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 艺
(昆明理工大学国际学院,云南昆明 650504)
课程思政课堂教学改革,是高校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改革的重点。随着国家教育对外开放的步伐,来华留学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已经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课程思政课堂教学改革,构建来华留学生课程育人质量提升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更多知华友华人士,促进民心相通,是目前来华留学生教育工作的重点。
汉语类课程是不同学历层次来华留学生的必修课,课程思政课堂教学改革研究成果虽然还不多,但这是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已是共识,如牛百文[1]、陈峥[2]、毛雪[3]等,都对课程思政课堂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实施路径等进行了探讨。近年来课程思政课堂教学改革由宏观研究走向具体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是发展趋势,汉语综合是留学生汉语类课程的核心课程,本文将围绕来华留学生课程思政教育目标,结合课程特点,找出课程思政课堂教学改革的切入点,通过教学改革实践,探索将思政教育内容融入课堂教学,让留学生在学习汉语、中国文化知识的同时,正确认识、理解中国,育人与育才相统一,培养民心相通的使者。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对外开放取得显著进步,来华留学生规模不断扩大,2018年各类来华留学人员达49.2万[4],2019年达到50万,已成为亚洲最大留学目的地国。
来华留学生教育虽然具有诸多特殊性,但同样要明确“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心相通的基础是文化,关键在教育,依靠教育使不同国家、不同文明的人群族群达到文化理解和民心相通。[5]总书记的讲话给来华留学生教育指明了方向,来华留学生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民心相通的使者”,这正是来华留学生课程思政教育的特性。
如何培养“民心相通的使者”?教育部《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2018)规定来华留学生人才培养目标包括四个方面:学科专业水平、对中国的认识和理解、语言能力、跨文化和全球胜任力。除学科专业和语言能力目标外,还要求来华留学生“应当熟悉中国历史、地理、社会、经济等中国国情和文化基本知识,了解中国政治制度和外交政策,理解中国社会主流价值观和公共道德观念,形成良好的法治观念和道德意识。”“应当具备包容、认知和适应文化多样性的意识、知识、态度和技能,能够在不同民族、社会和国家之间的相互尊重、理解和团结中发挥作用。”“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规范》中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现了“育人”与“育才”相统一的教育思想,不仅让留学生专业学有所成,还要让留学生真实、立体、全面地认识中国、理解中国,了解中华文明,促进留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不同文明的认识和理解,培养民心相通的使者。
《规范》是指导和规范高校开展来华留学教育的全国统一的基本准则,也是开展来华留学内部和外部质量保障活动的基本依据。来华留学生课程思政课堂教学改革,应当坚持“立德树人”,紧紧围绕来华留学生人才培养目标,结合课程特点,充分挖掘课程思政内涵,育人和育才相统一,将培养民心相通使者落实到具体教学活动中。
作为中国海外教育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中文教育不仅担负着国际中文推广、中国文化传播的职责,还为来华留学生教育提供语言支持和保障。国际中文教学,如果仅局限在汉语知识、汉语使用能力的学习和培养,只强调“育才”,而不重视“育人”,既不能实现来华留学生人才培养目标,更不能满足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培养民心相通的使者,既是来华留学生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国际中文教育的根本任务。
语言既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文化的载体,学习第二语言不仅是学习新的语言知识,培养新的语言使用能力,也是在学习一种新的文化。留学生学习汉语,可以透过汉语言文字认识其所蕴含的中国文化,通过语篇、语用学习,认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精神面貌,认识中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汉语综合是国际中文教学课程体系的主干课程,承担语音、词汇、语法、汉字等语言文字知识的学习和汉语使用能力的培养,以及中国文化知识的学习,具有基础性、综合性特点,课程内容丰富,覆盖面广泛,是最能全方位体现中国语言文字和文化特点的课程。通过该课程课堂教学改革,探索将语言、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政教育相统一的教学模式,提升课程育人质量,可以为来华留学生课程思政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一个案例,为留学生其他课程思政改革积累经验,最终把思政教育贯穿到来华留学生各类课堂教学之中,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汉语综合课开设时间长,贯穿初级、中级、高级汉语全教学过程。为便于课堂教学改革实施,笔者选取《中级汉语综合》课进行教学改革实践。
