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区驱动机制下的经济增长

2022-02-02 22:50唐利群林伟健
中国商论 2022年2期
关键词:自贸区经济增长

唐利群 林伟健

摘 要:评价自贸区政策的研究工具不应该局限于传统的定量分析研究。本文从“自贸区驱动机制”出发,基于模糊集定性(fsQCA)分析方法分析了自贸区驱动机制下的经济增长关系,并运用组态分析结果探讨了驱动机制的影响路径。研究发现:在有较好的内部消费市场的情况下,自贸区更容易吸引外商投资和进口更多的产品,最终以多元消费模式刺激经济增长,这体现为引导内需促进经济增长。

关键词:自贸区;经济增长;模糊集定性分析(fsQCA);驱动机制

本文索引:唐利群,林伟健.自贸区驱动机制下的经济增长[J].中国商论,2022(02):-021.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2)01(b)--04

以往学者在研究自贸区对经济的影响时仅沿着传统定量分析的思路,忽略了多因素影响下的组态定性研究。因此本文创新性的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法,研究自贸区驱动机制下的经济增长及路径评估,以综合视角分析自贸区政策对自贸区相关理论发展有现实意义。

根据以往的研究,自贸区发挥作用的驱动机制是循序渐进的。首先,自贸区内发生制度创新,自贸区建设总体上遵循了制度创新的路径,通过制度创新传导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彭羽等,2020);其次,“自贸区”这一制度创新本就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即扩大贸易开放与提升投资便利;最后,通过影响进出口贸易进而影响经济与国民福利。那么,自贸区政策是如何影响地区的经济增长?在经济学研究领域中,是否有超越定量及定性分析的研究工具来对经济问题进行更加完善的研究?为此,本文从fsQCA方法出发,探讨自贸区的驱动机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路径,有助于科学评价自贸区作为国家战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效果,以及拓展经济学研究方法。

1 文献综述

研究认为,自贸区在政策指导下能够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张军等,2018)。为了细化自贸区研究,张阿城(2020)转向以资本、技术、市场化角度研究自贸区与城市关系,结果显示,获批的自贸区城市的人均GDP得到了显著提升,自贸区的建设依赖于资本的流动和制度的创新;王爱俭等(2020)基于制度创新的视角,探讨自贸区建设背景下自贸区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效果与动力机制,发现制度创新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关键性”因素之一;白仲林等(2020)发现自贸区能够促进域内的经济增长,但是存在着异质性的差异和滞后性,当达到某一特定阈值,设立自贸区能够较显著地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然而,现有研究多从定量分析角度研究,缺少从整体思想分析考虑问题。因而本文尝试通过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重新研究自贸区设立的经济效应。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拥有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各自的优点,聚焦于“组态效应”分析,而传统回归分析采用单一视角,聚焦于分析单个变量的“净效应”(Rihoux & Ragin,2009)。政策研究是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所有社会科学都绕不开政策研究。在自贸区研究中大多数学者运用包括DID、SCM等定量分析方法研究。因此,为了消除多重共线性,使得定量研究方法得到改良,本文从综合视角出发,即组态视角分析经济学问题。

综上,现有研究多忽略以整体思维的角度分析自贸区政策效应,关于自贸区政策的经济效应研究多集中于对各省市经济增长和进出口贸易效应的经验研究,因此会导致在运用方法上略显单薄。为了更好地评价自贸区政策的经济效应,本文以2019年全国31个省市(不包括港澳台地区)的数据为样本,利用国际前沿的fsQCA模型,探讨自贸区驱动机制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和动态影响路径。

2 理论框架

經验认为自贸区的发生伴随着贸易的改善,进出口的增加能够改善国民福利,出口和进口分别从供给和需求方面推动经济。改善贸易的同时,低关税会吸引外来资本流入自贸区加速自贸区内要素的流动。从自贸区促进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角度来看,现有文献分析“贸易”与“投资”两种渠道,而且自贸区的设立是中国构建全面开放格局的重要窗口,上述两种渠道又将涉及内外两个方面,包括资本和货物的双向流动(王爱俭等,2020)。普遍学者认为自贸区影响经济是从贸易条件和投资条件两个方面影响经济发展。赵亮(2017)从贸易福利视角分析了“自贸区推动经济增长”,认为自贸区达成的贸易效应和消除贸易障碍所促成的贸易增长推动经济增长,即经济受到贸易红利推动。但是驱动经济增长的原因往往是复杂的,其受到的推动原因是多样的。因此,综合上述分析我们将自贸区驱动因素和内部因素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前因变量,自贸区驱动因素基于“贸易”和“投资”两方面出发,探讨多因素下自贸区驱动机制的作用。

3 研究方法

3.1 研究设计

组态比较方法与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不同,fsQCA法以组态方式呈现要素流动,将要素转变为条件变量动态展示机制结果(杜运周等,2017)。本研究通过验证内部因素和自贸区驱动机制组合是否为经济增长及其变化的充分和/或必要条件,来判定在有自贸区推动机制情境下哪种组合会对经济发生作用。结果变量属于连续变量,因此采用fsQCA法,分析软件为fsQCA3.0。

