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留学生的汉语动结式理解与输出研究

2022-02-02 00:45卢艳梅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年34期
关键词:控制组使用率正确率

卢艳梅

(新乡医学院,河南新乡 453003)

动结式是汉语所特有的一种结构形式,是语法研究的重点,也是留学生习得汉语的重难点之一。动结式包含两个动词,第一个动词是活动动词;第二个动词是结果动词:本文所研究的是与宾语发生语义关系的动结式,两个动词分别给宾语指派特定的论旨角色。本文所研究的六类动结式的语义关系是不一样的,因此留学生学习的难度也会有所不同。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等来探究巴基斯坦留学生理解和输出汉语动结式的情况。

1 汉语动结式二语习得研究现状

在二语习得领域,汉语动结式相关探索历时不长,但成果显著,主要可以归纳为本体和习得偏误研究两方面。本文将习得研究现状的成果总结如下。

1.1 第二语言学习者习得动结式研究

赵金铭[1]指出对外汉语教学的一些原则,是强调注重动结式的教学。动结式结构复杂,是句法和语义的接口。虽然是单句,却包含两个语义表达。鲁健骥[2]也提到第二语言学习者在习得动结式时经常漏掉补语,这是由于思维特征及母语干扰的影响。施家炜[3]调查了第二语言学习者习得22种现代汉语的句式,其中有4类包含动结式,属于把字句和被字句。因此,第二语言学习者习得动结式是学习汉语的重难点。

1.2 特定母语背景习得汉语动结式研究

钱旭菁[4]考察了不同层次的日本留学生学习汉语趋向补语的次序。此外,成燕燕[5]对哈萨克族学生进行了汉语动结式习得错误分析。对比英汉动结式后,袁博平[6]认为英语和汉语动结式拥有不同的论旨关系。母语是英语的二语学习者无法彻底理解汉语论元结构,也就会造成动结式的习得偏误。虽然有越来越多的人研究汉语动结式习得,但是专门研究特定母语留学生习得动结式的研究还不是很多,绝大部分的研究是在别的研究中考察动结式习得。因此,本文的研究论点,就显得尤为重要。

2 研究设计及实施

2.1 提出问题

由于分类标准较多,学者们对于汉语动结式常有不同的区分。基于动结式中宾语和V1(动词1)、V2(动词2)的不同的论旨关系,袁博平把汉语动结式分为A、B、C、D、E五类。A类动结式的宾语既是V1,又是V2的受事或者客体,例如“踢破”“吹断”;B类动结式的宾语是V1的受事,也是V2的施事,例如 “说哭”“逗笑”;C类动结式的宾语是V2的客体,可是和V1无论旨关系,例如“喊哑”“哭湿”;D类动结式的宾语是V2的感受者,可是和V1没有论旨关系,例如“哭烦”“笑疼”;E类动结式的宾语是V1的客体,和V2无论旨关系,其主语是V2的感受者,例如“喝醉”“听烦”。本研究在调查中加入了第六种更加复杂的F类动结式。F类动结式的宾语是一个“的”字短语,“的”之前的成分是 V1的受事,“的”之后的成分是V2的客体,例如“说乱”“吓破”。这里在实验中主要考察巴基斯坦留学生习得这6种汉语动结式的情况。

通过调查巴基斯坦留学生理解和输出这6类汉语动结式,本文中探讨以下问题:(1)巴基斯坦被试对六种汉语动结式的理解情况如何,是否有差异性和一定的难度排列?相对比之下,中国控制组的理解情况如何?(2)巴基斯坦被试输出各类动结式的情况如何?其输出和理解情况是否有关联性,也存在固定的难度排列吗?(3)巴基斯坦留学生在输出过程中是否存在回避现象?造成回避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2.2 测试实施

本测试的研究对象有两组:实验组是巴基斯坦留学生,控制组是中国大学生。实验组的被试对象是就读于新乡医学院的33名巴基斯坦留学生,年龄在20—24岁之间。他们的专业是医学,开设汉语课程,学习汉语3年左右。本研究又选取该校的30名在校大学生,年龄在19—21岁之间。他们的文化程度较高,很有代表性,可以很好地反映中国人对汉语动结式的掌握程度。