汉语综合课教学内容主要包含语音、词汇、语法、汉字、课文。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词汇、语法和课文这三部分相对容易挖掘和拓展课程思政元素。
现以《发展汉语·中级综合(Ⅱ)》[6]为基础,列举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对该册教材思政元素挖掘和扩展的实例。
词汇是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受自然环境、历史发展、社会形态、思维模式、文化习俗等方面的影响,汉语形成了许多具有自身特色的词汇,而这些词汇就适合于挖掘和扩展课程思政元素。但由于受到历史演变和社会进程等外在因素的影响,词义可能会与时代观念有所偏离,因此在挖掘出具有课程思政元素的词汇后,需要先结合中国历史发展和当代国情对其词义进行辨析。其中符合中国当代国情的词汇,在挖掘出来后就可以直接使用;而不符合中国现状的词汇就需要对其进行扩展,通过古今对比、发展演进、原因分析等方法,让留学生理解其不符合中国现状的原因,并了解中国为此进行哪些变革。据此原则,我们对教材词汇思政元素进行如下分类:
1.中国基本国情 如:第四课“奥运会”“冠军”“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希望小学”,第五课“昆明”“红嘴鸥”“人与鸟”“和谐”,第六课“义乌”“小商品”“批发”“世界超市”“博览会”“追求幸福”,第七课“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社会文明”“福利彩票”“福利事业”,第九课“公益”“环保”“扶贫”,等等。这些词可以拓展说明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和发展理念,从不同侧面反映中国当代国情。
2.中华民族道德价值体系 如:第一课“亲情”“爱情”“友情”“乡情”,第二课“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第三课“忠实”“教养”“心意”“团圆”,第四课“英雄”“回报”“大爱”“爱心”“理想”,等等。这些词都反映了中华民族伦理道德价值观念,体现了中国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3.悠久的历史文化 如:第二课“纸上谈兵”,第七课“芝麻开花——节节高”“千里送鹅毛”,第八课“上风上水”“春节”“京剧”,第九课“武术”“武打”“功夫”“少林寺”,第十三课“西游记”“孙悟空”“火眼金睛”,等等。这一类词语可以反映中国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4.多样的民俗民族文化 如:第十四课“饮食”“荤”“素”,第十五课“订婚”“说婆家”“过门”“吹吹打打”“拜天地”“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少年夫妻老来伴”“忌日”“上坟”,等等。这些词可以反映中国人日常行为规范、家庭伦理规则、公共道德准则、饮食居住习惯、婚丧嫁娶习俗、民族风情文化等,体现中华民族独特的民俗民族文化和价值追求。
语法是语言的组合法则,是组成词、短语、句子等有意义的语言单位的规则。不同民族语言,因其使用群体的思维方式、文化背景和语言环境等因素的差异,形成一些特殊的语法规则。汉语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一套完善的语法体系,其中很多规则正是中国人思维模式和文化特征的反映。如语序是汉语最为重要的语法手段,不依靠词形变化而靠感悟,体现了中国人重感性的思维特点;词序中“天地”“父子”“长幼”等的顺序体现了尊卑有序的传统文化观念;“得失”“利害”“好坏”等偏义复词,体现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但限于中级汉语综合课的特点,这些思政元素在课程课堂教学中导入较为困难。
语法教学中,除了讲解语法知识点的定义、规则之外,替换练习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讲解例句和模仿造句是常用而有效的教学方法,例句内容的选择则主要是由教师来决定,因此在例句的编写中,就可以将思政元素融入到例句当中,让留学生在领会语法规则的过程中也能受到思政教育。如第一课《故事二则》中的语法知识点“(全/就)看……的(了/吧)”,就可以导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思政元素,编写例句“中国是否能够实现伟大复兴,就看全体人民的了。”
但并不是所有的语法点都适用,课程思政元素的导入要避免生硬。
课文是汉语综合课程的中心,词汇、语法、练习等课程的各环节都是围绕着课文来构建。一本优秀的综合汉语教材,课文主题的确定、材料的选择,往往都与中国历史文化、当代国情、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价值观念等息息相关,因此思政元素挖掘比较便捷。如第一课《故事二则》中的两则故事的主题,就可以分别体现出中国人“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德观念和“物极必反”“中庸”的价值观念,以及对亲情、友情的重视。