模糊集定性分析法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修正,本文参考茅倬彦等(2021)处理连续模糊集合的方法,将该指标最高数值Xmax设定为1,最低数值Xmin设定为0,然后通过公式将每个数值校正为0—1的值,代表该指标上两个极端值中的相对位置(Ni):

Ni=(Xi-Xmin)/(Xmax-Xmin) (1)

3.2 数据

设立自贸区的时间点分别为2013年、2015年、2017年等。基于数据的可比性,本文选取2019年各省市的人均GDP作为结果变量,来衡量地区经济增长。

根据部分学者的研究设置与结果变量相关的条件指标,构建以下条件变量,三个自贸区驱动因素条件和两个内部环境因素条件以及设立一个新的自贸区变量作为引导自贸区效应路径的条件变量。以下数据均来自国家统计局,5个条件变量处理步骤如下:

第一,投资倾向。古典经济学认为外商直接投资有助于开放格局和经济增长(林毅夫,2008)。在此基础上选取2019年外商企业投资额比2019年年度GDP总额作为地区受到外资投资倾向的程度。比值越高代表受到投资倾向程度越高,校正后的值数越接近1,代表相较于其他省份更受到外来投资的青睐。

第二,贸易条件。本文选取2019年各省进口额/出口额比GDP总额,进口额/GDP为进口依赖度,出口额/GDP为出口依赖度。依赖度反映了某一地区的进口和出口水平,数值越大说明相较于其他城市其经济更依赖于进出口贸易。

第三,消费水平。本文以2019年社会消费品消费额同比2018年的增长率作为衡量消费水平的内部环境。矫正后的数值越接近1说明内部环境消费水平越高。

第四,政府负担。本文以财政支出/财政收入作为政府负担,政府负担越大对经济抑制的作用越明显。以2019年政府财政支出比2019年政府财政收入衡量一个地区政府负担数值越接近1,说明政府负担越大。

第五,自贸区政策。最早一批的自贸区设立时间为2013年,从2013年后每两年设立一批自贸区。本文截取前三批自贸区(海南省因设立时间偏短暂不考虑)的设立节点为2019年,第一批设立自贸区的时间为6年、第二批自贸区设立时间为4年、第三批自贸区设立时间为2年,因此默认自贸区作用在前三批地区已经发挥作用,经过充分考量后将自贸区变量设置为清晰集定义:设立自贸区的地区为1,未设立自贸区的地区为0。需要说明的是,自贸区变量仅作为辅助变量,该变量说明这些地区拥有共同的特性。在拥有共同特性的情况下协同自贸区驱动机制,在此辅助条件下研究经济是否受到自贸区推动以及推动的路径更为准确。

4 研究结果

4.1 必要性检验:经济发展较好的地方政府负担较低

如表1所示,2019年六类条件变量的必要性检验显示:“~政府负担”这一条件的一致性为0.98,远大于0.90。这说明低政府负债是经济发展好的必要条件,也就是说经济发展好的地方政府负担普遍相对较低,但是需要说明的是,并不是所有政府负担低的地方经济发展水平都好。

4.2 条件组态的充分性分析

组态分析表达的结果说明前因条件构成的组态是否为结果集合的子集。对于可接受的最低一致性水平,不同的学者表达了不同的观点。本文参考张明等(2019)运用的判别步骤,最终确定本文的一致性阈值为0.8,频数阈值为1。

有学者对于现有前因变量与经济增长的最终关系存在不同的观点和理解,面对六个条件变量何种状态会引致经济增长这一问题时,除政府负担外本文选择“存在或缺席”。根据Fiss(2011)提到的最恰当解,我们汇报中间解并以简约解辅助判断。如表2所示,●表示條件存在,表示条件缺席,空格表示一种模糊状态,即该条件可存在亦可缺席。●●为核心条件(同时存在于简约解和中间解的条件),●为辅助条件(仅存在于中间解中的条件)。

表2的四种状态无论是单个解还是总体解,其一致性都大于我们设定的0.8,高于我们所接受的最低水平,其中总体解的一致性为0.877979。从表2可以看出政府负担在所有条件中都处于缺失的状态,从组态逻辑来看经济发展好的必要条件是政府负债水平低。但是从我国发展过程来看,在达到经济发达前需要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高速的经济增长,我国基础设施的投资主要依靠的是政府借债投资,现阶段往往是经济水平低的地方政府负债水平高。因此仅仅考虑政府负担阻碍了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不完全的。我们将下列四组状态组合分为两种情况考虑。

第一,自贸区条件存在。组态1、2、3表示,进口依赖为充分条件,从逻辑上解释为:进口依赖水平越高的地区在设立自贸区后经济能够达到高质发展,自贸区设立后需要促进经济发展其必要条件是进口依赖程度高。从1、3组状态来看,投资倾向为经济发展的充分条件,即外商投资是导致经济发展的原因之一。从内部环境来看,消费水平越高地方经济越好,这说明经济发展的特征之一是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

