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琳琳
战略导向的特点就是企业要先根据时代特点和自身经营发展优势,找到发展侧重点,以此为基础制定战略工作计划。有目标、有方向;分阶段、分步骤的完成各项经营管理任务,以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实际上,大多数企业都以盈利为主要目标,而合理控制资金成本,发挥资金的使用价值,是解决企业经济发展难题的关键方法。这就要求企业以战略导向为基础,将传统财务会计转变成预算会计和管理会计,融合先进的财务管理工作理念,让会计人员参与到企业经营建设的全过程当中。关键要构建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以科学管控资金流通风险。
企业通常会根据时代特点及自身经营发展需求来制定科学的、长远的工作目标。并以这个目标为基础,找到内部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侧重点,合理拟定工作计划。
当企业有明确的战略目标后,在内部实际安排会计人员展开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时,应基于战略导向任务,引导会计人员制定与企业发展目标相一致的经济管理计划。要以企业的长远目标为核心,预估发展阶段需要投入多少资金、技术,并评估现阶段企业的发展实力,从中分析出现行的资金分配计划是否存在不足之处,及时做出调整,避免工作进程中出现资金不足的问题。
新时期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要求会计人员具备预算能力,具备对各种管理会计工具的灵活操作能力。目前,基于战略导向任务对企业经济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比较常见的方法就是:使用平衡计分卡作为管理依据。侧重点是从财务、客户、内部运营、学习与成长等角度构建基础管理体系,明确内部管理工作的指标,从多个方面找出项目经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经济风险。并合理规划经济管理方案,以此来达到全面化管理的目标,保障管理工作的实际价值能够充分发挥,真正规避风险问题,带动企业的经济发展。
基于预算工作的核心就是结合市场价格变化情况对项目成本进行预算分析,并完成风险预估工作。所以,基于战略导向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通常要以作业管理为前提。对于企业的资源消耗问题进行明确规定,立足于实际情况,开展有效的管控工作。在内部执行绩效考核制度,将员工的实际利益与企业的战略发展相结合。这可以达到约束员工工作行为的目的,营造良好的内部工作氛围,进而确保员工能够保质保量的完成基础任务。这是会计管理任务中的重点及难点所在,对会计人才的专业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企业要合理降低或消除风险,必须要规范管理流程,提升管理工作的权威性。在此基础上进行经济建设工作,才能达到良好的工作效果。
人员工作态度、能力以及企业的管理制度等方面如果存在不足之处,都会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需要企业结合现阶段经营管理工作的实际问题,制定合理的解决对策。
全面预算管理要求会计人员参与到企业经营建设的全过程当中,对工作中产生的财务数据进行及时收集、整理和分析,目的是第一时间发现资金、资产使用过程中潜在的风险,及时采取解决对策,最终合理规避风险,避免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在这项任务中,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需要解决:首先,该工作要求会计团队之间能够相互配合,还要求各部门积极配合会计人员完成经济管理工作。但是,很多企业内部员工之间的沟通交流渠道不畅通,存在信息滞后性的问题,影响着工作效率,就容易造成经济损失。这要求企业做好内部组织结构建设,并合理提高员工之间的向心力。
其次,要关注会计人才的工作素质及能力是否符合新工作的要求。目前的实际难题是:会计团队在长期使用财务会计工作模式展开经济管理工作时,出现了思想固化的问题。员工缺乏创新意识及能力,无法及时结合时代发展的要求调整工作方案,对于新会计工具的应用能力不达标,导致工作质量受到了不良影响。这与企业没有及时展开人才培训、招聘等工作有关。
