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与传播:第四届昙华林青年学者(国际)论坛综述

2022-02-04 03:20高婷赵云格朱明利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艺术研究

高婷 赵云格 朱明利

2022年11月12—13日,“美术与传播”:第四届昙华林青年学者(国际)论坛在湖北美术学院召开。本次论坛由湖北美术学院主办,湖北美术学院学报编辑部承办,来自美国西东大学、德国帕德博恩大学、日本京都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香港城市大学、上海大学、浙江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南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十余所院校以及《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美术研究》《艺术探索》等期刊的专家学者齐聚会场,围绕“美术与传播”的主题进行多视角、多维度的讨论。

此次会议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共分为三个环节。11月12日上午,论坛开幕式由湖北美术学院副院长刘茂平教授主持,湖北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鲍清芬,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周峰和《湖北美术学院学报》主编许奋先后致辞。大会发言环节共分为四场:第一场新艺术史视野,由湖北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院长沈伟教授主持,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学术院长、四川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院长黄宗贤教授和《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副主编、编审曾巍点评;第二场个案的多重面向,由《湖北美术学院学报》执行主编陈晶教授主持,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李松和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研究所施錡教授进行点评;第三场美术文献与考古,由湖北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副院长李珊副教授主持,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朱万章和中央美术学院《美术研究》社长张鹏教授进行点评;第四场媒介与交流,由四川大学艺术学院美术学系赵成清副教授主持,清华大学艺术史论系主任陈岸瑛教授和广西艺术学院学报《艺术探索》执行主编李永强教授进行点评。最后由《湖北美术学院学报》执行主编陈晶教授进行总结发言。

一、新艺术史视野

第一场的几位发言人,从各自的切入点突出不同学科与美术史研究之间的交汇,共同呈现出艺术史的新视野。艺术史家的任务并非简单描述艺术作品的表面内容,而是揭示艺术作品背后的观看方式与思想意义,对于艺术史中出现的新方法既是艺术作品体现深刻含义的手段,也是我们观看艺术作品的手段。美国西东大学艺术与博物馆研究系的系主任曲培醇(Petra ten-Doesschate Chu)教授以《梵高“椅子”绘画的主题与意义》为题,从形式分析、图像学和精神分析三个方面来解读梵高“椅子”的主题和意义,她从宗教绘画中对“椅子”这一母题追溯,认为空座椅象征着权利或权威,从对罗马钱币和19世纪艺术作品的解读出发,认为空座椅象征着死亡;进而通过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中凝缩作用的分析,指出梵高画中成对出现的椅子,既象征了白天和黑夜也象征了梵高和高更之间爱恨交杂的友情关系。曲培醇教授通过在具体艺术作品中从图像表现以及背后的意涵展开连贯性、系统性的研究,给我们提供了理解经典艺术图像的一个重要路径。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的栾懿《寓意的再生:〈金驴记〉与〈维纳斯与丘比特的寓言〉的语图关系研究》这篇文章从与《维纳斯与丘比特的寓言》有关的《金驴记》为线索出发,通过结合图像志分析法与文本对照法,重新挖掘这幅作品的深层寓意。通过这种解读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语图互文的具体含义。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的许坤在《乔尔乔·瓦萨里〈艺苑名人传〉写作中的双重转变》一文中,结合《艺苑名人传》这一艺术作品与时代背景阐述了瓦萨里在政治阵营和艺术理想之间的双重转变,并通过瓦萨里双重转变的讨论再次回到对《艺苑名人传》价值意义的关注,还原和重新理解了《艺苑名人传》文本写作背后的因缘曲折,帮助我们理解瓦萨里和他所处的时代背景。

艺术史的多样性除了体现在研究方法之上,还体现在跨学科之间相互交叉的互动之中,跨学科研究为艺术的深入研究和发扬提供了保障,也成为当今学术界重要的研究领域,本次论坛特邀的上海外国语大学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菲利普·杰奎琳(Philippe Cinquini)进行的学术分享,他的发言题目是《法国画家阿尔伯特·贝纳尔与印象派在中国的永暗面》,他以阿尔伯特·贝纳尔为切入点,对法国印象主义绘画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历程展开梳理,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路径。

湖北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孟召汉发表了自己的研究,以《张毓汶与张荫桓书画鉴藏互动》为题,认为孙毓汶、张荫桓等人对于书画鉴藏活动的重视将京师官员书画鉴藏的风尚推向了极致,同时揭示出活动于“后甲午时代”的晚清官员之间的书画鉴藏活动不止是彰显品位、标榜自我的身份象征,更是舒缓压力、调试生命的精神场域。

