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胤承
〔中交疏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 100013〕
企业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内部的一种评价机制,对企业绩效价值产生重要的影响,但是想要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功能,促进企业经营指标高效完成,内部审计质量必须要有可靠的保障。内部审计不仅是企业最具价值的资源之一,也与企业的内部绩效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企业的内部审计必须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目前,随着时代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已经愈加明显,企业的经营环境也在不断变化,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企业内部审计要求的不断提高,企业内部审计质量也需要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因此,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是十分重要和关键的。目前,我国企业在发挥内部审计作用、建立绩效评价体系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何充分发挥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建立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体系是当务之急。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内部审计作用,并就企业的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体系构建提出意见和建议,希望能够有利于充分发挥企业内部审计效能,实现企业内部审计与企业利润的双提升。
任何行业的审计人员在履行审计职责时,其独立性必须有可靠的保障,才可以使审计过程公正客观。审计部门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从组织上说,也必须居于独立地位。只有审计部门和工作人员保持一定的独立性,才能针对企业内部客观环境公平公正进行内部审计工作,并使内部审计报告质量有可靠的保障。除此之外,按照受托责任理论,内部审计工作对公司治理可以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委托代理关系一旦建立,受委托人必须按照委托人的意愿办事。但在这一过程中,委托人与受委托人如果有信息不对称现象出现,则会造成受委托便很难有效掌握资产信息,对企业绩效产生较大的影响。
确认和咨询企业运营的各个方面是内部审计的重要职责,这就要求内部审计充分发挥自身功能,对企业价值链中各个环节的质量进行改善。因此,内部审计属于价值链上活动的重要内容,起到的作用是辅助性的,可以产生直接增值的效果。具体来说,内部审计借助系统规范的技术和方法,对企业的各项经营生产活动进行控制、监督、评价和咨询,可以及时发现价值链各个环节出现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尽可能降低企业的经济损失。这是创造价值的体现,同时也对企业提升绩效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而内部审计的增值服务是间接性的,具备了独立性和权威性,其职责可以客观行使,高层管理者不能做出干预。因此,内部审计的威慑力是较强的,可以对各部门的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督,并起到督促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创造间接价值。由于内部审计部门的监督和检查,各职能部门都会全力维护企业内部控制和工作秩序,客观上促进了企业绩效的提升。
按照成本收益理论,企业在经济学上处于理性地位,其最大目标在于追求自身利益,企业一切活动的出发点都是收益大于成本的预期。因此,内部审计也必须有利于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只有当内部审计的收益大于投入的成本时,内部审计才能持续开展,否则就会浪费企业的资源,也与企业利益最大化的目标背道而驰。从内部审计的成本来看,内部审计需要一定的成本支持,包括具体的显性成本,如相关人员的薪酬和差旅费及审计需要的材料支出等;也包括无法量化的隐性成本,如审计出现偏差造成的工作重复等。从内部审计的收益视角来看,内部审计有利于企业财富的增加,具体包括了可以量化的显性收益,如企业的净利润和可以避免的损失等;也包括了那些不能计量的隐蔽性收益,如企业经营管理效率的提升。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内部审计在行使职能的过程中,对企业的内部控制进行了严格监督,对企业运营风险进行管控,针对企业生产经营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建议,更加有效地配置了企业资源,使企业经营成本显著下降,运营效率不断提高,使企业的绩效得到明显的改善。
企业内部审计整个流程包括了制定计划、获取证据、形成意见、得出结论等不同环节,这些环节都是由内部审计工作人员完成的。所以,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工作态度对于企业的绩效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目前,企业的组织结构随着发展在不断优化,内部审计人员也起到了越来越大的作用。一支复合型、学习型的内部审计团队可以对审计质量起到决定性的影响,从职业和道德两方面可以对企业审计工作规范的有序运行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如果审计工作人员素质不高,业务能力较差,那么企业的绩效管理就会出现隐患,并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确定清晰的企业绩效评价目标,是内部审计工作开展的前提和基础,是运用审计手段评价企业绩效的参照。目前,企业绩效的内部审计目标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内部审计目标与企业战略目标不统一。企业在对内部审计目标进行设定的过程中,没有从战略的视角制定审计目标,而只是考虑了内部审计在规避风险中的作用,造成审计目标远不够全面。目标设定不明不利于内部审计工作有序展开。第二,没有把企业效益和价值增值作为审计目标。效益增加和价值的提高是企业经营的重要目标,但是目前并未全部纳入内部审计之中,造成企业内部审计缺乏全面性和客观性。第三,不重视内部审计质量提升,也没有将其列入评价目标。企业在绩效评价过程中,只侧重衡量内部审计工作落实及完成情况,对于内部审计质量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企业的内部审计得出来的绩效评价结果,是评价企业内部工作效率的重要参照。因此,企业对此必须高度重视。内部审计对企业绩效来说,不仅可以加大内部控制力度,也有利于企业规避各种经营风险,还为企业守住了底线,在此基础上实现资产的价值增值。但从企业内部审计现状来看,很多企业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还处于较低的水平,对内审重要性的认识还需要进一步深化。部分企业虽然设立了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内审部门组织结构也在不断优化之中,但是对内部审计在企业绩效评价中的作用并没有给予高度重视。主要原因是内审工作对企业绩效评价中的作用没有清醒的认识,造成企业内审绩效评价体系不健全,导致内部审计质量和效率在较低的水平徘徊。
