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多元文化语境下新时代国家认同建构的主题

2022-02-05 01:08赵伟力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爱国主义中华民族成员

王 曦, 赵伟力

(1.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陕西 西安 710126;2.西北大学,陕西 西安 710127)

中国作为典型的多民族国家,会遭受来自于多元文化、多种社会思潮带来的负面影响,削弱社会成员的国家认同感。这时,爱国主义发挥了凝聚社会成员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鲜明主题。”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是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途径,也是巩固人民群众国家认同感的必然选择。

一、国家认同与爱国主义的逻辑关联

列宁曾指出:“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深厚的感情。”[1]这种感情最早萌芽于原始社会末期,是社会成员对氏族部落的归属感和依赖感;巩固和发展于民族和国家产生之后,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累积,并逐渐形成的对祖国最稳定、最真挚的爱。国家认同则是认识主体对自己赖以生存的、作为认识客体的政治共同体持有肯定的态度,并产生自觉归属的情感与信念。国家认同主要表现为政治认同与文化认同两个方面,是对国家政治与文化的双向认同。政治层面的认同与国家政治体系、制度体系、运行机制等密不可分;文化层面则是对国家主流文化、意识形态、价值理念等的认可与支持。显然,无论是爱国主义或是国家认同,其主体都是“现实的人”,是“现实的、单个的社会存在物”[2];同时,其客体都是“国家”这一在历史中不断形成的客观实体。因此,两者之间必然存在逻辑关联性,这是由两者的内涵所决定的。

(一) 政治认同是国家认同与爱国主义的逻辑内核

在现代国家中,国家认同首先体现为政治认同。国家作为“国家认同”的客体,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因此,从产生之日起,就具有一定的超阶级的公共性。某一阶级对于政治统治地位的获取,实质上就是将自身的阶级利益表达为社会整体的公共利益,并将其形象伪装为全民利益的代表,以此来获得社会成员的认同。国家公共权力就会以表面上凌驾于社会其他权力之上的力量,作为管理社会和调节社会关系的“调停人”,来维护自身的统治基础。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国家是属于统治阶级的各个个人借以实现其共同利益的形式,是该时代的整个市民社会获得集中表现的形式,因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一切共同的规章都是以国家为中介的,都带有政治形式。”[3]此时,“现实的人”作为市民社会的主体,就必须要对国家的政治权力、制度体系等持认可或者支持的态度,这种政治认同构成了国家认同的前提。

就爱国主义而言,政治认同是其生发基础。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国家是历史的产物,有其产生、发展与消亡的基本规律。因此,国家观念则也具有历史属性。就现代国家而言,政治认同构成了社会成员认知结构的基础。这是由于,政治认同代表了社会成员能够以“公民”身份进入社会,并获得合法性。这是基于对“政治国家”的了解与认知,是个体对自身所处国家政权及其相关政治体系最直观的认同。只有当社会个体确定自己的“公民身份”,才能够将自身发展与国家发展相结合,自觉爱护国家。因此,政治认同层面的爱国主义所体现的不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行动原则。需要强调的是,在阶级社会中,阶级对立确定了国家观念也相互对立,在这一阶段,爱国主义所体现的政治认同具有虚假性。只有在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国家才能成为人民群众自己的国家,爱国主义才能真正升华成为社会成员发自内心的真实情感,并以此来指导实践。

(二) 文化认同是国家认同与爱国主义的逻辑根基

从国家认同的概念来看,文化认同是国家认同得以延续的关键。在阶级社会中,某一阶级获得统治地位,除了在政治上具有绝对的权力之外,在精神上也必然占统治地位。这是由于,统治阶级在支配国家物质生产资料这一基础时,也必然对精神资料具有支配的权力,统治阶级的思想会被以国家主流思想的形式在社会中传播,从而占据统治地位。但是,这些思想并不具有绝对的合理性,而是统治阶级运用国家公共权力将其思想赋予了普遍性的意义。也因此,国家主流文化的价值导向往往以统治阶级文化为核心,其实质在于为统治阶级的地位和利益辩护。事实上,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要想实现对国家意识形态层面的统治,就必须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来宣传自己的价值主张,从而保证社会成员在文化领域对国家的认同。显然,这种文化认同具有一定的欺骗性。但是,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条件下,压迫与被压迫、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消失,此时,国家主流意识形态领域的认同,则呈现出全体社会成员所共有的意识形态文化,才能够体现真正的文化认同,才能够凸显出文化的本质。显而易见,国家认同具有文化认同的属性。