本测试包含两份调查问卷。第一份全部是单选题,考察被试对象对汉语动结式的接受度。总共有18道选择题,包含了6种不同类型的动结式(每一种有3道题目),这些句子是打乱随机排列的。四个选项都标注了英语解释,以便被试对象更好地理解题目。18个句子都有汉语拼音,帮助被试更好地理解其含义。第二份是翻译题(巴基斯坦乌尔都语翻译成汉语),考察被试对汉语动结式的输出能力。调查中,33名巴基斯坦留学生作为被试对象。问卷1和问卷2各发放33份,回收率都是100%。控制组有中国在校大学生30名,问卷2发放30份,回收30份,回收率也是100%。

3 研究结果及分析

3.1 巴基斯坦留学生汉语动结式理解结果

由表格1可知被试对象和控制组理解6类动结式的平均分数。以A类动结式为示范,来说明一下各类动结式接受度平均值的计算方法。在问卷1中,A类动结式包含第2、13、14题,可以计算出第2、13、14题的平均接受度分别为 1.121 212、1.333 333、1.242 424。最后,计算出A类动结式的接受度为1.121 212+1.333 333+1.242 424/3=1.23(保留两位小数)。按照这一方法,可以计算出其他动结式的接受度数值,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被试对不同类型动结式的接受度分布表Tab 1 The acceptability distribution of different resultative constructions by subjects

研究发现,巴基斯坦被试对象对于各类动结式的理解存在明显的差异,以D类和B类动结式为例,D类动结式的接受度位于第一位,高达1.44;B类动结式的接受度排在最后一位,仅为-0.48。因此,可以认为被试对于不同类型的动结式的接受度有差异性,有高有低。接着,本研究对比了被试组和控制组的接受度数值,发现他们的理解度有接近的情况,也有一些差异性。首先,被试和控制组对A类动结式的理解最为接近;其次,D类和F类的接受度也比较接近;最后,研究发现巴基斯坦留学生和中国控制组对于B类、C类、E类的接受度有很大不同。例如,对于B类动结式,巴基斯坦留学生的接受度为-0.48,中国控制组的接受度为1.27。通过对表1中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巴基斯坦留学生对于D类、A类动结式接受程度最高,尤其是D类。这一点与控制组的数据相近,但不完全一致,控制组对E类和A类动结式接受程度最高。对于E类动结式,被试组比较容易接受。而其则不太接受C、F类动结式,因此这两类动结式得分不高。巴基斯坦被试最难理解B类动结式,因此B类的得分最低。中国控制组的排序中,F类位于最后一名,表示控制组很难理解这一类动结式。

本研究用斯皮尔曼等级系数来验证被试和控制组接受度的相关性。通过计算,两者接受度相关性系数 r=0.257,可其p值为 0.021>0.05,因此巴基斯坦留学生被试和控制组在6类动结式的接受度上不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

3.2 巴基斯坦留学生汉语动结式输出结果

由表2可知,在输出过程中A类动结式的使用率和使用正确率最高。B类动结式的接受度最低,其使用率最低,使用正确率也不高。可见B类动结式对于被试来说,正确输出的难度是最高的。另外,接受度处于第3位的E类动结式,其使用率和使用正确率都比较低,可见对于这类动结式,巴基斯坦被试组可以理解,但是翻译输出仍然比较困难。其他C类、D类和F类的输出情况处于中等。

表2 巴基斯坦被试动结式输出情况统计表Tab 2 Statistics of output of resultative constructions by Pakistan subjects

另一方面,从测试中各类动结式的语义表达的正确率来看,被试者在6类动结式上的表现差异性比较大。A类动结式语义表达正确率高达100.00%,其次是B类和E类动结式。值得注意的是,B类和E类的动结式使用率和使用正确率却是很低的,可见被试组对这两类动结式的句子语义可以理解和输出,但是对于动结式本身的使用比较欠缺。C类动结式的语义表达正确率低。由于被试组倾向于使用这类动结式,所以C类动结式的使用率较高,但是使用正确率不高。D类和F类的语义正确率居中。

