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前程 中国葛洲坝集团易普力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在社会多元化,思想多样化的复杂情况下,国企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任务、内容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国企改革进入攻坚期,国企改革步伐不断加快,国企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条主线,它无时无刻贯通在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各领域之中。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对于企业而言,是企业高质量发展重要基础之一;对于国家而言,它是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由此可见,思想政治工作,对于企业、国家而言,都具有重要作用。
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党的优良传统。然而,在现实中部分企业,对于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认识上还存在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表现在,相对于生产活动而言,把二者相互隔离开来,思想工作处于经营活动之外,二者之间还存在着两张皮、存在相互脱节的现象。现实中,存在着一种普遍现象“重生产、轻党建”,即部分国有企业相对思想工作而言,更加重视生产经营活动,对思想工作的作用,还仅仅停留在简单的认识上面、粗线条的动员维稳上,无法做到将二者进行很好的结合,无法形成合力,求得最大合力,从而导致存在两张皮的现象。二是表现在,部分企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相关认识,还存在着诸多不足,重视也还不够。认为思想工作是软工作、软任务、看不见、摸不着,甚至认为生产经营于党建工作是对立面,存在着多一点、少一点无关紧要的想法,因此,投入较少、人力不足。认为,二者之间是相互对立的,二者是相互对立的两回事。前者做多了必然影响另一方面工作的开展,从而影响到企业发展的进步和质量。同时,有的部分企业,也不去主动研究、解决出现的新的现象,不会抓、不懂如何抓,也不善于抓,存在空对空、虚对虚的现象,从而导致抓到效果不佳不实。二是表现在,部分企业认为,企业发展的主要目的是盈利,因而更多的是,关注企业的经济利益、经济效率。从思想上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是无效的。以上几个方面,深刻反映出部分企业对思想政治工作、企业文化与生产经营二者之间的关系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导致在认识上存在误区[1]。
个别思想政治工作者学习宣贯上级指示文件精神满足于集中组织学习和传达,从而相对忽视了员工对于文件精神的消化、理解和吸收,在学用转化环节不够深入彻底,存在学用脱节的现象。这种传统且单一的工作方式,不仅未能更好地与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相结合,并且这种方式往往只是停留在老式的“说、讲”教条式上,采用学文件,听报告等方式做思想政治工作,方式老套、方法单一,无法增加趣味性,没有吸引力和感染力。部分企业不结合实际、对于所学的内容未能进行充分的安排,所学内容大多较为空洞,职工不乐于听,内容枯燥,无法引起职工的共鸣,进而缺乏感染力[2]。学习和宣传工作只会讲道理、习惯于用传统媒体。在新时代,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而缺乏创新,工作往往止步不前,用传统单一的工作方式阐述前人理论、学说,却毫无创见,不会讲故事,不善于用新兴媒体,思想政治工作无法在国企发展的过程中蓄势发力,员工也无法通过思想政治工作探求自身发展路径。由此可见,部分国企在方式方法的选择上,还是比较传统单调单一,不能很好地与时俱进,利用新媒体开展工作,提升工作的趣味性。
国企党建会议召开后,很大程度上强化了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了国企人才力量。但与业务骨干队伍相比较而言,部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实力还较为薄弱,主要表现在人员不足、年龄老化比较严重、后备力量脱节,人才断层、专业化水平较低、缺乏综合性人才,缺乏改进与优选工作方式的意识能力等方面。同时,在部分企业中,还存在着部分工作者工作积极性不高,缺乏工作热性,进而无法提高工作效率。对于政工人员,部分企业未能重视,并未能在员工个人发展和提升中给予必要的支持。这种现象,难以激发工作者工作的积极性能动性,晋升渠道比较狭窄,兼职化现象比较严重,严重影响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
在现实中,不排除有的部分企业把思想政治工作认为是“额外”的任务,认为思想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作,二者之间是相互排斥、不相容、相互对立的工作。因为,生产经营工作的成效显而易见的,通过近期就可以实现某种目标。而思想政治工作是一种需要较长时间,慢慢积累的过程,不能像生产经营那样求急求快。这在一定程度上,就显示出部分企业在实际工作中,思想工作淡化,部分功能作用弱化。
长期以来,文化作为一种核心竞争力,对于这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主要体现在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很多,企业文化的建设就是其中重要之一。但是,在现实中,部分国企未能充分认识到二者之间的紧密联系,简单地认为企业文化是单一的企业经营性发展所沉淀下来的物质基础,企业及员工的所思所想不足以囊括在内,换句话说,思想工作的好坏不作为企业文化发展的评判维度,甚至用其前者去替代后者的开展,把二者根本对立起来,影响工作的高效、有序的开展。不少企业忽视二者之间的联系,而这种联系便正是两者都具备的相同的对象以及相同的目标,这种联系便是公司发展的关键。因此,这二者之间便相互依存、相互关联的,舍弃一方去谈企业发展,经营目标都是不切实际的[3]。
作为国有企业的“根”和“魂”,国有企业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须坚持从严治党,从而更好使企业建设的科学化水平得到显著提升,进而有效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一方面,要抓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实“一岗双责”,做到明责、履责、尽责,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二者的相结合,坚持制定和实施并重,以上两个坚持使从严治党要求贯穿生产经营各环节、各领域。另一方面,抓牢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同时更为重要的一点,要从机制上面,融入企业各环节。因为只有从机制上进行入手,党建工作才能释放最大效能,才能更好地与生产经营相结合。重点要把企业党组织建设,置于公司的系列治理体系、框架结构之中,同时把党的领导置于企业系列治理的全过程。
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有力保证之一。作为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党政等等,各个部门的广泛参与,齐抓共管、齐头并进,达到最大的合力。逐步形成各部门、各层级、各岗位齐抓共管、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
