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璧
(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广东广州 510000)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社会正由生产型社会转向消费型社会[1]。在疫情及国际市场环境不确定性因素的双重作用下,企业面临更大的设计创新挑战。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产品创新的效率与精准度变得尤为重要。
基于场景的设计方法(scenariobased design)最早应用于人机交互设计范畴,由Carroll提出,此方法有利于激发设计师对用户行为与场景的关注,有助于用户隐性需求的挖掘。在如今体验经济时代,场景包含了对空间与用户行为的描绘,被广泛应用于产品营销领域,便于产品卖点的快速推广[2]。全场景是从用户日常生活的全局视角出发,构建在一定空间布局或时间推演逻辑框架下,用户在不同场景中与产品发生交互时刻的行为、体验及需求的完整图谱。设计师可透过对全局性图谱的进一步分析,聚焦目标机会场景,深入洞察目标场景下的用户行为及需求,利用场景定义来进行产品创新的思考。全场景方法的引入,旨在助力可持续的设计创新,为消费者提供差异化的产品体验。
基于设计视角,场景源自人机交互领域。最早在1990年,Carroll提出基于场景的设计方法(scenario-based design)。Carroll给出的场景的定义是:关于用户与他们所从事的活动的故事。在设计任务中,场景既是设计的思考方式也是设计需求的沟通范式,作用于发现、搜集用户需求,并聚焦、定义设计目标[3]。场景需包含环境、用户与活动目标的细节信息。除文字形式外,场景还可以是故事版、图文与录像等形式。基于场景的设计方法具备(1)明确目标但开放解题路径;(2)容易被项目组成员理解;(3)启发深层次思考;(4)方便设计经验的总结;(5)能灵活适应不同类型设计项目等优点[4]。该方法被应用于工程设计与管理、产品设计、软件工程、人机交互等领域。在产品设计领域关于此方法的探讨聚焦于软件产品设计,而面向实体产品的设计研究并不多见。
基于商业视角,场景源自市场营销领域。2000年,kenny等人率先提出场景化营销的概念,指依托移动互联网并借助智能手段,企业实时监测并回应特定场景所催生的用户诉求[5]。场景指的是目标用户在生活中的行为片段。为此,企业需要对用户的生活场景进行拆解,从各个独立的细分场景中识别用户的细分需求以挖掘商机。2021年,王福等人提出商业模式场景化[6],指的是企业通过划定目标场景的方式(包含了对用户场景、战略、需求与技术等四大核心要素的定义)制定商业目标,从而以场景作为价值创造的指南针。场景蕴含整体观与系统观[7],既是企业核心价值主张的沟通范式,也是企业洞察用户需求的视窗,起到链接企业价值链的作用,驱动企业多维度的商业创新。
■图1 轻中产消费者人群画像
■图2 轻中产消费者不同生活形态下用电细分场所图
■图3 轻中产一天的用电场景全链条
综上,结合设计与商业视角,本文所探索的设计研究方法,旨在为实体企业探索匹配商业目标、高效的产品设计创新路径。
根据艾瑞咨询对中国消费群体的划分[8],轻中产的资产状况介于普通大众与新中产之间,且相较于新中产规模更庞大、也更为年轻。据艾瑞咨询预测,中国轻中产人群规模已高达3.5亿,是中国的消费主力。时下,如何更好地挖掘轻中产群体对高品质生活追求下的需求,并为其打造更为精细化、专属化的产品与服务,成为设计师们所关注的热点话题[9]。在互联网营销的助推下,各品牌可通过打造新中产专属的高端化形象,提前影响年轻人的心智[10],同步实现品牌高端化与年轻化。因此对于泛家居行业而言,新产品的研发应满足轻中产人群对生活质感的期望。
日常生活中,插排是居家必备品。目前市面上插排的产品多定位为实用性的工具,设计过于趋同,缺乏有市场识别度的创新产品。近年来,伴随电子产品的锂电化趋势及快充技术的成熟,3C及家电产品的供电续航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市场上充电生态产品(如移动充电宝、无线充电座、车载充电器等)的创新度与丰富度较高,与插排产品的创新滞后形成鲜明对比。为满足轻中产人群的品质生活需求,本案深入对消费者居住环境的入户观察,以将插排由低价值感的传统实用工具升级为高价值导向型的家居产品作为设计目标,实现突破性的插排设计创新。
