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以汕尾市为例

2022-02-05 08:16彭佳烯涂先青朱洋阳张倩男
商展经济 2022年12期
关键词:汕尾市革命红色

彭佳烯 涂先青 朱洋阳 张倩男

(广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广东广州 510320)

党的十九大召开后,我国的文化建设进入新的高潮,国家日益重视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一定要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广东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先后发布了《广东省“十三五”规划》《广东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重点项目库》,为保护和宣传红色文化提供了财政支持。汕尾作为全国十三块革命根据地之一,亦是广东省唯一的全国性革命根据地,革命遗址遗迹数量全省居首,是一个承载着浓厚红色记忆的全域革命老区,红色文化底蕴深厚。这里是“农民运动大王”彭湃建立中国第一个苏维埃政权的地方,是海陆丰早期农民运动领导人杨其珊的家乡,包括周恩来、叶挺、聂荣臻等革命领袖在内的一大批革命先辈都曾在这里留下革命足迹。因此,以汕尾市为代表,研究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问题具备典型性和针对性,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1 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

红色文化资源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包含红色、文化、资源、红色文化、文化资源、红色文化资源六个核心关键词。当前,有关“文化”的概念非常多,大概有200多种不同定义,目前尚无系统、明确的定义。

陈建平(2009)认为,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斗争中孕育形成的革命文献、文物、文学艺术作品和革命遗址、纪念地,以及凝结在其中的革命精神、革命传统和红色风情等物质与非物质文化形态;而红色文化资源则是承载红色文化的实体形态[1]。

曾喜云(2008)认为,红色文化是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党和人民群众在党和人民军队的创建到土地革命、红军长征、解放战争各个时期所留下的足迹及所取得的伟大功绩,以及在取得功绩的过程中所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的伟大人格、革命事迹和崇高精神[2]。

两位学者对相关概念的界定都十分精准且具有重要参考意义,受其影响,本文认为,红色文化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留下的历史印记,同时也涵盖这一时期先进人物可歌可泣的革命事迹及其优良品格和崇高精神,具有物质与非物质文化形态。而红色文化资源则是以红色旅游景点、红色经典作品为载体,立足红色文化,发展红色文化产业可资利用的各种资源。

2 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宣传力度不足致使知名度低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传统广告宣传收效甚微,以智能手机为载体的新媒体传播平台风头正盛,人们越来越多地通过互联网获取外界信息。汕尾市红色资源虽多,但在微博、微信、抖音、小红书等受众颇广的知名互联网平台上的宣传推介信息却相当匮乏,依靠传统单一的宣传手段显然无法适应当今时代的信息传播要求,也不是有效的营销方式。红色文化资源宣传力度不足与管理经营者品牌意识不强、营销策略不佳有着密切关系,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当地红色文化知名度低。除了红宫红场、澎湃故居等知名红色景点外,大多数人对当地其他红色景区知之甚少,甚至闻所未闻。

2.2 红色旧址闲置导致资源浪费

汕尾市的革命遗址多达617处,红色村有873个,红色旧址数量多且分布广,但闻名在外且有序开发利用的红色旅游景点基本集中在陆丰市和海丰县,其他地区红色革命遗址知名度普遍不高,其中甚至有很多长期闲置。如红海湾经济开发区的红海湾革命烈士陵园、红四师第十团革命烈士纪念碑及内湖红军洞遗址等;陆河县的谢非故居、海陆丰人民自卫队东北大队活动纪念亭及高潭村地下交通站联络点遗址等[3]。这些红色旧址因为疏于规划、管理和开发利用,成为闲置资源,外人对这些红色旧址鲜有知晓,故其所能带来的经济效益也很低,造成了资源浪费。

