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贵州省委统战部 贵州师范大学联合课题组)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必须加强与创新社会治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2020年12月,党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服务,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服务”,作为新时期统一战线工作的主要任务。为总结提炼我省统一战线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好经验、好做法,为全省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提供智力支撑,2021年5月至6月,省委统战部联合贵州师范大学组成课题组,深入贵阳、遵义、安顺、黔东南、黔南、黔西南6个市(州)及16个县(市、区)开展实地调研,并收集汇总其他3个市(州)及72个县(市、区)书面调研材料,通过实地走访、听取情况、查看资料、座谈交流等形式,了解掌握基层统战资源参与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主要情况,经过深入研究,形成调研报告。
现代基层治理突出主体的多元性,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群众等都是现代社会治理不可或缺的重要参与主体。调动激发多元统战对象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理性地参与是基层治理共建共治共享的应有之义。在新时代,聚集基层统战资源,充分发挥在推进基层治理中的作用,是统一战线一项新的历史使命。《条例》明确了统一战线工作12个方面的工作范围,是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通过深入调研,我们了解到,全省各地都建立了党委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初步构建了大统战工作格局,充分运用统一战线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资源丰富的优势,结合自身实际和特色,挖掘、整合、动员统一战线资源,围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疫情防控、创文创卫、扫黑除恶、纠纷调解、综治维稳等重点工作,突出少数民族人士、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等统一战线成员参与,积极探索统战资源参与基层共治共享工作新思路,主要分为以下十种模式。
1.黔南州“乡贤会”模式。采取“党委领导、政府支持、社团运作、助力发展”的方式,构建由党委统一领导,统战部门牵头协调,组织、宣传、政法等有关方面各负其责,个体户、致富能手、外地落户企业家、在外经商或工作的本乡群体等乡贤代表参与的基层大统战工作格局。以规范组织建设、规范职能定位、规范队伍建设、规范作用发挥“四个规范”要求,突出乡贤文化引领,建立州级统筹、县(市)负责、乡(镇、街道)主抓、村(居)落实的治理体系。
2.贵阳市和谐促进会模式。由统战部牵头,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家、宗教团体负责人、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等优势,成立和谐贵阳促进会,通过思想引导、心理疏导、资金救助等方式,变刚性调处为柔性调处,变“一元调处”为“多元调处”,有效化解一批疑难信访案件和社会矛盾,形成创新社会力量调处社会矛盾的新思路。
3.贵定县“一核三网四平台六体制”模式。制定“一核三网四平台六体制”闭环式统战工作体系,即以县委领导为核心,构建县、乡(镇、街道)、村(居)三级统战网络,搭建“多党合作协商民主、非公经济两个健康、党外人士联络交友、民宗台侨和谐稳定”四个履职平台,健全“领导体系、政党协商、选贤任能、激励关怀、巡察督查、经费保障”六项机制,以“大统战”工作格局和工作思维推动基层统战资源有效参与基层治理建设。
4.余庆县乡村振兴促进会模式。以统战部牵头,成立乡村振兴促进会,由常务副部长任会长,将余庆县籍在外工作的中科院院士、厅级以上领导干部、著名企业家及县内相关政协委员、民营企业家、商会负责人、原扶贫办干部等资源整合在一起,围绕“四新”主攻“四化”,谋划产业发展、地方优质农产品外销、公益设施建设项目等,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基层治理创造良好条件。
5.贵阳市“四共”融合模式。为做好城市民族工作,统战部门以推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工作为契机,以“四共”(共居、共事、共学、共乐)为抓手,进一步推动城市社区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
6.晴隆县“阿妹戚托”模式。晴隆县三宝彝族乡6000多名群众整乡搬迁到县城附近后,为了打消群众对迁入地的陌生感,留住文化的根,将安置点以三宝人熟悉的彝族生态舞蹈“阿妹戚托”命名,别出心裁在苗族群众安置区打造一座“牛头山”、在彝族群众安置区打造一座“虎头山”,以民族文化为重点,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组织文艺团体每晚举办彝族、苗族文化特色演出活动,既让搬迁群众留住乡愁,又通过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增加搬迁群众收入。
7.铜仁市“四员队伍”模式。推动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宗教工作网络和乡、村两级责任制,构建了县级督导员、乡级联络员、村级信息员、场所协管员“四员”宗教工作联动体系,形成了“主体在县、延伸到乡、落实到村、规范到点”的宗教工作网络,着力防范和化解宗教领域风险隐患,维护社会稳定,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
