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旅游景区资源管理的现状分析

2022-02-04 11:26:30李长江山东美术馆
现代企业文化 2022年1期
关键词:景区资源管理旅游

李长江 山东美术馆

近些年,旅游行业的日益发展被我们所知晓。旅游行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之一,并且也是拉动国民经济的一个增长点。同时,旅游行业提供的就业岗位也能够促进国家发展。社会资本、个人资本、集体资本等多种渠道的社会资本流向日益发展的旅游行业,意味着我国旅游业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在计划经济时代,旅游景区资源管理的不平衡性,政府的干预,人民还没有满足自身的物质需求,无法合理规划旅游景区的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旅游行业的发展,进而减少了国家和人民能够获得到的利益。现如今,伴随着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以及人民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前提下积极寻求满足精神文化的需求,景区的负责人意识到景区资源管理出现的问题,从而改进对旅游景区的管理模式,使景区资源管理模式更加合理,使得旅游景区资源为国家和人民带来更多的精神满足和物质价值。

一、旅游景区的特性

(一)旅游景区资源的不可再生性

旅游景区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从物质角度或者精神角度都表明出一个观点,那就是旅游资源在被破坏后难以修复,基本不存在能够复原的可能性。旅游景区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这两种资源与其他资源相对比,如果遭到破坏的话,往往是毁天灭地的破坏,没办法将这两种资源修复,也没办法再生。哪怕是根据原有的遗址对这两种资源进行修复,那旅游资源的价值也大打折扣,游客对再造的景区也没有什么兴趣。然而,一部分旅游景区的管理者缺乏责任感,不知道保护这些旅游资源或者是一味的贪图眼前利益,粗暴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对旅游资源造成了无法修复的伤害。从而使得我们的后人子孙再也没有办法欣赏的如此震撼的旅游景区资源。

(二)景区旅游资源的多样性

众所周知的是,游客对景区中的旅游资源是最感兴趣的。因为人们对自己没有尝试过的事物最感兴趣。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的存在形式都是多种多样的。例如: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历史博物馆、古代遗址、人文景观等形式,可以满足人们精神上的不同需求。因为旅游资源存在形式的多样性,就给景区管理者带来了管理上的问题,我们要根据旅游景区资源的不同特征来实行不同的管理模式。只有这样个性化管理旅游景区资源,才能够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旅游景区资源。

(三)景区旅游资源价值的多重性

不同的景区旅游资源是有不同的价值。所以,旅游管理者对旅游资源的不同规划,导致景区旅游资源表现出来的价值也有所不同。甚至可以这么说,一个好的旅游景区的规划,能够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更多的利益。无论是文化资源还是自然资源都是国家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针对同一个景区旅游资源价值,我们可以分为历史文化价值、美学价值、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精神价值等。因此,在管理不同景区旅游资源的时候,管理者很难对其价值进行准确判断,也很难对其进行正确的开发运用。所以,作为旅游景区资源的运营者,我们要学会从各个维度上思考名下旅游景区资源的价值,并且合理利用,争取利益最大化。

(三)旅游景区资源开发的外部性

如果景区的旅游资源遭到破坏,这必然会形成一笔额外的支出,这种支出会对当地的正常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通常是负面影响,这就是旅游景区资源开发的外部性。这不仅仅会给经营者造成一定的损失,给国家和人民也会带来一系列的损失。旅游景区资源总量是有定量的,如果一个人使用过多,其他人就会相应减少使用量。从经济学的角度来思考景区旅游景区资源使用过度的问题,这种没有界限的开发旅游景区资源,会导致整个景区资源系统面临着崩溃的局面。会造成旅游景区产生不可逆转的伤害,从而失去往日的风采。因为旅游景区资源的这种特性,就要求管理者在开发景区的过程中,要采取更加科学、更加绿色的方式来开发景区资源。这样不仅仅可以使得景区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也可以保护当地的生产生活环境,从而实现资源和环境的双增益。

