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建
(常州工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常州 213032)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对党治国理政、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作了全面分析。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城市治理工作,就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城市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1)《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提高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治理能力和水平》,《人民日报》,2019年11月4日,第1版。。这些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城市发展、怎样实现城市发展”等重大问题,为做好新时代的城市治理工作提供了思想遵循。城市是现代文明的标志,在一个国家的发展过程中居于中心地位。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梳理百年来党探索城市管理的主要历程,深刻总结党探索城市管理的历史经验,深刻领会党的城市管理思想,对于搞好新时代城市治理工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以“中国共产党”和“城市治理”为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相关研究论文有近百篇,表明现阶段对党在百年奋斗征程中领导城市治理的相关研究较为充分。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一是梳理中国共产党探索城市治理的历程,提出党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适应不同历史时期实际情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建设与管理的成功道路。中国共产党治理城市的历程也是中国城市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二是在全面把握党领导城市治理不断取得新成就的基础上,提炼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城市治理的实践经验。这些经验集中体现在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从基本国情出发等方面,是探索国家治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为新时代推进城市治理工作提供了重要启示。三是从不同视角研究阐释党百年奋斗征程对城市管理的探索实践,如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问题治理、城市治理中的妇女动员策略等;推进城市社区治理的方向和路径、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的问题和效能、新时代人民城市理念的内涵和实践等。
总体来看,已有文献对中国共产党百年探索城市治理的研究较为详细,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也存在一些不完善之处,主要体现在对治理经验的概括不够全面,大多从实践层面进行总结概括,缺少对党领导城市治理理论创新的经验涵括,以及如何在把握历史经验、汲取历史智慧的基础上,探索新时代城市治理现代化的路径等。因此,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厘清党探索城市管理的百年历程,总结党探索城市管理的历史经验,结合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要求,为新时代提升城市治理效能提供正确的理念指引,为新时代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提供可靠的现实路径。
从北大红楼到上海石库门,再到嘉兴南湖,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中国共产党首先孕育于城市中。在百年奋斗征程中,城市始终是党的工作的重要阵地,城市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战线。中国共产党人对城市管理走过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学习借鉴到逐步成熟、从传统管理城市到现代治理城市的过程。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城市发展的历史进程被彻底改写,城市治理取得重大成就,城市成为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成为国家治理现代化实践的集中体现,成为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革命道路的过程中,以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为指导,充分认识到城市在一个国家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高度重视城市工作,注重在城市发展壮大革命力量,大致经历了从以城市为中心推动形成工农运动、反帝斗争蓬勃发展的大好局面,到开创中国革命“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再到确立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三个阶段,为执政和管理全国性城市进行了初步尝试。
在建党和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以中心城市为主要阵地,带动形成了全国性轰轰烈烈的革命高潮。在大革命时期之后,中国共产党人在城市的武装斗争相继失败、革命重心转向农村后,既注重保存城市革命力量,引领城市革命斗争有序进行,又在中央苏区、赣东北苏区等地探索城市管理方式方法。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面对以城市陷落等为标志的国家危机、民族危机”(2)付高生:《中国共产党城市工作的百年历程与宝贵经验》,《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4期。,在城市积极发展地下组织,开展抗日斗争。毛泽东同志在这一时期提出:“革命的最后目的,是夺取作为敌人主要根据地的城市,没有充分的城市工作,就不能达此目的。”(3)《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36页。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城市人民形成了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二条战线,对石家庄、沈阳等城市的管理实践为接管城市提供了经验教训。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我们党提出了在全国范围接收和管理好城市的基本思想,主要体现为:确立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把恢复和发展生产作为城市管理工作的中心任务,明确了在城市工作中组织、领导和依靠工人阶级的思想,城市政策要从“城市属于人民”出发。毛泽东指出:“二中全会是城市工作会议,是历史转变点。”(4)金冲及:《刘少奇传》(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第621页。这次会议为全国性执政、做好城市管理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此后,我们党将接管城市、恢复和发展城市生产作为中心任务,并确立了以“赢得人民群众信任”为宗旨的城市管理思想(5)中共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7),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第532页。。