8.黔东南州“义工联”模式。利用州新联会平台组建“义工联合会”,引导在册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1700余人,下设义工保障大队、敬老助残大队、文明创建大队、爱心义诊大队等12个工作大队,重点在凯里市策划实施了120余次公益慈善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成为全州会员较多、影响力较大的社会公益性组织。
9.汇川区“侨之家”模式。汇川区洗马社区积极发挥“侨之家”基层阵地作用,按照党委政府工作安排部署,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充分发挥侨界优势,贡献侨界力量,在基层社区维护社区稳定发展、疫情防控等工作中展现侨界担当和作为。
10.湄潭县“寨管家”模式。探索建立“3+N”模式规范设置“寨管家”组织架构,通过镇党委指派1名镇干部担任“指导员”,村“两委”选派1名村干部担任“包保员”,从有资历威望的能人、乡贤寨老中推选1名寨长担任“管理员”,以及从群众中推选“N”名保洁员、管水员、护路员、安全员、护林员等成员担任具体“管事员”,形成上下联动的管理服务体系。
1.聚力基层发展的“助推器”。各地充分发挥统一战线职能优势,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在经济发展中发挥“助推器”作用,有力助推了经济发展和群众增收致富。如,黔东南州“义工联”组织策划开展各类公益服务活动360余次,义务服务工时达到85000余小时,累计投入物资、资金达3600余万元,帮扶困难群众8000余人次,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黔东南州和打造文明和谐新凯里,发挥了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晴隆县将“阿妹戚托”小镇、小路安置点及沙子安置点打造成为“中央、省、州、县四级联创·同心民族文化园·创业基地”,仅“阿妹戚托”特色小镇国庆长假期间接待游客就达2万人次。荔波县乡贤人士、民革荔波支部党员黎宪锋在比较贫困的瑶山瑶族乡拉片村,通过整合项目资金和乡贤资源力量,打造国内首个瑶族文化写生基地——瑶族写生部落,接待了2万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校师生、艺术家前来写生,带动群众增收200余万元。乡贤人士、荔波弘信枇杷专业合作社社长肖庆远带领朝阳镇八烂村群众发展枇杷产业,年产量9000余吨,总产值达1.3亿元,种植户人均增收2万元。
2.维护基层稳定的“减压阀”。各地通过基层协商平台与群众之间良性互动,化解了社会矛盾,维护了和谐稳定,减轻了风险压力。如,贵阳市通过和谐促进会共筹集调处社会矛盾捐款3.13亿元,投入帮扶资金2.74亿元,调处各类社会矛盾1600余件,惠及群众30万余人。同时,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着力打造贵阳市民营经济服务平台(贵商易),着力破解民营企业“投诉难、协调难、融资难、成长难”问题。遵义市湄潭县“寨管家”2021年共收集并办理社情民意2000余条,排查化解矛盾1000余起;余庆县引导乡贤参与制定村规民约,带头宣讲政策法规,常态化调解矛盾纠纷,参与平安余庆建设,以群贤共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形成“红色盟约”“乡贤党建联盟”“乡贤诸葛会”“乡贤调解工作室”等乡贤参事议事平台。铜仁市通过强化“四员”队伍建设,助推基层坚持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有效解决了宗教工作责任落实不力问题。
3.开通乡村振兴的“快车道”。各地统战部门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基层统战资源作用,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开通了统一战线的“快车道”。如,遵义市余庆县在脱贫攻坚期间建立千企帮千村“荣誉村主任”精准扶贫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实现“荣誉村主任”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顾问”的转变,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安顺市选聘“荣誉村主任”“产业村长”,实施“安顺市民营企业联盟扶贫行动”“心连心·手牵手活动”“乡村振兴服务团”“‘兵经理’融入新时代军地实践”等。
4.当好基层文明的“智囊团”。乡风文明是农村农业现代化的总要求之一,更是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充分调动基层统战资源这个“智囊团”,在移风易俗方面作了积极有效的尝试。如,遵义市湄潭县“寨管家”创新开展“幸福农民主题月”以及“文明卫生家庭”“好婆婆”“好儿媳”示范户评比活动,引导群众破除陈规陋习,让崇德向善、勤俭节约的文明新风吹进村寨,大大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黔南州福泉市发挥乡贤作用开展记录《乡风文明簿》活动,为乡村善行义举“建档立卡”,大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营造形成人人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良好社会风尚;荔波、龙里、长顺等县乡贤人士积极参与“评优评懒”“十佳孝心家庭”“十佳卫生家庭”“十佳勤劳致富家庭”等评选活动,在群众中掀起了比学赶超、争当模范的热潮。
