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交往理论背景下思政课建设的路径研究

2022-02-03 08:16吴迪
南方论刊 2022年2期
关键词:受教育者教育者马克思

吴迪

(广西科技大学 广西柳州 545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1]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青年一代高度重视和寄予厚望。为谁培养青年,培养怎样的青年,怎样培养青年一直都是重点关注的教育问题,是我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保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从马克思交往理论入手去重新思考如何迎合新时代青年的思维模式和学习方式。

一、马克思交往理论概述

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批判性地继承了西方哲学中交往理论的相关论述,并尝试用来描述和解释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在进行劳动生产时所形成的各种人际关系。马克思交往理论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萌芽阶段、初步形成阶段和成熟阶段。交往理论在不同时期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不仅在哲学领域,同样在政治经济学领域和教育领域发挥其重要作用,最后形成的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交往理论是当代社会思政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一)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形成

费尔巴哈把人的本质理解为宗教的本质,把人看作为“抽象的、孤立的人”,忽视社会层面中“现实的人”。青年黑格尔派则认为交往活动是人在精神世界中的生产活动,脱离了现实的物质基础。这种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异化”交往关系让马克思对人的交往研究从精神层面转向以社会为基础的政治经济学层面。

1.马克思交往理论的萌芽阶段

“个人总是‘从自己出发的’,但由于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以及他们求得满足的方式,把他们联系起来,所以他们必然要发生相互关系。”[2]表明了人为了满足自己一定需求时会不可控的与他人建立起某种联系,而这种联系是通过交往形成的,而交往则进一步证明人不能脱离社会而孤立的存在。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对异化劳动的阐述,揭示了在当时社会环境下呈现出的扭曲的物质生产活动,阐明了劳动的异化是导致人与人之间交往关系异化的直接原因。不难发现,当人处于孩童阶段时,没有社会历练的孩子思想较为单纯,他们之间的交往往往没有利益的冲突,仅仅是从满足他们交流的本性出发,而成年人在社会上经历过锤炼之后,思想则趋于成熟,思考问题的方式和处理事务的能力提到提升,如何能够在大环境下保守住自己的初心和本性,是当代思政教育工作者的一大难点问题。马克思认为只有在未来共产主义的社会条件下,重新定义私有财产之后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种异化关系。

2.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初步形成

1844年至1846年间,马克思在他的著作中多次论述“交往活动”和“交往关系”,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概括了交往的范畴、论述了交往的本质及其发展。“而生产本身又是以个人彼此之间的交往为前提的。这种交往的形式又是由生产决定的。”[3]马克思从实践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异化劳动的分析,辩证的提出生产和交往互为前提,而交往又分为物质和精神、个体和群体等不同形式。“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4]最后马克思也揭示了社会更替变革时交往所产生的影响。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提到“共产主义只有作为占统治地位的各民族‘一下子’同时发生的行动,在经验上才是可能的,而这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相联系的世界交往为前提的”。[5]实践决定认识,个人三观所形成的环境不同,面对同一个问题时解决的方式也会截然不同,当人有固定的行为方式时就会形成刻板的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的培养是否积极向上,同样是新时代思政工作者在工作时需要格外注意的。

3.马克思交往理论的成熟阶段

马克思在《资本论》和《1857-1858经济学手稿》中对交往关系和交往理论的相关论述逐渐成熟。马克思在手稿中不仅揭示了资本家与工人之间不平等的交往关系,还详细区分出三种不同层面的交往类型:从对“人的依赖”到对“物的依赖”的交往发展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本质交往关系。前两种交往类型都会受到生产力水平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呈现出异化的交往形式,在未来共产主义的社会条件下,人与人和人与社会之间的交往关系才会发展为真正的自由。马克思不仅从实践观的角度分析交往的关系,晚年的他站在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角度论述了他对社会交往的看法。在《人类学笔记》中他阐明了人类社会中生产和交往的作用,同时在一些信件中表明了交往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无论是当时俄国通过对外交往充分吸收国外先进生产力的技术以及产品来弥补自身还是目前我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步伐,其目的都是在世界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时代在不断变化,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化的进程已然势不可挡,倘若一个国家仍然“闭关锁国”,那么将注定遗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二)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内容

