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小红
(福建三钢闽光股份有限公司,福建 三明 365000)
在钢铁企业工程建设中普遍存在资源浪费现象,导致项目工程造价整体偏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投资效果和经济效益。
由于钢铁企业的工程项目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综合性以及复杂性,其工程造价易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因此,对于钢铁企业的工程造价控制应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同时,对于易对钢铁企业工程造价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严格防范。从工程建设全过程出发,对钢铁企业工程造价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如下。
钢铁企业项目前期规划不周,导致工程建设标准不符合钢铁企业的实际发展需要。钢铁企业在部分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存在边勘察、边设计、边施工的“三边工程”,致使企业在施工阶段无法对项目施工过程进行合理的资源优化配置和施工进度管控,进而导致施工物资不能合理利用、项目施工工期延误等问题,对钢铁企业项目的工程造价产生了较大影响,甚至可能超出投资估算。
钢铁企业项目设计方案不合理,导致工程设计概算或施工图预算偏高。一方面,由于设计方案过于保守设计,导致加大施工材料、施工机具投入等资源浪费的情况发生,进而增加了项目的建造成本;另一方面,由于项目的设计人员没有充分地踏勘及结合现场施工情况,导致后期施工过程中,设计方案与施工现场相脱节,导致返工、设计变更等情况使现场的人力、物力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在造成资源浪费的同时,也对工程施工效率产生了一定影响。
工程招投标环节管控不到位,造成工程造价过高或工程质量无法得到保障的情况发生。大部分的钢铁企业工程通过招投标的方式来选择施工单位,因此,招投标环节的管控是否到位对钢铁企业工程造价的高低产生直接影响,一旦招投标环节中出现串标、围标等违规行为,会严重影响项目的工程造价和施工质量、施工安全。
钢铁企业在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方法不科学,无法对施工阶段工程造价进行全面监管。钢铁企业工程项目所涉及到的施工工序较多、工程物资较为繁杂,且分部分项工程专业性较强,因此,在钢铁企业工程管理人员的成本管控意识不强的情况下,在对其进行造价管控时易发生管控范围不全面、管控制度落实不到位等情况,导致施工资源浪费等现象仍然存在。第五,不重视竣工结算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导致该阶段造价计量、计价混乱。钢铁企业没有对竣工结算阶段的造价控制工作给予相应的重视,进而在竣工结算阶段对工程结算核算缺乏明确的规范制度以及考核制度,导致计价依据不明确,计量混乱,不能将工程建设各阶段的造价进行合理审核和管控,进而可能产生工程结算远超出投资的现象。
钢铁企业制定明确的工程建设标准,有利于其合理地选择建设地点、施工设备和科学技术等,进而对钢铁企业工程造价产生很大影响。首先,企业应确定合理的项目建设规模。钢铁企业在确定项目建设规模之前,应充分进行市场调研工作,并结合企业自身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管理水平等情况,来确定企业工程建设规模。其次,企业应对科学技术的引进制定相应标准。一方面,企业应尽量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更新迭代生产设施、设备或满足生产其他需求,提升工程建设的效率和质量,提高投资效益;另一方面,企业应将科学技术与现有设备配置情况相结合,优先选择与企业已配置设备匹配度高,且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科学技术或工艺,避免其所引进的技术超出企业的资金承受范围,或与企业实际需求偏差大、不适用的情况产生[1]。最后,企业应明确项目配套设施及设备的标准。在钢铁企业项目投资中,设备投资金额往往占据总投资金额的一半以上,因此,企业应安排专业人员对设备选型、设备维护、维修等问题进行详细的市场考察,在满足钢铁企业实际生产需求情况下,选择经济实用、安全性能高的设备。