5.激活基层统战的“神经元”。各地通过基层协商民主建设,搭建起基层统战工作平台,拓宽了基层统战工作视野,激活了基层统战的“神经元”,激发了基层统战工作活力。如,贵阳市发起“小新喊你来报到”活动,团结和凝聚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跟党走、作贡献,自2018年至今共吸引近4万余人主动报到,打造乐聚空间、益空间、博士服务站等品牌,开展“贵阳小新·寻美贵阳”等活动,倡导效益共创、利益共享、公益共做,持续凝聚服务“强省会”五年行动、助力治理效能提升新力量。黔南州贵定县在“一核三网四平台六体制”模式下,出台了系列联络制度,形成了联络机制,有效化解统战部门“单打独斗”和唱“独角戏”局面,有效推动了统战政策在全县各基层党组织落实落地,通过运用统战方法推动基层治理,既能直接服务包括工作对象在内的基层群众,又能有效发挥统战成员的作用,让群众广泛地参与到自我管理和服务中,服务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1.对统战资源参与基层治理认识片面。部分干部对统战工作服务职能学习领会不够,片面认为治理仅仅是社会事务治理,忽视了基层统战资源在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未能有效发挥其推动基层围绕“四新”主攻“四化”的最大潜力。
2.对基层统战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基层党委对统战工作教育培训不够,导致基层干部对统战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存在不同程度的模糊认识,大部分基层干部对党的统战理论、统战政策、统战历史和统战意义认识停留在一些表述上,对如何运用统战理论和政策理解不深,更存在一些错误的认识。如,有的认为统战工作是在上层重要,在基层不重要;有的认为统战工作过去重要,现在不重要;有的对基层统战成员范围认识不够,认为基层统战工作找不到抓手,即使抓了意义也不明显。
3.对基层统战资源服务地方治理的任务认识不足。一是有的干部认为基层治理主要是党委、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的事,对统一战线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职能优势认识不足,不知道基层统战资源在推进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具有独特优势。二是缺乏运用基层统战资源推进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系统思维和工作理念,对引导十二个方面人士参与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疫情防控、纠纷调解等工作切入点不清楚,导致不能在日常工作中有效引入基层统战资源推进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或者出现错误的引入,导致基层统战资源未能在对应擅长的领域发挥优势作用。
1.统筹缺乏力度。各地虽然对基层统战资源推进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工作进行了一些探索,也形成了诸如铜仁“四员队伍”等十种模式为代表的成功经验做法,但大多数地方对此项工作的谋划部署都还没有上升到全盘考虑、统筹推进。主要表现为:一是《条例》明确各级党委对本地区统一战线工作负主体责任,明确指出要加强基层统一战线工作,但绝大多数基层党委未主动思考和谋划统一战线工作。二是基层党委对统一战线工作的统筹力度不够,基层党委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未能够有效发挥作用,存在牌子挂了、制度建了,但日常并未有效运转,绝大部分停留在学习文件这一层面。
2.协同效应不足。一是基层统战呈现“空心化”。与基层统战相关政策存在落实不到位问题,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政策的落实严重缺位,基层部门对政策不了解、不会用。二是基层统战呈现“边缘化”。基层部门在统战工作上存在各唱各的调,基层统战工作部门按部就班、方式陈旧、载体落后,缺乏工作主动性、创造性,致使基层统战资源的协同效应未能充分显现,影响了基层统战资源推进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整体效果。
3.基层统战力量不足。基层统战资源的整体下沉是全面深化改革后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基层统战工作处于缺人、缺粮、缺机制,任务多堆积繁重这“三缺一多”的尴尬处境,困扰着基层统战工作的深入开展。调研发现,绝大多数乡(镇、街道)未配备专职统战委员,而兼职统战委员(干部)专业性不强。绝大多数乡(镇、街道)没有从事民族和宗教工作的专职人员等情况。如此就造成了领导分管无抓手,协调难度加大,统战工作在统筹基层统战资源推进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难以发挥应有之义。
1.创新思维跟不上。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10月29日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实践告诉我们,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进程,发展环境不会一成不变,发展条件不会一成不变,发展理念自然也不会一成不变。”当下,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统战工作不断向基层延伸和拓展,基层统战工作从内涵外延到对象范围、从形势任务到角色定位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整个统战工作中的地位日益凸显。面对新时期基层统战工作中的新情况、新变化,有的地方党委跟不上形势发展,缺乏创新思维、创新意识,习惯按部就班,以“不变”应“万变”,不积极思考问题,方式方法单一陈旧。