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流程复杂,工作任务量大,为保证工作的稳步开展,必须要在内部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构建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规范工作流程。但是,现阶段大多数企业在具体制定管理计划时,没有遵循适应性原则,只一味引进其他企业的先进管理方案,借鉴他们的工作思路,忽视了企业规模、经营项目等方面的差异性,导致实际管理效果不理想,管理工作流于形式,无法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保障。与此同时,内部的考核管理方案缺乏合理性,这会降低员工参与基础工作任务的热情,致使企业的战略目标无法实现。
通常来说,全面预算管理任务可以分为:分析、编制、执行和考核四个阶段。在大数据时代下,工作数据信息数量庞大,信息处理质量及效率也对经济管理效果产生了直接的影响。然而,很多企业都没有在制度当中体现出全面预算管理任务的重要作用,也没有融入现代化管理技术及设备,这些都是企业在新时期发展阶段要解决的主要难题。
新时期,有效处理预算管理工作难题的关键是:企业要在内部构建完善的工作体系,结合基本预算流程,从业务管理和财务管理两个角度落实管理任务。
预算分析工作是整个经济管理环节中的第一项任务,主要是对项目的可行性展开分析。一般要从盈亏管理角度、需要投入的成本以及可能产生的风险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基于很多数据信息都具有动态化的特点,因此,目前提升工作水平的关键方法就是构建网络工作平台,通过建立财务数据库来统计工作数据信息。方便让会计团队共同针对这些数据信息展开讨论研究,重点要完成对预算指标的分析和调整工作。同时,在收集财务信息时,要保证信息具有及时性、真实性的特点。
尤其是市场的需求变化、价格变化都会影响最终项目的盈利情况,要求会计人员事先展开预算分析工作。应当在项目存在风险问题时,确定风险类型,找出引发风险问题的原因。分析是否能够通过调整工作方案,建立管理机制来规避风险。新时期,比较有效的预算分析方法就是SWOT法。主要是通过对企业的优势、劣势、机会与风险进行合理的分析,能从中找出企业新时期的发展方向。
预算分析工作结束后,应结合所得数据落实好预算编制任务。预算编制计划当中要体现出企业的资金分配方式、资金支付方法和时间。关键要拟定收支计划,根据企业现有资金数额、资产数量、人才数量及能力,研究如何提升预算方案的适应性和可行性。注意在整个编制阶段都要与战略发展目标相结合,为提升工作水平,应分阶段设置年度、季度、月度的预算管理目标,并从人力、物力等角度保障预算方案的全面性。由于预算方案是后续展开执行管理工作的参考依据,因此,应关注会计团队是否具备预算管理的能力,要做好人才选拔工作,转变会计团队的工作思维,注重引进专业的预算会计。并定期让人才之间相互沟通,分享工作经验,确保会计人员能够掌握预算编制的技巧,找到创新工作方案的可行对策。
要确保预算任务能够有效落实到工作环节中,就要结合企业内部的管理机制来规范预算流程,提高预算工作的执行力度。企业所制定的战略目标会为预算执行工作提供方向,而预算执行效果则反映着战略目标是否科学合理,有助于企业合理调整下一步的工作目标。企业在发展进程中不会轻易调整目标,因为调整目标意味着原有工作计划会被打乱,需要修改计划。但企业在参与市场竞争时,需要遵循与时俱进的原则。所以,工作目标和工作方式不能一成不变。
以预算执行为例,针对这项工作展开创新研究,首先就要从管理会计的角度制定管理计划,建立责任机制,分清各部门在预算执行阶段应履行的职责,观察他们的工作开展情况。以经济盈亏为基础指标,对造成经济亏损的部门进行惩罚,对遵循管理规定、执行预算管理任务,带动企业经济发展的员工进行表扬和奖励。其次,在方案的执行阶段,为达到良好的管理效果,应构建相互监督机制,让各部门相互监督、相互促进。可以将工作情况记录在网络平台上进行统一的管理,方便全面体现出预算执行情况。
预算考核是全面预算管理中的最后一个环节,一般考核工作的对象是全体员工,要根据其所在的岗位设置不同的考核标准,定期进行工作总结。可以考虑在预算管理工作中使用事业部制系统,让各部门自行根据业务流程进行收支管理工作,并建立相应的考核管理体系。通常是在项目完成后,结合盈亏情况对预算分析、编制、执行过程中的优缺点进行综合评价。考核工作属于刚性管理,旨在结合统一、规范的管理条例约束员工的工作行为,以避免由于人为因素给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基于大部分企业在发展中都设定了战略目标,因此,考核时还要将目标的完成情况作为评价工作能力的重要指标。考核工作通常以直接考核和分离考核这两种方式为主,由上级对下级考核,并将预算管理任务与预算考核工作分离。为保证公平性,预算考核的任务应由专门的考核部门独立完成。对于相应的考核结果应集中收集并存储,方便在后续开启新项目时,以此为依据来优化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提升经济管理水平。