用户画像的概念最早由阿兰·库珀(Alan Cooper)提出,是对设计目标所面向的用户及其行为的详细描述[11]。旨在帮助设计师更好地理解用户需求,使得产品的设计更加符合营销的策略。
参照《中国轻中产人群研究报告2018年》[8],轻中产用户画像(如图1)提取了报告目标人群几个维度的信息,包括基本属性、兴趣属性、社交属性、行为习惯、心理属性等。
但基于大数据构建的画像难以获悉深层次的用户动机[12],为了让用户画像能够更好连接产品与用户之间的关系,获得对设计有指导意义的洞察,以轻中产群体生命阶段的生活形态演变为依据,将画像进行了细分处理[13],得出学生时代、单身居室、两口蜜巢、三口之家、三代同堂5类目标用户,并根据细分画像的居住空间划分出25个细分场景(图2)。
3.2.1 用电场景一日追踪
运用非结构观察法,对15名轻中产用户家居生活用电行为进行拍摄记录,得到有效视频片段 53个,通过对视频片段进行分析,初步构建出用户用电全场景链条(图3)。
通过对全链条中的用电行为进行分类归纳,总结得出三类用电行为,分别为起居用电、办公用电与娱乐用电。围绕这三类用电行为,穷举出用户生活中的所有相关的用电场景(图4)。
3.2.2 用电目标场景聚焦
线上招募居住环境分别为学生寝室、单身居室、两口蜜巢、三口之家、三代进阶住房的五类受访者各2名。根据受访者量化问卷的填写结果,将他们的用电方式(行为要素)与具体场所(空间要素)进行交叉,统计他们在各场景下的用电需求与频率。统计结果如图5,色块的深浅程度代表场景的用电需求强烈程度,颜色越深代表需求越高。此量化分析方式,为目标场景的聚焦提供依据。
通过选择颜色较深的高价值场景,我们针对这些用户,采取入户访谈及行为洞察研究,剖析他们在用电需求较高的场景中具体的用电行为过程与细节,识别出未被满足的需求。最终,将出现共性需求的场景进行聚类,获得启发设计创新的核心诉求(图6)共14点:(1)卧室床边用电频率较高,主要为手机和阅读使用;(2)客厅卧室电子游戏/电子竞技;(3)进阶家庭的视听享乐;(4)旅行拍摄中的用电使用;(5)在卧室、书房需要为大量的移动电子设备充电;(6)书房办公或寝室学习;(7)商务出差;(8)精致早餐点心制作;(9)单身、家庭的餐桌生活;(10)精致家庭的智慧烹饪;(11)客厅环境清洁、护理;(12)早晨和夜间洗漱;(13)精致美容美妆;(14)睡眠前设备充电以及环境调节。
3.2.3 用电场景诉求陈述
结合用户访谈记录与场景洞察发现,对14个重点诉求进行具体细分呈现(表1)。
表1 轻中产用户三类用电方式的核心诉求
用于与决策者沟通的场景陈述如表2所示,由核心用户、场景描述、诉求描述构成,形成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场景化设计方向[14],供决策方进行方案评估。
表2 以场景行为聚类出的14个场景化设计主题
最终,通过专家评估,在以上场景化设计主题中甄选出高效居家办公桌面、精致梳妆台、熟睡环境三个场景主题作为后续开展概念产品设计的策略方案。专家认为,社会新人暂无婚育压力,在个人带电设备的消费上更具多样性,但居住环境中多无完善的电位考量,多元化的用电需求未被很好地满足。而成熟期家庭主张提高家庭生活品质的用电方式,是细分用电需求较多的人群。
本案将分别呈现以精致梳妆台为设计主题,以主张颜值主义、整洁收纳、取电便捷性的精致事业者为目标用户的设计方案;以及以熟睡坏境为设计主题,针对床头柜场景,面向有孩子家庭用户的设计方案。
透过对梳妆台场景的深入观察,发现该场景下,用户的使用的电器种类繁多,包括各类美容仪器、移动影音设备与个护电器,且存在频繁插拔的用电行为习惯。对此场景的设计机会点分析见表3,用户使用插排时,存在安全取电、插拔效率与线材收纳难题。为应对梳妆台桌面的收纳难题,有受访者购置了置物架以收纳插排,但此使用习惯存在清洁难题,且置物架上的其他零散物件为插排的安全使用带来隐患;为应对频繁插拔的问题,有用户使用可滑动的拆卸插座实现灵活取电,但该设备的不便于安装,一般需要在房屋装修时安装,且产品设计调性与梳妆台风格不符。此外,市面上有自带插头的梳妆台产品,可收纳插头和电线,方便桌面取电,但插头数目普遍不足,不能满足更多的美妆用电需求。
最终设计方案如图7所示,梳妆台抽拉式插座具有如下特色优势:美观的收纳状态,置物盘可放置小物件,可以收纳常用的充电线,便于每天充电;外部开关控制用电情况,便于知道设备的用电状态。
■图4 轻中产消费者用电行为层次模型