根据上述看法,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对教材课程思政元素进行挖掘和扩展,以此印证课程思政在汉语综合课中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目前汉语综合课堂教学多采用“结构、功能与文化”相结合的教学法,强调汉语知识学习和汉语使用能力培养与中国文化学习融合,这为我们课程思政课堂教学改革奠定了实践基础。我们以此为基础,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立足来华留学生课程思政的特殊性,以及来华留学生不同文化背景和教育背景,结合汉语综合课程特点,采取语言知识、中国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政教育相统一的教学模式,将思政教育具体内容融入各教学环节,将育人与育才相统一于课程课堂教学全过程。
中级汉语阶段语音已经不是教学重点,在“词语学习”部分,教材为每一个词都配有汉语拼音注音,学生已经有能力通过汉语拼音自主学习字词的读音,笔者要求学生在预习阶段自主完成学习,有问题可以通过课程软件进行课下答疑,课堂中只集中解决学生课前反馈的难度较大的读音问题,这样可以节约课堂教学时间。
教材一篇课文约出现50个左右的词语,这些词语的选择既依据汉语学习的层级性,又围绕课文内容来选定,因而词汇大多都能直观反映出课文的主旨和思想内涵,往往就蕴含着与课程思政相关的元素。
教学重点词语的选取: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在课堂中一般选取10至15个词语进行重点讲解,其余词语则由学生课余时间自主学习。词语的选择主要是三种类型,一是课文核心词,这部分词是课文核心理念的代表,对于帮助学生理解全文有着很大作用;二是重难点词,这部分词学生掌握较困难,但大多是汉语核心词汇,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三是课程思政元素突出的词汇,这部分词能够直观展现出中国的历史、现状、文化和精神等元素。虽然这三部分词语有着各自的特点,但并不意味着他们的关系是独立存在的,往往是包含、交叉的关系,如课文核心词也可能是重难点词,也可能包含丰富课程思政元素,在笔者教学实践中更多的时候是把三者进行组合教学,尽可能去挖掘词汇思政内涵。
实际教学方面:在词汇教学中,笔者一般采用“语义讲解+造句演练”的模式。语义讲解部分采用直接法、翻译法、情景法等教学法,详细地对词义进行讲解,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来对其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进行介绍和解释。如第一课讲解“亲情”——父母和子女之间的感情,“爱情”——男女之间相爱的感情,“友情”——朋友之间的感情,“乡情”——游子对家乡的感情,导入中国人的情感世界,家庭、社会伦理观念,以及深厚的家国情怀。造句演练主要遵循词、句相结合的教学原则,让学生在具体语境中认识词语的用法,同时拓展对课程思政内涵的领悟。
词汇教学部分因其教学内容简明、直观的特点,是较为容易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部分。但词语教学相对枯燥,思政内容的导入容易成为说教,需要尽可能采用符合留学生实际的灵活多样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方法,借助多媒体技术等教学手段,以形象生动的形式展现其中的课程思政元素,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形式,缓解词汇集中学习所带来的倦怠感,又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课程思政教育内容得到留学生内心的认可。
《发展汉语·中级综合(Ⅱ)》共有15篇课文,课文篇幅虽然不长,但都有一个明确的文化主题,所选材料通俗易懂,且多贴近中国人的生活现实,反映中国当代社会面貌,容易激发留学生学习兴趣。通过课文学习,一方面让学生在具体语境中,进一步理解词义和用法,认识语法规则和语用规则,实现语言知识学习和语言使用能力培养目标;一方面学习课文中的中国文化知识,实现文化教学目标。同时,教师在挖掘和讲解语言、文化知识所蕴含思政内涵的基础上,可以围绕课文文化主题,以课文材料为基础,进行思政教育内容的拓展,让留学生在课文的学习中自然而然地了解中国人的生活、情感、思想道德、价值观念等,从而实现语言知识、中国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政教育的统一。
在课文讲解中,笔者常采用问答形式,通过预设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思想,进而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所要传递的思政内容。比如在第一课《故事二则》中,一个农民工孩子在不是节日的时候给女老师送花,让老师十分“惊讶”,就可以引申出预设问题“为什么女老师会感到惊讶?捡来的玫瑰花让老师们的心情变得怎样?”教师引导学生理解,①中国人对于情感表达较为含蓄,在平日生活中很少会主动表达自己的情感,因此女老师才会惊讶于小男孩的行为;②小男孩的花虽然是捡来的,但经过孩子精心包裹,带来了“温暖的春天的景象”,让老师们“开心地笑了”,“快乐像春天的阳光照在每个人心里”;③懂得珍惜和感恩,就能得到美丽和快乐。
在对课文进行总结时,笔者常使用表格填空的方式,带领学生一起概括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让学生准确理解课文的主题和蕴含的文化精神,再根据课文的主旨思想进行课程思政教育的拓展。比如第一课中的主旨思想“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笔者选择了“感动中国人物”,让留学生去认识那些平凡而伟大的中国人,理解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和人生追求;第二课的主旨思想“中国人在灾难面前,总是能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笔者选择了当新冠疫情席卷武汉,中国政府、全国人民众志成城,以不同的方式驰援武汉,共同抗击疫情。新冠疫情已经成为人类共同面对的灾难,留学生有自身体会,思政元素的导入和认同就容易实现。