2.3 红色文化建筑受损严重

红色建筑象征和传承着崇高的革命精神,是继承和发扬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由于缺乏保护意识,有的只是孤零零的一块碑石,有的则完全改变了原有面貌,如东江特委旧址已改为海丰县布厂。更有许多红色建筑因为长期缺乏管理维护而受损严重,丧失了红色文化建筑应有的红色氛围,文化教育价值也大打折扣,遑论其经济价值。

2.4 文物展示手段传统落后

红色旅游产品要着重体现“特”和“新”,注重教育性、观光性、时代性、参与性和体验性[4]。而据有关专家介绍,红宫红场目前的陈列环境仅是20世纪50年代苏联陈列模式,即相框加展橱、展柜。展出文物数量相当有限,安防技防设施差,如展柜、展橱、相框等,防虫、防潮、防湿性能差,在南方潮湿的天气下,铁器生锈、相片褪色、纸质文字资料腐化等损坏现象明显。这些现象既不利于红色文物的保护,也影响了游客的观感。

2.5 红色景区配套设施不齐全

汕尾地区总体经济发展水平落后,许多景区地理位置偏僻,周围道路狭窄或未修整,远离公共交通站点,通行多有不便;周边配套的餐饮、住宿等条件也普遍简单随意,未能营造起红色文化旅游氛围。景区内存在供电、供水及卫生设施不完备等问题。各景区面对迅速发展的“红色旅游热”,显然没有做好充足准备,在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各种综合配套服务设施不完善的问题相当突出。这些问题导致游客旅游体验感得不到满足,游客在当地停留的时间较短甚至不愿停留。这是缺乏前瞻性、科学性规划布局导致的。

2.6 缺乏对各类资源要素的整合

当前,汕尾市各红色旅游景点仍处于点状开发利用的松散状态,景点间相互联系较少,割裂感明显;忽视红色文化资源整合开发、立体开发,导致所能提供的旅游项目缺少特色,旅游产品单一,缺乏系统性、充整性;未能充分发挥各种资源要素的互补作用,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和带动效应。

2.7 红色遗产管理维护人才匮乏

人才是当今时代第一生产力,科学有效地保护和开发汕尾市红色遗产,很大程度上要靠人才。保护红色遗产不仅需要更多懂理论、有技术、敢实践的专业人才,还需要许多集历史学、经济学、旅游学、地理学、建筑学等多门类学科知识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需要这些人主动投入红色遗产保护中来。这显然对新时代红色遗产开发利用和管理维护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相关领域专业人才的匮乏是制约汕尾市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和红色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因素。目前在汕尾市长期从事红色文化遗产保护的专业人才并不多,尤其缺少富有创新性和担当精神的人才。导致当地红色文化始终未能很好地融入当地特定的地域文化中,红色文化内涵挖掘不深,表现手段落后乏味,体现不出自身优势。人才匮乏问题阻碍了汕尾市红色文化资源科学有效利用,也是推动汕尾市红色文化品牌建设进程中的一大障碍。

3 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问题的原因分析

3.1 对红色文化资源认识不准确,开发利用保护工作不合理

一段时期以来,人们未能正确认识到红色文化资源作为一种宝贵而独特的文化资源需要纳入当地发展全局加以统筹规划,重视对红色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管理、开发和维护。而是更多地从获取经济效益的角度出发,以经济价值高低决定文化保护力度,把更多的资金投向经济效益显著的红色景点,对一些经济价值不高的红色文化遗产则敷衍塞责,导致一些红色建筑遗产面临不断破损消败的命运。同时,在日常宣传推介中,人们轻易便把红色文化定义为革命文化,这对许多并未生长在革命年代的人来说太过久远,未免“过时”而难以接受。对红色文化的宣扬既要尊重历史事实和革命先辈,又需要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并富有趣味,将红色文化产品以符合现代人认知需求的方式展现出来。

