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香莲
(贵州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3)
高校党风廉政建设是事关高校建设发展全局的一项重要工作,它在高校校风建设中起着引领性作用。当前,高校绝大多数领导干部都能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在政治、思想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但高校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全面从严治党的任务还十分艰巨。近些年来,高校腐败案件频频曝光,不正之风屡有发生,不仅有损高校自身形象而且给教育事业带来了严重损害,甚至造成极坏的社会影响。因此,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与高校“双一流”建设加快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加强和推进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有效遏制高校腐败,已经成为事关高校健康发展、确保教育强国战略在中国大地落地生根的重要议题和时代课题,也是学术界持续关注的重要研究领域。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强调指出:“党风廉政建设永远在路上,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我们党作为百年大党,要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永葆生机活力,必须一刻不停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1]旗帜鲜明地向全党表明了坚定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意志和决心。高校是国家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是各种思想观念和文化交流碰撞的知识殿堂,是巩固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使命,其发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然而,近年来,高校频繁出现学术不端、招生腐败以及基建腐败等现象,严重影响和阻碍了高校健康和谐发展,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坚定不移推进高校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斗争,“坚决清除象牙塔内污染源,还高校一片廉洁天空。”[2]
加强和改进高校党风廉政建设,构筑牢固的廉政意识防线,营造风清正气的政治生态,是一项厚植党执政根基的工程,是高校发展的重要政治保障,“是保持正确发展方向、更好履行职能使命的必然要求”[3],“不仅关乎高校党的自身建设,更关系到党在广大青年学生中的形象,关系到青年学生的价值取向”[4]124-125,因此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引导新时代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文明道德风尚,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有助于高校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创建适合高校发展的领导机制与运行机制;有助于教师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科学高效地做好教学、科研、育人、服务、管理与保障等各项工作,促进高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有助于党员干部队伍的建设,提升党务工作者服务师生的能力和水平。
正确的思想认知是党风廉政建设的灵魂所在、根基所在。因为思想决定行为,思想上松一寸,行动上就会散一尺,结果上就会偏一丈。是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就像房间需要经常打扫一样,思想上的灰尘也要经常打扫,镜子要经常照,衣冠要随时正,有灰尘就要洗洗澡,出毛病就要治治病。”[5]尽管当前绝大多数高校领导干部都能意识到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性,但仍有部分党员不能严格按照党规党纪约束自己,这主要归因于思想层面认识不足,既没有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和把稳思想之舵,也没有按照“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工作部署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真正做到履行主体责任“不松手”、党委书记“不甩手”、班子成员“不缩手”的良好态势。部分领导干部热衷或醉心于日常工作事务,错误地认为反腐倡廉仅是纪委与监察部门的事,与自身的关联不大,放松了对党的创新理论的跟进学习,致使底线思维失守、责任担当失位,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参与度不高,对涉及到科研项目、教学改革、实践等经费使用的约束不能正确理解,对有违师德师风等现象的误解也较深。
制度是定国安邦的根本,制度稳则国家稳,制度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制度竞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方面,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赢得战略主动的重要优势。”[6]长期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制度建设摆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定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可以说,新中国之所以能创造经济高速发展和社会持续稳定的“世界奇迹”,究其根本在“中国制度成就中国之治”。在此大背景下,高校充分认识到建立健全制度是抓好党风廉政建设的基础,针对自身权力运行机制和管理监督体系的薄弱环节,不断扎紧织密制度笼子,坚决防止“灯下黑”,反腐倡廉制度、校务公开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党风廉政建设制度体系不断健全,基本构建起了系统完备的校内规章制度体系。但从执行情况来看,仍存在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突出表现是“存在执行不到位的问题,好制度难以推行到基层,甚至是搞变通、打折扣”[7]5等问题,不能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和业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导致对党员的日常监督缺位,教育提醒不够,存在“一手软、一手硬”现象。例如:把课程建设、科研项目、招生人数和毕业生就业等情况作为“硬任务”来抓;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则视为“软任务”,个别甚至将二者对立、割裂开来,松懈了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与监督。
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开展的关键环节在于监督,但从高校现有情形来看,“高校监督体系尚不完善,存在校级纪检监督乏力、院级监督不到位等问题”[7]5,机制架构互为衔接及作用发挥不够,权力制衡不合理,监督工作不到位。一是监督工作流于形式化。随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逐步开展,高校招生、招标、基建、采购等项目的开展都需要纪委的介入监督,但有些是事先做好准备工作后才通知纪委到场监督参与;而有些纪委在监督工作中拘泥于形式,不注重实际效果,导致监督工作流于形式。普通教师、工会以及纪委对党委的监督等因受职位权责限制,缺乏监督的权威性,导致监督表象化。此外,一些干部因害怕得罪他人或损害自身利益,而不愿给上级领导和相关人员提出相应建议,这在客观上纵容了贪腐,使得监督工作无法真正得以贯彻落实。与此同时,高校反腐倡廉工作的开展,也反映在对下级以及基层人员的监督过程中,出现上级对下级的行为视而不见的现象,疏于监督管理。二是纪委监察机构建设不完善、不到位。有些纪委未配备专职人员,队伍整体实力较弱,有很多都是由职能部门领导干部、一线教师兼任,而兼职干部平时忙于本职工作,导致对上级文件精神理解不透,未能真正履行纪委干部职责。再加上部分纪委干部自身业务水平有限,又缺乏必要的技能培训,导致执纪不严、不善监督也不敢监督,从而弱化了纪委监察的工作职能与影响力。