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时代背景下,科学普及和融合出版都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目前,地学科普出版正处于读者需求个性化、优秀科普作者稀缺、优质作品匮乏、科普产业规模小的现实困境。为了走出困境,出版企业应借鉴互联网思维,在现代信息技术的驱动下,盘活已有作者资源、内容资源、品牌资源和知识生产经验,使传统的纸质出版与新兴的数字出版深度融合,建立内容产品和知识服务解决方案,使地球科学读得懂、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关 键 词】地球科学;地学科普;融合出版
【作者单位】罗军燕,地质出版社。
【中图分类号】G237.9【文献标识码】A【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2.21.003
一、新时代的科学普及与融合出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中国科学院第十八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强调:“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进一步勾勒出未来十五年科普工作的发展蓝图。《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到2025年,科普服务创新发展的作用显著提升,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制度安排基本形成,科普工作和科学素质建设体系优化完善,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科普格局加快形成,科普公共服务覆盖率和科研人员科普参与率显著提高。”如何顺应时势,开发出符合时代特色、中国特色、行业特色、专业特色的经典地学科普作品和产品,已成为出版业亟待解决的时代课题。
新时代的出版人应清醒地认识到,随着网络数字技术的发展,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呈现交叉融合态势,逐渐贯通出版与相关产业的边界,形成一种新兴的出版形态——融合出版。这是出版业顺应时代需要纵深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实质是以出版(内容)为核心,以技术驱动出版业跨越不同媒体形态,跨越产业链上下游的新型出版[1],范畴包括电子书、有声书、数字报刊、数据库、移动游戏、网络游戏、在线教育、知识付费(音视频课程包含直播)等,业态形式丰富多样,能够很好地满足时下大众个性化、多元化的精神需求。通过融合出版,出版企业能够与上下游企业联手,对科普内容进行衍生开发,形成有自造血功能的科普产业链,推出满足当下大众日益丰富的精神需求的产品。
二、地学科普出版的困局
1.科普需求千差万别
在网络信息时代,出版企业必须具有市场意识,要善于从用户角度出发考虑问题。《纲要》中明确将科普对象分为五类人群:青少年、农民、产业工人、老年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这些目标人群有不同的年龄特点、知识结构、心理诉求。作为内容提供商,出版企业要凭借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手段,因地制宜、因人群而异地开发科普产品,提供科普服务,以达到个性化、分众化、定制化的特点。对于具有高学历的科普对象,出版企业需要为其提供新知类科普图书、有思想深度的观点内容和具有艺术效果的视听产品,如上海教育科技出版社2020年出版的《深海浅说》、星球研究所出品的系列微信文章以及由此衍生的《这里是中国》就比较符合这类科普对象的品位;对于受教育程度不高的人群,出版企业在科普推广过程中需要注重科普形式的游戏化、娱乐化,如短视频、直播、影视、游戏等;对于少年儿童,出版企业应倾向于推出科普绘本、读本,强调寓教于乐,如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跨媒体AR恐龙科普故事绘本《恐龙生存大冒险》、接力出版社出版的“艾布克AR科学馆”系列图书。
2.科普作者一将难求
优质的科普内容离不开优秀的科普作者。优秀的科普作者既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又要有良好的表达能力,还需要从事科普工作的激情,三者缺一不可。科研人员从事科普工作具有天然的优势,但从长期来看,科研人员从事科普工作的热情不高,原因是多方面的,同科普创作难度大、周期长有所关系,特别是创作一部贴合大众需求的科普图书,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并不比撰写一篇高质量论文来得少,有时甚至还要更多。如前文提到的《深海浅说》,作者汪品先院士是在积累了十多年的干部培训与科普报告的基础上,收集新资料加工整理,才完成了这部作品。世界科普名著《昆虫记》是作者法布尔用将近一生的时间才得以完成的创作。在当前的体制机制下,愿意从繁重的学术研究中抽身做科普者的地球科学专业科研人员少之又少,即使他们尝试去做一些科普工作,一些科研人员也只是把科普工作作为科研项目的规定动作来完成,虽然能够保证科普作品的科学性,但在故事性、趣味性、艺术性上很难引起读者共鸣。中国科协科技与人文专门委员会张开逊主任在“科学普及与人文精神”论坛上的发言给科普创作带来很大启发:“为什么中国很难写出阿西莫夫和卡尔·萨根这么有魅力的作品?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在为人写书,而我们是在诠释科学。”[2]