第二,自贸区条件不存在。投资倾向、出口依赖、消费水平为核心条件存在,进口依赖、政府负担为辅助条件缺失。这说明在没有设立自贸区时,对外贸易没有相较于其他地区那么开放的情况下,受到外来投资的增多、更多的出口商品以及较强的内部消费水平情况下能够实现经济的增长。这种发展路径与我国21世纪初的发展模式接近:在国内拥有较大消费市场的情况下,大量商品出口及进一步开放获得外商投资实现了高速发展,即出口导向型增长。

综合上述的组态比较,本文得出自贸区促进经济增长的动态路径:在有较好的内部消费市场条件下受到更多的外商投资和进口更多的产品,最终以多元消费刺激经济的增长,这体现为拉动内需型经济增长。自贸区可以通过提高社会福利水平进而驱动经济增长,即能够通过获得生产利得和消费利得进而驱动经济增长(赵亮,2017)。

5 结论与建议

基于2019年31个省市的样本数据,本文创新利用fsQCA模型,实证分析了自贸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得出以下主要结论:第一,上述结果表明自贸区的设立在特定条件下能够促进经济增长。与21世纪初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不同,自贸区的设立在开放的基础上通过互惠原则将国外的商品相较于以往更低的价格引入国内市场;以进口拉动内需、外商投资高质量企业发展,促进国内消费市场发展,以投资和贸易双元结构下最终促使经济发展。第二,组态分析认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需要较低的政府负担,表明较低的政府负债水平能促进经济增长。第三,我国经济发展的模式路径已经率先在自贸区内发生了改变。基于上述研究结论得到以下启示:首先,基于贸易条件的角度来看,自贸区内产生了一些制度上的创新措施,为我国基于自贸区经验而逐步放开的负面清单制度的管理提供了有力的实践经验,增加了国民福利。其次,基于国家战略角度来看,自贸区的设立是符合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试点工作,为我国扩大自贸区范围提供了前期实践经验,为进一步开放提供了制度经验。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第一,自贸区之间存在异质性,应发挥自主权因地制宜地改革发展。第二,以国内循环为基础发挥对外经济优势共建双元发展结构。经济发展离不开国内外市场,自贸区拥有对外经济的窗口,应该更好发挥功能拥抱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參考文献

[1]彭羽,杨作云.自贸试验区建设带来区域辐射效应了吗:基于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地区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20(9):65-80.

[2]张军,闫东升,冯宗宪,等.自贸区设立能够有效促进经济增长吗:基于双重差分方法的动态视角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8(11):125-133.

[3]张阿城,于业芹.自贸区与城市经济增长:资本、技术与市场化:基于PSM-DID的拟自然实验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20(10):110-123.

[4]王爱俭,方云龙,于博.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与区域经济增长:传导路径与动力机制比较[J].财贸经济,2020,41(8):127-144.

[5]白仲林,孙艳华,未哲.自贸区设立政策的经济效应评价和区位选择研究[J].国际经贸探索,2020,36(8):4-22.

[6]Rihoux,B.and C.C.Ragin,Configurational Compara tive Methods: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QCA)and Related Techniques,Sage,2009.

[7]赵亮.“自贸区驱动”能否驱动中国经济增长:基于贸易福利视角的理论机制与实证论证[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7,38(4):16-24.

[8]杜运周,贾良定.组态视角与定性比较分析(QCA):管理学研究的一条新道路[J].管理世界,2017(6):155-167.

[9]茅倬彦,王嘉晨,吴美玲.欧洲生育支持政策效果的评估及启示:基于模糊集定性比较的分析[J].人口与经济,2021(2):13-26.

[10]林毅夫.发展与转型:思潮、战略和自生能力[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1-3.

[11]张明,陈伟宏,蓝海林.中国企业“凭什么”完全并购境外高新技术企业:基于94个案例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J].中国工业经济,2019(4):117-135.

[12]Fiss,P.C.Building Bettev Casual Theories:AFuzzy Set Approacht.Typologiesin Organizational Research[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11,54(2):393-420.

Economic Growth under the Driving Mechanism of the Free Trade Zone

——Based on the Fuzzy-set 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 (fsQCA)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China Jil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  310018

TANG Liqun  LIN Weijian

Abstract: Research tools for evaluating policies for the free trade zone should not be limited to traditional quantitative analysis. Based on the Fuzzy-set 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 (fsQCA),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economic growth relations under the driving mechanism of the free trade zone, and discusses the influencing paths of the driving mechanism by using the results by the configuration analysis. The study found that under the better internal consumption market, the free trade zone is more likely to attract foreign investment and import more products, and finally stimulates economic growth with diversified consumption patterns, which is reflected in guiding domestic demand to promote economic growth.

Keywords: free trade zone; economic growth; Fuzzy-set 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 (fsQCA); driving mechanism

猜你喜欢
自贸区经济增长
天津自贸区辐射效应研究
提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对财政支出和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自贸区谈判背景下中日韩经贸合作前景分析
基于物流经济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知识产权保护、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的文献综述
反腐与经济增长
人口结构与中国经济增长的经济分析
碳排放、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