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认识是行动的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必须坚持把思想建设作为党的基础性建设,淬炼自我革命锐利思想武器”[8]。党风廉政教育“在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高校各级党组织最基础、最为经常的工作”[9]99,是“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观念先导、思想基础和理论前提”[10]63。要以高度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和政治责任感持续强化理论武装,重视党风廉政教育之于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作用,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重要论述精神,教育引导高校各级领导干部和教职员工切实把思想和认识高度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强化纪律规矩和廉政意识,深化廉政文化建设和作风建设,积极构筑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立德树人的良好环境,切实担负起高校管党治校主体责任,切实拧紧党风廉政建设“总开关”。
一要从事关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高度来认识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风险意识、责任意识,构建廉洁教育长效机制,扎实推进高校党风廉政教育。二要按照中纪委、教育部、监察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反腐倡廉建设的意见》,切实把反腐倡廉教育纳入高校党委宣传教育总体部署,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坚持“总体漫灌与精准滴灌相结合”,不断“优化内容形式”,探索构建“党风廉政大宣教工作格局”[11]43-45,深入开展理想信念、廉洁从政、党的作风、纪律教育,筑牢思想道德和党纪国法两道防线。三要利用发生在教育系统内的反面典型案例,开展专题廉政党课,强化警示教育,增强党员干部的纪律观念和防腐拒变能力,做到警钟长鸣,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慎独慎微慎始慎终,做政治信念坚定、遵规守纪的明白人。四要聚焦校风、教风、学风和师德师风建设,以传播清廉价值理念为核心,对党员干部和广大教师进行集体廉政谈话,常态化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点亮“警示灯”、划好“警戒线”、吹好“耳边风”,推动形成“政风清明、校风清净、教风清正、学风清新”四位一体的清廉校园氛围。
制度的生命在于执行,制度的价值在于落实。审视党风廉政建设现状后,有学者指出,“党风廉政制度建设的主要矛盾不是制度的有无,而是制度的敷衍和虚置”[12]25。要准确把握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站位,切实增强制度执行力、制度实践度,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反腐倡廉工作总体部署,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推动建立定期排查、整改落实、有序推进的长效机制,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做到态度不变、决心不减、尺度不松,推动高校全面从严治党从“宽松软”走向“严紧硬”。
一要认真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高校党委要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行政领导班子要在党委领导下,认真抓好教学、科研和其他行政管理中的反腐倡廉工作。二要坚持校长办公会议议事规则和党委会议事规则,抓好重大决策征求意见、重大事项报告、党员领导干部述职述廉、责任追究制度等制度落地,把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关。三要严肃查处高校党员领导干部贪污、贿赂、挪用公款案件和失职渎职案件,利用职权职务便利为个人、亲友及其他利害关系人谋取私利的案件,高校基建、教材和教学设备采购等重点部位和环节的违纪违法案件,严重违反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和财经纪律的案件,切实增强制度实效、提高制度执行力。四要切实把依法治理作为高校内部治理的基本理念和基本方式,融入、贯穿学校工作全过程和各方面,努力以高校法治建设的成效,进一步提升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没有强有力的监督,就没有高质量的成效。从这个逻辑出发,“严格监督检查,架设廉政‘高压线’,是保障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成效的关键所在”[13]86。要切实突出监督第一职责,着力在深化监督上下功夫,切实做到从严、常在、常态,不断提升监督治理效能。坚持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做实日常监督。织密监督体系,层层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加强常态化监督检查;强化监督执纪力度;认真落实党内监督条例,形成监督合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干事创业环境。派驻纪检组要重视和支持高校纪委工作,高校纪委则要聚焦主业主责,加强规划化和能力建设,不断强化自我监督。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抓实抓好巡视整改。
一要提高全校师生民主监督意识,把党内监督同民主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结合起来,增强监督合力。抓住高校工作中的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以及人民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特别是在基建后勤、选人用人、招生考试、科研经费、校办企业等重点领域加大监督力度,建立健全廉政风险预警和防控机制。二要着力构建“大监督”工作格局,深化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推进形成高校内部自我监督和外部监督的合力,在纪检监察机关发挥专责监督职能基础上,充分动员高校师生员工监督和社会监督力量。三要持续深化高校巡视巡察,强化政治监督,紧盯高校“关键少数”,紧盯重要事项,督促高校党委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用监督传递压力,用压力推动落实。四要落实常态长效监督,建立健全学校内控体系,以“六项纪律”为标尺,务实开展廉政风险点排查,坚决清除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对党风廉政建设提出了很多新要求、新思路、新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强调,要“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14]。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强调,必须“坚定不移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15]。高校是学问之所,育人之地,在党风廉政建设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务必提高政治站位,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风廉政建设永远在路上,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的重要指示,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深入贯彻全面从严治党方针,持续压紧压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毫不松懈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强化党风廉政教育、强化制度落实、强化监督机制,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全面扛起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做到在思想认识上形成共识,在工作行动上形成合力,努力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政治生态,为加快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