马克思交往理论将生产与交往视为相互作用的两个基础面。物质生产根本上影响着人类生活的社会交往,而社会交往方式反过来又作用于物质生产实践,这种辩证统一的关系从根本上促进了社会的变革。

1.交往与生产关系

交往与生产是人们参加社会实践的主体要素,二者相互影响,促进社会发展。马克思对于交往形式的界定存在着“不确定性”的描述,也就是说,交往的形式没有固定的形态。而交往又包含两个层面:一是现实层面,一是精神层面。交往是物质生产的产物,同样,交往也是通过人们的社会实践来实现表达的。马克思不仅对物质社会的交往有深入的研究,对精神层面的交往同样如此。一方面,精神生产是“对自然界的一种意识”;另一方面,精神生产“是对处于开始意识到自身的个人以外的其他人和其他物的狭隘联系的一种意识。”[6]分别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社会的关系两个层面去看待问题。因此,精神生产就是人们在交往过程中,在思想、情感上的社会意识即“自觉意识”的体现。因此,交往与精神生产互为作用存在于物质生产实践发生的整个过程。

2.交往与社会发展

交往与社会发展之间是辩证的关系,交往从内在机制上促进了社会发展,并不断推动着社会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推动。历史实践证明了无论哪种社会关系,交往都对其产生重要影响。交往离不开生产力的变革,同样交往形式的变革也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交往满足于社会上个体的生存需要,通过交往实践影响生产形式。“民族联系中的互动及民族关系的整合过程,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一种方式,是民族关系的一个具体形式,是动态的,是社会性的双向交流。”[7]民族间的融合和迁徙都基于民族的交往,才使得各民族的文化得以传承和延续。生产力从根本上决定了交往的关系,决定了在交往关系中的交往水平、文化习惯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变革形式多样,适应这种变革的民族,其交往形式会被继承和延续反之则被淘汰,正是这种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所导致交往方式的变革促进了民族历史和世界历史的转变和发展。

3.交往与人的关系

“人”并非独立的个体存在,而是被各样的社会关系所包围,总是与周围事物存在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与周围事物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社会则是由无数个个体的“人”建立起来的总和。“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意识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8]。无论是人们的物质交换、精神交流都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交往同样也推动着社会的发展,人的自由、发展得到不断的表达,这种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交往深受人的发展的影响,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这是区别于动物的本质所在,社会关系影响人的发展,而社会关系又是在实践中形成发展的,人的交流则必定会形成社会关系。而这种社会关系是基于一定的物质基础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有了交换的物质条件,交往就会在实践中产生了。然而社会关系的形成必定会受到社会关系的制约,也就是说当人的交往活动适应社会发展关系时,会起到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反之则会重组和建立新的社会关系。“人的实践行为只能在交往中得以体现,只有具体的对象化的社会实践才能在客观行为中突出人的本质。”这就证明了人的本质是通过人的交往实践来体现的。总之,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是通过人与人、人与共同体及共同体与共同体的交往实践来实现的。

二、从马克思交往理论看高校思政课面临的挑战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已然不适用也无法满足当代学生个人发展的需求,目前大部分思想政治教育老师与学生之间缺少精神上的交流和沟通、方式上的改变和革新以及师生关系上的平等和交流。究其原因,不难发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环境、内容和模式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教学交往环境的“复杂性”

“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所以人在积极实现自己本质的过程中创造、生产人的社会联系、社会本质。”[9]“既然人天生就是社会的产物,那么他就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发展自己的天性。”[10]从马克思的经典论断中我们清楚地了解到个人思想的形成和塑造是离不开生活的环境。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不同家庭和学校的教育背景和环境都会引导学生走向不同的发展道路。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否纯净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新时代,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脚步,在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处事、价值取向都会受到西方思潮和意识形态的渗透,外加互联化的普及程度加深,为西方思潮的冲击提供了平台,如何维护高校教学环境的纯洁性成为了一个突出问题,也同时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有着进一步的突破。

(二)教学交往内容的“刻板性”

