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龙飞
形容旧中国工业的衰败,过去经常举的一个案例便是火柴。其时盛行的说法,1949 年以前的中国不会造火柴,必须仰仗洋人,所以称“洋火”。与“洋火”出典相同的,还有“洋钉”。
我读小学的时候,老师便以上述案例为证,言之凿凿,引申出旧制度的腐败、旧政权的没落,以及必须被推翻的道理云云。一通灌输,投射在一片白纸似的童蒙心底。你懂的,那效果一定赛过斧凿,留下的戳记特别鲜明。老师又说,新中国成立以后,火柴阿拉自己造,所以不能再叫“洋火”,必须改口火柴。也许是口音问题吧,或者积习难改,上海话叫火柴“虎啥”,说来拗口,听来别扭,普及有难度,以至“洋火”余音袅袅。其间,倒是“自来火”的叫法更折中也更顺口——殊不知,“自来火”三字也是舶来的语汇,上海最早的“自来火”源自东洋。
现在的小学老师不知道是否还如此训导学生。我们那时候小学老师的学历普遍较低,高中生甚至初中生毕业来当老师的大有人在,大专及以上的凤毛麟角。风靡一时的民办建襄小学的创办人吴佩芳老师,就是以家庭妇女办学而闻名上海滩,成为“大跃进”年代的风云人物,其事迹还成就了已故沪剧老艺术家丁是娥的一部保留剧目《鸡毛飞上天》。
当然,历史文化的传播与学历高低并无必然关系,尤其当某些观点是经权威机构裁定并且只允许一个语调发声时;倒是与史实的真谬、史德的有无、史识的高低密切相关。
我也是成年以后又过了好多年才知道,早在19 世纪末期,一个叫叶澄衷的宁波人就在上海创办了燮昌火柴厂。与之前后脚造出国产“洋火”的,还有开在大马路(今南京东路)上的上海制造自来火局,以及远在黄河以北的天津,也有国货问世。离今天都在120 年开外。
不过那时的火柴,无不“从外洋购到顶上之油及各药料制成自来火出卖”,还停留在模仿、加工的阶段,仍以“洋火”冠名也错不到哪去。惟“其货火头极旺且日久可不回潮,价银比外洋来者格外公道”,已经为纯粹国货铺平了道路。
叶澄衷后来还将燮昌火柴分厂开到了汉口、苏州,其产品不仅遍布江浙沪,而且行销豫陕甘,直到1930 年代被刘鸿声的大中华火柴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