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探析

2022-02-05 12:40孙江波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22年10期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单位

◎孙江波

引言:如今我国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的改革正在全面推进,各单位也都充分践行服务型政府理念,进一步提高行政服务能力。期间单位若想有效提高改革的整体效果,内部管理的优化改进必须要提上日程。财务管理能够为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各项内部管理活动的有效展开打下稳定基础,因此需要在工作中予以应有的重视。但根据目前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开展现状分析,虽然大多数单位都积极开展财务管理制度与方法的改革,但出于种种原因影响,仍然在财务管理制度、预算管理、预算编制评价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足,如何解决财务管理现存的问题,加快单位财务管理转型成为了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一、基层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作用

(一)确保国有资产安全性

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甚至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发展,并且在引领社会发展进步中,相关的资金来源大多为国家财政型,涉及的资金使用量较大且相关范围较广。因此在社会民生的和谐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基层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全面落实可以提高财政资金控制水平,提高国有资产安全性,也让财务管理工作推进到更高层面。

(二)完善内部管理机制

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活动同样会产生各种财务风险,而风险的发生概率、影响程度和单位的风控意识、风控机制等息息相关。对此应当利用科学合理的风险控制方法,并提高单位内部整体的风险控制意识,灵活运用财务管理的方法与工具让风险控制在安全范围内,从根本上降低财务风险影响,确保内部的稳定运作。

(三)控制违法乱纪行为

在完善财务管理体系的同时可以让经济活动满足既定的标准规范,从而提高资源资金的安全性,避免各种舞弊行为的出现。并且财务管理效能的提升还可以让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在经营过程中的社会服务能力得到提升,起到了基础服务作用。

二、基层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现存的一些问题

(一)部分单位对财务管理重视不足

部分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协调机制不够完善,从而将财务管理仅作为单位财务部门一个部门的工作,这难免出现财务管理重视薄弱的问题。若单位自身对财务管理不够重视,那么行政财务人员核算工作也会因此变得“粗放化”,甚至不按规范标准记账的问题。而单位对财务人员的专项培训不足、考核认证不足等可能导致财务人员无证上岗的现象,人员的岗位胜任能力难以保障,财务管理质量也会有所影响。而对于这些单位来说,账目明细不完整等问题时常发生,原因正是财务管理重视不足,以及由此引发的人员综合能力参差不齐、制度体系不健全、用人标准不统一、内控制度存在漏洞等,同时也容易造成业务和财务相互脱节问题,造成财务数据不完整,资金管理不规范。还有部分单位没能根据标准规范分离财务人员职能,甚至财务人员职位根本不存在,岗位之间工作相互交叉,很容易造成工作冲突问题,如某一项工作由多个岗位人员执行,但最后“三个和尚没水喝”,相互都认为应当对方负责、对方多出力,不仅让原本简单的工作变得更复杂效率更差,出现责任相互推诿的现象,削弱了监督力度,内部风气也可能受到影响。

(二)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

根据基层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现状来看,仍有一部分单位没能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是工作开展的重要导向和基础,若制度不完善,那么工作落实便无章可循,账目出错等问题屡屡发生。制度不健全可能会造成一人身兼数个岗位的情况,即便工作时间能够安排开,也容易造成工作失误问题,而且每一项工作执行的专业性难以保障。对于单位内部决策来说,一人身兼数职也可能导致决策权掌握在一人手中的情况,没有经过集体投票和大会商榷,或这些皆流于形式,都会导致财政资金面临安全问题。行政财务部门应当具备完善且严格的规范与惩处制度,一旦违反制度便需要受到对应的惩罚,而制度的缺失往往就是对违反制度的行为放开了限制,可能造成资金损失。财务人员可能因一些小小的错误就造成严重的资金损失,而问题的定量定性都需要监察部门检查,若内部人员存在问题也要监察部门协助调查,从而确保资金流转稳定性和资金安全性,只有对财务部门行为进行规范,才能真正提高财务安全性。

(三)预算管理不足

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工作中也要重视预算管理,预算管理决定了财务资金使用的计划性与合规性。但部分单位在预算管理工作的具体开展中投入的人力物力都存在一定缺失。各单位虽然已经结合自身的真实情况展开财务预算,但由于预算活动本身较为粗放化,因此难以取得预期中的效果,如部分单位根据自身业务活动及历史财务信息制定年度预算目标,但并没有围绕这一目标展开细化分解工作,造成预算目标落实难的情况,预算目标难以渗透到财务管理之中,执行力不足容易造成预算超标的情况,最终可能导致预算管理时效。