总体上,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已经充分认识到国家在城市治理中的突出地位,对城市管理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初步确立了城市管理的基本思想和制度,其实践的经验教训及形成的思想理论,为新中国成立后的城市治理作了铺垫、指明了方向,为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治理道路提供了思想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了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这期间,我们党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国情,吸收借鉴苏联城市管理经验,加强对城市工作的领导,坚持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以发展工业、发挥城市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引领作用为旨归。这大致经历了恢复和整合、建设和共享两个阶段,探索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城市管理之道。
在1949—1952年三年经济恢复时期,党的城市管理强调“迅速恢复和发展城市生产,把消费的城市变成生产的城市”(6)《1949年档案之十一:把消费城市变为生产城市》(2009年3月24日),http://www.chinanews.com.cn/cul/news/2009/03-24/1616020.shtml。,整合城市原有的社会组织,将城市居民由“个体人”变为“单位人”,建立起由国家主导的严密组织体系(7)韩柯子:《中国共产党百年城市治理:框架构建、演进历程与对策建议》,《经济问题探索》,2022 年第2 期。。这就为发挥人民群众的能动性、迅速恢复城市生产生活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随之而来的大规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铺平了道路。从“一五”计划开始,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城市的理念,城市管理紧紧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个中心任务展开,秉持以工业主导城市复兴、以城市建设推动国家工业建设的思路,注重发展城市的产业基础,逐步将城市由以消费为主导转变为以生产为主导。同时,我们党在城市治理中注重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条件,加强住房、自来水、煤气、公共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努力发展商业,做好城市郊区的农业生产。这一时期,我们党先后召开了两次城市工作会议,总结在对城市实现有效治理的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这主要体现在:一是加强党对城市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党的政治特质和独特优势,推动城市治理不断完善;二是形成了“条块化”的城市行政管理体系,城市各要素实行统一、分级的“块块”管理;三是城市治理服务于国家工业化建设需要,在围绕国家工业化建设大目标前提下,不同城市确定了不同的建设方针;四是依靠人民群众,开展大规模社会运动,有效改善人民生活境遇,夯实城市治理工作的基础(8)盛广耀:《中国共产党百年城市管理思想的历史演进》,《城市与环境研究》,2021年第2期。。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夕,我们党在城市管理中提出了“社会主义城市”“现代化城市”“单位制”“组织化”等创新理念,逐步形成一套符合中国国情、满足群众需求的治理方式,使得我国的城市“第一次得到了真正有效的治理”(9)莫里斯·迈斯纳:《毛泽东的中国及后毛泽东的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杜蒲、李玉玲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129页。,为充分发挥城市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提供了保障,也为改革开放后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治理道路奠定了基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在推进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对城市治理进行了大量的改革探索,围绕城市政府职能转变,着力推动建立激发城市活力、适应改革开放的城市治理制度,增强城市管理的自主性,有力推动我国城市化发展进入前所未有的快速增长期。这一时期的城市管理大致经历了先行试点、纵深推进、全面发展三个阶段。
在改革开放之初,结合经济体制改革,我们党开始探索城市治理的改革路径。1978年召开第三次城市工作会议,“强调了城市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要求城市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10)王黎峰:《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召开的历次城市工作会议》,《党史博采(纪实)》,2016年第7期。,提出了城市整顿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20世纪80年代,在常州、重庆等城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基础上,开展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调整城市政府的职能,发挥城市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并不断向纵深推进,从而有效地释放了城市的潜能,促进了城市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后,伴随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加速,我们党在城市治理中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改革不适应城市快速发展要求的传统管理体制,城市居民委员会的组织建设得到全面恢复和完善,激发了城市社会群体的力量。