2.创新本领不够强。基层党员干部在统筹基层统战力量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中的创新本领不强,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怕“啃硬骨头”,因为不了解统战工作、不了解统战政策,觉得涉及统战的都是政治性强、政策性强的“硬骨头”,导致畏惧创新,担心“啃硬骨头”出问题。二是怕“解剖麻雀”,提及统一战线的问题,涉及基层统战资源的问题,需要下苦功夫,要沉下心去调研,摸清底数,结合实际“解剖麻雀”,但部分党员干部存在能推就推,能躲就躲的情况,没有深入地“解剖麻雀”,创新便无从谈起。
1.经验总结不够。围绕基层统战资源在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中发挥作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总结不够。黔西南州晴隆县三宝乡彝族苗族群众整乡搬迁建立“阿妹戚托”小镇后续保障及治理,遵义市余庆县的乡村振兴促进会、湄潭县的“寨管家”已初见成效,但将成果转化经验典型,上升到理论层面还存在总结提炼不够的情况。
2.成果推广不好。站在基层统战资源参与基层治理视角推广不足。如,黔南州在全州推行“乡贤会”凝聚基层统战资源参与基层治理,贵阳市通过“小新喊你来报道”探索出“楼宇统战”“社区统战”,黔东南州雷山等县利用“五老”加强苗族、侗族村寨社会事务管理,推进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就业等典型做法都有一定推广价值,但未能得到很好地总结推广。
1.注重理论武装。一是落实带头学。《条例》规定各级党委主要负责人为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统一战线工作第一责任人。党委(党组)领导班子成员应当带头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统一战线理论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二是强化集中学。《条例》规定要把统一战线理论方针政策纳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基层党委要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等重点,通过集中学习深入研讨,从“十个坚持”和“九个必须”中深刻领悟统一战线的重要性。三是坚持自主学。充分用好学习强国等线上线下学习资源,利用日常碎片时间跟进学习统战知识,提升对基层统战资源推进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认识,为更好的运用基层统战资源推进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奠定理论基础。
2.注重思想引导。一是高频率开展教育培训。面向基层党员干部加强对统一战线理论的教育培训,一方面组织基层党员干部参加各类统战主体班次,另一方面在其他培训班次中加入统一战线理论知识和内容,通过教育培训进一步增强基层党员干部对基层统战资源推进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认识。二是广覆盖开展宣传宣讲。省市县乡四级要联动起来,组织领导班子、专家学者、业务骨干到街道、村(居)、宗教场所等基层一线广泛开展宣传宣讲,实现统一战线理论知识宣讲全覆盖。三是深层次强化思想引领。组织党员干部面向基层十二个方面的人士开展日常走访活动,引导广大统一战线成员深刻认识加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意义、主要内容和工作要求,有针对性地使其参与到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工作中来。
3.注重《条例》贯彻。为深入贯彻《条例》,省委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也印发了通知。各级党委(党组)要按照党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抓好贯彻落实,一是要把《条例》学习贯彻列入党委(党组)议题,加强对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统一战线工作的谋划部署,把学习贯彻落实《条例》作为重要政治任务,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二是要不断提高基层领导干部的统战意识,切实把《条例》作为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的总规范和基本遵循。三是要引导广大基层统一战线成员和统战干部深刻认识领会《条例》,做到学用结合、知行合一。学深悟透参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是新时代统一战线“四个服务”职能任务之一,将《条例》的学习贯彻贯穿到统筹基层统战资源推动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1.注重强化党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统一战线是全党的工作,不仅仅是统战部门的事,必须全党重视,大家共同来做。《条例》明确了地方党委要履行主体责任的七项主要职责,包括贯彻落实党中央以及上级党委关于统一战线工作的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指导和督促检查下级党组织做好统一战线工作,定期研究统一战线重大问题、部署重要工作,每年向党中央或者上一级党委报告统一战线工作情况,按照权限制定统一战线工作相关党内法规、规范性文件和重要政策,组织开展统一战线理论方针政策的学习、研究、宣传和教育等。这些要求既重要又明确,强化了党在同心圆中居于圆心的领导地位,强化了各级党委(党组)的责任,有利于充分发挥各级党委的统筹协调作用,加强对聚集统战资源参与基层治理现代化工作的统筹谋划。