综合注释主要是学习课文中一些特殊词的用法和特殊句式,语法知识的学习离不开语境,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走进课文”与“综合注释”两部分教学一般是交互进行。
关于语法和知识学习,我们主要是在例句替换训练环节,通过恰当地编写例句,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既让留学生掌握语法知识,又能够接受思政教育,以“春风化雨”的形式让学生去感受而不是灌输。如第二课学习“除非···才···”条件复句,给学生讲清楚“除非”表示唯一条件,“才”引出结果,就可以编写例句“除非患有过敏性疾病等特殊情况,才可以不接种新冠疫苗。”让留学生了解了中国的抗疫政策,以及国家、人民群众为抗击疫情所做的努力,并与课文主旨思想的拓展相呼应,避免思政教育碎片化。
综合练习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课堂中的随堂练习,二是课后练习。其中随堂练习部分主要目标是集中巩固强化课程中所学的知识点,可以充分利用教材所设计的练习题,在巩固语言、文化知识的同时,加入课程思政元素。如第二课选词填空题“照明灯利用第四代绿色(光源),具有节能、环保等特点。”“如果地球气候继续变暖,(后果)将是万分严重的。”既让学生辨别了“光源”与“火源”“震源”,“后果”与“结果”等几个词词义的差别,又可导入中国政府所倡导的人与自然和谐,走绿色发展的理念。
在课后练习部分,或者利用“综合练习”所设计的“说一说,写一写”,或者根据课程的主题来设计一个思政话题,要求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使用课程中所学习的词汇和句式,写一篇短文。比如第一课设计话题“结合留学生活,寻找一个让你感动的故事”,第五课设计话题“你眼中的春城(昆明)”等。要求留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利用课余时间自主了解中国和理解中国,同时巩固所学语言知识,提高写作能力。
经过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笔者对于课程思政在中级汉语综合课中的实施有了一些思考。
1.课程思政改革要适度。课程思政在留学生汉语综合课教学中实施是可行的,但要适度。教师在教学中,要处理好语言知识学习、中国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政教育的关系,坚持适度、适当原则,让三者相互统一,才能达到育人与育才相统一的目标。
汉语综合课课程内容较多,既要让学生掌握语言知识目标、中国文化知识目标,又要让学生感知到足够多的课程思政元素,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从课程的各个环节着手进行调整,优化课程内容分配,提高课程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在不产生厌烦情绪的情况下尽可能多的去感知中国。
2.选择适合留学生的课程思政元素。课程思政内容十分丰富,课程思政元素的选取要紧紧围绕来华留学生课程思政目标,又要充分考虑留学生来自不同国家,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教育背景,要多去了解教学对象的关注点和兴趣点,既避免文化冲突,又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笔者教学中,每节课前邀请一位学生来分享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有关中国的话题,然后教师再根据话题内容进行扩充讲解,这样既尊重了学生的兴趣点,又扩充了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需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课程思政教学需要关注留学生学习习惯和特点,特别是在疫情背景下,线上教学更需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切忌说教。如笔者教学对象主要是泰国学生,泰国学生自幼接受“快乐式教育”,虽然到了大学阶段,学习习惯仍然受此影响。笔者教学中尽量采用启发式教学,注意中泰文化的共性和差异,充分利用图片、短视频等多媒体材料,注重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使思政内容具体、形象、可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了解中国、理解中国。
通过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我们认为语言知识、中国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政教育相统一的教学模式,是适用于汉语综合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充分挖掘课程语言知识、中国文化知识所蕴含的思政内涵,采用留学生易于接受的教学方式,思政教育目标可以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得以实现。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还感受到缺乏一套课程思政改革的评价标准,如何检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成效,还需在接下来的来华留学生教育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逐步建立一套有效的评价标准,以便更好地指导课程思政在留学生教育各门课程中切实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