二、个案的多重面向

美术史的研究是过程的研究,它离不开对个案的聚焦挖掘梳理,并将微观的视角放在文化史、思潮史、经济史等相关专题史中去综合观照与分析。本场发言学者均以“作品”为中心进行画史研究,深入分析图像信息并使之与文献资料相互佐证,通过多元的角度、方向、方法对一幅具体作品进行了深入的解读与阐释。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谭频璇的《董邦达〈四美具合幅〉中人物形象与身份研究》首先通过对于董其昌传统图像进行梳理,发现人物头巾两侧的白色圆形玉是其典型形象的特征,并结合董邦达作画的取向来源得出持杖过桥人是董其昌的唯一性;继而从作品形制、画面题跋、布局和睡梦人形象对作品进行详尽分析。该研究成果改变了我们对于董邦达文官身份下“画家”的刻板印象,极具创见地提出董邦达面对皇帝命题,巧妙地在画面上运用“异时同空”的幻觉来满足乾隆帝实现其 “深心讯毫素,怀抱观古今”的追求与艺术想象。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董帅的《再造“时尚”:〈盥手观花图〉中的视觉建构》一文以《盥手观花图》为切入点,重新梳理宋画中相似的仕女形象并进行图像比较,对于此件绘画以及相关文化语境重新进行了细致地审视与反思。通过层层递进地推断,对此画进行断代论证。继而提出此画是一种新时尚的日常美女视觉资源,是“新时尚”逐渐取代了“旧道德”,古代女子形象也因此被赋予了一种走入公共视野的“正当性”。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潘超的《坤舆与职贡范式:姑苏王君甫〈万国来朝图〉的华夷秩序观与明清帝国心理初探》以清康熙年间姑苏王君甫发行的墨版套色敷彩作品《万国来朝图》 为例,以政治视域来探讨此画所暗含的明清的“本朝”帝国心理,通过分析相关化“职贡范式”,与“坤舆题材”阐述其对真实“世界版图”的认知与抗拒,并试图构建起四方归化的理想帝国形象。

湖北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程国栋的《〈环翠堂园景图〉抉微》的报告从四个方面展开,第一部分对晚明徽州梓行的《环翠堂园景图》版画长卷进行了图像基本信息的描述;第二部分则详考了作品描绘对象坐隐图真实性、原址、营造时间等相关问题;第三部分是分析环翠堂园与江苏的苏州地区造源风尚的关系;最后一部分意在揭示图像背后的意涵,发掘书坊主人汪廷讷的园林营造心理及精英文化理想。

德国帕德博恩大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伊娃-玛利亚·森(Eva-Maria Seng)作了题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手工艺品——手工艺品和设计在德国与中国的最新发展》的演讲,详细阐述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手工艺在过去250年中的传承,特别是在19世纪下半叶,日本和中国的手工艺产品在欧洲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此外,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角度对手工艺进行讨论,重新关注手工艺的生产过程、传播过程和创作过程,从而重点探讨从有形物质转向生产传统和传播的过程。

艺术作品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交织于社会与历史的发展中,本场讨论从具体作品出发,通过更细致全面的图像细读,引发更多对历史细节的关注,启发更深入的思考。

三、美术文献与考古

历史学家王国维在证明《史记·殷本纪》时总结研究方法说:“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在美术史研究中同样备受重视。本场以美术文献与考古为题,学者大多重视文献与作品的对照研究。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共同研究班员范丽雅教授以《〈国华〉及中日两国学者和收藏家日记与书信所见中国书画名迹在海外的流传及其意义:以泷精一的文笔活动为聚焦点》为题,通过对20世纪中国文物海外流失的史料梳理,以清末民初收藏家廉泉的《南湖东游日记》和日本实业家兼收藏家菊池晋二的《菊池惺堂日记》为聚焦点,并把这些史料与唐宋元明展和宋元明清展相结合,通过解读泷精一在两展前后发表在《国华》上的宋元明清文人画论,来考察其中国画史观的变迁。

南开大学艺术与美学研究院的蔡志伟着眼于社会学的角度,作了题为《方外与俗世:社会互动视角下的北宋禅僧书法生态》的报告,指出北宋时期的禅僧书法生态处于一种“方外—俗世”的张力结构之中,并考察他们多元书风的生成模式、趣味身份的话语建构以及文化形象的社会化构成。更为可贵的是蔡志伟在将西方理论中的社会学应用于自己文章研究时始终保持着一种审慎的态度和思考的主动意识。

