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董诗怡 陆昱溥(.南京工程学院;.江苏大学)
随着新的养老模式的不断发展,部分老年人开始选择“房车养老”模式。目前有对房车发展现状和老年人旅居模式的分析,但针对“房车养老”模式的研究在国内鲜有见者。为了弥补现有研究的不足,本文通过梳理“房车养老”的相关理论,首先对“房车养老”相关产业的现状分析,归纳总结其可行性;其次,以主观视角来阐述实现“房车养老”模式的一系列方针;最后,从客观层面阐述此模式的意义所在。三个逻辑角度呈递进关系,希望对我国养老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发展有借鉴意义。
1.房车行业发展现状
(1)房车行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利好
2019年国家发改委发布《推动重点消费品更新升级,畅通资源循环利用实施方案》,为了积极探索住行一体化消费模式,统筹规划建设旅居车停车设施和营地,完善配套水电、通信等设施,促进旅居车市场发展。同时,中国各省区也发布了一系列可行的政策与建议,以支持和促进房车产业的发展。
(2)房车市场热潮的出现
据《2022-2028年中国房车行业研究分析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显示,房车可分为驾驶区域、起居区域、卧室区域、卫生区域、厨房区域等,是实现“生活中旅行,旅行中生活”的时尚产品。在定价方面,房车价格愈发亲民,房车市场正由高端消费向大众消费过渡,更加贴合消费者的需要。在销量方面,从相关部门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1月至11月,国内自行式房车销售数量由2020年的7760辆飙升至11360辆,同比增长46.4%。在技术方面,2020房车零部件逐步摆脱进口依赖,国产品质趋于成熟,生态链条逐渐完整。因此,从上述数据可以得出,房车市场将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3)养老人占房车用户比重大
根据分析,中国共有汽车驾驶人3.97亿人,从驾驶人的年龄分布看,主要集中在26至50岁年龄段之间,其中36至50岁年龄段的有1.7亿人,占38.6%。可见中老年群体的驾照普及率逐步提升,未来50岁以上的驾照数量会大幅增长,老年消费市场潜力非常巨大。且目前国内购买房车的用户中有50%的人为退休老人,50至59岁人群占比28.4%;因此,刚刚步入退休阶段的养老人将是房车旅游市场的巨大潜力用户。
(4)文化旅游行业蓬勃发展
文化和旅游部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旅游总人次32.46亿,比上年同期增加3.67亿,增长12.8%。2015年至2019年,我国居民人均旅游消费额稳定,占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例3%以上,虽然在2020新冠疫情冲击下,比例降至1.14%。但需要注意到,疫情是短暂的,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空间还很大。同时,研究表明旅游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有显著提升,新一代老年人参与和享受高质量养老生活,把文化康养作为养身养心的最佳选择。
2.“房车旅行”的发展趋势
房车从出现开始便意味着与旅居模式有一定的关联性,其能够满足其他旅游模式所不能带来的便捷性和灵活性,具有“住行一体化”的便利。房车旅游者是一群高度流动、高度社交、追求娱乐休闲的退休人员或家庭成员,他们渴望摆脱平凡的日常生活,向往自由、享受自然,而“房车养老”模式的出现,实现了快速看世界的目的,且独具一定的文化意义,中国人骨子里是放不下“家”的,房车意味着“家外之家”。
3.旅居房车行业发展瓶颈
(1)营地产业发展还不够完善
据统计,截至2019年底,中国露营地总量为1778个(不含港澳台),其中包括1565个已建营地、213个在建营地,全国营位数约56000个。虽然房车营地的数量有所增长,但由于我国旅居车行业发展较晚、配套产业还不完善,所以旅居车经常遇到注水难、加气难、充电难、停车难等问题;同时受政策和疫情影响有许多房车营地关闭了。由此,房车停车成为一个大难题。
(2)难以满足老年人对舒适度的追求
驾驶房车对驾驶人资格和身体状况都有一定的要求,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房车旅行者向更高年龄层的延伸,选择“房车养老”模式的养老人主要为更加“年轻”的老年退休群体,其身体状况满足驾驶需求,但老年驾驶人对舒适度的需求也更高。目前的房车配置基本全面,但缺乏对老年群体的个性化设置。
1.“旅居养老”模式的主流趋势
(1)老龄化发展迅速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经达到2.64亿,占总人口18.7%,即将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预计在2050年前后,老年人口占比将达到34.9%。老龄化不仅带来了人口结构的转变,而且改变了社会观念。随着接受过高等教育和财富的新一批老年人开始养老,他们渴望获得更有意义的老年生活,包括参与旅游、接受新知识等。
(2)“候鸟式”养老
“候鸟式”养老模式一般选择气候温暖的地点或区域为目的地,季节性明显;由于养老人的身体适应能力有限,其大多选择“候鸟式”养老模式。在出发地上,以常住地为原点,进行房车旅行的线路筹划,在旅行后返回家中休整;在目的地上,对新奇性的探索是主要目标。
2.“旅居养老”模式的主体分析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一批接受过高等教育的退休人步入老年生活,他们愿意付费去享受高质量的养老生活,这样新的养老模式也就有了足够的市场。新一代养老人拥有更多的闲暇时间、较好的经济基础和身体健康水平,是旅游市场中最活跃的群体之一,给旅游业带来非凡价值。