进入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对城市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党提出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树立构建“和谐城市”的发展理念,加强社会建设,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理念,统筹城乡发展,注重在城市治理中充分发挥社区党建工作协调机制作用。这一时期,我们党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城市治理进行了新的探索,逐步形成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城市管理思路,主要表现为:城市治理紧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及其城市建设这一中心任务;积极推进城市综合管理模式和体制改革,经历从“建管合一”到“网格化”管理的创新嬗变;推行城市治理的规范化、法治化,颁布一系列城市管理具体法规,构建起一整套符合我国国情的城市治理法律体系(11)陈松川:《中国共产党城市管理思想探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6年第6期。。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反思前三十年城市管理经验教训基础上,着力创新城市管理新理念,探索城市管理新方式,将城市从条块分割、封闭式的经济管理体制中解放出来,形成了“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的概念(12)余锋:《城市管理体系改革:从相对集中到综合执法》,《城市运行管理》,2008年第1期。,城市活力不断增强,城市经济快速增长,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下城市化的比较优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以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为目标,强调城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将提高城市治理能力和水平的任务摆在突出位置,不断推进城市治理体系的完善和城市治理能力的提升。党的十九大后,习近平总书记顺应人民对城市美好生活的诉求,提出了人民城市观,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贯穿到城市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实现了我们党对城市由传统“管理”向现代“治理”的演进,是我们党在城市发展观上的重大创新(13)刘士林:《人民城市:理论渊源和当代发展》,《南京社会科学》,2020年第8期。。
党的十八大后,我国迈入城市型社会,我们党对城市管理也展开了新的积极探索。党的十八大提出了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的新要求,强调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2015年12月召开第四次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促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提高城市治理能力”的目标任务(14)《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人民日报》,2015年12月23日,第1版。。习近平总书记在此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城市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做好六个统筹。随后,党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重要文件。这是新中国历史上首个关于城市管理与城市管理执法的顶层设计,框定了城市管理的主要职责,提出构建权责明晰、服务为先、管理优化、执法规范、安全有序的城市管理体制,标志着我国城市治理翻开了新的一页。党的十九大以来,我们党不断推动城市治理工作向纵深发展,各地突出党建引领,注重基层治理,积极探索城市治理现代化的有效路径,为党的城市治理思想的丰富和发展提供了实践资源。这一时期,围绕提升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目标,我们党对城市治理的规律性认识不断深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注重城市治理的人民性,提出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思想,形成了人民城市发展理念,充分表征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二是注重城市治理的系统性,提出了树立系统思维、探索全周期管理的理念,推动城市治理精细化;三是注重城市治理的传承性,提出“注重延续城市历史文脉”的文化城市发展理念,以厚重的历史底蕴塑造城市品格;四是注重城市治理的智能性,提出运用现代科技实现城市管理方式的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形成城市治理新效能(15)章钊铭:《中国共产党城市发展理念研究:历程、经验与展望》,《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22年第1期。。
总之,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为目标,从物质层面和价值层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城市发展理念,更加强调城市治理的社会服务职能,发展人民群众满意的城市社会关系,提升城市治理的温度,不断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让人民群众在享受城市美好生活中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回首中国共产党百年奋进征程,党在积极把握城市管理规律、探索城市管理路径、创新城市管理理念中取得了重大成就,形成了丰富且宝贵的城市管理理论和实践经验,特别是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进程中,走出了一条符合时代要求、适应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治理道路。这些历史经验,既是深刻总结百年来党探索城市管理实践的结果,彰显了党的先进性和求真务实的政治品质,又是深刻把握新时代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路径的必然,体现了党的人民性和创新性的优秀特质。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程充分表明,坚持党的领导是做好城市管理工作的关键。城市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社会系统,治理城市必然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所要建设的城市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城市。坚持党对城市管理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党在城市管理中的全局性、关键性、引领性作用,将党的强大领导力、凝聚力和影响力化为城市管理的强大动能,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结合市管理实际需求,制定正确的政策和管理目标,把党管理城市的方针政策落实到城市管理全过程、各层面、各环节;强化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管理城市的本领,确保城市管理的社会主义方向;把城市管理各项工作做细做实做好,满足人民群众对城市美好生活的需求(16)宋学勤:《中国共产党探索城市治理规律的历程与经验》,《国家治理》,2021年第14期。。