由于设计单位通常注重于设计环节的合理性,对于设计方案实施过程中的成本管控问题往往考虑不周,进而导致施工过程中产生大量的资源浪费现象。因此,钢铁企业应要求设计单位及相关设计人员按投资额度进行限额设计,并将成本控制作为重要的设计参考要素。第一,钢铁企业应积极推行限额设计。限额设计是在保障设计方案质量的情况下,按照所分配的投资限额来进行方案设计,进而可以对工程设计方案的成本进行有效管控,减少项目设计而导致的资源浪费问题。第二,钢铁企业应通过竞选模式选择最优的设计方案。企业在进行项目设计招标时,应将成本控制作为选择最优设计方案的参考要素之一,选择最适宜的设计方案,进而在钢铁企业项目设计阶段起到造价控制的作用。第三,应组织多方主体共同参与项目方案设计。钢铁企业应组织工程使用单位、工程建设管理单位、设计单位和其他相关管理部门共同进行设计方案探讨,进而促进设计方案可以从多角度完善设计方案,进而有效控制造价。第四,应利用科学技术进行设计方案改良。钢铁企业的工程管理人员可利用BIM 技术提前对设计方案的可行性进行预测,不仅可以对设计单位提出针对性的改良建议,可以减少施工过程中出现脱节问题,而且可以在对施工现场的人力、物力进行合理整合,有利施工现场管理。
首先,企业应注重招标文件的编制。招标文件通常由招标单位或其委托的招标机构进行编制和发布,是投标单位编制投标文件的重要依据,也是招标单位与中标单位签订合同、对承发包环节进行约束的关键文件,进而对工程造价控制起着重要作用[2]。企业应保证招标文件中对工程范围、工程质量及工期、工程造价及变更要求和各方的权利义务进行明确说明,以减少工程后期造价变动或工期延长等情况产生的纷争。其次,企业应合理进行标段划分。钢铁企业针对大型的工业项目招标应将招标项目划分成若干个标段再分别进行招标,以此可以扩大投标单位群体范围,提高投标企业的竞争性,进而有效降低钢铁企业的工程建设成本。但是,钢铁企业也应严格遵守招投标相关法律规范,杜绝将主体工程进行肢解分包的情况产生。最后,企业应合理利用工程量清单报价法。工程量清单报价法是指投标单位依据招标单位提供的招标文件和招标工程量清单,来进行施工方案设计和投标报价。在此基础上,是招标单位对比选择中标单位的招标方式。在工程招投标环节采用工程量清单报价法可以提高投标企业在竞标过程中的公平性,同时,也有助于招标企业对各个投标单位的施工成本和利润进行清晰的比较和分析,帮助招标企业选出最优的中标单位,有效控制招投标环节工程造价,如某钢铁企业的烧结北区料场等封闭升级改造工程,合理将其分为烧结北区一次料场、二次料场等封闭改造EPC 总承包工程2 个标段进行招标,有效扩大投标单位目标群体范围,提高竞争力,更好地为工程建设服务,同时能较快完成工程改造目标,满足安全生产、环保需求,达到较好的经济及环保效果。
在钢铁企业的工程施工阶段,由于工程管理人员管理不到位等原因,导致工程物资浪费或使用效率不高等现象普遍存在。基于此,企业的工程管理单位应加强工程施工管理,以有效控制该阶段工程造价。第一,钢铁企业的工程管理单位应提高施工组织方案的科学性。一方面,工程管理人员可利用BIM 技术,进行施工图会审及对工程施工组织方案进行分析,减少因其不合理导致的方案变更;另一方面,造价人员应与工程管理人员一同参与审核工作,确保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在合理的预期范围之内。同时,让造价人员参与施工组织方案的审核也可以加深造价人员对施工现场的了解程度,加强了造价人员与工程管理人员之间的沟通,有利于更好地控制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成本。第二,企业应注重提高工程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工程管理人员在钢铁企业工程施工阶段的成本管控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因此,企业应加强对工程管理人员的职业培训,在提高工程管理人员专业能力的同时,也提高其成本管控意识,进而减少工程施工阶段的资源浪费现象。第三,企业应合理管控项目建设工期。企业应加强对项目建设施工进度的管理,减少因工程施工设计方案变更、施工进度管理不当等原因导致的工期延误情况。
竣工结算阶段是确定项目最终工程造价的重要阶段,因此,企业应注重落实竣工结算阶段的造价控制工作,严格审核竣工结算相关资料,以保障工程造价结算的准确性和真实性。首先,造价人员应严格审核工程预付款、工程进度款、工程竣工结算等工程造价。造价人员应注重审核工程各阶段的工程造价计算基数、工程量及计量计价规则是否正确,同时,还需要核查施工单位套用的定额是否合理、准确,以确保竣工结算阶段的计价符合相关管理规定。其次,造价人员还应加大对隐蔽工程的审查力度。造价人员应对隐蔽工程相关资料进行严格审查,在保障隐蔽工程建设质量符合相关标准的同时,确保工程结算审查的准确性。最后,造价人员应加强对变更签证的审查。造价人员应严格把控现场签证的发生情况,不符合现场签证标准的,一律不予认可,对于合同费用增加或工期延长等情况应进行严格审查。此外,对于变更签证,造价人员应进行全面审查,同时确认设计变更经过设计单位、业主单位、监理单位等相关主体同意,工程施工结果符合工程验收质量标准,方可进行竣工结算[3]。例如,某钢铁企业二炼钢参观通道改造等工程,因办理较多因生产影响、施工分散、工程零星、场地限制等而增加了施工降效、材料二次搬运的现场签证,经造价人员结算全面审查,发现该合同工程已按相关流程经由工程管理人员确定为零星工程,而企业内部管理文件明确规定,执行零星工程计价取费的承包合同,不再办理施工降效、材料二次搬运等现场签证,所以该部分签证不予计入。
钢铁企业工程建设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直接影响,因此,钢铁企业应注重将工程造价控制贯穿于工程建设全过程,进而在保证工程质量的情况下,最大化提升企业的投资效果与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