(四)业务与财务相互脱节

不少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工作开展期间并没有与业务活动充分联系在一起,这可能导致财务管理和业务活动脱节的现象。在现代企业内部管理中,“业财一体化”理念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推行和应用,这对于基层行政事业单位来说同样具有非常显著的应用前景,甚至也是财务管理革新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很多单位并没有认识到业财一体化的战略意义,在财务管理探索改革期间也没有关注与业务活动的联合。这些情况都让财务管理难以和业务活动产生有效联动,财务信息的获取往往缺少战略决策价值,对业务活动的展开也无法提供有效支持,不利于单位的长远可持续发展。

三、基层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有关策略

(一)及时转变财务管理观念

在基层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开展期间,财务管理理念的改革至关重要,在经济新常态下加快财务管理的改革创新,理念革新是最基础的环节。这对于单位高层领导人员也提出了一定要求,应当了解到财务管理深化改革的方向与基本内容,并且积极接受现代财务管理理念,加快财务管理体系与制度的改革。期间单位可以参考社会企业财务管理改革经验及财务管理体系,了解这一体系在单位中应用的必要条件,结合单位具体情况进行调整,确保经验参考的适用性。同时单位还要在以后的改革路径中做好内部文化环境建设,从多个角度强化各部门对于财务管理的认知,建立全员关注、全员参与财务管理的全新格局,让财务管理向其他部门联动获得更有利的基础条件。

(二)完善内部管理制度

基层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具备科学可行的内部管理机制和制度作为导向,建立完善的体系与标准。从内部控制制度和《预算法》的方向着手,将其结合到财务管理体系中,通过更标准的内部控制制度作为出发点,让财务管理有章可循。这也需要明确以下几项重点:其一,建立健全的预算执行模式。在预算工作中,需要将《预算法》作为依据,在达到预算标准要求的条件下,结合预算信息把控金额的收支,避免金额调控随意性等问题;其二,规范收支审批程序。制定对应的业务审批程序与标准,从最关键的项目支出控制环节着手实施,规范合同管理,提高财务管理合理性。并且班子会议机制、逐级审批机制、监管模式的完善也要予以应有的关注;其三,强化风险防控力度。经济活动的开展需要做好事前的监管与风险评估工作,从根本上控制活动开展全过程。协调原本不相容的业务,从全局的角度出发进行管控。财务公开机制也要进一步完善,需要在具体事项能够有效落实的基础上,实现后续的跟踪与评价。

(三)做好预算管理

根据基层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优化策略基本有以下三点:其一,单位应当根据程序合理、编制及时、内容完整、数据真实等原则,对结余结转数和预算项目进行有效评估;其二,单位需要及时反馈预算的执行情况以及排名情况,及时约谈排名较靠后的单位法人;其三,单位需要根据花钱有效无效问责,以及谁负责谁监管的原则,对绩效目标的实现以及预算执行过程进行监控,保证绩效目标能够按时实现。

(四)强化项目管理

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可以从项目管理制度和方法等层面进行优化,构建项目库和改进资金管理机制、优化项目工作程序管理等。其一,单位需要对项目管理办法进行改进,明确省、市、县三级部门项目管理职责,根据项目的规定时限做好资金的分解分配工作,并督促市县单位按规定将资金下达到项目责任主体。各级部门可以通过挂牌督办和专项检查、责任追究等方式解决资金滞留和效率不足等问题;其二,单位管理部门应当按照获批的规划内容,编制既定周期的项目清单,并构建项目库。各级单位都要做好年度计划的前期审核工作,协调各级主管部门做好项目实施方案的规划工作,按各级审批权限对方案进行审批,严格控制项目的准入关卡,避免未完成前期工作、不具备实施条件的项目出现在年度项目计划之中;其三,单位还要做好资金监管工作,对项目的招投标工作进行规范,保证资金利用率。单位需要做到对资金的全程监控,不仅要规避资金闲置和滞留问题,还要对资金的使用和具体流向进行监控。还要强化一线工作法,派出区域协调推进组,以片为单位了解具体情况,经过会商协调和督导落实等举措加快项目的开展;其四,单位需要构建专家评审信息登记制度,对专家抽取过程进行管控,完善专家抽取的监督体系,实现专家库的标准化管理。