抓主要矛盾和中心工作是唯物辩证法提供的基本方法。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程充分表明,善于抓住社会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带动城市管理是党的重要工作方法和基本经验。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在城市管理中始终遵循服务党的中心任务和国家发展战略这一原则和方法,紧扣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主要矛盾,抓住不同历史阶段城市工作面临的中心任务,调整城市管理工作的重心;坚持辩证思维和系统思维,科学把握城市发展中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历史与现代的关系,正确处理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的关系、城市生产与群众生活的关系,着力解决城市管理工作中的主要问题;推动城市管理工作从服务革命到服务经济建设、再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职能演变,实现城市管理效益的最大化。
国之根本在于民。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程充分表明,城市管理工作的根本也在于民,在于依靠人民、服务人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将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在城市管理工作中,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始终依靠人民,把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放在首位,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城市管理中的主体作用,调动人民群众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坚持为了人民,将服务群众作为城市管理的立足点、将满足群众利益需求作为城市管理的着力点,形成服务群众的组织化机制;做到由人民共享,秉持共建、共治、共享的现代城市管理理念,让城市管理的成果化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让人民群众做城市管理和服务状况的评判员,以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评判标准,推动城市管理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要求。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程充分表明,认清中国的国情,从城市实际出发,是做好城市管理的前提。城市是生命体、有机体,不同城市有不同的特色和状况。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在城市管理中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既把握不同城市的共性,遵循城市发展内在规律,又凸显城市自身的特征,强调城市管理的自主性;既贯彻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从国家发展的大局出发,又坚持从城市实际出发,不搞简单机械化执行,不套用制度“一刀切”;既根据时代特征确立中心工作,又坚持问题导向谋划城市工作;既强调保持城市的历史延续和文脉,又重视体现城市的现代元素和活力,在充分发挥城市自身优势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推进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的永恒主题。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程充分表明,推进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中国化,丰富和发展党的城市工作理论,是党在百年奋斗中积累的一条宝贵经验。马克思主义蕴含着丰富的城市管理思想。中国共产党人在城市管理实践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为指引,注重总结城市管理经验,积极吸纳国外城市理论和中华传统城市思想元素,推进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中国化。中国特色城镇化从强调城市的经济属性到推进以人为核心,在城市管理实践中不断探索城市管理规律、顺应城市管理规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城市工作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等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做好新时代城市治理提供了思想指引。
法治在国家治理中具有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程充分表明,“依法治理是城市工作的内在要求、基本方式和重要依托”(17)谢征:《中国共产党城市工作百年历程、基本经验和时代进路》,《观察与思考》,2021年第11期。。百年来,我们党对城市管理的方式经历了从行政命令到依法治理的转变,其中的经验教训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依法治理是实现城市现代化的客观要求,是推进城市有效治理的重要手段,是体现城市市民当家作主的重要保障。我们党在推进城市管理的进程中,将依法治市作为城市管理的基本思维,制定了一系列城市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城市法制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同时,我们党在运用法治手段进行城市治理时,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各种方式和手段,有条不紊地推进城市治理工作,不断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水平。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城镇化实现快速发展,截至2021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经达到64.72%(18)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人民日报》,2022年3月1日,第10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换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审视这一主要矛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成为促进新时代城市发展的新追求(19)宋迎昌:《中国城市群发展的四个关键词》,《人民论坛》,2018年第9期。。