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其来源于学生的生活而不是白纸黑字的书本,这样更能促进大学生成长发展的。当前我国大中小思想政治教育专职教师普遍反映教学内容的刻板性和重复性。实践出真知,理论源于生活,用真理指导实践。现阶段如何结合新时代这个大背景去夯实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和形式,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一方面,思政课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偏重理论的讲授,不善于从实际出发,不了解学生的想法和需求,课堂上所选的案例也往往“高大上”,脱离了现实生活,难以引起学生共鸣;另一方面,高校思政课需与时事热点紧密联系。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思政课老师往往刻意规避具有争议性的热点、难点问题,对学生真正感兴趣的现实问题避而不谈,以书本知识为主,“纸上谈兵”式的教学严重脱离学生的现实生活,这种死板的、泛泛而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无疑对学生失去了吸引力。

(三)教学交往模式的“单向性”

在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方式的调查和结合学生实际上课的形式中,不难发现多数教师仍然采用的是对照PPT和书本上的内容念教材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整个教学过程没有考虑受教育者的心理状态和接受程度,没有课堂参与度。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该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主体间平等的、双向的交往过程,然而“单向性”的教育模式却占据了我国大部分思政课堂。这种缺乏互动沟通的交往方式中,教育者面对受教育者时常常居高自傲,受教育者只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被动参与者和“思想”改造的对象,对于受教育者的思想境界很难起到本质上的改变,势必会降低思政课的最终效果。交往是主体间的沟通方式,而现实中人们总是习惯于以“对象化”的眼光和方式来对待思想政治教育,思政课的本质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向互动的学习过程,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则应该是一种“我—你”的双向互动关系。

三、马克思交往理论背景下高校思政课建设路径

交往的历史性意味着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所面临挑战的多样性,基于马克思交往理论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多方面的改革创新推进高校思政课的发展,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一)净化思政课中教师与学生的交往环境

“环境造就人,那就必须要营造适合人的环境。”[11]环境作为一种隐性力量,影响和制约着受教育者的心理和行为。良好和谐的交往环境的前提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地位的平等,双方都是教育行为中的主体,打破传统教育中教育者单方面高高在上的地位,搭建双方思想和心灵的“桥梁”形成平等交流的交往环境。其次,大数据已然广泛运用于生活的日常,不论是在思维方式、思想理念亦或是行为举止中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教育者要加强对学生网络行为的监管,强调网络不是非法之地,坚决抵制学生中存在的不良、恶俗的行为和有损国家形象的言论,着力构建干净的网络交往环境,在思政课中加强意识形态的建设是有必要的。

(二)拓展思政课中教师与学生的交往内容

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中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内容的单一化。长期以来主要局限于思想政治教育领域,进一步扩大也仅限于涉及到人文哲学和社会科学个别的学科中。虽然近年来更多的思政课老师开始重视交叉学科的必要性,但要形成一个多方位、全过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合唱”还需更多的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少一些结论和概念,多一些事实和分析;少一些空谈说教,多一些真情实感;少一些抽象道理,多一些鲜活事例。”教育者需有意识地把握教育的内容要贴合现实生活,寻找与课程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案例,不能纸上谈兵。最好贴近所面对的受教育者的年龄段和成长环境,关注受教育者的兴趣所在,鼓励其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生活中感受课堂上传授的理论知识,加深印象。不可避免的是,在经济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受教育者的思想观念往往会受到多方面的冲击,教育者需要在课前准备阶段,借助网络平台,搜集和筛选相关信息,确定自己课堂的主题,确保课程工作开展的科学性和针对性。确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地位,削弱不良文化对学生的侵蚀。

(三)创新思政课中教师与学生的交往形式

马克思交往理论认为:交往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是具有主体间性的,是交往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互作用,指的是交往关系的双方是互为主体的,交往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体之间发生的交往活动和交往行为。现阶段我国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依然存在于日常教学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往往以单向灌输式为主,缺乏交流和讨论,受教育者只是被动地接受,所以要避免传统的机械式说教模式,用创新来赋予思政课新的“灵魂”。例如,可以在思政课堂上采取让学生讲述的方式,帮助学生克服“不敢说、不想说”的困境,并引导学生用辩证的观点看待问题,改变学生“词不达意”的困境,增加参与感,激发其学习积极性。通过课后交流、第二课堂等形式针对性地帮助受教育者解决各种思想困惑和心理问题。同时在新媒体多元化的新形势下,要从单纯依靠传统媒体向利用新媒体转变,使线上线下得以广泛联系,切实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程度和水平。

猜你喜欢
受教育者教育者马克思
马克思像
品读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我国教师教育者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习弱势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三段六步”教学法的策略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教育者要怀揣梦想上路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