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背景下的安徽东至花灯创新路径研究

2022-02-03 22:28李名君
今古文创 2022年2期
关键词:非遗传承文旅融合

李名君

【摘要】 2008年安徽东至花灯被列入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历史悠久、形式各异,是皖南山区广为流传的民间艺术之一、它集工艺美术、戏剧、舞蹈、音乐、武术及其他表演于一体,是融合扎彩灯、黄梅戏、唱文南词、敲十番锣鼓汇为一体的民间艺术大荟萃。在现代化信息高速发展的冲击下,安徽东至花灯既有大好的市场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市场挑战。在文旅融合发展的新形势下,要发挥文化与旅游之间的共同优点,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路径提出新的方向。

【关键词】 非遗传承;文旅融合;东至花灯

【中图分类号】K8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2)02-0074-03

“东至花灯”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历史悠久、形式各异,是皖南山区广为流传的民间艺术之一、它集工艺美术、戏剧、舞蹈、音乐、武术及其他表演于一体,是融合扎彩灯、黄梅戏、唱文南词、敲十番锣鼓汇为一体的民间艺术大荟萃。非遗安徽东至花灯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时间的推移,精湛的技艺已部分失传,因此必须进行保护和传承,扩大其艺术价值,巩固中华文明探源成果。本研究,是在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提出非遗与旅游融合这一理论和现实的背景下提出的,文旅融合的观念开始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中,并将成为世界旅游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现代化信息高速发展的冲击下,安徽东至花灯既存在有大好的市场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市场挑战。本文结合文旅融合发展的新形势就如何发挥文化与旅游之间的共同优点,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路径提出新的方向。

一、安徽东至花灯概述

安徽东至花灯的发源地位于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其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夏、商、周时期,是一座江南古郡,后由东流、至德俩县合并而成,县域内有尧渡之河、舜耕之山,素有“尧舜之乡”的美誉,至1988年池州行署恢复,属池州至今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优秀文化所拍打起的浪花最为澎湃,历史留存下太多太多丰厚的民间文化,“非遗”安徽东至花灯就是其中之一,在中国,地方民间文化大多都具有较为鲜明的特色,就东至县而言,民间地方艺术在东至县民间文化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据统计:县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数目共计86项,为安徽省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多的地区之一东至花灯就是在这样一个民间艺术争奇斗艳的大环境下,互相融合形成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

据相关史料记载,东至县地理位置优越,早期东至地处金陵和武昌之间,是战略家必争之地,且县域内有尧渡之河、舜耕之山,素有“尧舜之乡”的美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至花灯”就源自于此地,东至花灯的形成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乾隆年间,它们有的生根于本土,有的则是外地传入,保存至今。明朝画家唐寅有诗云:“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心玉,灯烧月下月如银。”作为中国传统农业时期的文化产物,花灯是极具观赏性,早期以农历正月十五上元节为赏花灯佳期,临近上元日,各乡镇村民都将提前张灯结彩,商铺也出售各式花灯,当地民间艺人充分发挥自身才能,因地制宜,将竹、木、金属等材料为基础制作花灯,早期村前屋后彩灯高挂,乡间小道到处都洋溢着欢乐喜庆的气氛,寓意美好,后随着不断发展,逐渐演变为舞龙灯、玩花灯等形式各样的民间娱乐活动。东至县地域南北跨度较大,所造成花灯分布面较广,其主要流传地区为东至县的石城镇、张溪镇以及地方区域内的李、洪姓家族,每逢农历腊月,是当地民间艺人最为繁忙的时间,各个乡镇以及较大家族都有在此期间筹备灯会的传统,灯会一般始于正月初二,结束于正月十五,因各灯种习俗大不相同,其最晚可到二月初二,每逢传统佳节,在一阵阵鞭炮声中,将置放在祠堂或房梁上的“灯头”庄重地“请”下来,至此,那些寄托着人民美好愿望的各式花灯正在一片欢声笑语中不断跳动。

二、安徽東至花灯发展现状

东至花灯的产生来源于生活,是众多民间艺人长期努力的结果,其早期发展态势较为良好,据统计,截止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县现存60多个自然村从事花灯活动。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民间文化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东至花灯其部分优秀灯种(六兽灯、磨盘灯)率先得到了恢复,1984年,随着东至县政府主持的全县民间文化普查工作的展开,大批优秀灯种得到了发掘与保护,加大了对优秀民间文化的保护力度,随着花灯艺人及家族的组织下,开始相继恢复了各地花灯活动,并在随后举办的牛年花灯演出中吸引了包括荷花灯、花篮灯、花轿灯、龙头灯、六兽灯、八仙过海等众多花灯的参赛,可谓是大放光彩。花灯发展出现了较好的趋势,但由于近几年老一辈传承人的先后辞世以及市场经济大潮和多元文化发展的影响,花灯的发展趋势受到严重打击,现如今,东至县仅有20多个家族开展灯会活动——东至花灯精湛的技艺已部分失传。加之受市场信息化发展的冲击以及现代先进科学技术的传播影响,东至花灯已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境地。因此,安徽东至花灯的生存土壤越来越贫瘠。