2.注重搭建平台载体。针对统战资源零散的“痛点”、助力不足的“难点”、体制机制的“堵点”,需要进一步强化思想共识和工作合力,积极搭建民政、民宗、住建、文化、卫生等政府职能部门协同参与平台,发挥其职能优势,服务基层统战资源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工作。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是构建大统战工作格局的重要平台抓手,要注重充分发挥各级统战工作领导小组作用,一方面围绕做好统筹基层统战资源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工作,注重统筹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之间的协调配合,切实做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密切协作。另一方面加强领导小组与民族、宗教、民营经济、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等工作机制衔接,形成“领导小组议大事、各领域工作机制抓日常”的格局。
3.注重基层统战自身建设。着力破解基层统战部门“三缺一多”的尴尬处境,需要省市县乡四级联动。一要落实好《条例》明确省市两级党委统战部部长一般由同级党委常委担任,县级党委统战部部长由同级党委常委担任或者兼任的规定,进一步增强对县乡基层统战工作的有力指导。二要在乡(镇、街道)配齐统战委员,未配备统战委员的乡(镇、街道)要明确专人负责统战工作,明确统战工作职责,强化统战政策理论学习培训,解决好基层统战工作有人负责有人抓的问题。
1.注重“大家共同来做”。一是理顺“大家”的问题。着力统筹基层统战资源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必须全党重视,大家共同来做”的指示精神。把“大家”召集起来,建立工作台账,把责任落实并常态化推进下去。二是理顺“共同”的问题。进一步整合力量,加强上、下级党委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之间,基层统战工作部门同其他部门之间的工作联系沟通,工作部门与基层统战资源之间的联系沟通,通过沟通协作理顺“共同”的问题。三是理顺“来做”的问题。围绕统筹基层统战资源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因地制宜,创建诸如黔南州“乡贤会”、湄潭县“寨管家”、铜仁市“四员队伍”模式等工作品牌,进一步细化工作方案,把工作开展起来,在工作中不断激发基层统战资源磅礴力量。
2.注重“多赢多促进”。深入调研“解剖麻雀”,把涉及各方利益诉求听清楚,把利益点找准确,要让各方在基层统战资源推动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中主动性越来越强。一方面注重基层部门之间的“多赢多促进”,推动基层能力现代化是综合施策,要加强统战部门与组织、宣传、民政等部门沟通,形成各相关部门工作共赢利益链条,进一步推动把基层统战工作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和党建工作综合目标考核,在记录工作实绩中各记其功。另一方面注重与基层统战资源的“多赢多促进”,基层统战资源大多为体制外,要探索统一战线成员与乡村、社区的利益联结机制,保障统一战线成员在其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中的合法利益。
3.注重“有事多商量”。一是注重协商关键要素。基层统战资源参与民主协商,要把握基层民主协商的范围、内容等,一方面做到因事而为,明晰事情的重要程度和涉及的相关利益方,另一方面善于鉴别十二个方面的统战对象,确保对应的事情请对应的人,避免重复邀请和流于形式。二是注重协商纪律要求。要依法依规做好“多商量”,把握好商量的流程步骤、纪律要求以及结果的发布运用。
1.注重经验总结提炼。一是注重“与众不同”,结合“十种模式”为代表的成功经验做法,认真梳理,真正挖掘出与现有已推广的成功案例不同的统战元素,找准其规律性和独特性等,进而固化下来,形成工作经验。二是注重“我有我优”。带着现有经验做法在网上网下多走出去看看、比对分析,找到“我有我优”的亮点。如,遵义余庆县的“荣誉村主任”与浙江省庆元县“荣誉村长”、安顺市“荣誉村主任”“产业村长”有何异同,找到各自做法特色亮点,挖掘自身优势长处。通过对基层统战资源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工作经验的总结提炼,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作出统一战线新的贡献。
2.注重交流分享推广。建立信息收集研判、联系沟通、多元参与机制。一是建立数据信息库,各地党委应当建立本地基层统战资源的信息库,摸清基层统战资源底数,掌握基层统战资源工作动态,为发挥作用、总结推广夯实基础。二是注重数据表达展示,积极搭建统战资源信息数据分享展示平台,整合辖区内统战信息数据资源,让统战信息数据表达出来,为政策研判提供参考。三是深化数据运用,搭建更多如贵阳“贵商易”信息交流平台,让数据信息跑起来,更好统筹基层统战资源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工作。
3.注重成果转化提升。要形成省域内统战成果转化共享态势,通过实践打造一批可操作可复制工作模式,如铜仁“四员队伍”模式在国家层面得到宣传,该做法在全省范围内推广,为我省加强基层宗教工作,建立健全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宗教工作网络和乡(镇、街道)、村(社区)两级责任制,建立健全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和责任追究制度发挥了积极作用。各地要注重成果由点成线及面的转化推广,进一步促进基层统战资源推动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守正创新,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贵州统战的智慧和力量。(本文获2021年度中共贵州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重大调研课题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