规范化展开预算管理工作时,应关注如何保障工作的完整性、及时性、合理性。重点要坚持正确的工作方向,并组建一支专业的会计工作团队,确保基础工作信息能及时传递。
有了统一的战略目标后,应确保全体员工都能朝着这个目标努力,企业通常会从思想教育的角度出发,为员工树立正确的工作目标,提高员工的团结意识及能力。同时,完成内部的组织结构建设,分析各岗位的设置情况是否存在不科学、不合理的问题,及时合并重复岗位、分离工作职能混杂的岗位。并定期召开工作会议,让各部门汇报工作情况,及时发现项目经营环节出现的问题,落实好预算管理任务。很多员工都片面的认为预算管理是财务部门的任务,工作的积极性不高。基于此,企业应当结合管理制度体现预算工作的重要价值,引导基层员工参与到预算管理任务中。应注意:组织结构建设情况与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开展效果息息相关,需要企业引起重视。
全面预算实际上指的是将财务工作与业务工作融合起来,以预算管理理念为基础,让会计人员参与项目决策、项目运行管理。在坚持正确发展方向的基础上,拟定全面预算管理计划,对经济运行情况进行全过程、动态化的管理工作时,不仅要从细节上出发,提高管理工作的精细化程度,规避经济风险。还要在整个预算环节中遵循依法管理的原则,保障预算方案具有合理性、合法性的特点。企业要及时在内部对员工进行普法教育,提高员工的法律意识。尤其是国家已经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政策,对财务数据的分类方式、预算方法的选择都提出了新要求。比如,在制作预算报表时,不能瞒报盈利和亏损情况,不能隐瞒企业现有的资金、资产情况。另外,编制时,不能为了规避风险而选择一些违法途径展开经济收支管理工作。这要求会计团队了解法律规定,且具有较高的工作素质,以保障企业预算工作的稳步开展。
信息化技术已经成为了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中常用的技术手段之一,基于网络环境具有复杂性的特点,应做好信息安全管理工作,这要求会计人员具备对信息技术的操作能力,具备安全防范意识,并能够对网络环境中的虚假信息有准确识别的能力。比如,在结合市场价格变化情况进行项目预算时,可能会出现虚假的产品涨价信息,导致会计人员做出错误的决定,大量囤积产品。由此展开的资金分配工作也不合理,无法为项目的稳定运行情况提供基础保障,这是企业应注意的重点问题之一。此外,全面预算管理具有动态化的特征,要体现工作价值,就必须创新工作观念,完善计算机基础设施建设,引进新的管理软件及技术,展开智能化的预算管理工作。还可以展开信息共享,以此来降低工作难度,提高工作的便利性,这要求企业展开创新型会计人才的培养工作。
预算管理工作主要分为财务预算和业务预算两个环节,在提前预估资金和资产的使用量时,既要通过风险评估工作来保证实际在项目运行中投入的资金量充足,还要考虑如何合理节约资金的方法。基于有些风险因素具有突发性、不确定性的特点,无法提前预估出风险的严重程度。所以,一般在预算时要留有余地,留出足够的备用资金,避免项目运行过程中出现资金短缺的情况,这要求会计人员具备专业的预算能力和灵活应变能力。
除此之外,企业预算工作也不能只考虑企业自身的经济盈亏问题,还要从员工的个人利益需求方面展开分析,保障员工个人与企业经济利益的有机结合,这对于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有重要作用,能保障全面预算任务的有序开展。企业还要将预算工作同落实管理制度、提高预算的控制和约束力相结合,深化目标成本管理,并与实行现金收支两条线管理相结合。以此来降低预算管理工作难度,实现全面管理目标,真正带动企业经济的稳步发展。
结语:要保障预算管理工作的全面性,必须要结合项目经营过程,从决策管理的角度开始,展开预算分析、编制工作。并结合已经拟定好的预算方案来为工作人员分配具体任务,通常企业为保障工作的稳步开展会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以此来约束人们的工作行为,避免由于人为因素引发经济风险问题。这就涉及到展开预算考核的环节,利用考核制度来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注意构建完善的组织结构体系,并应当遵循依法管理原则。另外,管理工作质量及效率会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所以,企业应组建专业的会计团队,侧重于从预算会计和管理会计的角度展开创新研究工作。注意做好财务数据的收集、整理和传递管理,这需要依靠信息技术手段来完成。最后,应研究带动员工个人和企业协调发展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