(一)传承方式单一,缺少新生力量

现阶段,东至花灯传承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打破当前困境显得尤为重要,安徽东至花灯的传承方式主要为“家族式传承”。其制作工艺几乎没有较为系统的理论知识作为基础,大多为口传身教,其注重实践传承,因此传统方式单一,不顺应当前时代发展。

据历史记载,从事花灯艺术的家族很多,近几年来由于年长传承人的先后辞世以及历史原因的影响,加之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以及现代先进科学技术的传播影响,使得民间艺术受到的关注度越来越小,从事花灯的家族由新中国刚成立时的60多个自然村到如今的仅有20多个家族开展灯会活动,许多家族青年外出务工,不愿意从事祖辈的基业,迫使许多家族放弃此项技艺。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辽宁大学教授乌丙安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无形的、看不见的,它是以人为载体的,它的拥有者、储藏者存在于民间,是他们承载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薪火,失去了传承与传承者,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不存在。没有那些老艺人,就不可能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艺。”[1]现如今,很多民间老艺人先后辞世,新生的传承力量又相对薄弱,后人该何去何从?优秀传统文化该何去何从?所以应考虑的是如何在老艺人健在时,将他们手中的绝活儿原汁原味地学到手,谁能够保证这些古老手艺不会因为后人的渎职而彻底消失呢?

(二)创新意识淡薄,群众缺乏文化认同感

根据民间文化艺术的相应概念,可以明显地看出民间文化艺术具有一定的指向性。因为,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和民族风格,文化作为历史的投影,是特定空间所衍生的历史范畴,是历史生活的真实写照,是文化长期发展所孕育的结晶,中国地域辽阔,民间文化也极其丰富,“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生活环境中形成各具风格的生活和生产方式,滋养出了不同形态的优秀文化,动态的、静态的、风格各异的特色文化产物,文化属内在沉淀,遗产为外在表现,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生活区域产生出的群体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生活和生产,由此可见,当东至花灯作为一种区域特定的民俗文化,其意识形态渗透到群体民众的社会生活与生产中。所展现出的重要地位是不可忽视的,它不仅仅体现在实用的价值方面,还以一种精神化的形式成为当地民众表述情感的重要载体,这体现出文化与人存在的紧密性,乃至当它成为集体记忆的存储器时,民众对“自我”精神的认识和集体思想所产生的凝聚力有着更强的群体认同感和社会认同感,这就使得民间传统文化具有固定性和单一性,老辈民间艺人因遵循守旧的观念根深蒂固,思想进步的演化,并没有深入到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不论时代环境如何改变,“老一辈”的民间艺人其思想大多缺乏创新,遵循传统,缺乏革命创新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

安徽东至花灯于2008年6月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成为池州市继池州摊、青阳腔后又一成功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的项目,但东至花灯在政府成功申遗后,出现了学术上无人跟进,无学术论文发表,更与池州摊、青阳腔丰硕的研究成果产生了鲜明对比。[2]这就形成了当前非遗“重申报”“轻保护”的一种不良趋势再加上安徽东至花灯其中缺乏理论支撑,民众更没有完整的理论学习,缺乏对民间艺术内在含义的认知。这导致传统文化在经受新文化媒体多样性的冲击,目前国内部分地区非遗的申报都是从发展经济的角度出发。目的性很强,例如:丝绸、茶叶、酒等相关非遗产业的申报,就是看重其“非遗”所附带的“明星效应”,其目的将非遗项目产业化,产生经济效益,并从中获利。对于那些与经济效益毫不相干的非遗项目,由于从中无利可图,即便是申报成功,也会漠然置之,根本上导致了“重申报”“轻保护”的现象发生。之后,民众的注意力发生了转移,新时代高科技产物逐渐受到了民众的强烈追捧,这些都是导致民间艺术逐渐丧失继续生存和传承的重要原因,最终导致其传承出现了日渐萎靡的态势。

三、基于文旅融合的东至花灯传承与创新路径

文化传承之困境因为受新时代文化媒介多样性的冲击之后而影响的民间艺术逐渐丧失生存以及发展之困境,因此必须在保存其原有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发展新的东至花灯民间艺术传承路径。

(一)传统创新模式下发展传承路径

文化传承要保证其固有的文化精髓不变,在文化传承中“传承人”这一角色显得尤为重要,要想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原则,保护培养传承人。传承人作为展现非遗最主要、最直接的载体,“人活艺在,人亡艺绝”,完美地诠释了非遗与传承人之间的联系。如今,安徽东至花灯面临人才短缺、后继无人的状况,首先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保护措施即是保护现有的传承人,保存他们目前所留存的最纯粹的技艺。其次,各政府和地方保护机构应该加大支持力度,政府应出台相应扶持政策,提升非遗传承人各种福利待遇,确保他们在新生态文化大环境下做好发展创新传统文化工作,地区保护机构可设置相应的免费特色课堂,比如当地文化馆可设立专业化的人才培养课堂,比如要求文化馆艺术工作者每周定期学习相关花灯艺术,培养民间艺术传承人,从而达到一个预期的艺术传承效果,且高校与各大科研院所是培养各类人才的重要场所,其中科研人员均有着较深厚的科研功底,可邀请有关专家及学者对东至花灯进行系统性的材料梳理及研究,编辑出版相关文章及学术论文,可将传统文化走进校园,走进年轻一代身边,通过体验、观摩、学习等方式,使得中国年轻一代认同中国传统民间艺术。最后,传承人也应从自身出发,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工匠精神,不仅仅做好文化传承保护工作,以自身为典型,为榜样,为传统工艺发展发挥导向作用,做一名“心灵手巧”的匠人。