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既要注重新时代城市形象,展现城市魅力“颜值”,更要提升新时代城市内涵,彰显城市独特“品位”,在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中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因而,不断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这是化解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举措,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党恪守初心使命的现实映照。踏上第二个百年新征程,我们要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民城市理念,加强党的领导,发挥制度优势,坚定战略定力,保持战略主动,遵循城市发展规律,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推进依法治市、科技强市,不断推进城市治理实践创新,努力在新征程上书写新时代城市治理美好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20)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1年7月2日,第1版。新时代的城市治理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将党的强大领导力和凝聚力转化为各方共同做好城市治理的聚合力。新时代的城市治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涉及社会各行业各领域,也涉及各社会群体;既要推动经济发展,也要推进民生福祉;既要注意传统安全隐患,也要防范非传统安全因素。只有坚持党对城市治理的集中统一领导,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才能克服城市治理中遇到的困难,解决城市治理中面对的难题,才能切实提升城市治理水平,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坚持党对城市治理的集中统一领导,就是要统一思想认识,践行指导原则,优化组织结构,落实政策举措,整合构建全域党建网格,构建覆盖全域的党建“生态系统”,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凝聚群众的主心骨,以党建引领激发城市治理活力。要强化队伍建设,着力建设一支有思想、有能力、有干劲、有创新的党建服务干部队伍,切实培育好城市基层党建队伍的领头羊,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号召力和动员力。要创新工作机制及实践模式,推进党建工作与基层社会治理有机结合,促进街道和社区由“行政末端”加速向“治理枢纽”转变,“实现党建与基层社会、群众自治间的有效互动”(21)刘继辉:《以全域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格局》,《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2月17日,第8版。,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城市治理优势。
习近平同志指出,“全党要提高战略思维能力,不断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增强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22)《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而奋斗》,《人民日报》,2017年7月28日,第1版。。新时代的城市治理必须树立战略思维,增强战略定力,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谋划城市治理工作。“战略是从全局、长远、大势上作出判断和决策”(23)邓一非:《善于从战略上看问题想问题》,《人民日报》,2022年2月16日,第7版。。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征程充分证明,运用战略思维观大势、把方向、干实事,才能掌握事业发展的主动权,推进党的事业不断前行。城市是一个多种要素相互关联的复杂系统。运用战略思维推进新时代城市治理,就是要以全局视野统揽城市治理,把谋事与谋势、谋当下与谋未来统一起来,深刻认识城市治理事关社会稳定、事关经济发展、事关百姓幸福,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以“一体化”观念把城市治理工作有机融入城市现代化建设全局。要以整体观念谋划城市治理,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出发,思考和研究城市治理,以“一盘棋”思想统筹行政管理资源和社会管理资源,促成城市管理各专业部门之间、各层级之间的良好协同关系。要以系统思维推进城市治理,构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执法、服务”一体化的全周期、全覆盖、全过程协同推进机制,以“共同体”理念集聚社会各方广泛参与和行动,深入研究城市治理各项举措的关联性和耦合性,使各项措施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视察上海时指出:“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为人民。”“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24)习近平:《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为人民》,《人民日报(海外版)》,2019年11月04日,第 01 版。新时代的城市治理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征程中,始终恪守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新时代的城市治理,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的强劲动力,是中国特色城市治理的独特优势,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初心使命的坚守与担当,标明了新时代城市治理的人民性特质。坚持人民至上推进新时代城市治理,就是要遵循“人民城市人民建”的理念,明确人民群众的主体定位,始终把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放在首位,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城市治理中的主体角色,不断创新人民群众参与城市治理的体制机制,畅通人民群众参与城市治理的渠道,“将城市治理人人参与的能量有效转化为治理效能的提升”(25)张建:《以人民为中心:城市治理现代化的核心理念》,《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学报》,2021年第3期。。要充分发挥协商民主的显著优势,推动协商民主在城市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实践运用,以健全民意直通机制,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实现更加美好生活的民生诉求和民生内涵。