由于中国房车市场发展较慢,有些机动车条款房车不适用。目前,公安部发布了新修订的《机动车登记规定》等3个部门规章,在便利驾考领证新措施中特别说明新增“轻型牵引挂车”准驾车型。从2022年4月1日开始,拖挂房车C6驾照将正式施行,其对于年龄有所限制,要求在20周岁以上,60周岁以下。除此之外,相关的法律条文较少,政府要顺应房车发展趋势,完善其配套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
同时,加快我国房车营地及其内部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建设地点需要选在出入城市方便的郊区等位置,将生态保护放在第一位,科学布局建设房车的定点区域。营地内部基本设施要完善,包括治安管理以及环境检测等,目标将营地建成集娱乐、服务、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旅游度假地。
1.保险公司
可以推出终生旅游养老金项目,例如:连续缴纳一定时间的保险费用,同时与房车公司合作,到退休后第一年领取相应规格的房车,往后每一年领取一定的旅游基金,此旅游基金也可以给养老人自由支配,达到一定岁数即可收回本钱,此后均为保险收益。此举可为养老人提供旅游所需的经济保障。
2.旅游公司
对于初期选择“房车养老”模式的养老人,其可能缺乏一定的经验和信息来源,旅游公司可为其量身定制个性的旅游规划方案,短距离范围内的放松身心,长距离范围内对新环境的探险追求;与相关地图软件合作,不仅合理规划最优路线,还可以对寻求适合的房车营地进行指导。同时,对于有一定需求的养老人,为其配备私人司机和专业的护理人员,满足其个性化需求。另外,后期可以提出“房车团游”的项目,呼吁有共同追求的养老人一起组团旅游,以“私人房车”的模式达成组团旅游的社交效果。
形成“年轻化”养老和“文化养老”的潮流,积极倡导“房车养老”的养老模式,鼓励养老人心态更加年轻化,并通过一些新的文化形式丰富其内心,让养老人感受一次新的成长。同时,子女实现独立后,要支持养老人观念的转变,认可其去追求属于自己独特的养老生活。
养老人可通过写旅游博客、拍摄纪录片等方式分享“房车养老”的经验,一方面可以宣传新型的养老模式,学习使用一些新型的传播方式,同时也可以获得一定的流量收入,缓解一部分养老人的经济压力。这样的交流模式,某种程度也可以达成其精神的富足,缓解老年焦虑。
形成良好的老年旅游氛围,帮助实现我国高质量养老的目标,呼应了我国当前旅游休闲家庭化、全域性和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转型期人口流动的复杂性,也呼应了生活方式与地方认同在中国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
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一方面,通过“营地+康养产业”的模式,给更多文旅相关产业带来了有效的连接与融合,以丰富的内容和元素为营地带来了市场引流,形成叠加的经济效应,不断为露营地注入活力,也带动了相关企业的经济增收。另一方面,与保险公司合作养老金方案、医疗企业为其提供相应的医疗设施,实现各方共赢的目标。
满足了社会既追求理想世界又渴望脚踏实地的愿望,给受众者一个机会去构建自己随心境不断变化的理想之家,同时又满足物质世界里平凡之家的要求。现代社会中老年人的“幸福”内涵更加丰富,特别是“积极老龄化”和“年轻化”养老理念的广泛传播,它鼓励老年人提高生活质量、参与社会活动,获得充分生存发展权益的保障。“房车养老”模式作为一种休闲性和探索性更强的养老方式,所带来的不仅有情绪的“享乐”,还包含了强烈且深刻的“自我实现”。“探索需求”促使老年人走出家门,“自我实现”引导老年人自主追求更高层次的人生意义。同时,房车旅行也彰显了一定意义上的社交文化内涵,房车旅行中讲究一种尊重,不轻易踏足别人的房车,也是一种社交尊重。
1.满足其便捷方便的需求
对于一部分有经济压力的养老人,租房车一天使用的费用远远低于住酒店的费用,经济实用性很强。且其可以自由选择旅游规划,随时休息,省下来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更符合养老人的需求,提高了其旅游质量。
2.加强家庭凝聚力
“房车养老”模式的最合适组合便是夫妻,其前半生投身于事业和家庭,工作后便少了很多的情感共鸣,房车将家人凝聚在一个流动的家中,一起旅行经历未知,在陌生的地方通过探索和交流形成彼此之间真正的精神陪伴,在情感疏离的快节奏生活中提供了充满人情味的归属空间,重塑了家的情感依恋,房车养老被赋予了诗意与浪漫。
3.减少时间焦虑感
在进入老龄阶段后,养老人由于身体和心理各方面的变化,容易产生一定的焦虑感,“房车养老”模式可以帮助他们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更有意义的事情中去,探索更多未知的东西,在老年生活中实现一定的获得感。
4.维持一定的社交活动
老龄人退休后,少了一定的社交活动,而通过“房车养老”的模式为其提供了一系列参与社会活动和涉及社会关系的机会,帮助其维持一定量的社交,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共建自己的“理想之国”,形成养老人社交上的推动力。
采用“房车养老”模式的这一老年群体,是中国老年人积极追求“年轻化”养老和“文化养老”的体现。本研究将“房车旅游”与“旅居养老”进行联动思考,采用由现象层面到意义层面的分析方法,挖掘出两者之间的内在联动,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方针策略,弥补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形成了新的思路框架。对于社科类研究来说是新的研究方向,也有益于促进养老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