(二)创新文化旅游项目融合路径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日,为了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信息化时代中生存下来,唯有创新东至花灯的表演形式才能更好地生存与发展。俗话说“活鱼要在水中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犹如池中养鱼,其关键要为“鱼儿”们营造出一个更舒适、更加适合它们的生存环境,[3]在对其进行“活态保护”的同时扩大东至花灯的受众面,扩大在人民群众中的知名度。2018年3月国家旅游局和文化部宣布将其合并为文化和旅游部,文旅融合的观念开始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中。近年来,文旅融合已经成为世界旅游发展的必然趋势,文化资源在旅游产品资源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同时安徽省政府也在不断挖掘、保护、创新、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并结合省情以及池州市周围等地旅游发展,针对性地打造非遗文化旅游品牌,将东至花灯等非遗文化纳入池州精品旅游线路加以推广,发掘非遗项目的旅游价值。带动“东至花灯”演出频率,扩大其知名度,为发展“东至花灯”为主体的非遗旅游项目指明了方向。

(三)推动东至花灯文创产品商业化发展路径

非遗保护与文物保护大致相同,单靠政策保护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实际上非常困难。其中不仅仅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还很难将其保护观念根植于人民思想之上,因此,须在保证其正常发展的前提下,尽最大可能开创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掘创新,提出进行产业化开发和商业化经营模式。从而增加就业岗位,带动经济发展,同时还可以解决最初保护所出现的经济问题并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的最大化,起到保存历史、发展经济、传承文明的最终目的。可通过现代化工业生产或纯手工制品开发生产“东至花灯”系列挂饰与玩具等相关产品,利用各种媒体极当下热门“电商”对文旅相关产品进行宣传和销售,利用当地旅游业发展优势,开发宣传旅游景点,挖掘东至花灯的旅游市场,展开游览附带销售一条龙服务,打造地方文化旅游商业文化产业链。

(四)“文化+”优秀非遗文化项目的相互融合路径

品牌是文化产品的影响力、吸引力和生命力所在,是社会价值的延续,一个好品牌给其使用者带来的不仅仅是效益的影响,更多为促进发展的“稳定器”,欲求发展,须积极抓好“文化+旅游”,打好“精品旅游品牌”招牌,走文化融合发展道路,紧跟全媒体时代发展浪潮,在“全媒体+旅游”“旅游+文化”“文化+其他产业”三方面进行突破,赢得并创造更多发展机遇。

(五)产业交流合作机制融合路径

2017年始,《文化部“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发布,在政府扶持下,传统优秀的非遗项目、非遗传承人将有机会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建立深入交流合作机制,优秀传统文化作品将有望走出国门,赢来更大的舞台,这无疑将会为东至花灯的未来发展带来新的契机。[4]

四、总结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它经受这五千多年漫长岁月的淘洗,沉淀出了丰厚文化宝藏,为人们了解历史、熟悉历史、洞察历史打开了一扇扇窗。没有了这些传承至今的优秀文化遗产,人们所认识的历史肯定是残缺的、不全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是许多文字典籍和物质遗存所无法代替的。东至花灯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独特的艺术内涵、多重社会历史及文化价值,其文化历史悠久,作为农耕文明的产物,东至花灯受到了信息化浪潮的冲击,现阶段生存的土壤越来越贫瘠,传承状态堪忧,急需开创创新之路。望通过不同方式的改革创新,深入融合其他优秀文化项目,把握并赢得更多发展机遇,在保护其纯正的文化精髓下,实现互利发展,共同传承。

参考文献:

[1]程凯.国家非遗东至花灯的田野调查报告[J].池州学院学报,2016,30(05):27-29.

[2]程凯.国家非遗东至花灯的田野调查报告[J].池州学院学报,2016,30(05):27-29.

[3]梁现瑞.中国纪录片对非物質文化遗产的书写[D].四川大学,2007.

[4]薛配,吴衍发,傅士凡.文化生态视域下邳州非遗纸塑狮子头传承创新发展路径研究[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9,37(04):62-66.

猜你喜欢
非遗传承文旅融合
文旅融合背景下颍淮文化创新发展路径研究
健全机制 优化环境 全力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
黑龙江省全域旅游发展思路探析
文旅融合的城市旅游产业发展
浅谈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的传承与创新
文旅融合下文化遗产类景区体验型产品开发研究
“文旅融合”奏响“城乡大合唱”
“三维协同”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
关于尕妹子回族剪纸生产性方式保护的具体实施与成果
基于非遗传承的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