要将实现人的现代化作为城市治理现代化的核心,以挖掘历史文化、塑造城市品格为基础,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城市思想的生产与创新为核心,以培育人文精神、夯实城市软实力为最高目标,让人民群众共享城市治理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有其自身规律。”(26)《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第78页。新时代的城市治理必须遵循城市治理规律,认清城市发展的历史和基础,把握城市间的联系,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城市是一个自然的社会有机体,有着新陈代谢式的更替演进过程,一砖一瓦,皆有温度。过去我国城市管理存在诸多问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对城市发展规律的认识,在城市管理中存在随意性。新时代的城市治理,只有充分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才能让城市生长更茁壮、城市运转更高效、城市生活更美好。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就是要认清城市传统肌理和历史格局,处理好城市改造开发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关系,合理确定城市发展规模、人口数量、功能布局、产业导向等,既保留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乡愁”,又赋予城市未来更多想象空间。要以科学方式创构城市布局,科学合理进行城市规划、调整配置城市空间资源,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布局,既推动道路、景观等公共资源合理的“新陈代谢”,又推进老旧建筑、商务场景的营造和业态更新,变城市“锈带”为“秀带”。要处理好建设高端产业与高端服务业的关系,既不能丢弃传统产业,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换代,为城市高质量发展夯实产业基础,又以现代服务业作为城市发展新增长点的主攻方向,大力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满足城市居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强化依法治理,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城市治理顽症难题,努力形成城市综合管理法治化新格局。”(27)《践行新发展理念深化改革开放 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人民日报》,2017年3月6日,第1版。新时代的城市治理必须坚持依法治理,确保城市治理的各项决策及其执行都在法治轨道上运行。新时代城市快速发展,城市治理面临诸多矛盾和挑战。推进依法治市,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在城市治理中的具体体现,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是城市发展的重要依托。只有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治理法治化道路,运用法治思维促进城市治理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才能以法治“硬约束”促进治理“软实力”,推动新时代城市治理提质升级。实现新时代城市治理的法治化,就是要培育城市法治文化,将法治精神浸入城市肌理、融入自然禀赋;注重在市民中普及法治理念,增强市民法治意识,构建具有现代理念和自身特色的法治空间,推进治理环境法治化。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立法,“立改废释”并举,根据城市自身情况建立健全有关城市市政设施、环境卫生、道路交通、园林绿化、公共空间以及应急管理等规章制度,构建完善的城市治理法律体系,用法律的力量夯实筑牢治理之基。要推进治理过程法治化,严格依法治理,培育涵养一支政治过硬、勇于担当、业务精干的城市治理执法队伍,构建城市治理法治化长效机制,规范权力运行方式,为城市治理保驾护航。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28)《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 奋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人民日报》,2020年4月2日,第1版。新时代的城市治理必须依托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重要技术路径,实现城市治理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智慧化治理就是在城市治理中推动数字技术与传统治理工具融合,重塑传统治理流程、组织结构、运行机制,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和服务流程,更好满足人们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迈入智慧治理新时代,智慧化引领我国城市化的发展方向,成为创造高品质生活的重要引擎。新时代的城市治理,是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必然之举,是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推进新时代城市的智慧治理,就是要打造“智造之城”,超前布局5G、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等城市信息基础设施,促进数字技术赋能实体经济,推动数字经济创新业态模式,在强化“数字”的价值内核中激发城市发展新动能。要建设“智慧名城”,着力构筑以人为中心的智慧治理体系,以更加智慧的技术和治理架构打造智慧型美好生活新图景,在“人技共治”价值引领中推动城市管理更高效。要构建“服务之城”,实现治理理念从追求经济效益向增强社会服务转变,“更加注重‘算力技术’与‘人文技术’相统一的综合治理,更加关注技术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深度融合”(29)张成岗、阿柔娜:《智慧治理的内涵及其发展趋势》,《国家治理》,2021年第9期。,在挖掘“智治”的价值张力中促进群众生活的更智慧化。
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城市化成为我国发展的重要任务,城市治理成为新时代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实现城市治理现代化成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引擎。回首百年征程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交出的优异答卷,让中国共产党人有着无比坚定的历史自信。坚定的历史自信,既映照中国共产党过去百年探索城市管理的实践与经验,又远观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的路径与思想。面向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新征程,站在历史的深厚基础上,我们要从百年大党探索城市管理的丰富经验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着力提升城市治理的温度、增强城市治理的效度、精炼城市治理的细度、拓展城市治理的维度,使城市成为人民群众享有幸福美好生活的重要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