二、我国旅游景区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者毁灭性开发旅游景区资源

目前,我国有许多房地产开发商加速占用一些湖泊水面,造成景区面积减少。更有甚者,在景区里面大肆建造宾馆、饭店或者建造游乐园、玻璃栈道等利用率低的建筑,造成了高污染、高消耗、低效益的局面,破坏了原有旅游资源。这都是影响当地的生态环境,也不利于当地的可持续发展,也不利于资源的合理化运用。并且这种破坏是不可逆转的,一旦建造了这些建筑,再想修复成原本的状态,无异于痴人说梦。

(二)旅游景区破坏当地生态环境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增加了旅游景区的流动人口,同时也造成了交通工具频繁使用。交通工具的频繁使用导致旅游景区的空气污染、噪声污染和水质污染更加严重。更严重的后果就是水体污染、空气质量严重下降、局部生态环境失衡等。不利于景区旅游资源和当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除此之外,旅游景区“人满为患”,加重了基建的负担,从而会导致旅游资源受损。也会使得经营者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弥补损失[1]。

(三)游客环保意识差,人为破坏旅游景区资源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游客在旅游景区的标志性建筑上刻字。不但破坏了旅游景区资源的完整性,同时也看到了部分游客的素质较低。有的家长带着孩子出门旅游,在标志性建筑物上刻字,还引以为豪。甚者,有的游客去国外旅游还刻字,最后被“人肉”出来。丢自己的脸还是小事,丢祖国的脸,让别人认为中国人素质低,这可不是小事。就目前而言,这样的事情屡见不鲜。旅游景区本来是满足游客精神需求的地方,由于某些人对旅游景区资源的破坏,导致旅游景区出现了不可修复的伤害。如何让游客文明观景,是一个值得管理者思考的问题。

(四)旅游景区超负荷接待游客

一些热度很高的旅游景区在旺季的时候,人满为患,拥挤不堪,很容易对名胜古迹造成一系列不可挽回的伤害。像有的景区趁着人多旺季的时候,出现“漫天要价”“宰客”的行为,令游客寒心。甚者出现极大的安全问题,像滞留游客,发生游客踩踏事件,这都是我们不想发生的事情。但是超负荷接待游客就有可能产生这样的问题[2]。产生这种问题不但不利于景区的发展,而且不利于我国旅游行业的发展。如果每个景区都如此操作,那么旅游行业就会成为一盘散沙。

长期以来,国家高度保护国际旅游业,国内旅游业服务质量就相对较低,导游素质差。这就要求管理者对自己要求要严格,哪怕是少赚钱,也要保护好游客安全,要求导游要拥有专业知识,维护好旅游景区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三、景区旅游资源的管理现状

(一)政府管理从导向型转变为公共服务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发展,就代表政府要改变在旅游景区资源管理中的作用。由职能导向者转变为公共服务者,更有利于对旅游景区资源的宏观管理,也更有利于旅游景区的全面发展。在宏观管理方面,政府不但要对制度进行创新,还有学会合理使用管理手段,促进旅游景区资源的合理化使用。与此同时,也能够提高景区旅游资源的管理水平,从而实现旅游景区能够更好更高效的发展。建设一个符合新时代发展的景区旅游资源的服务体系,也是政府为人民提供便利的一个方式。政府也可以借此机会搭建拥有地方特色,能够满足地方所需的信息服务平台,为民众提供服务,以便于合理的管理景区旅游资源。让旅游景区资源得到合理化运用,从而实现旅游行业的高速发展。