■图5 轻中产高需求用电场景量化评价表
■图6 轻中产高需求用电全场景聚焦输出
通过对用户的床头柜区域开展观察,发现有效空间利用、视觉统一性与插座拓展等用户诉求有待满足。首先床头柜品面空间较为精致小巧,用户普遍存在在床头放置小夜灯与桌面饰品的行为,营造整体氛围感,插排体积较大与环境不匹配。再者,虽然床头的墙面插座是现代家装的标配,但随着给多个移动设备充电(耳机、智能手环、手机、平板游戏机等)成为更多人的生活日常,床头插头数目扩展的需求普遍。
针对有孩子家庭的需求,为保障儿童安全,产品需求有遮蔽插孔的功能。据市场洞察,市面上针对该场景的插排产品存在一定的体验问题(表3):床头专用的母婴插排主要卖点为防儿童误触,但其外观设计上缺乏差异性且配件容易丢失;排插收纳盒能够隐藏插座盒和收纳线缆,但其插口数目过多且占用较大的床头柜空间。
表3 设计机会点洞察
如图8为最终设计方案,针对床头柜空间有限、床头柜物品众多、床头插座有限等问题,将小夜灯与插座整合,增强空间利用率。床头柜小夜灯插座具有如下特色优势:旋钮分离上盖灯源与底部插座部分,防止儿童误触。达到收纳插头与电线的效果,按压顶部控制夜灯开关与模式切换,顶部夜灯可分离单独使用,不受限。
综上,场景行为研究模型是用户在不同的场景中达成某种或多种目标的一系列行为的集合,为设计流程中的创意发散提供有框架性的全局视角,其直观性与明确的细分市场指向有助于决策者评估与筛选方案。为将上述案例的设计流程总结成有一定项目适应性的设计方法论[15],全场景设计研究方法流程被划分为客观场景、目标场景和应用场景三个流程步骤。
客观场景的含义是,设计师通过客观视角观察,以全知视角所穷举出隐含用户隐性需求的用户场景的合集,是机会发散的过程[16]。构建客观场景最常见的方法是非参与式的观察法,设计师通过对客观场景的观察与分析,能获得较问卷调查更为客观真实的数据。在上述案例中,客观场景指的是消费者通过行为活动达成用电目的的情景的合集(见上文的图3与图4)。
目标场景是场景行为设计研究方法的核心,是建立在客观场景基础上,在全局性机会场景图谱的指导下,通过一定的量化评估方法与聚类过程所筛选出核心的机会场景,是一个机会收窄的过程。目标场景将被作为后续设计执行开展的焦点。上述案例围绕轻中产消费者生活用电,通过列举并梳理与轻中产关联的细分用电行为,模拟构建用电场景全链条以形成全局性的场景机会图谱,帮助设计师理解与界定轻中产群体的用电方式。介入量化问卷调研,为高需求用户用电场景的评估提供依据,并绘制行为与场景要素交叉图表,以汇总不同需求级别的场景。在识别、标记出高需求用电场景之后,本案还透过用户深访,了解在高频场景下用户用电行为的痛点与重点诉求,通过将体现相同或相近产品诉求的高需求场景聚合为一类,形成对目标场景的定义。
应用场景意味着基于目标场景中的用户诉求,思考用户与设计产品所发生的高价值互动,进而定义产品功能,是设计师运用设计思维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对目标场景进行细节丰富与沟通优化的过程。除此之外,用户的画像与场景也会在这环节上被更生动化与通俗化地描述,便于决策方更好地理解设计目标,以对不同的场景化方案进行评估。在上述案例中,决策结合了热点生活方式与趋势的分析,并经专家评估进行甄选。
综上,以全场景思维为主要理论支撑,将全场景与用户体验研究相结合,该流程分为全场景信息洞察、场景行为聚焦、设计主题输出、解决方案设计4个阶段,全场景设计流程如图9所示。
全场景设计方法是经由设计实践所总结出的产品创新方法。该方法改善了在创意发散过程中,围绕单一产品或单一使用场景开展头脑风暴的局限性问题,有利于打破产品同质化现状,契合市场细分化的趋势,对于企业精准掌握市场机会,推动产品持续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本案将全场景方法绘制成为流程框架图,便于其服务于各类产品创新项目。
上述设计实践案例基于轻中产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和需求动机,围绕轻中产在家居活动中的生活形态,挖掘目标用户的未来用电全场景需求。为进一步完善该方法,后续将深入探索全场景设计方法在不同类型设计项目中的应用。
■图7 产品方案效果图
■图8 产品方案效果图
■图9 轻中产未来用电设备全场景设计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