3.2 总体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缺乏资金支持

当年革命根据地多数建立在农村偏远地区,经过多年发展,这些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依然总体滞后,区位条件不佳,基础设施不完善。汕尾市即是此类典型。由于当地经济水平欠发达,财政资金有限,能投入文化事业中的经费更是捉襟见肘;自身吸引外部投资的环境较差,制约了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客源市场的拓展。同时,经济落后导致本地区居民消费水平有限,旅游需求不强,自身市场难以培育成型。如此一来,老区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只能被滥用、闲置甚至破坏。同时,经济落后地区往往也是人才“洼地”,难以吸引高端人才长期驻留,想要依靠人才打造汕尾市自己的红色文化品牌并不容易。

4 开发利用红色文化资源的对策建议

4.1 加强规划宣传,提升知名度

要依据本地区红色旅游资源的类型和特点,结合本地区发展水平、基础设施状况等现实条件,制订切实可行的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发展规划。在此基础上,加大宣传力度,发挥汕尾临海区位优势,融合革命文化遗址与当地滨海景观共同推广宣传,提高汕尾市红色文化和人文景观影响力。举办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增强革命遗址的教育功能,打造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充分利用报刊、电视、互联网等媒介,尤其要充分利用微博、微信、抖音等颇具流量的互联网平台,紧跟时代潮流,以生动活泼、富有趣味的方式宣传介绍当地红色文化及特色文化产品,打造具有汕尾特色的红色文化品牌。同时,可以聘请导游作为红色旅游地区讲解员,加深大家对红色文化的了解,丰富大家的旅游体验感;聘请各地优秀历史专家普及汕尾红色革命史实,弘扬红色文化,引导人们树立保护红色文化的意识,积极主动学习和践行红色文化精神。

4.2 注重展示手段多元化

要改变过去单一呆板的红色文化展示方式,重视旅游线路、展示手段、导游宣讲等规划,把景区建设成为更高品位的精品景区。可以利用现代高科技声、光、电等技术手段,提升吸引力、丰富展示方式。此外,在保护文物本质的同时也要注重结合新时代发展的特点对文物进行包装、修饰。同时,可以采取歌舞表演等形式吸引游客注意力,不局限于单一对文物静态展览。

4.3 加大对红色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

做好革命遗址分类保护工作。根据历史意义、遗址规模、损毁情况等条件,区分不同文化遗产的保护等级,对历史意义深重、遗址规模大、受损严重的重要革命遗址进行重点保护。以县、区为单位,各地加派人手,层层落细落实,制定有效且有针对性的修复措施和管理手段。

4.4 合理分配资金,完善基础设施

合理高效利用省级财政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统筹分配红色文化遗址开发利用和管理维护经费。专款用于修复历史价值高和损毁严重的红色旧址及各类纪念场馆的日常管理维护和陈列布展开支。交通、旅游、住建、财政等多部门协调配合,财政经费向完善交通、供电、供水等硬件设施及各景区吃、住、行、游、购、娱相关配套设施的方向适度倾斜,全面综合开发利用现有资源,打造更完整的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

4.5 整合各类资源,探索全域旅游

汕尾自然生态条件优良,山地、海滨、温泉、革命遗址、宗教圣地等应有尽有;潮汕文化、客家文化、滨海文化及古城古村落文化交相辉映。依托现有自然资源和红色资源优势,借助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合理融合各种红色资源,打造特色鲜明、主题突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旅游产品和服务。社会各行业密切联系,政府各部门协调配合,为游客打造一个独特而又形式多样的旅游体验,实现旅游品质的提质升级,让汕尾城市形象更加突出。

4.6 以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带动乡村振兴

将开发利用红色文化资源作为促进乡村振兴的手段之一,凭借本地红色资源优势,与企业携手推动红色旅游规划建设,打造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特色旅游地区。吸引旅客消费、企业投资,拉动当地经济发展,以红色文化资源“反哺”革命老区,在保护好红色文化的同时降低资源闲置率。

猜你喜欢
汕尾市革命红色
红色是什么
红色在哪里?
追忆红色浪漫
汕尾市老促会成为群团组织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
读《革命年代》遐思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