爱国主义作为一种情感意识,对国家文化的热爱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这意味着,作为爱国主义主体的个人,一定是存在于某种社会关系之中的从事实践活动的人。因此,在现代民族国家的条件下,爱国主义具有深刻的社会属性。个人与国家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总是在特定的社会系统中发生互动关系,这时,爱国主义作为人的一种情感诉求,实际上也是对社会关系的能动的反映,体现在意识形态层面,则表现为对国家主流的意识形态、道德标准、理想信念等自发性的意识。因此,爱国主义具有一种价值指向性。这种指向性是由个人与国家的价值定位所决定的,集中反映了个体与国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因此,爱国主义作为一种价值信念,对国家主流文化的认同是其重要的表现方式。

(三) 民族精神是国家认同与爱国主义的逻辑底蕴

民族精神作为一个国家或民族历史发展中沉淀下来的文化精髓,是国家认同的重要表现形式。在马克思主义视域下,保证国家的稳定与社会的和谐,要求国家认同形成统一的意识形态观念。这时,需要产生一种高于各个民族的统一的民族观念,即形成“国家民族”观念。“国家民族”观念,包含了民族精神、民族情感、民族意识、民族行为等等,不是“各个民族”简单机械的相加,而是具有更深层次的意义,是各民族在情感层面的融合。这种统一的“国家民族”观念具有传承性的特点,能够成为凝聚社会成员共识的纽带,也构成了全体社会成员共同的心理基础。显然,共同的民族意识能够塑造共有的民族精神,并通过共同的观念来指导实践,这是构建“民族国家”观念的核心。共有的国家观念一旦塑造起来,就能够为“国家民族”提供持久的精神动力,使全体社会成员形成合力,共同对抗外部的挑战,从而进一步增进社会成员的国家认同感。

从爱国主义的内涵来看,爱国主义也包含着对民族精神的传承。爱国主义不仅表现为个人与国家之间相互依存的情感互动,同时也是民族精神形成和发展的基础。随着民族国家的建立,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国家赋予其权利,这些权利首先保证了个体能够实现物质生产资料的满足,并逐步实现精神层面的自我完善与自我超越。在这一过程中,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愈发紧密,个人对国家的依赖感也随之增强,并逐渐形成稳定牢固的依恋之情,这种依恋之情最核心的表现就是共有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集中反映了一个民族独特的精神气概,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其核心在于社会成员对民族国家的认可态度,因此,两者之间本身具有相通性。爱国主义既是社会个体对国家的依恋之情,同时也是人们认同国家的凝聚力量,这种凝聚力量就体现在民族精神。显然,这种逐渐内化成为社会成员与生俱来的爱国本能,在民族国家的建构中,对国家认同建构就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二、多元文化对新时代国家认同建构的挑战

文化自身就具有多元性的特征。中国作为典型的多民族国家,从国内来看,多元的民族特性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文化多样性则成为中华民族的内在特征;从国际角度出发,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的愈发深入,各个国家之间、不同领域层面的文化交流成为国际交往的重要方式。特别是网络时代的到来,外来文化更易进入国内文化体系,使得国内文化可能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国内文化自身的多样性以及外来文化所带来的多元性挑战,使中国文化的发展面临更加复杂的形势,这必然会对社会成员的国家认同感构成潜在的威胁。在面对多元文化带来的诸多挑战时,弘扬爱国主义就成为抵御多元文化副作用的重要途径。

(一) 对政治认同的消解

文化的起源和发展本身具有多元性特征,特别是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多元文化已大势所趋。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本身就是多样的。文化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文化本身就是一个复杂多变的系统,这就决定了文化具有多样性,任何文化现象不可能孤立存在。马克思恩格斯从实践的角度,揭示了以“现实的人”为主体的一般文化的本质。同时也指出,文化与社会关系存在着必然联系,文化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通过“人化”的形式,造就了文化的多样性,也必然带来不同的文化现象。这些不同的文化现象,包括了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所创造的文化产品,以及精神生产过程中所造就的诸如信仰、意识形态等的精神产品。