随着美术考古材料不断出土,古代中国墓葬美术史研究不断深入与发展,在此过程中衍生出的空间性、物质性、时间性等重要的学术概念。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余普彪的《人物与山水的空间构建——辽庆东陵壁画研究》以空间建构的视角出发,对庆东陵墓室中壁画绘制以及壁画在整个墓葬空间中的角色和作用进行讨论,并从墓室空间的构建、组合来勾连其背后的特定历史意涵,他提出整体墓室内的空间则是仿照游牧民族的传统建筑“穹庐”进行构建的,同时各个侧室侍卫两侧,形成一个毡帐复合体,以彰显圣宗朝的皇权和威严。

最后两篇论文的共同特点是从具体的艺术图像个案切入进行图文互证研究,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有一个新的考证和反思。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王鑫的《北魏司马金龙墓屏风的表达与观看》通过考察屏风的工艺水准、属性功能、制作时间、使用场合,结合司马金龙生平及其面临的现实处境,发现其制作意图不仅在于服务墓主死后的“彼岸生活”,还在于与生者互动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特殊“文学效果”。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王晨的《鼎象可征:〈吕氏春秋〉所涉青铜纹饰资料献疑》以鼎象资料的合证研究为核心,结合传世文献、出土实物,分别从行文与校勘、训诂与解释、句读与图像、命名与意涵四个层面对其内容予以考说并提出新的看法,明确文献的本来面貌与价值。

四、媒介与交流

“媒介与交流”强调了在美术传播中媒介载体的重要性。媒介作为一种艺术物化的载体,直接关系到艺术的形式语言的生成变化。艺术的媒介特性也将体现在其创作、演化与传播之中。

香港城市大学中文及历史系艺术史副教授王廉明提交的论坛发言《作为全球交汇之所的款彩屏风》借用德国文化史学者阿比瓦堡的“图像载具”(Biderfahrzeuge)概念,探讨明清款彩屏风中“文姬归汉”和“郭子仪祝寿”这两类图像系统的流转和交融。在这个过程中,款彩屏风作为一种媒介,进行了跨时空、跨区域的图式传播。湖北美术学院影视动画学院张开玮的论文《国产漫画叙事的跨媒介探究》围绕漫画叙事的跨媒介性展开讨论,以国产漫画《长歌行》为案例,分析漫画语言在跨媒介叙事符码的转换与融合现象。常州工学院社科处朱亮亮《美术展览推动近现代美术教育现代化——以刘海粟、林风眠“美育”实践比较为中心》通过对刘海粟与林风眠主导的美术展览在“美育”教育史中的史实考证与比较,阐释美术展览在“美育”实践中所起到的积极而重要作用。

在艺术的交流与传播过程中有两条明显的线索,第一条是在同一个文化社群内部的一种历史性的传播、传承和再创造,另一条则是在空间上往外扩散的一种中西文化双向交流与互动。比利时鲁汶大学建筑系罗元胜《艺术与“中国”:范罢览中国艺术藏品中的忠实性与相似性》对范罢览在中国的所行所见以及他所做的一些收藏都做了非常细致的梳理。他认为范氏的展览以“人”为媒介,并以中国画师内在的隐性的文化继承向早期美国传达了中国艺术的“相似性”。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刘一娴的《眼睛、知觉与主体性——20世纪初“中国艺术”论的经验阐释理路》非常全面地介绍了20世纪初西方对于中国艺术的评鉴方法理论标准的演变。她阐述了英国第二代汉学家如何在中国山水手卷的形式特征与再现原则两种价值标准之间辗转,最后进一步夯实、完善了以观赏经验与艺术创作主体性为核心参照的现代艺术批评体系。可以看到,西方不断与东亚进行对话与协商,而“中国艺术”作为概念术语本身暗示了一种突破东西双方文化藩篱的诉求,其衍生出的知识体系也对20世纪10年代作为学科的艺术批评提供了养料。

经过两天的密集研讨,20位学者发表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担任学术评议和主持的各位专家也对论坛发言进行了精彩点评。总体上,与会专家认为,这次论坛学者们分享的研究成果就好像是当前美术史研究的一个实验切片,他们的论文呈现出了一种多元关照下的聚焦感:多学科视角切入美术史;对一件作品的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和切入;细致读图与文本材料相佐证的研究路径等等。处于大数据时代,大量的图库和电子高清图的出现使大量聚焦式的深挖细读的研究方法成为可能。而学者们对材料细致入微的探索也是在不断扩宽美术史学科的研究边界,他们深入思考问题从不同角度切入问题也有助于推动学术更上一层楼,这对于主动建立中国学术的方法论和话语体系都是非常有启发、有意义的。

猜你喜欢
艺术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纸的艺术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