从企业视角来看,收入确认风险和内审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都会给内部审计带来风险。企业的交易频繁进行,而且交易内容极为纷繁复杂。因此,其收入确认是比较复杂的,随时可能出现风险。这一特征使得内部审计工作的难度大大增加,而且也为内审增加了难度。从财务维度进行审计的过程中,相关指标的核算相对比较困难,造成企业内审效率处于较低水平。有些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综合素质总体不高,部分内审人员专业水平无法胜任工作岗位,使通过内审对企业绩效进行客观评价的难度不断增加。这直接导致了企业在内部审计的过程中,在衡量内部审计效果方面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资源,大大增加了企业的内部审计成本。
第一,企业通过内部审计对自身绩效进行评价,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指标可以参照。部分企业在制定评价指标时,没有按照全面性原则办事,选取指标没有多维度进行,造成审计结果只能反映出企业部分方面的绩效,审计评价的结果缺乏完整性。另外,一些企业在定性和定量指标配比上存在不合理的现象,在进行内部审计的过程中,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的比例差距过大,造成审计结果失去了公允性,使内部审计不能对企业的绩效进行全面的评价。第二,内部审计过程中存在生搬硬套的现象。有些企业在建立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体系过程中,完全按照绩效评价模式运作,对相关指标和维度并未针对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这对建立完善的企业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体系是非常不利的。
企业管理层和内部审计人员均应对内审给予高度的重视。企业管理层要充分认识到,内审不仅可以对企业绩效进行评价,也把企业文化和价值观传递出来。通过内审得出的企业绩效评价结果,不仅是企业高层决策的重要依据,也对企业的效益提升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企业各个部门尤其是内部审计人员应当清醒地认识到,通过内审得出的绩效评价结果,是企业各个部门提高自己工作绩效的重要动力。因此,各个部门需要密切配合,要从全局的视角看待内审在企业绩效评价中的作用。只有形成了这样的思想认识,企业的内部审计体系才会得到最大程度的优化。首先,企业应当注重内部审计体系的设计,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从企业经营的实际出发,相关内部审计体系设计必须有着较强的可操作性。其次,企业还应做好内部审计的组织工作,负责内部审计的相关人员必须端正工作态度,企业要从人力和财力方面加大对内部审计的支持力度。
企业要把内部审计体系构建出来,要确定清楚审计的目标。第一,遵循企业内部审计的目标与企业战略发展目标一致性的原则。通常来说,市场占有率的提升、区域扩张、利润的增加都是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因此,内部审计在评价企业的绩效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作用,必须服务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第二,企业效益和价值增值的内容也应纳入企业内部审计之中。企业在内部审计过程中,选取相关指标必须与企业效益和价值的增加结合起来,在一定范围内可以作为内部审计工作是否有效的参照。第三,企业内部审计要保持清晰性的原则,内审工作质量必须有可靠的保障。内部审计要从效益性、效率性及有效性等所有方面对企业的绩效进行综合评价,内部审计必须明晰每一个细节,这对于企业提高内部控制水平也是非常有利的。因此,提升内审工作质量对企业绩效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性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第一,针对一些企业经营管理中固有的风险,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实现企业内部审计的信息化,完善企业内部审计系统,并制作相应的计算机软件,从而为企业通过内审评价自身的绩效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程度的提升,对于企业绩效评价机制的优化也可以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第二,企业内部审计过程中,也要把控制审计成本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和重心。企业在进行内部审计过程中,内部审计效益必须大于审计成本,这样的内部审计结果才是有效的。因此,有效控制审计成本也是提高企业绩效评价效率和效果的可靠保证。第三,审计部门的管理人员应发挥带头作用,在审计过程中严格按照制度和流程办事,充分发挥协调、组织作用,调动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理顺内部审计工作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促使内部审计工作人员全身心投入到审计工作中,全面提升内部审计的工作效果。
第一,定性与定量指标的比例应当均衡。在通过内部审计对企业进行绩效评价时,首先应选取预算控制率、项目完成比例等可以定量评价的指标,同时应选择员工幸福感之类的定性指标,两种类型的指标要统筹兼顾,处于平衡状态。第二,企业的内部审计评价方法必须具备适用性和科学性。企业内审绩效评价有指标法、经济增加值法和平衡计分卡法,应从自身实际出发,选择合适的绩效评价方法,也可以把多种方法整合起来使用,进而把内部审计评价企业绩效工作体系构建出来。第三,企业内部审计的评价指标要多维度选择。特别是对那些使用平衡计分卡方法的企业,不必局限于四个维度,还可把维度适当延伸,进而取得更好的审计效果。
首先,内部审计部门应高度关注部门人员构成结构。内部审计是一项较为特殊的工作,牵涉范围广,对工作人员专业素质要求较高,除了高级会计和审计人员之外,还需要懂管理、风控、信息技术的专业审计技术人才。企业要全面提升内部审计人员专业水平,对内部审计人员设定严格的准入制度。内部审计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考核,通过之后才能上岗工作。这样,人为原因造成审计出现问题的风险概率就会大大降低,从而把企业完善的内审体系构建出来。在审计工作中如果遇到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可以邀请知名专家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指导,这就可以使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得到可靠的保障。除此之外,企业要培养内部审计人员形成终身学习理念,不断学习审计理论和专业知识,并积极参与有关审计的各项资格考试。企业也要不定期开展员工培训工作,帮助内部审计人员提升专业素质,对不符合标准的工作人员及时作出处置。
综上所述,目前企业对内部审计工作已经引起了高度重视;内部审计工作可以对企业绩效作出全面准确的评价,在此基础上,可以使企业及时识别运营风险,督促各部门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提高工作绩效,并避免出现经济损失。随着审计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发展,传统审计工作模式已经无法对企业绩效作出准确的评价。在目前企业转型背景下,对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的提升,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企业内部审计体系的构建是需要过程的,这就要求企业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优化,把内部审计对企业绩效的评价和促进作用充分发挥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