全球化背景之下,频繁的文化交流使文化本身的渗透性愈发增强,这就为国家内部的多元文化以及世界文明多样性的发展带来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有可能造成文化、民族与国家之间的矛盾,由此而引发文化认同、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的关系呈现更加复杂的趋势,国家认同面临着诸多挑战。国家认同首先表现的政治特性也使得多元文化首先对政治认同构成威胁。这是由于,多元文化致使主导的政治文化时刻受到来自于其他文化形态的挑战。特别是全球化进程给人们带来了不同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等,这都会潜在影响国家主流政治文化价值观念的保持,因为,从多元文化中去筛选符合主流价值观念的文化形式本身就存在诸多可变性,都可能对政治认同构成威胁。同时,在西方多种社会思潮的冲击下始终保持核心价值观念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文化本身的多元性特征,特别是全球化带来的多元文化的挑战,诸如所谓的“民主”“人权”“自由”等被美化了的非主导的政治文化,甚至是反文化,都可能削弱公众对国家政治层面的认同。并且,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使文化传播的渠道更加丰富和便捷,这就可能为某些持有特殊目的的势力提供传播其政治意志的机会,给原有的政治认同带来消极影响。

(二) 对文化认同的威胁

文化不仅具有多元性特征,并且具有世界性的特点。马克思通过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科学预测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文化也被纳入全球化发展的进程之中。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闭关自守和自给自足状态已经消逝,现在代之而起的已经是各个民族各方面互相往来和各方面互相依赖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于是由许多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个世界的文学。”[5]这种世界性特征的实质就在于,使全球范围内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逐渐联系成为一个整体,实现一体化。这种逐渐走向趋同的特性,可能出现弱势文化被强势文化同化的可能。但是,文化本身的形成和发展过程造就了文化具有鲜明的排他性,即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着反趋同的性质。这种多元化与统一性的矛盾,在多元文化的语境下表现为西方发达国家以强势文化对非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等造成影响。

如今,经济全球化和信息革命化使不同国家之间的频繁互动和交流成为一种必须,跨文化交流成为必然。但是,在跨文化交流中,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文化输入和输出存在着严重的不对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利用其在国际中政治经济的优势地位,利用媒介技术优势,输出带有其自身意识形态的文化产品,试图实行文化霸权主义,将其价值观念强加于地位相对弱势的其他国家之上。这实质上是一种文化帝国主义的扩张,企图通过文化渗透来诱导其他文化向其文化趋同。其目的在于削弱其他国家本土文化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如今,中国的国际地位逐步提升,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也稳步提高,这就使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认为对其政治经济地位造成了威胁,因此,利用各种手段试图侵入中国的文化体系,以推行自身的文化价值观念,试图动摇中国的大国地位。这种潜在的文化渗透可能导致国内小部分群众出现错误的文化认同,崇洋媚外,影响国家认同的稳定性。同时,国内某些民族分裂主义分子,企图通过主张文化分离主义,强化本民族文化的特性,弱化国族文化的共性,来分裂祖国。这显然是一种极端的排他主义,对文化认同构成威胁,进而给社会成员的国家认同感带来消极影响。

(三) 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挑战

国家认同的建构需要文化的传承和存续,这是国家认同赖以生存的精神心理基础。国家认同的产生与发展本身就需要统一的认同意识,这时,超越于大众基础之上的、共有的文化传统能够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维护社会成员的国家认同感。这其中,文化本身所体现的精神属性,能够成为引导社会成员形成共同文化认同的精神纽带。在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精神生产能够创造出众多的文化形式,换言之,精神生产的某些方面能够通过文化呈现出来,包括价值、观念、思维、意识形态等等。马克思恩格斯对于文化的认识,大多意指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具体形态。这些形态经过历史的沉淀,形成了具有普遍性的文化形式,并被社会成员接受和认同,从而建立起了较为统一的认识,其中就包括精神层面的普遍共识。就中国而言,这种普遍的精神共识,就体现为中华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实质上是中华民族整体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理想信念的集中体现,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虽然多元文化能够为中华民族精神提供有营养的成分,但是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如今,西方某些国家利用其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优势,在全球范围内实行文化扩张,企图将平等的文化交流变为单向的文化输出,将自身的价值观念、理想信念、行为方式等包装成优质文化,试图使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人民从价值观念等方面与本土文化背道而驰,这显然对中华民族精神具有负面的影响。同时,多元文化的发展可能对民族精神的内核,即传统的道德观念带来冲击。中华民族精神中所包含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得以凝聚的最核心要素,多元文化尤其是西方文化对传统道德可能产生威胁。例如,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绝对的利己主义是市场经济反映在伦理道德层面的主要表现,这种个人主义以及由此衍生出的新自由主义观念都可能对中国的传统道德观念构成威胁,进而影响中华民族精神的培育。