(五)强化国有资产管理

国有资产管理是基层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很多高科技先进技术都由国有行政事业单位自主控制,前沿国有行政事业单位也是引领我国技术发展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单位,因此做好国有资产管理具有现实意义。而国有资产管理也需要具备完善的制度体系作为支持,不仅要对国有资产负责,也要保证人民资产和国有资产的安全性,预算部门需要做好国有资产的监督工作,强化监督力度。同时还要做好资产清查工作,国有资产所有账目都要求登记在册,并且管理过程也要规范严格,账目登记在册有助于后续的检查,避免登记遗漏或登记不全带来的各种问题。此外还要设立专门人员负责国有资产的管理工作,日常监管和定期检查工作必不可少,避免资产流失,切实提高资产安全性,也要重点防控徇私舞弊和挪用公款等问题,通过制度规范、强化监管、赏罚警示等举措避免主观因素衍生的资产流失问题。

(六)强化预算绩效管理

预算绩效管理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如提高宣传推广力度、构建全过程预算体系、完善绩效评估机制等,将绩效管理理念贯彻到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评价的各项程序之中,融入到财政资金管理的全过程。这也需要制定完善且覆盖全部主要业务的落实方案,确定正确的内控体系的建设方法方向等。在确保预算收入完成的条件下,要求各部门在预算申报期间也要申报绩效目标,在项目结束后提交绩效自评报告,若报告未能出具则不能安排项目预算资金。利用这一机制来提高绩效管理执行能力,规范财务人员的预算绩效管理行为,持续强化绩效目标管理,对绩效完成情况进行动态化监控,加快预算绩效管理和政府行政绩效管理的有机结合。利用动态介入的监管方式实现全方位跟踪,把握项目开展的具体进度和资金使用情况,及时发现其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结合问题提出具有价值的意见。利用项目单位初步设定和领导小组审核、第三方机构完善等环节,建立相对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为绩效管理的开展提供可靠依据,也为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打下基础。

(七)强化财务管理审计

定期对财务管理工作展开检查工作,结合财务管理检查制度和要求,建立审计部门并保证审计工作的权威性与独立性,审计人员也要配备合理,确保后续审计工作能够保质保量完成。如单位可以成立财务管理内部审计小组,针对财务管理工作开展过程展开各项考核。财务部门的工作过程中,需要对资金支出情况进行审核,建立对应的监督管理制度,贯彻公平公正的原则,确保资金使用的合理性以及资金流向的明确性。检查人员也要进行考核,避免工作失误或人为主观风险的发生,在财务管理工作检查期间,需要严格审核资金流向,针对有关负责人的审核程序进行检查。单位需要尽可能优化财务管理工作的开产程序,保证程序合理性,能够避免很多问题的发生,并且检查小组也要为自检过程予以指导,内部审计部门结合检查结果编制报告,并将报告提供给领导人员,以便于高层管理层充分了解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这也能成为后续决策环节的保障。

(八)加快业财一体化转型

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应当积极探索业财一体化的转变,提高财务管理和业务活动之间的关联性。单位应当提高各部门对于财务管理的认知,转变传统的“财务就是管钱”的认知,为财务业务一体化转型打下基础条件。而在日常管理中,财务部门也要积极与其他部门展开交流互动,让财务管理活动能够在内部其他部门延伸。利用这一方式提高单位各部门在财务活动中的参与度,加快业财一体化的实现。同时单位还要建设财务信息化系统,将其与ERP业务系统高效联合,让财务信息利用信息化的途径在各部门快速流转,提高财务管理效率。

(九)强化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水平

财务管理人员是财务工作有效展开的主体,因此单位应当进一步提升人才价值。财政部门及地方政府结合,推进会计工作的发展与变革,以实际发展纲要为基础,制定财务会计人才战略发展计划,积极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并重点选拔和培养高素质水平的专业化人才,在打造高素质专业人才团队的基础上加快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还要推进财务教育培训工作,可以将业财一体化管理要求作为中心,将具体要求落实到培训过程中,对培训方式进行创新,对财务管理人员实施专项培训,落实职业素养与管理会计发展。在培训期间,需要重点围绕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岗位素养两个方向展开,确保人才培养方向能够满足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方向,为推动财务管理转型打下稳定基础。

结束语:财务管理工作质量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而财务管理本身也能为业务活动的展开提供必要指导,深入对接内部控制、强化专业人才培养、做好财务审计,以及强化资产管理、项目管理、绩效管理等,全面发挥基层行政事业单位职能。

猜你喜欢
行政事业单位单位
行政学人
鸣谢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填单位 要推敲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看错单位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行政调解的实践与探索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协办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