在统计时,回避指的是被试在翻译正确的情况下,却没有运用动结式来表达。回避率是正确率和使用正确率的差值。从研究结果来看,B类、E类动结式的回避率最高,A类动结式的回避率最低,为0%。B类动结式在测试1中接受度排名最后一名,在测试2中使用正确率排名最后一名,这都和它的高回避率是一致。E类动结式在接受度排名中为第三,但是其在输出过程中的使用率和使用正确率很低,回避率高达81.82%。可见,被试虽然可以接受E类动结式,但是在输出中却明显回避使用这类动结式。对于A类动结式,被试没有回避使用,使用正确率也高达100%。由此可见,被试已经充分掌握该动结式,并能利用该动结式输出表达。

3.3 测试结果分析

根据袁博平(2002年)的研究,母语为英语的汉语学习者对于A类、E类动结式比较能接受,对于B类、C类和D类动结式不太能接受。同时,他的测试并未涉及F类动结式。本文的研究结果和之前的研究有相似处,也有不同之处。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巴基斯坦被试组对于D类、A类动结式最好理解,其次是E类,对于C类、F类动结式最难理解。这一结果和巴基斯坦的乌尔都语言的特点有关联。此外,巴基斯坦留学生的汉语动结式的接受度还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例如母语、汉语动结式在课本上的出现次数等。然而,最重要的原因应该是动结式本身的结构和语义特点。

语言输出对于第二语言学习者来说,是更高难度的能力要求。在输出过程中,基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他们会出现一些偏差。关注并研究二语学习者的语言输出,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他们的汉语学习情况,以便提高其学习效果。巴基斯坦留学生在翻译动结式句子时有固定的顺序性。根据调查结果,A类动结式的使用正确率排在第一位,是100.00%。F类动结式使用正确率最低,仅3.03%。其他4类动结式的使用正确率也不高。由表2可知,各类动结式的使用率和使用正确率:A类使用率和使用正确率一致,都高达100%;B类和E类的使用率和使用正确率一致,都是6.06%,偏低;C类、D类和F类的使用率和使用正确率偏差比较大,可见被试组都有意识使用这三类动结式,但在翻译过程中出现了偏误。

巴基斯坦留学生在翻译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回避现象,B类、D类、E类和F类动结式都有很多的回避现象。其中,B类动结式的回避率为69.70%,E类动结式的回避率为87.88%。从数值上看,超过一半的巴基斯坦留学生能正确翻译这两种句子,但是都没有使用动结式。也就是说,学生能理解题目的意思,但是他们却使用了动结式以外的表达形式来进行翻译,由此出现了大量的回避现象。

4 结语

动结式是汉语极具特点的语法结构,对于第二语言学习者来说是很难掌握又不可回避的汉语语法难点。本研究做了两个问卷测试和相关的数据统计,考察分析了巴基斯坦留学生习得不同类型动结式的难度情况,这对于汉语教学具有深远意义。

本研究通过测试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和中国控制组相似,巴基斯坦被试组对动结式的接受度表现出固定的排列。该难度序列由易到难分为:第一层级,容易理解,D类、A类;第二层级,较易理解,E类;第三层级,较难理解,C类、F类;第四层级,很难理解,B类。这一难度序列是基于汉语动结式的论元结构整合的。通过统计被试输出动结式的情况,可以得出巴基斯坦留学生在翻译过程中展现出新的特点:容易理解的A类动结式的使用率最高,最难理解的B类动结式的使用正确率很低,但不是最低的。因此,巴基斯坦被试组表现出了语言理解和输出的基本一致性。另外,输出时被试回避使用动结式的情况很显著。B类和E类的回避率很高,D类和F类的回避率居中,A类和C类的回避率最低。

对于第二语言学习者来说,动结式的习得难度比较大,他们不能很好地掌握和运用这一结构。第二语言学习者不仅受到母语迁移的影响,对动结式复杂的结构和语义也难于掌握。所以,本次关于二语学习者习得汉语动结式的研究不仅有助于对外汉语教学,还能促进汉语的推广和使用。

猜你喜欢
控制组使用率正确率
门诊分诊服务态度与正确率对护患关系的影响
如何预防磁盘使用率过高?
给商品起名字
2018年中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为3.97亿
马来西亚华文小学识字教学的字理识字研究
生意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介入手术安全核查正确率中的应用
生意
多模态听力教学模式对英语综合能力的影响
基于服务学习方法提高青少年安全带使用率