3.原创科普呼唤精品力作
当前,科普图书以引进版居多,原创图书所占比例较少,原创精品力作更是凤毛麟角。笔者以“地球”为关键词在“得到”电子书库进行检索(剔除书名中有“地球”的非科普书),发现引进版科普图书的品种超过90%;笔者在当当网上以“地球”“科普”为关键词检索,发现引进版科普图书品种的比例超过六成。此外,根据科普图书畅销榜,引进版科普图书的进榜比例和上榜时间都占绝对优势。
原创科普作品的创作难度确实很大:一方面,引进版图书养成了大众对科普作品的阅读品味,原创科普作品仅单纯输出科学知识无法获得市场认可;另一方面,我们所处的新时代迫切呼唤有思想、有深度的科普作品。对科普作品的原创者而言,创作科普作品不仅要借鉴国外同类科普图书的写作手法、思考角度,还要立足于与时俱进的国家需要、读者需求,在传递知识的同时,更注重传递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
地学科普出版人应不断学习融合出版知识,更新出版理念,谋求创新发展,策划反映重大科技成果和卓越科技智慧,贴合日常生活,弘扬科学精神的优秀科普图书,并加大面向各年龄层次的优秀原创科普图书的开发力度,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和专业优势,增强地学科普作品的生命力和传播力。
4.地学科普产业正在路上
随着科技的突飞猛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大众对科普的实际需求越来越迫切。节假日带孩子去科技馆、博物馆接受科普教育已经成为大多数家庭的自发行为,家长有时甚至需要提前预约,由此可以窥见大众对优质科普产品或科普服务的旺盛需求。在此契机下,科普产业逐渐发展壮大。
科普产业是以提供科普内容和科普服务为核心的多种业态组合,包括科普出版业、科普展教业、科普影视业、科普网络信息业、科普教育业等。作为科普产业链上的枢纽,出版业始终占有一席之地,科普影视业逐渐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科普网络信息业(以科普内容为载体的游戏、浏览等)发展潜力强劲。据相关统计,科普网络信息业收入已超百亿[3]。在这股浪潮的带动下,地学科普产业也呈现健康有序的发展态势。地质出版社顺势而为,联合中国地质博物馆、中国地质图书馆成立了自然资源科普产业联盟,对科普内容创作、科普展览展示、科普研学、自然教育、科普影视制作、科普IP开发等进行全面布局,这是一次大胆的改革与创新。市场是没有硝烟的战场,地学科普领域目前尚属蓝海,出版企业需要具备更高的效率和执行力,才能有把握胜出。
三、融合出版背景下地学科普的创新发展路径
21世纪以来,移动互联网和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出版业彼此渗透、交叉融合,由此赋予了传统出版更丰富的内涵和外延,并催生出新的出版理念、工作流程、管理方式、经营模式。这种转变在新兴的数字出版领域体现得最为明显,2010—2020年我国数字出版业收入的增长幅度较大(见图1),远超同期的图书、报纸、期刊的收入规模。
在移动互联网普及的今天,融合出版是传统出版业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的一种主动选择。根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和《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2018—2022年,我国网民人数从8.29亿人上升到10.51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从59.6%上升到74.4%,人们获取资讯信息和开展教育学习的载体已经从传统的纸质书籍和报刊逐渐演变为移动终端。从“读书”到“读屏”的转变,不仅是阅读习惯的转变,也是阅读行为从深度阅读转变为浅阅读、碎片化阅读的心理映射。由此,注意力已成为当前最为稀缺的宝贵资源。在开发地学科普资源时,出版企业必须要运用互联网思维,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开拓创新,挖掘专业特色潜力,将选题策划、内容开发、呈现方式、宣传推广与目标读者的实际需求相结合,以推出喜闻乐见的产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1.理念創新
回顾出版发展史,无论出版载体的物理形态如何变化,内容资源始终是出版企业的核心优势。因此,出版企业既要继续秉持“内容为王”的理念,又要运用互联网思维,通过与数字网络出版技术的深度融合,即思维融合、资源融合、产品融合,且通过与作者、用户的双向交流互动,满足不同用户对内容产品的分众化、个性化和定制化需求。新时代地学科普的融合出版,要联合提供科普服务的其他上下游产业,以此提升内容产业的附加值,延长文化产品的生命周期。作为地学领域的专业出版社,地质出版社应扮演好地学信息服务提供商的角色,把出版与科技、教育、文化相融合,为用户提供知识服务解决方案,以达到与时俱进地融合发展的目的[4]。