三、多元文化语境下国家认同建构的爱国主义教育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6]显然,爱国主义能够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中,成为团结中华民族的纽带,对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念具有统摄作用。爱国主义体现了人们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中国历史传承的优良美德,能够强化中华儿女的国家认同感。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了新时代,国际国内局势的新变化,尤其是多元文化带来的价值观念、社会思潮多元化的影响,可能构成对社会成员国家认同的威胁。此时,更应该发挥爱国主义精神的凝聚力,把爱国主义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相联结,使爱国主义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一) 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政治认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精准表达,是从国家、社会、个人的层面出发,对新时代广大人民群众的价值导向与行为规范的科学总结,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前提,是爱国主义与国家认同建构的政治心理基础。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要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7]。党的十九大再次强调:“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8],2018 年3 月11 日,“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写入宪法。显然,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意识形态的灵魂,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核。

首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9]马克思主义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的指导思想,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更是新时代坚定爱国主义信念的基础。只有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才能够使全体社会成员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从而树立正确的爱国意识,更加准确地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来应对来多元文化带来的诸多挑战。其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原则。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要求党和国家要继续坚定“以人民为中心”,以此来增强社会成员的爱国情感。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了全国人民对国家意识形态的认同,因此,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形成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产生积极的引导作用,发挥其正面效应,使人民群众更加坚定对伟大祖国的认同。最后,激发人民群众的国家荣誉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爱国情感。培养公民家国情怀,提升公民国家荣誉感,强化人民的爱国情感,才能矫正不良认知,化解消极影响,激发人们的爱国责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二) 构建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的文化认同

恩格斯曾指出:“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不同的时代具有非常不同的形式,并因而具有非常不同的内容。”[10]显然,每一个时代的思想具有其特定的历史特点,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赋予了中国传统文化更加丰富的内涵,并将中国传统文化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一部分,以此来增进社会成员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首先,铸牢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其核心在于弘扬爱国主义,延续中国传统文化基因,这是实现民族团结与共同繁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障。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56 个民族共同的文化集成,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来源。新时代,要继续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凝聚力量,把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民族精神运用到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之中,增进社会成员的情感认同,以此来巩固社会成员的国家认同。其次,继续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凸显爱国主义的主旋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爱国主义形成和发展的源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思想,其中诸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以及忧国忧民的社会责任感,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良基因。新时代,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爱国主义的精神力量,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资源。最后,防止西方不良思潮的侵蚀,增强文化自信。坚定文化自信本身就是文化认同的表现方式,也必然是爱国主义的集中体现。如今,文化已然成为国际竞争的重要方式,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既在于高扬爱国主义旗帜,更在于拥有坚定的文化自信。多元文化的现实,尤其是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西方不良社会思潮的涌入使社会成员的国家认同遭受来自西方价值观念的冲击。因此,要警惕西方文化思潮的渗透,增强文化自信,以回应新时代对国际文化竞争力提出的新要求。

(三) 构建以中华民族精神为底蕴的观念认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11]。显然,传承中华民族精神是弘扬爱国主义的核心。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12]中华民族以“国家民族”观念出现时,其核心在于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是在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自发而成的对中华民族的热爱。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也自然而然转化成为对祖国深厚的热爱与认同之情。同时,爱国主义无论在任何一个历史时期,都是中华民族最鲜明、最突出的民族精神的体现,爱国主义本身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因此,中华民族精神的培育,是增强爱国主义的重要途径,也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认同的强化过程。

首先,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优良基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13]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和特点,是中华儿女的家国情怀,其中蕴含的爱国主义信念,又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培育提供了不竭动力。新时代,要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传承的民族精神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发挥民族精神的凝聚力,增强人们的国家认同感。其次,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紧密结合。一个民族要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要有敏锐的时代意识,有宽阔的胸襟吸纳优秀的时代成果,顺应时代要求,更换时代形势,根据不同的时代需要,充实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中华民族精神的培育,要面向未来、与时俱进,体现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只有不断面向未来、勇于创新,中华民族精神才能够生生不息。最后,紧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主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14]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有机的统一体,民族复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应有之义,实现中国梦更需要中华民族精神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培育统一的中华民族精神,要始终跟随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指针,共同铸就全社会共有的观念认同,增进人民群众的国家认同感。

爱国主义产生的前提是政治共同体的成员认为自己的生存与发展与国家共同体紧密相连,因此,没有国家认同也就没有爱国主义,爱国主义能够促进和巩固国家认同。中国共产党始终是爱国主义精神坚定的弘扬者,爱国主义精神也是团结各民族最深厚、最核心的力量。中国共产党带领着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使爱国主义内化成为中华民族精神,通过爱国主义意识,不同培育和建构了社会成员的国家认同感。●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中华民族成员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爱国主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