才、策划人员以及外部运营人员,为融媒体传播奠定良好的人才和技术基础。同时,团队的打造还离不开科学的人才梯队理念,要从年龄、资历、专业、专长等多方面考虑,形成全媒体传播的战斗力,来满足时政新闻联动传播工作对人才的需求。

(二)加强与政务新媒体的全方位联动

以青岛为例,遍布机关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团体、国有企业的各类政务新媒体、自媒体,正常运营的政务新媒体数量多达数百个。传统党报由于工作人员数量有限,很难实现全方位对接所有的政务新媒体,且从时政新闻的发布情况来看,大多数政务新媒体每年的重点信息发布数量有限,全方位对接的必要性也不足。做好时政新闻的联动传播,建议从以下几个角度做好联动:

一是对重点行业进行重点关注。比如教育、卫生、金融、人事、公检法、交通、市政等行业广泛涉及民生领域和城市规划发展,群众的关注度比较高,重点市政新闻的发布频率排在前列,对于这些重点领域,必须要委派专职的记者或编辑进行对接,媒体机构要与这些单位的对外宣传部门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并参与到重点时政新闻的发布筹备工作中,确保重点行业的时政新闻不遗漏,做到精心策划,全媒体发布。

二是建立政务新媒体的沟通枢纽。以青岛为例,除了重点行业新闻之外,各个区市的新闻发布也十分重要,辖区群众往往十分关注。每个区市都有大量的工作部门和街道、乡镇机构,媒体机构应该加强与各区市外宣部门的联动合作,以区市的党委宣传部或者外宣办为枢纽环节,对各区市下属单位的新闻信息进行汇总和提炼,选出有价值的时政新闻进行集中发布,为时政新闻的联动传播创造条件,避免个别信息的遗漏,既能实现官方媒体机构对基层新闻的发布,也能够让政务新媒体实现多层次的融合传播。

三是建立重点时政新闻的推荐机制。除了以上两类政务新媒体之外,还有大量的政务新媒体虽然受社会关注度不高,但每年也会出现一定数量的重要信息,这些信息的发布,对公众的知情权和享受相应福利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为了提高联动工作效率,媒体机构和当地的宣传主管部门应该建立重点信息推荐机制,对符合相应条件的信息进行集中报送,通过选拔后进行包装发布。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信息筛选的工作量,机制要对信息报送的条件进行严格划分,确保信息具有一定的分量。

(三)打造全媒体传播渠道和传播能力

传统媒体在融媒体转型中,采用联动传播的方式,从根本上来说是以新闻的时效性来为新闻质量创造条件。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打造全媒体的传播渠道和传播能力,是联动传播的最终追求。传统媒体要以报纸为核心载体,尤其是要进一步巩固党报的传播地位,并在社交媒体和短视频平台注册官方账号,尽可能将热门平台全面覆盖,并不断试水新兴的传播平台。此外还要搭建具有自主管理权限的信用客户端,实现新闻发布和新闻互动的多种功能,并确保一定的粉丝数量。

四、结语

综上所述,传统媒体实现时政新闻的联动传播,是融媒体转型中的新理念、新思维。实现联动传播的基础是传统媒体的融媒体转型,以及与政务新媒体的深度合作。联动传播需要媒体机构具有大局观和新闻策划的能力,对新闻信息和政务新媒体平台进行深层次的整合,同时还要不断完善自身建设,将各个领域的时政新闻进行全媒体包装和发布,以多种形式呈现在新闻受众面前,让时政新闻更生动,更有生命力。

猜你喜欢
时政政务传统媒体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传媒评论(2017年3期)2017-06-13 09:18:10
政务
广东饲料(2016年5期)2016-12-01 03:43:19
政务
广东饲料(2016年3期)2016-12-01 03:43:09
政务
广东饲料(2016年2期)2016-12-01 03:43:04
政务
广东饲料(2016年1期)2016-12-01 03:42:58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
新闻传播(2016年2期)2016-07-12 10:52:13
五问传统媒体:你以为熬过寒冬就是春天吗?
新闻传播(2016年1期)2016-07-12 09:24:44
时政
当代工人(2015年21期)2015-12-16 16:56:23
时政
时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