2.选题策划创新
选题策划是图书出版的发动机,一个好的策划思路,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策划编辑应秉持常学常新的理念,保持敏锐的市场意识,借鉴其他同行的实战经验,再结合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在选题策划上不断创新。
(1)服务国家战略,聚焦科技创新
当前,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突破了一大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取得了一大批一流水平的原创成果。面对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策划编辑要着眼于地球科学领域那些具有原创性、引领性的科技攻关,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这是开发地学科普的策源地。面对全国上下如火如荼的生态文明建设,地质出版社立足自身优势,出版了国内首部自然文化通识教育读本《自然文化概论》。该书提出了与生态文明相呼应、与自然学科相交融、与地球科学相衔接的全新文化形态——自然文化,并采用“纸媒+微课”的形式,为大众讲述自然文化的深刻内涵和国家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
(2)结合自身优势,抓热点,找痛点
策划编辑应跟踪时事热点,以用户思维、产品思维和数据思维引领策划工作,掌握大众心理,找到痛点、痒点和难点。在突发疫情、灾害等极端条件下,出版企业能够结合自身专业优势、资源优势,组织出版工作,及时有效地采取措施,发挥出版人的责任与担当。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暴发,广东科技出版社用48小时出版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护》。此书通过二维码将纸质内容与融媒视频、微信公众号延伸内容进行有机链接,以“广东速度”让大众了解防疫常识,并通过全媒体推广传播。目前,该书电子版全网点击阅读量超过3000万次,微信公众号点击阅读量超过2500万人次,受益人群过亿人[5]。地质工作人员在野外作业时间长、任务多,需要掌握必要的野外生存知识和技能,地质出版社可以在此方面多思考,策划相应应急图书。如2021年11月,4名地质队员在哀牢山执行任务中遇难,在扼腕惋惜的同时,地质出版社及时组织出版了《野战生存基本知识和技能》,并将野外生存法则、辨识方向、结绳方法等内容以短视频形式附于书中,方便读者掌握动作要领。
(3)盘活专业资源,活起来,火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全国各大博物馆、科技馆、纪念馆都有独具特色的藏品或深厚的文化积淀,这是丰富的出版资源,也是出版企业进行选题策划开发的宝库。这些场馆大多都有对藏品、标本进行数字化建设以及文化创意开发的需求,为融合出版提供了契机。其中最具典型示范意义的非故宫莫属。2009年,故宫出版社将民国日历进行改版,开启了日历图书出版的先河。十几年来,《故宫日历》持续受到国人的喜爱,销量持续翻倍增长[6]。2018年,基于故宫藏品资源,故宫出版社策划了解谜互动游戏书《谜宫·如意琳琅图籍》,该书在摩点众筹金额超过2020万元,打破了出版众筹的世界纪录,印数达50万册,并作为传统文化创新的典范被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主流媒体竞相报道[7]。故宫出版社摸索出一条日历图书化、艺术大众化的产业发展模式,这类模式值得地学科普借鉴。
2019年,地质出版社出版的《神奇的矿物世界》是编辑团队结合中国地质博物馆典藏级的矿物标本策划的青少年科普读物。该书从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吃住用行”入手,让读者明白矿物学并不深奥,许多矿物时时刻刻都在我们身边。在《神奇的矿物世界》中,编辑团队设置了近18个“360°看矿物”的可视化场景,读者可扫描二维码与图书交互,知识拓展内容也采用二维码的形式呈现。读者可通过手机扫描读取场景内容,扩充知识点和信息量。《神奇的矿物世界》荣获2019年自然资源部优秀科普图书奖,入选《2020年农家书屋重点出版物推荐目录》,并被评选为2020年农民喜爱的百种图书。
3.技术赋能创新