(二)从纯依托资源型转变为创新发展型

我国的旅游景区资源数不胜数,不仅仅有很多自然生态资源,还有很多其他国家没有的历史文化资源。由于对旅游资源开发的强度越来越大,导致传统管理模式不适应现如今的旅游行业的发展。现在的旅游业急需改变管理模式,才能够让旅游业的发展更为稳定。如果不改变原有的传统管理模式,那么不但会抑制景区的发展,而且会不利于当地的经济发展。不仅合理开发旅游景区资源,也要在已经开发的景区资源中推进和其他支柱产业的融合,在当地形成支柱行业全面融合,借此才能够更好地发展当地的经济以及旅游景区资源。同时,景区要以自身特点为基础,优化资源的营销方式,加大对目标客源市场的开拓,而不是向所有游客进行全面开拓。旅游景区的经营者要确定好具体的目标受众,才能达到更好的营销效果。除此之外,很多城市在开发原有的旅游景区资源的合理化管理中,开始打造满足当地需求的融媒体旅游服务平台。不但能够及时快速的帮助游客解决原来需要花费几个小时能解决的问题,还加快了旅游景区经营者办事效率,提高了游客的舒适感。在全国范围内,大多数旅游景区已经搭建了这样的个性化融媒体信息平台,不但能够控制客流量,还可以提高服务效率以及服务质量[3]。以此,给旅游景区带来更多的收益,用来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三)旅游景区资源部门的整合

传统的管理模式,旅游资源分属于不同部门,进行部门管理。这种传统的“各管各”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旅游资源的正向发展。为了促进旅游资源的正向发展,我国大部分城市采取了重新整合部门的方法。将之前所有涉及旅游景区管理的部门解散,取而代之的是旅游委员会的建立[4]。旅游委员会专门负责该城市旅游资源或者名胜古迹的管理,并且负责宣传和促销。随着旅游资源部门的合理化的调换和管理,不但规范了市场秩序,还维护了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并且使得景区旅游资源能够得到更科学化的管理,可谓一举三得。

(四)完善管理体系,适当限制客流量

应对上文说的管理中遇到的问题,解决办法就是应该尽快改动旅游企业和管理者之间的人事穿插,实现“个人管个事”,旅游公司主管和当地的政府人员应该各司其职。而在特殊时期,例如国庆、五一等客流量激增的时期,作为旅游景区资源的管理者,应该在考虑安全的前提下控制客流量实现对旅游景区资源的合理化运用[5]。同时,可以开发新的景点,将目标游客吸引过去。不但可以达到分流的目的,还可以实现旅游景区资源的利益最大化。

(五)旅游景点中专业的重新分配

一般情况下,旅游资源委员会会扮演四种角色,分别是规划者、组织者、协调者以及控制者。当旅游资源委员会作为规划者时,旅游委员会需要根据当地旅游景区资源的具体情况,制定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合理化规划。旅游资源委员会作为组织者的角色时,所承担的职责是当地的旅游委员会要按照不同的情况分配不同的旅游景区资源,保障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6]。而促进旅游景区资源涉及的各个主体都能够收获到最大的收益,这就是旅游资源委员会作为协调者的工作。在最后,旅游资源委员会的控制者角色就是要求旅游委员会运用法律法规保护景区的合法权益,同时要站在客观第三人的角度监督景区出现的各种问题。当地的旅游资源委员会只有做好这四种角色的时候,才能让旅游景区变得越来越好,吸引更多的游客,从而带来更多的收益。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旅游业已经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但是随之而来的旅游景区资源管理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如果我们不重视旅游景区资源管理中产生的问题,那么将不利于我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是我国旅游事业不断发展的基石,它们都是不可再生资源,所以我们开发的时候要考虑到可持续发展的因素,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利用旅游景区资源。在我们不断实践探索当中,逐渐能够找到一条适合我们国家旅游行业的旅游景区资源管理的道路。政府要学会在景区资源管理的过程中,转变政府职能,整合当地的资源,改变管理方式,实现旅游景区资源管理的智能化、科学化、专门化。我们要坚持对景区资源管理模式的改革和创新,给游客提供更好的服务,在合理化的要求下实现景区旅游资源的整合。只有实现旅游景区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够更好地推动我国旅游业的蓬勃健康有序发展。

猜你喜欢
景区资源管理旅游
人事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云南画报(2021年6期)2021-07-28 07:10:34
『摘牌』
杂文月刊(2019年24期)2020-01-01 08:32:10
“摘牌”
某景区留念
杂文月刊(2018年21期)2019-01-05 05:55:28
GIS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现代园艺(2018年2期)2018-03-15 08:01:03
旅游
旅游的最后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