因此,要实现这种良好格局态势,形成强大的合力,就不得不要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从总体上,对相关资源进行配置,做到科学合理。在进行合理配置之中,不仅要找准二者结合点,围绕中心、凝聚人心,以此来不断提升发展的质量。更为重要的是,还要以职工为本,强化引领作用。通过齐抓共管、齐头并进,求得最大合力,形成开展全方位、跟进全过程的齐头并进局面。党政齐抓,大家同唱一台戏,共乘一条船,拧成一股绳,在思想上同心、行动上同步、工作上协调。
企业文化是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助推器。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并成为全体职工所奉行的,就会成为一种心理强大动力,这种动力就会成为助推器,助推企业的发展。这种动力也会提高员工的自觉性、创造性和主动性。作为企业的灵魂,企业文化具有着独特的优势,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源泉之一。文化具有潜移默化、以文化人、育人、砥人,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企业文可以陶冶职工的生活情操。由此可见,企业文件建设是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之一。通过寓教于乐,用职工能听懂的语言进行传达。可以充分利用企业文化的独特性,以此促进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创新,不断强化工作的使命感。
把前者纳入企业的相关文化建设规划之中,以企业的文化建设为载体,是重要的、有效途径之一。企业文化的目的是解决生存和发展问题而采取的一种管理方式,它是作为一种手段之一,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的媒介之一,就是对人和人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调节,来调动人的积极性,助推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以此,最终目的是企业的社会经济效益的实现。但是,当前,还有部分企业的工作,或多或少还存在诸多偏弱的部分,如专职较少,致使工作难以实现全覆盖;部分企业重视不够、认识不足,在认识上存在偏差和误区,削弱甚至忽视思想工作的现象依然存在;基于时代的不断发展,大众传媒的广泛普及,如互联网等媒体信息的快速传播,职工的思想状况随时随地发生变化,导致工作的阵地建设设施不足;队伍结构不合理,能力不强,缺乏专业化人才。同时,在部分企业中还存在着缺乏考核评价标准,需要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从而调动政工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以便更好地开展工作[4]。
丰富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方式方法的创新主要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与家风家教相结合,思想政治工作凝聚合力。作为社会、企业的细胞家庭具有独特的作用。思想政治工作与家风家教相结合,能达到以小家带大家、家企共建的效果。由此可见,一个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家庭这个基础。
二是与典型选树相结合。对于企业的典型,要进行积极深度挖掘,进行跟踪报道。榜样具有无穷的力量,以榜样的力量带动周围职工,能有效激发工作热情,将工作的热情变成工作效能,可以很好地助推企业的良好发展,为企业发展奉献力量。
三是要与生产经营相结合。生产经营活动作为一种显而易见的活动,成效可以明显感知。但是对于,思想工作而言,后者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工作。只有将前者与后者,二者进行很好的融合,后者才显得十分有意义。要将后者置于前者的各个领域之中。
四是要和企业文化相结合。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基础性的工程。企业文化是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助推器。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并成为全体职工所奉行的,就会成为一种心理强大动力,这种动力就会成为助推器,助推企业的发展。文化具有潜移默化、以文化人、育人、砥人,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要将二者进行结合,对企业文化进行开发、瞄准、落实。
五是要与时代相结合。时代是不断发展,因此,工作也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增强能力、应对新挑战,不能故步自封。一方面要利用主力军职工的作用,聚焦企业改革发展、生产经营等各项目标任务,大力开展“五小”等竞赛发明活动,通过系列的活动,使全体职工爱岗敬业,求得最大同心圆,形成强大发展合力。另一方面,要善于利用新媒体,如微信、App、QQ群等,合理高效利用现代工具,随时随地加强互动交流,通过把握时代脉搏,不断与时俱进的探索新方式,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率,扩大覆盖面和影响力[5]。
不同的企业职工队伍具有不同的特点,对于不同特点的职工,企业要因地制宜,采取职工能听懂、愿意听的方式解决问题,不能进行空洞式的理论宣教,要充分结合职工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方式方法的选择,决不能进行“一刀切”。同时,更要以人为本,改革薪酬制度激发员工干劲热情。企业决策的执行、企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员工这个根本。企业要建立能者上、庸者下的动态激励机制,从而切实真正激发职工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和激情,切实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创新内容形式,创新方法手段,创新体制机制。多为职工办实事、解难题不断增强职工的归属感、幸福感,使企业发展与职工成长之间,形成同频共振。
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简而言之,归根到底就是做职工思想的工作。因此,它的对象是特定的人,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工作,一方面要引导、教育、鼓舞人,另一方面,更要尊重、关心、理解、帮助人。注重开动员工动脑经、出妙招,群策群力,很好地将思想工作置于企业经营之中。同时通过系列的活动,激发员工的干事创业的热情,利用激励情绪的“杠杆”效应,进一步充分增强凝聚力[6]。
当前,国企改革进入攻坚期、深水期,受多种思想观念的影响,思想活动呈现出明显的特征,如独立性、多变性等特点。因此,以上现象的产生,就不得不需要建立一支精干高效、业务精的专兼职政工队伍。在建立一支强大队伍的基础上,要重视对干部素质进行不断培养,以达到增强领导班子领导的能力,克服“本领恐慌”的问题。同时,企业还需要建立优秀人才、后备干部选拔、使用、培养制度,不断补充新鲜血液,充实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