随着融合出版技术的发展,出版企业应在坚持“内容为王”的前提下,梳理、盘活已有的内容资源,根据经济状况及产品特点,选择性地运用各种成熟的技术手段进行深度加工或二次开发,优化重构图书的呈现方式,使阅读终端多屏化,使传播形式多元化,用技术驱动价值内容再造,延长图书生命周期。这类技术有很多,目前比较受大众青睐的是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和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这两种技术在出版业都展现了巨大的潜能并获得广泛应用。如人民卫生出版社推出的VR教学课程“人卫3D系统解剖学”将现代医学教学和VR技术相结合,建立一个全三维的虚拟环境,真实导入完整的3D数字人体解剖结构,帮助学生凭借VR全方位、立体化地观察屏幕中人体的各个器官和结构。中信出版社推出的“科学跑出来”系列图书,在少儿科普市场引发了市场消费的新浪潮,并且成为AR技术与出版结合的现象级产品[8]。在地学科普出版中,那些抽象的认知内容、动态的演化过程、海量数据的运算结果,可采用3D建模、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加以拓展,突破知识罗列、知识灌输的壁垒,给读者带去更加丰富的阅读体验。如出版企业通过精细构建三维地质地貌(活火山口、大洋中脊、月球、火星等)[9],使读者获得逼真的体验,让读者通过网络进行协同交互学习。
4.发展模式创新
(1)出版+教育
融合出版的产品形态具有多元化的特点,不仅有纸质书籍,还可以是音频、视频,甚至是网络课程。如故宫出版社探索纸质出版与线下教育以及音视频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将教育课程“你好呀!故宫”与音视频、配套手工出版物、童书出版等融会贯通,打造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获得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来袭,地质出版社将刚刚出版的《讲述地球故事》开发为线上课程,每周一课,为在家里进行疫情防控的家长和孩子提供轻松愉悦的科普线上交流和互动机会,这种科普传播模式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出版+文旅
出版企业应充分挖掘自身的资源和特色,注重与数字技术、文化要素的融合,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地球科学非常注重实践性,既要行万里路,又要读万卷书。地质出版社结合自身特色,在《石经文化中的地球密码:房山石经与石头的故事》《真实的昌江 纯美的世界》等介绍地质遗迹、地质景观类图书中,使用了720°动态全景技术,营造全新的线上旅游模式,使读者得以突破时空的约束,摆脱以往仅凭图片和文字静态阅读的方式,远程体验目的地的风光和景色。
(3)出版+文创
随着科普产业中IP化经营模式的兴起,科普产业亟待优质地学科普内容资源的有效补给。作为具有几十年内容积累沉淀的文化单位,地质出版社充分利用已有的内容资源优势,打通地学科普产业的上下游,成立了自然资源科普产业联盟,以此实现地学科普内容的IP化经营,做到“一次内容生产+多种形式呈现+多个渠道发布”,形成“纸质图书出版—影视动画创作—文创周边开发”的多元、立体出版,建立融合发展模式,促进新业态的健康发展。2015年,地质出版社推出了国内出版界首例自主策划、自主编导的4D特效电影《会飞的恐龙》,这是该社探索融合出版发展的试水之作,首开中国出版界进军4D影视产业的先河,也是实现传统出版媒体与新兴媒体在内容、产品和渠道等方面融合的首次探索和重要举措。该片先后荣获业内“最受观众欢迎影片奖”“数字出版创新作品奖”等10多项奖励。
四、结语
出版业早已不再是买方市场,在万物皆可互联的当下,用户牢牢占据着市场的主导地位。出版企业要善于学习和运用互联网思维,从用户角度出发,在地学科普产品的策划、创作与开發过程中,多站在用户的角度去思考,把产品、服务和用户体验做到极致,这是所谓的让用户“尖叫”。同时,出版企业要不断更新迭代,让产品、服务在实践中不断优化,这是所谓的“小步快跑”。将图书出版作为产业链上的起点,实现“一次内容生产+多种形式呈现+多个渠道发布”,用好的内容吸引科普上下游产业的参与,建立地学科普内容的多元化经营模式,形成“纸质图书出版—影视动画创作—文创周边开发”的多元、立体开发模式,建立融合发展模式,促进整个科普业态的健康发展,是出版企业开展地学科普的题中应有之义。
|参考文献|
[1]尹琨. 专家审定“融合出版”概念及定义[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22-01-25.
[2]陈亚菲. 原创科普图书发展探析[J]. 出版参考,2022(5):9-11.
[3]王康友,郑念,王丽慧. 我国科普产业发展现状研究[J]. 科普研究,2018(3):5-11+105.
[4]邬书林. 出版融合发展的历史与未来[J].出版参考,2021(1):1.
[5]广东科技出版社《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护》出版纪实[J]. 科技与出版,2020(2):90.
[6]周青. 从品牌打造到品牌营销:以《故宫日历》出版为例[J]. 出版广角,2018(22):49-51.
[7] 刘峰,章宏伟. 专业出版社的特色融合发展之路探析:以故宫出版社为例[J]. 出版广角, 2021(22):10-13.
[8]卢俊.《科学跑出来》缘何引爆AR出版[J].出版人,2016(8):56-57.
[9]王策. 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融媒体图书出版方法[J]. 中国传媒科技,2022(8):126-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